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青島青島篇一
青島,位于山東半島的東南部,是我國著名的海濱旅游城市,地理位置[環鏡]得天獨厚,東有嶗山,西有平原,北攬大澤,南接黃海,下轄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城陽、黃島七區和即墨、萊西、平度、膠州、膠南5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人口703萬,壯美的山巒,迷人的海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青島成為令人向往的旅游勝地。
青島素以氣候宜人而文明遐邇。因其地處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又瀕臨大海,受海洋氣候調節作用,當南方酷暑之時,青島卻涼爽如秋。再加上碧浪金沙。綠樹紅瓦,實在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勝地。這里夏季的平均氣溫23攝氏度,最熱的8月平均氣溫僅為25。1攝時度,因此,青島的夏天是吸引中外游客最多的季節。當然,也把在坐的各位吸引來啦。
[棧橋海濱]
朋友們,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征。我們漫步于棧橋海濱,可見青島灣形如彎月,棧橋似長虹臥波,回瀾閣熠熠生輝。所謂“長虹遠引”,“飛閣回瀾”所指即此。遠處,小青島小巧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濃濃,一座白色燈塔亭亭玉立。小青島既是青島名字的來由。
海灣的堤岸處是景色如畫的棧橋公園,園內青松覆蓋,綠草如菌,藤繞長廊,鮮花綻放。園內有很多椅子。專供游客休息。由公園正中突入海內的前海棧橋,北和中山路相接,向南一直深入青島灣深處,盡頭的回瀾閣,翹角飛檐,別致非凡。棧橋的歷史已超過12019年。1891年,登州總兵章高元奉命駐兵青島后,先在青島村(今人民會堂處)修建總兵衙門,然后在前海處搭起一座長200米左右。鐵木結構的簡易碼頭,當時只供軍用,名字就叫棧橋。1897年德國占領青島后,為運輸來自歐洲的軍需物資,將棧橋加以擴建。橋身延長到350米,北段用石頭砌成,水泥鋪的表面,南段下立鋼制橋梁,上鋪木板,并設輕便鐵軌。后來,大港碼頭(今青島港)建成,棧橋就不再作碼頭之用,開始向游人開放。1923年橋的北端兩側辟為公園,成為青島著名的旅游景點。1931年9月青島市政府出巨資由德國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橋身延長至440米,橋寬8米,橋墩全部由鋼筋混凝土澆灌,水泥鋪面。橋南端增加一個三角形防波堤,堤上建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雙層飛檐八角“回瀾閣”,閣頂為金黃琉璃瓦覆蓋,閣內為二層環行廳堂。整個工程到1933年4月竣工,棧橋從此成為青島第一勝景。 ? 棧橋西側灣內,兩端礁石突起,中間為一沙灘,沙質細軟,是青島第六海水浴場。在浴場西邊,現代化氣息的大樓林立,十分壯觀。那豐球似的珍珠建筑是海上皇宮,它是一個高級飲食娛樂場所。這一帶的風景以八個峽谷命名,所以也稱八大峽風景區。
[八大關風景區]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游覽的是青島市著名的風景區---八大關風景度假區。這里樹木成蔭,繁花似錦,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尤以絢麗多姿的西式別墅最負盛名,因其匯集眾多的各國風格建筑,亦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之所以叫八大關,是因為這里最初有八條以關隘命名的馬路,故稱’’八大關’’。這些路分別是:韶關路,嘉峪關路,山海關路,武勝關路,函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
而這里的別墅有俄式、英式、法式、德式、丹麥式、希臘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個國家的建筑風格。各式各樣的建筑會使人目接不暇,也使不少電影工作者青睞這里。優美的環境使八大關風景區成為中外電影,電視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解放前的劫后桃花,到自然去等影片,建國后的秘密圖紙,苗苗,海上風暴,第二個春天|等40多部電影和13號魔窟特快專遞等20多部電視劇都曾在這里拍攝外景。大家漫步街頭會覺得似曾相識,那一定是聯想到某一個電影的鏡頭了。 ? 八大關風景區正面對的是第二海水浴場,它的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樓就坐落于此處。1932年,據說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羅斯富人在臨海修建了這座海濱別墅。它是一幢歐洲古堡式建筑,由于樓內由大理石貼墻面,樓外又砌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摟’’。也是青島頗具特色的著名建筑。相傳解放前,特務頭子戴笠及當時的電影明星白光來青島時曾在這里住過。解放后,花石樓成為接待中外貴賓的館舍,門牌號為黃海路18號。黨和國家的領導人董必武,陳毅等都曾在此下榻。陳毅元帥第一次到青島時就住在花石樓,對青島留有極深的印象。他說:五四運動時就知道中國有個青島,解放戰爭時期在山東打了許多年的仗,終于來到了青島。他還借來膠澳志,詳細閱讀了青島的歷史,并寫下了長詩初游青島。而電影神圣的使命,白霧街兇殺案,總統行動等都在這里拍攝的內景和外景。
在花石樓以西,有一大片褐色礁石群,這里海岸突兀,峭壁如同刀削,岸上遍植黑松。這里曲徑縱橫,沿長長的石階下去,便到了第二海水浴場。解放以后,我國許多領導人都曾在這個浴場暢游過,留下了難忘的回憶。毛主席一生喜歡游泳,,1957年在青島時,曾經先后5次來到第二海水濱場游泳。與毛主席一起游泳的還有江青、李娜、李敏、毛遠新等。 毛主席喜歡仰泳,。每次都要游一個多小時才罷休。有時,他還會潛到水里很久,常令保衛人員虛驚一場。在這里主席還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還在會上作了一九七五年夏季的形勢的報告。后收錄在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中。
(東海路雕塑一條街)
朋友們,我們現在已經來到青島市著名的新城市廣場——五四廣場,在廣場南北中軸線上,市政府辦公大樓,隱式噴泉,點陣噴泉草坪,花壇,大型城市標志性雕塑——“五月的風”,以及海上百米噴泉共同組成了充滿生機,無比瑰麗的現代都市畫卷。“五月的風”采用火炬的造型,高達30米,直徑27米,重500余噸,是目前我國體重最大的鋼質雕塑,作品以簡煉的手法和簡潔的線條,采用螺旋向上,騰空而起,充滿動感的藝術造型和火熱紅艷的顏色,表現了由青島的主權問題引發的五四愛國運動,點燃了中國人民新民主主義革命燎原烈火這一主題,令人震撼,激人奮斗,,是青島市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海上百米噴泉位于距堤岸160米處,每到傍晚時分,粗大的水柱連續噴涌,在彩燈的照射下,絢麗多彩,蔚為壯觀,是五四廣場最為誘人的一處景觀。
青島青島篇二
下面我們來到的是青島的五四廣場。五四廣場南北縱長700米,總面積10余公頃。五四廣場因“五四運動”而得名。眾所周知,1920xx年爆發的偉大的反帝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的導火索是青島的主權問題。自1897年德國占領青島后,中國人民就一直為收回青島的主權而努力。1920xx年日本取代德國占領青島后,進而提出分割中國的“二十一條”,企圖“長期合法”占領青島,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反對。1920xx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20xx年1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和平會議”上,中國作為戰勝國出席會議,提出了收回青島主權等正當要求,卻遭到英、法、美、日等國的拒絕,并強行將青島的主權轉讓給日本。消息傳來,全國震驚,北京學生于5月4日舉行游行,強烈要求拒絕簽約,高呼“誓死力爭青島主權”,“還我山東,還我青島”等口號。學生的愛國行為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在舉國反對聲中,中國北洋政府被迫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粉碎了日本企圖永久侵占青島的陰謀,在中國人民的英勇斗爭下,終于在1920xx年12月12日收回青島主權,鑒予青島與“五四運動”這一特殊關系,青島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新建的廣場命名為“五四廣場”。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高大、雄偉的火炬形紅色雕塑是青島市新市區的標志性建筑——“五月的風”,它重700噸,高近30米,最大直徑27米,當時是全國鋼制雕塑中最重的一個。雕塑突出表現了青島做為“五四運動”導火索這一歷史背景深含著催人向上的濃厚意蘊。火紅色螺旋向上的鋼板結構組合,以簡練的手法,簡潔的線條,濃厚的質感,表現了一股騰空而起的風給人以力量的震撼。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海面上正在噴涌的那個泉,是我國第一座海上百米噴泉。噴泉從海里直接抽取海水,噴涌的水住高達百米,所以在設計時選擇了距岸邊160米的距離,主要為防止噴泉的水霧對岸邊的設施及草坪腐蝕和鹽化。
在我們前面的這個灣是浮山灣,是20xx年奧運會的帆船比賽場地。
五四廣場被分為南北兩部分。北區北面那座高大雄偉的建筑是青島市級機關辦公大樓,樓高53.1米,正面為正方形網狀,隱喻黨政機關作風嚴謹,紀律嚴明,正氣凜然。1994年7月份開始,中共青島市委、市政府個部門相繼遷入,新建的市級機關辦公大樓已成為青島建置百年的標志性建筑。
現在我們來到了音樂廣場。它于1999年3月開工,同年9月竣工開放。音樂廣場分為樹陣區、偏心園廣場、軟雕塑區、橢圓廣場區、音樂觀海臺、地下購物商場六大區域。音樂廣場的中心景觀是“音樂之帆”,它高20米,通體乳白色,帳篷下面有一架巨大鋼琴,由中國海洋大學研制的,俗稱“鋼琴王”。演出時,必須有兩個人同時來彈奏,另外,音樂廣場有專業音響和多個背景音樂,游人無論在何處,均可以得到音樂的享受。隊五四廣場的游覽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青島青島篇三
嗨!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王文慧,是這次青島之旅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王導,或“王姐!
大家知道,“八仙過海吧!今天,我們就去了解,游覽一下青島這著名的海域哦!
這片汪洋大海位于山東青島一帶。據說,有八位神仙都喝醉了,呂洞賓搖搖晃晃地說:“看這片海無邊無際的,不如咱們用自己的法力渡過大海,看看誰的神通廣大,“好主意!七仙異口同聲的答道。于是,他們都去做了準備。最后,各顯神通,到達了彼岸。這就是八仙過海的傳說之地!
大家再看這里的貝殼的顏色,紅彤彤的,知道為什么嗎?告訴你們吧。夸父追日時路過這里,那時,她已經累得沒有力氣了,所以,一下子撲倒在地上,陽光照射在他的身體上,從他的身體里流淌出來的血,把奇形怪狀的貝殼都染成紅紅的了。
大家看!在這里有座石橋,橋邊有一座寺廟,廟里掛著八仙威武的畫像,并且,還有他們的簡介呢!可以好好看看哦!
青島處處有美麗的地方,希望你們有機會細細的游賞。同時,我希望有緣再做你們的導游,再見!
青島青島篇四
大家好!冰峪旅游度假區位于大連市區最北部的莊河市龍華山內,距大連市區230千米,是遼寧著名的旅游度假區。冰峪是什么意思呢冰峪的"峪"字,拆開了就是山谷,意為寒冷的山谷。其實"冰峪"還有一種寫法,即士兵的"兵",抵御的"御"。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句麗時曾飄過此地,時值陽春3月,溝外青山吐翠春光艷,溝里冰封雪飄徹骨寒,溝口狹窄,溝里能容納千軍萬馬。太宗見此奇景,大喜,即興命名"冰峪",又名"兵御",取"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意。后因冰峪一帶從此再無戰事,當地人便漸漸忘了"兵御",而把"冰峪"這個名稱一向相傳至今。冰峪風景區占地面積110多平方千米,以自然山水風光為主。
樣的深潭100多個。冰峪風景區融山、水、林、溪、泉勝景于一體,集奇、險、雄、秀、野于一身,素有"遼南小桂林"之稱,是旅游的絕好去處,令人陶醉。此刻我們就走進冰峪風景區進行游覽。
云水渡
眼前的這個湖叫"云水渡",是由英納河緩聚而成的。傳說古代有兩條龍,因觸犯天條,被玉皇大帝命楊二郎壓在龍華山下。劫數期滿后,玉皇大帝命令巨靈神來開山放出它們,但仍罰它們在那里清洗河道。完工后,巨靈神帶它們從那里升天,故名"云水渡"。當然,這只是神話傳說而已。
云水渡名稱的真正來歷是這樣的:由于冰峪的東南面近海,海水構成的霧氣經常大團地涌進谷口,使那里云霧籠罩,而英納河則從西北流來,在那里構成了一個美麗的大湖,云水渡是取云水共渡之意。云水渡是冰峪風景區的精華所在,兩巖峭壁綿亙秀絕,奇峰怪石聳峙林立,有的紋理旋扭,叫“麻花峰”;有的拔地而起,叫"玉筍峰";有的迎面而立,叫“迎客峰”,等等。這根石柱,我們稱之為"中流砥柱",高40米。它周圍的水域叫"龍門潭",因潭中鯉魚很多,取"鯉魚跳龍門"之意。龍門指的是石柱根部那兩個像括號的突出部分。
雙龍匯
我們此刻所見的這片水叫"雙龍匯"。傳說從云水渡升天的兩條龍在此處匯合后,雙雙扶搖而上,騰云飛去,從此便留下了這個名宇。其實,所謂雙龍,指的本是流經冰峪的兩條河,一條是英納河,另一條是英納河的支流小峪河,此處便是兩條河的交匯點。水中立的這塊巨石叫"劍劈石",傳說薛仁貴征東時曾在此處駐軍,為了試一把剛為他冶煉的寶劍,他用力一劈,把這塊石從旁邊的山體上劈開,從側面看,能看到它后面有整齊的劍劈痕跡。這塊石本身也像一把粗礪的劍,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劍石"。劍石周圍的水域叫“月劍潭”,這名字頗有詩意,一潭碧水倒映天上的明月和身旁的劍鋒,寧靜中透出幾分悲壯、幾分殺氣。
北溝
所謂北溝,指的是英納河流經的溝谷,在那里分布著冰峪風景區的許多主要景點。迎面這面山壁叫"攔馬墻",唐朝大軍東征高句麗時行到那里,曾被這面山壁攔住,故而得名。山腰那里有個洞,叫"銀簪洞"。據傳清朝同治年間,這溝里曾出了一個江洋大盜,經常出山搶劫,危害百姓。同時,莊河出了一位名叫姜烈陽的武進士。他擅使一把82公斤的大刀,武藝高強,在一次與江洋大盜的遭遇中,一刀砍傷了大盜的胳膊。人們眼看大盜進了這個山洞,可是,當姜烈陽得知消息追進山洞時,卻發現洞里空空如也,只在地上撿到了一把婦女頭戴的銀簪子,顯然,洞里的藏寶已被匆匆劫走了。從此,這山洞便得了這樣一個奇怪的名字。
承擔起了贍養劉母的職責,直至為她養老送終。劉母死后不久,莊秀英也因憂患成疾,離開了人間。劉英納、莊秀英的高尚品德廣為沿河人民所傳頌,人們自發地在他們家附近的山坡上并排修了兩座高6米的石塔,以示表彰,垂范后人。那個地方就是離那里很近的雙塔滿族自治鎮。莊河市的淡水資源占全大連地區首位,而英納河的淡水則在莊河市占首位。為了增加碧流河水庫的容量,大連市已于20__年5月引英納河的水進入了碧流河水庫。我們此刻所處的冰峪為英納河的中游,大部分河段為沙石結構,水質清潔。
水流湍急,猶如騰龍。此處為"靜心湖",水到此處,又緩聚成湖。望著這平靜的水面,不由您不忘卻世事煩擾,感到心靈也仿佛被凈化了。由高山環抱的這潭碧水名為"云盤谷"。別看它水面平靜,卻深不可測,每逢細雨霏霏,云遮霧罩的日子,水面上總是霧氣繚繞,久久不肯散去。據當地人說,夜深人靜時,那里偶爾還能聽到女人的嗚咽聲呢,哭聲隨風飄出,斷續隱約,如泣如訴。相傳明朝時山外有一對戀人,男的叫王琪,女的叫杜鵑。正值他們籌備婚事時,朝廷卻傳令天下廣選美女進宮。為逃避征選,二人雙雙躲進了冰峪。
胖孩就是人參精,為了報答他們的救命之恩,送給了他們一人一根千年人參,他們吃后一向活了1000多歲,然后坐化在這灣碧潭邊上,變成了兩個大石砬子。大家看,那塊巨石像多像一只鴿子它是引路鴿,指引著我們去游覽冰峪的秀山明水。好,這天可惜天快黑了,我們只好從那里回到。如果大家想繼續游覽,僅有在那里多住兩天才行。
南溝
我們這天要去游覽南溝和仙人洞,并從那里一向走出冰峪風景區。南溝是指小峪河流經的溝谷,在那里也分布著冰峪風景區的許多主要景點。看,這塊巨石像不像一面航行在河里的船帆當地人稱它為"孤帆石"。看到這塊孤帆石,讓我們不禁想起李白的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此刻,請大家再隨我來觀賞一下這塊石頭的另一面,它像不像一只巨大的手掌手掌上紋絡分明─那條是生命線,那條是事業線,那條是感情線……山石上的那個洞,當地人稱之為"箭眼",傳說是薛仁貴當年射下的。大家再請朝南看,那山上有一塊突出的石頭,像一只小熊的頭部,它面向西望,似在盼著出去覓食的母親歸來,叫“小熊盼母歸”。
石頭留在了那里。可惜由于時光的關系,我們不可能兩條路都走,所以剛才所說的這些景觀都看不到了。我們眼前的這塊峰石叫"玉兔拜仙人",它拜的仙人就是仙人洞里的宏真法師;此景為"鷹嘴峰",此景為"駱駝峰",此景為“神女峰",此景為"龍虎斗",那塊倚山作睡狀的人形巨石為“睡佛"。佛本來就心寬神閑,超然脫俗,身在這樣一個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凈土世界里,又怎能不睡呢!只是這一睡不知要睡上幾千年可是,佛盡管睡著,但心卻永遠醒著,人間善惡自有分辨。有佛就有菩薩,那個坐在蓮花寶座上,手持凈瓶,面向西南的石景是觀昔,此景名為"慈航普渡"。和北溝的"騰龍澗"一樣,小峪河在那里也拐了一個大彎,峰"回路轉后,展此刻眼前的另是一幅新的天地,所以取名為"別有天”。大家看,那里有一道很窄的峽谷,從峽谷往前走不遠可見一塊巨石立在中間,擋住了人的去路,所以,此處叫"小關門",要"想繼續往里走,非翻過那塊巨石不可。
伏臥在那里,叫“鎮山虎"。老虎是山中百獸之王,所以它吃飽喝足后總愛雄踞在高崗之上,以便監視百獸的行動。
仙人洞景區
后攢夠了建廟的錢。廟建成后,他把此洞命名為"般若洞",并親自任寺廟的住持。宏真圓寂后就葬在那里。老百姓分不清佛家和道家在稱謂上的區別,便傳說宏真是仙人,他所住過的洞也就被稱作仙人洞了。通往仙人洞的道路叫"梯子嶺"。梯子嶺究竟有多少級臺階誰也沒數過,只聽當地流傳這樣一句話:"上山八百八,進廟就能發;下山六百六,進廟就長壽。"下山所迸的廟是指仙人洞的下廟,在天臺山的南麓。請隨我登山。我們此刻登上了天臺峰。峰頂這塊平地曾是當年仙人洞和尚們的練武場。對面那座山峰是天臺峰的"天上天",是觀日出的上佳之地。
返。還有人說這洞里有一條地下河,一向通到丹東市帽盔山,也有人說洞中的暗洞有一公斤蠟的路程,即燃燒完一公斤蠟時便走到頭了……眾說紛紜,詳情誰也沒有真正考察過。門前并立的這五座碑分別記述了仙人洞建廟和重修的歷史。這座洞府面積為385平方米。洞府中的廟初建于1398年。廟中供奉的分別是釋迦牟尼佛、寶幢王佛、彌勒尊佛,兩邊為十八羅漢。
登上右側這個臺階是一個木結構的二層樓,為"玉皇閣"和"三宮殿",供的是道家尊奉的神仙。仙人洞廟是道僧合一的圣地,盡管門派不一樣,但他們互為鄰居,以和為貴,從未鬧過糾紛,堪為世俗世界的楷模。東北角這個石穴約2米高,能容一人盤腿而坐,傳說是宏真坐禪的地方。門東這個建筑為鐘鼓樓,里面原有一個大鼓和一口鐵鐘,二三十里外可聞晨鐘暮鼓之聲,使游人未進廟就能聽到仙境的呼喚。每年農歷四月十八楚仙人洞的廟會,這山下的路上,擠滿了前來祭拜的善男信女。他們面色莊重,有的甚至一步一拜,那虔誠勁兒令人感動。
此刻,我們來到了下洞。洞中兩側供奉的是四大天王神像,俗稱"四大金剛",都是護法天神。這位手持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我們取其劍鋒的"鋒"字諧音為大風的"風";這位調撥琵琶的為東方持國天王,我們取調弦的"調"字;這位是北方多聞天工手持混元珍珠傘,專管下雨之事;這位是西方廣目天王,手有纏龍,龍能屈能順,代表順的意思。
東,因一時失利,曾藏身于此洞,故名。"宏真在那里建廟時,把這些字全抹掉了。這棵高大的否樹已有近600年的樹齡了,據說是宏真當年親手所栽。洞口石巖上這兩眼泉為"龍泉",水深三尺;清澈甘冽,冬暖夏涼,隆冬也不結冰。更為奇特的是,井水雨天不見多,旱天不見少,每逢廟會,游人終日飲用,井水卻源源不竭。下洞口西南松林中這座小廟叫"倒坐觀音廟"。之所以稱它為倒坐,是因為一般寺廟的門朝南開,而這座廟的門卻朝北開,觀音也是朝北倒坐的。這主要是因為如來的大雄寶殿在北,觀音面朝北好聽如來說法。這座塔是佛界的標志,仙人洞廟沒有山門,便用它代替了。此刻讓我們順著這條路下山,順便去參觀一下仙人洞的下廟。請隨我來!那里就是仙人洞的下廟,又叫"圣水寺"和"龍華觀",也是道僧合一的廟宇,始建于1552年,可惜在十年文化_革命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1984年起開始重修,并在龍華觀院內建了一處碑林院,匯集了歷代重修廟宇的碑石和貞婦烈女的貞節碑數十座。大家能夠進廟自由參觀。
青島青島篇五
小青島故稱為“琴島”,是青島灣內的一座小島,青島這個城市的名稱就來源于它。小青島與陸地之間有長長的海堤相接,島上矗立著德國人建于1898年的燈塔,是青島的地標之一。
小青島面積很小,隨便晃晃就能在島上轉一圈把景點都看掉。島上綠樹成蔭,島的四周礁石環繞,海水清澈、蔚藍,島上常能見到來垂釣的游客。坐在礁石上吹吹海風,赤腳踩踩海水,看看四周青島灣邊林立的高樓和紅頂的小洋房,仿佛置身于海上花園。每當夕陽西下時景色尤其美,陽光把整個海灣都鍍成了金色。
小青島的南側有一尊姿態優美的琴女雕像,雕像周圍是花壇,種植著五顏六色的鮮花。
島的最高處有當年德國人建造的燈塔,整個島的海拔也不高,才17米,走到燈塔腳下不需要爬多少路。燈塔通體潔白,由大理石構筑,是海上過往船只進出膠州灣的重要航標。每當夜幕降臨,燈塔與島上的燈光倒映在海面上,像一匹飄動的彩綢,形成青島的一大勝景“琴嶼飄燈”,在這里拍攝夜景很不錯。可惜燈塔內部不能進去,只能在外面看看。
島的北側有防波大堤,海上快艇停靠在大堤邊上,可以付費坐快艇從海上欣賞小青島和青島灣的景色。
在小青島可以看到海軍博物館停靠在港灣的軍艦,島東與陸地相連的琴嶼路通向海軍博物館東邊的魯迅公園,島的北側則與棧橋相望。棧橋、海軍博物館、魯迅公園、小青島等都與青島火車站離得很近,交通也便利,可以一并游覽。
青島青島篇六
大家好!我是__,很高興在這個晴朗的日子里見到大家,首先允許我代表陽光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同時也很榮幸的能在今天作為大家的導游,和大家一塊來游覽我們的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旅途線路有點長,可能較辛苦,我會盡力盡心為大家服務,同時大家也配合好的們的工作,讓我們吃得高興,住的舒心,游得盡興,滿意回家。
青島旅游資源豐富,美麗的山海風光,深厚的人文景觀,風格獨特的各個國家的建筑,享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宗教建筑。景點可謂是數不勝數了,棧橋,海水浴場,小青島,嶗山,金沙灘.......各個景點熠熠生輝。還有老城區的的名人故居,魯迅公園,徐福東渡扶桑的起航地瑯琊臺,地質奇觀馬山石林等這些具有深刻文化內涵的文化古跡征服了眾人。海上第一名山——嶗山,即是大自然的杰作,又是人文薈萃的勝地,青島可謂是山海林泉瀑布交相輝映。
除了傳統的觀光游,青島作為集旅游,文化,經濟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工業城市,現在還推出了新的旅游特色,度假分健身游,海濱垂釣游,海洋文化游等新型旅游項目。一定會讓您的旅途更加有趣。
來到青島不得不介紹青島的美食了,當然,海鮮是代表,吃海鮮,喝啤酒,洗海澡是夏季來青島旅游的一大樂趣。青島的海鮮種類繁多,海參,鮑魚等,還有蛤蜊,魷魚等小海鮮,從街頭小店到五星級賓館都能吃到新鮮的海鮮。當然了,正值炎熱的夏季,一定不要貪吃哦,保護好自己的肚子最好了。
各位游客,不知你對青島的歷史了解多少呢?從歷史的角度看,青島既古老而又年輕。為什么說她古老呢?因為早在五六千年前東夷先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并創造了燦爛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東岳石文化。說她年輕,是因為青島從1891年建置開始到現在,只有100多年。這一百多年過后已經打造了一個全新的青島,是山東和沿黃地區最大的對外貿易、金融、信息中心和對外交通樞紐。青島正在打造國內更高水平,國際一流的水平的海洋科技產業域,在不久的將來大家看到的是更加輝煌的青島。
好了,不知不覺的就到了海邊了,風光旖旎的青島一定會讓您身心舒暢的,大家注意安全,盡情的玩去吧!預祝大家身體健康,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