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張富清英雄事跡篇一
近日,媒體上報道了張富清老英雄的先進事跡,作出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我們要學習他敢于擔當、一往無前的勇氣,學習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情懷,做新時代的英雄。
英雄要有敢于擔當、一往無前的勇氣
“黨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張富清同志在戰爭年代勇于突擊,建設時期甘于奉獻,堅守初心和使命,踐行了自己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言?!捌埨麌疑酪裕M因禍福避趨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當前我國進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歷史階段,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黨員領導干部更應該要以革命英雄為榜樣,勇于直面問題和挑戰,敢于動真碰硬,以舍我其誰的勇氣和擔當,勇往直前、攻堅克難,做新時代的突擊隊員、新時代的突擊英雄。
英雄要有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情懷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前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深水期、攻堅期,黨員干部大多面臨著任務重、挑戰多、壓力大,因此履職盡責不僅需要一往無前的勇氣,更要有淡泊名利良好的心態,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政績觀、名利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完美的行為產生于完全的無功利之心。張富清老英雄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每一名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像張富清老英雄一樣時刻不忘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牢記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一切服從組織,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做新時代的奉獻英雄。
國家的進步和發展需要無數腳踏實地的行動者和默默無聞的奉獻者。有希望和前途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和先鋒。李保國、王繼才、杜富國……他們就是千千萬萬個行動者和奉獻者中涌現出的新時代的英雄和先鋒。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作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歷史使命,勇于擔當負責,敢于直面風險挑戰,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實現中國夢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爭做新時代的追夢英雄。
張富清英雄事跡篇二
觀看張富清老英雄的先進事跡讓我感慨頗深,老英雄扎根基層、恪盡職守,一點一滴地做好對黨和人民有益的事情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老英雄戰功赫赫,卻深藏功名,轉業后選擇最偏遠的山區,做最艱苦的工作,過最平凡的生活。這種犧牲奉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為我們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特殊的“黨課”,生動的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不忘初心。總結老英雄的事跡,我想,他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是牢記使命,忘記成績。輕裝上陣,時刻做好人生再出發的準備,絕不自滿于過往功績而沉迷不前。軍功、獎章、稱號,在老人的眼中,都沒有那么重要。他把榮耀的過去鎖進木匣,扎根貧困山區幾十年,一句“不后悔”,照亮了一顆幾十年不曾改變的初心。初心是定心丸、是指南針、是風向標,常常反思“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提醒自己不走偏、不走岔、不要停止不前,才能不辜負期待和夢想,不違背當初的莊嚴宣誓。
二是不畏平凡,拒絕平庸。在基層崗位上、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面對的不一定都是光彩照人的事業,還有更多平凡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我們去完成。老英雄幾十年如一日,在最艱苦、最平凡的崗位上持之以恒,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做好黨和人民的事業。然而,就在這平凡的歲月中,老英雄展現出不平凡的黨性,閃耀著對黨絕對忠誠的金色光芒。
三是從容舍得,怡然自得。老英雄扎根基層的一生是幸福的。他始終保持一顆初心,懷揣著純樸的理想勇敢前行,擁有寬廣的胸懷,把全部心思投入到干事創業中去,不為名利所惑,不受得失所困,也許看起來失去了些許小利,換來的是一方百姓千金難買的真心,收獲的是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滿滿幸福。
初心不改,使命不棄。初心,藏在一心為民的大愛里。使命,寫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俺跣闹贰保亲蠲赖娜松罚覀兠恳幻h員干部都要像張富清老人一樣,帶著信念,走過高山大川,趟過大江大河,再走過喧囂的世界,始終載著對家國的深情,一路踏歌而行,無怨亦無悔。
張富清英雄事跡篇三
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這樣的功名足以讓人震撼,讓人對功名的主人肅然起敬??梢韵胂螅瑥埜磺逋驹诮夥艖馉幍臉屃謴椨曛?,是何等的英勇頑強,是如何的奮不顧身。為了民族的獨立和勞苦大眾的解放,他用鮮血書寫了愛國主義的偉大華章,體現了堅如磐石的革命意志。
然而,張富清同志卻將這樣偉大而光榮的功名“雪藏”,甚至連身邊最親近的親人都不知道。也許在他看來,功名再大再響亮,都已經屬于過去,需要從新開始;也許他在這樣想,相比起那些為了新中國而犧牲的革命戰友,他已經很幸運,功名不值得一提。
張富清同志退役轉業后,又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張富清同志沒有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沒有選擇舒適和安逸,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更愿意和生活困難群眾戰斗在一起。他在離開革命戰爭的戰場后,又在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開辟了“第二戰場”,繼續發揮他的革命斗志,實現他的革命理想。
這一“隱藏”一“選擇”,彰顯了張富清同志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革命者情懷。在部隊,他沖鋒陷陣舍生忘死,為了保家衛國不怕流血犧牲;到地方,他又心系群眾冷暖,身先士卒幫助群眾脫貧致富。他用樸實純粹、淡泊名利的實際行動,書寫了精彩的人生篇章。
張富清同志把黨的事業、黨員責任和群眾利益看得很重,總是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他把把金錢名利、個人得失看得很淡,只講付出,不求回報。向張富清同志學習,就要學習他堅守初心、不改本色。要不論身披何種榮譽頭戴何種光環,不論何時何地,都始終不忘自己的黨員身份和責任,不忘艱苦奮斗的黨員本色,始終以國家利益和黨的事業為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張富清英雄事跡篇四
初心是做某一件事情的初衷與原因。我們每個都有自己的初心,而共產黨人的初心就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仰,就是對黨和人民事業的永遠忠誠。在老英雄、退休老干部張富清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在實干奮斗中堅守初心的大寫境界。
無論是青春歲月中沖鋒陷陣,還是投身社會建設的默默堅守,或者是退休后的正心修身,張富清用半個多世紀的堅守,始終秉持著對黨和國家的赤膽忠心,始終保持著對理想信念的赤誠之心,保持信念之光不滅,信仰之樹常青。
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毅然選擇沖鋒陷陣,在戰火洗禮中成長為戰斗英雄;面對家與國的利益,他決然選擇到偏遠異鄉投身社會主義建設;面對退休后的病痛折磨,他們依然樂觀豁達。
在____年的風雨歷程中,無論順境逆境,他選擇淡然處之。將英雄過往塵封在滄桑的記憶,他始終不改軍人本色,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和誓言。正是有了對黨和人民的赤誠之心,才讓他看淡了名利,做到了寵辱不驚,處之泰然。
做一個樸實純粹的人,做一個清正有為的干部,做一個忠誠干凈的共產黨員。從戰火紛飛的歲月,到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從赫赫戰功的英雄,到普通的干部,雖然崗位在變、身份在變,但張富清對黨忠誠、為民造福的初心始終沒變。
____年來,自己并未因顯赫戰功而向黨和國家提出特殊要求,并未因為自己是戰斗英雄而放松對自身的要求。只要心里裝著黨和國家,心里裝著人民,也就無所謂艱苦,也就不會畏懼艱苦。
初心是點亮人生之路的燈塔,也是砥礪奮斗的動力。一心向黨,心懷初心,張富清才做到了義無反顧的扎根偏遠山區。從戰功赫赫的英雄,到轉業地方的普通干部,面對巨大的落差,面對角色的轉換,張富清之所以能夠坦然面對,能夠選擇最偏遠的山區、做最艱苦的工作、過最平凡的生活,就是因為他身上有一種甘于奉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張富清的一生是一部建功立業的奮斗史,也是一曲無私奉獻的贊歌。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新中國____年的輝煌歷程,需要我們不斷攻堅克難、默默奉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我們不畏艱難、不懈奮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張富清英雄事跡篇五
“老英雄”張富清,從董存瑞式的“戰斗英雄”,到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骨干力量”,從深藏功名60多年,到95歲高齡積極配合采訪。張富清用一生踐行著他的“大小觀”,他的心很大,一心滿滿裝著黨和國家,但他心又很小,幾乎裝不下自己?!拔胰朦h時宣過誓,為黨為人民我可以犧牲一切?!蔽羧拯h旗下的誓言,此生不渝的初心,任憑歲月磨蝕,無論面對任何困難,樸實純粹的初心,滾燙依舊,熾燙人心,其精神富有綻放的生命之光,讓人羨慕,更令人敬畏!
從老舊住房到破舊沙發再到素淡的生活,張富清將果敢擔當、艱苦奮斗的精神踐行一生。從動員妻子從供銷社下崗的真擔當,到不給孩子特殊關照的硬作風,再到“不能給組織添麻煩”的鐵規矩?!胺系木妥觯环系木蛨詻Q不做”。分管機關,他沒有給家庭改善過住宿條件;分管財貿,他沒有為孩子多搞一點營養伙食;分管街道,他沒有把一個矛盾問題隨意上交。71年黨齡的“老英雄”張富清始終恪守“黨和人民的要求”,用行動擦亮共產黨員艱苦奮斗、擔當有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60多年來,“老英雄”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但當他聽說有人說,“您把您的故事說出來,對社會起到的教育作用,比當年炸碉堡的作用還大”時,95歲的老英雄張富清,又一次當上了“突擊隊員”,那怕采訪時傷痛疼得一身透汗也絕不表露半許。中國走過70年風風雨雨,張富清的崗位、身份一再改變,始終不變的,是他對黨和國家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群眾的赤子之心?!袄嫌⑿邸庇米约旱臉銓嵓兇?、淡泊名利,標注出新時代共產黨員的“精神標桿”。
精神“富”足、生活“清”淡、追求純粹,“老英雄”張富清樹起了新時代一面鏡子,映照平凡中的偉大,點燃了新時代奮進的“火種”,激勵著無數黨員干部,擼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實,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換來群眾的“滿意指數”,用自己的“奉獻指數”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中披荊斬棘,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