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必須考慮到社會各方面的問題。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寬容的心,用自己的包容心態去處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去處理好各民族的關系。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維護民族團結心得體會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維護民族團結心得體會1
民族團結是我們從未忽視的問題。五月的和風伴著我們迎來了自治區第26個民族團結教育月。今年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顯得尤為重要。
民族團結從中國上千年的歷史中從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為少數民族打開了向漢族學習的大門。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歷時十八年,考察了許多國家,把西域的自然環境、風土人情、政治、經濟等都向漢武帝作了詳細匯報,為漢朝反擊匈奴創造了有利條件,加強了中原與西域的相互了解與來往。大漠的駝鈴聲記錄著遙遠的文明。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有一批愛國的少數名族為祖國的事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之后千萬同胞們的幸福生活。新中國成立后我們所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數民族同胞的權利,使得在x生活的47個民族能夠像一家人一樣相親相愛的生活。汶川地震,x地震中所展現的民族團結精神深深烙印進了人們心中:忘不了全國各族人民為汶川遇難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x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國慶節天安門前那56根民族團結柱。這是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有血濃于水得親情。
我們學校是一個各民族學生與老師和諧相處的大家園。學校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回族,蒙古族等多個民族的同學。學校在學習生活方面也給予少數民族同學很多的關心,而我們也應該用一種團結、友愛的態度來對待學校里的每一位少數民族同學。只有關系的和諧才能創造出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校園。
無論從哪一方面說,和諧都是發展的前提。xx年的“7.5”事件使生活在x的我們更加體會到穩定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了團結我們很有可能成為那個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國,實現中國的偉大復興就會成為空談,變成一個遙遙無期的夢想。面對國內外嚴峻的形勢,我們更應做到團結,用一種全新的姿態面對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們防患于未然,能讓我們見證一個蒸蒸日上的新家園!
回望歷史,我們擁有輝煌的華夏文明;我們共同書寫中華的傳奇!展望未來,我們擁有美好的明天,我們共同仰望同一片藍天!
維護民族團結心得體會2
我是一名出生在新疆邊陲小鎮的哈薩克族,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干部,本人的成長歷程享受了偉大祖國和美好新疆各項優惠政策的恩賜,計劃生育政策對少數民族的傾斜,有了我的出生;高考加分政策使我能夠在內地的學府接受高等的專業教育;公務員招錄中對少數民族的照顧政策和招考比例上的傾斜,使我有機會成為一名國家干部,這一切都要感恩偉大的祖國和中國共產黨。
每一位新疆人,都和我一樣深受中國共產黨的雨露恩澤,享受安定和平的生活和祖國的發展帶來的成果。現在的我們也一直享受著黨中央和國務院無微不至的關心關懷,在對口支援新疆兄弟省市的無私援助幫扶下,新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疆各族群眾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細看身邊變遷,隨著一項項惠民政策接踵而至,我們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我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幸福感越來越強。我們的兒女也在這美好的生活局面下接受著更好的教育,享受著優質的教學資源和教育政策。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生活中每天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作為一名受黨培養教育多年民族干部,我始終認為,沒有中國共產黨和偉大祖國,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發展和繁榮,就沒有新疆各族的幸福生活,更沒有我個人的成長進步。從小到大我一直說著非常流利的漢語,我們只有學習掌握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更好地展現本民族的優點,同時學習兄弟民族的長處,取長補短,才更好地促進民族團結。正是對漢語熟練的運用和書寫為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成就了我的理想。也正是由于受黨教育多年,使我不在拘泥于狹隘的民族主義,組建了民族融和的小家庭。我的小家庭正是我們新疆這個多民族聚集的小家庭的縮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習俗,不同的生活習慣,為維護小家的幸福和諧,多年的生活經驗告訴我,要互相包容,互相尊重,求同存異,相親相愛。小家是如此,新疆這個大家庭要想和諧穩定,繁榮發展更應如此,只要各民族像愛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對待身邊的人,維護民族團結,才能維護新疆安定和諧的大好局面和人民群眾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常常為我所得到的這一切感慨萬千,我時常告訴自己:我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成為祖國建設發展有用的人,要銘記偉大祖國、共產黨的恩情,要聽黨的話、跟黨走,要牢記政治責任,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決不做“兩面人”,用所學回報國家、回報家鄉。
近年來,“三股勢力”針對各族群眾制造了一系列嚴重暴力恐怖活動,挑起民族仇恨,妄圖達到國家分裂、民族分裂的目的,其罪惡行徑滅絕人性、令人發指,他們的險惡用心昭然若揭。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些“三股勢力”之徒是各族群眾的最大敵人,所以我們更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提高反恐意識,自覺與“三股勢力”劃清界限、進行斗爭,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自覺抵御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和破壞,主動參與打擊暴恐、抵制極端、維護新疆團結穩定大局。作為一名少數民族黨員干部,我深知少數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橋梁和紐帶,要擔負起教育群眾、組織群眾、發動群眾珍視和維護民族團結的重要職責。我要對黨和政府負責,更要為各族群眾負責,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使命任重道遠。我將牢記責任使命,堅定堅決站在反分裂斗爭第一線,帶頭發聲亮劍,帶頭揭批“三股勢力”罪惡本質,態度堅定、旗幟鮮明地與“三股勢力”斗爭到底,始終做到認識不含混、態度不曖昧、行動不動搖,與全區干部職工、各族群眾一道,堅決把分裂勢力和暴恐分子的囂張氣焰打下去。只有穩定,才能粉碎敵人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祖國統一的圖謀;只有穩定,才能保證新疆乃至整個國家的長治久安。
維護民族團結心得體會3
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必須考慮到社會各方面的問題。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寬容的心,用自己的包容心態去處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去處理好各民族的關系。民族團結是一個國家能穩定及更好發展的前提條件,歷史的鏡子告訴我們,由于民族矛盾,民族歧視所引發的各民族之間的戰爭和沖突給與了我們最好的忠告;各民族之間的友好交流,相互學習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民族關系的友好發展,友好交往成為貫穿歷史的主流。事實證明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正是因為我們的民族能緊緊的融合在一起,我們能處理好各民族之間的關系,是愛國力量的凝聚,是所有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
首先,處理好民族之間的關系,要求我們的每一位成員都有一顆愛國的心,需要一種愛國的強力支撐。我們偉大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過了風風雨雨,遇到了重重困難,經歷了挫折和失敗,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屈服,他們從沒放棄和困難作斗爭,在愛國主義旗幟的指導下,他們樹立了明確的方向,各民族團結一致趕走了帝國主義,推翻了壓迫,人民成了真正的主人。民族是我們做一切事的基礎,是我們取得勝利的最堅實的保障,是新中國誕生的先決條件。
然而,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使我們統一多民族國家發生了質的變化,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成為了我國在處理民族之間關系中關鍵的一步,各民族在統一的領導下,維持個民族的特點,風俗習慣,組織有力的力量壯大自己,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視,實現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團結。在社會主義大家庭里,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共同斗爭中,各民族之間交往與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時候都無法比擬的。正是這種民族的大團結,大統一、大交流,有力地促進了各民族經濟和文化的迅速發展,大大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民族的聯合和國家的統一,符合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盡管在新中國建立以前,總的說來這種聯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統一也只是相對的,仍保留著某種封建割據狀態。但是,它畢竟給人民帶來和平建設的環境,減少了某些民族統治者為爭權奪利而挑起民族仇殺的機會,排除了分裂時期許多人為的障礙,為各族人民順利開展經濟文化交流創造了條件,從而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和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增強抵御外來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必然表現為為維護統一、反對分裂而斗爭。
我國發展到現階段離不開人民的支持,但是在這樣的國度,我們也得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感,一些發分裂勢力任然在秘密的進行破壞人民團結的活動,他們企圖截肢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也極力鼓吹民族獨立,脫離社會主義祖國這個大家庭。新疆地區作為多民族聚集地區域,合理的處理民族的關系成為更好的,和諧的發展新疆地區的關鍵因素。新疆地區也存在一些民族分裂分子,“不法勢力”是我們維護新疆地區民族團結的所面臨的重大難題,他們在一些學生當中宣揚不好的思想,希望有先進思想的大學生被他們所利用。我想作為當今時代的大學生應該清晰地認識到民族團結的重大意義,我們要用先進得思想去和一切的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矛盾的極端分子作堅決的斗爭,用我們先進的思想去教導那些思想狹隘的民眾,讓他們認識到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要發展的必要前提。民族的分裂只能帶來流血犧牲,給人們帶來的是災難,是經濟的衰退,是歷史的倒退。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從中華民族的大局出發,從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從維護我國多民族統一的傳統出發,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堅決同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作斗爭,時刻保持清晰地思維,明白什么事是該做的,什么事是堅決不能做的,什么事又是我們要奮力阻止的,因為一種責任,一種愛國的情懷深深地埋在了我們心中,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
民族,貫穿了整個時代,實踐證明民族團結給我們帶來了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科技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同時民族團結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共同發展。
在共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也努力做好民族團結,處理好各民族之間的關系,用每個人的努力去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美好,在新疆這塊民族大聚集的地方,我們要堅持自己的思想,敢于和一切的不法勢力作斗爭,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建設和諧新疆。
維護民族團結心得體會4
中華民族是56個民族團結的大家庭。20xx年已經過去了,回首中華人民共和國XX周年的華誕,十月一日在天安門廣場閱兵儀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時至今日,我們中國已經走過了XX年的風雨和坎坷路程。當全世界的人民都在關注著崛起的中華民族,我們都為自己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名兒女而感到自豪。國慶慶典的壯觀場面讓每一個人難以忘懷,在新中國成立六十年x的日子里,天安門廣場樹立起56根民族團結柱,成為節日期間最為亮麗的風景之一。
XX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民族地區處處呈現經濟繁榮、政治安定、文化發展、社會和諧、民族團結的喜人景象。經濟實現歷史性跨越,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民族地區社會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眾綜合素質明顯提高。
XX年來,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級各類民族學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體系,培養了大批各級各類人才。民族地區醫療衛生事業成就顯著。城鄉基層衛生機構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數民族醫療衛生人才得到積極培養,民族醫藥得到重視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現全面覆蓋,各族群眾健康素質不斷提高。傳統民族文化得到保護和弘揚,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蓬勃發展,各民族大團結日益鞏固。長期以來,黨和政府一貫重視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改革開放以來,群眾性創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活動在全國各地蓬勃開展,"三個離不開"思想和民族團結觀念逐漸扎根千家萬戶。少數民族干部和人才培養選拔工作扎實推進。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日益壯大,結構不斷改善,素質不斷提高,一大批少數民族干部被選拔進縣級以上各級領導班子,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內容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所追求的目標。社會主義社會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是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黨的團結為核心的,是以社會主義制度和祖國統一為基礎的。作為中國民族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幾方面的含義:
1、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
2、維護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包括不同民族之間的團結,也包含著民族內部的團結。
3、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祖國的發展繁榮。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步的必要前提。
4、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是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和民族進步繁榮的必要條件。中國的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有著內在的聯系。民族團結的原則要求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維護統一,反對一切破壞團結、分裂祖國的活動。
民族問題是社會總問題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長期性、復雜性、特殊性、國際性和重要性。民族問題關系到國家的治與亂,民族問題處理不好,將打亂國家的經濟、政治秩序,造成國家動蕩不安;民族問題關系到社會的進與退,任何國家和地區都不能在矛盾、沖突、動蕩和不安中進步;民族問題關系到人民的福與禍,民族問題處理得好,民族團結和睦,就會天下大定、國家大治、社會快速進步,人民安局樂業。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民族問題和民族關系,把民族問題和民族關系列為我國五大關系之一。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我們國家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