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外貌篇一
;摘 要:人物的外貌描寫要突出人物的主要特點,表現人物的內在精神,把人物寫得活靈活現,這就要運用多種手段,讓外貌描寫成為人物鮮活的催化劑。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外貌描寫;催化劑
人物的外貌描寫又稱為肖像描寫。在記敘文寫作中,外貌描寫是把人物寫活的重要藝術手段之一,可謂是人物鮮活的催化劑。它包括人物的身材、膚色、服裝、打扮、面容、表情、姿態、風度以及某些生理特征等的描寫。我們知道,什么事物都是有特點的。畫長頸鹿,不畫長脖子,畫青蛙不畫大肚皮,畫大象不畫長鼻子,就是沒有抓住特點。人物描寫也是如此。要使人物形象生動地出現在讀者面前,就必須抓住人物外貌的特點,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俄國作家果戈里說:“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鑰匙。”就是說,一個人的外貌特征往往反映著這個人物的社會經濟地位、文化水平、思想素養,乃至這個人物的生活習慣和個性特點等等。不要像畫像一樣,把額頭、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胡須、頭發都描寫一番。描寫好外貌能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富于立體感,對于突出主題思想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外貌描寫要突出人物主要特點,表現人物的內在精神
外貌描寫,不能為寫而寫,要通過外表的變化透視出人物的內心世界。老舍說過:“人物的外表要處,是以烘托出一個單獨的人。”就是說外貌描寫不必求全,只要能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如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的描寫:“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作者抓住特征,用簡筆勾勒,描畫了孔乙己這個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很深的知識分子的外貌。他窮愁潦倒,卻依然要維持讀書人的身份,不甘與短衣幫為伍。“唯一”二字道出了他與眾不同的性格特點,他不能加入有錢有勢穿長衫的隊伍,悠閑地踱進店內坐著喝酒,他只能與短衣幫們一樣在柜臺外站著喝,但又偏偏不肯脫下“長衫”,這就點明了他雖然很窮卻又唯恐失去身份的心態;長衫“又臟又破”,“沒有補,也沒有洗”,寫出了他的懶惰、窮困、潦倒。魯迅先生抓住孔乙己肖像中有特征的部分,寥寥幾筆,畫出了人物的外部形態,顯示了人物的迂腐性格,為讀者理解孔乙己提供了一把鑰匙。
二、外貌描寫,要能從中表現人物境遇的變化
外貌描寫要和人物生活狀況的變化相適應,這種變化不僅是因為歲月風霜的侵蝕,還有其更為深刻的社會因素在。如魯迅寫中年閏土,除了刻畫他過早衰老這點外,還刻畫了他痛苦得不覺得苦了的麻木的靈魂——“臉上雖然刻著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仿佛石像一般。”。從小時候的“紫色圓臉”,活潑潑的,變成中年時的冷漠、麻木,寫出了痛苦的人生經歷對閏土物質上的剝奪,精神上的剝奪。
人物總是生活在一定的時代和一定的地域,時代不同,地域不同,人物的服飾打扮、風俗習慣、思想意識等也就不一樣,倘若國度不同,民族不同,人物外貌特征就會有更大的差異。例如同是封建科舉制度的受害者,孔乙己不同于范進;同樣是吝嗇鬼,吳敬梓筆下的嚴監生不同于巴爾扎克筆的葛朗臺;等等。人物的外貌各不相同,是由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在他們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記。長相特點最為突出的漢羌人更能說明這一點。
古典純漢羌長相可以參考秦始皇兵馬俑,現代人里面難找到純漢羌的代表了,在我國的青藏高原,重慶山區,四川山區,云南山區,是保留漢羌基因最多的,尤其康巴地區(甘孜,涼山,阿壩,迪慶,玉樹,昌都),安多地區(青海),帥哥美女非常多,這些地區漢人基因比較純的如歌手央吉瑪,阿蘭,有的混了第一批老亞洲人基因,鼻梁高,深眼窩,比如蒲巴甲(第一批老亞洲人基因帶有五官立體基因,第一批老亞洲人基因占多數的日本繩文人,鼻梁高,深眼窩,像白人混血,比如平井堅,阿部寬)
四、外貌描寫,恰當運用夸張手法,能更好地顯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人物的外貌描寫,除了粗疏勾勒和工筆細描外,還可以采用漫畫筆法,抓住人物外形的某一特點,帶有一點夸張式的勾勒。例如魯迅在《藤野先生》中寫道:“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作者抓住“辮子”做文章,幾筆勾勒,活畫出“清國留學生”速成班的群丑圖:辮子解散,盤得平的,不戴帽子,卻又“油光可鑒”。這夸大了的形象襯以“緋紅”的櫻花,再加上將脖子“扭幾扭”的動態描寫,令人看了好笑而又惡心。采用漫畫式寫法,要求對所寫人物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抓住某些有著典型意義的特征,有感情地寫出人物的外形,使之以形顯神,真實可信。“世界是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在現實生活中,人各一面,面面相異,要寫出這個“異”,就勢必要求我們從生活出發,洞悉人物的內心世界,抓住人物的外形特征,選用適合的手法,唯其如此,方能使人物描寫達到形神兼備的境界,收到惟妙惟肖、生動感人的效果,從而使外貌描寫真正成為人物鮮活的催化劑。
相關熱詞搜索:;外貌篇二
羅若峰是我的表弟,他比我小半歲,我們是同班同學。
羅若峰很胖,圓圓的腦袋、圓圓的臉、圓圓的眼睛、圓圓的鼻頭,連四肢也是圓滾滾、肉乎乎的。他性格開朗、活潑,特別喜歡笑,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
我和羅若峰既是親戚也是同學和朋友,我們從小在一起玩,照理說我應該對他早就非常了解了,其實不然,我是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后才了解了真正的羅若峰。
現在我的想法漸漸改變了,我意識到羅若峰的這種自信心是很可貴的,他的行為也是對的,因為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的互動性,還可以讓老師知道我們到底學得怎么樣,也可以讓我們把不懂的弄明白。如果大家都像我一樣,課堂會變得多沉悶啊。學生全部一言不發,只有老師在上面講,學生肯定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而且老師也不知道學生到底懂不懂,教學效果就會很差。
向他求助。班里搞什么活動,羅若峰也很積極。有一次,詹老師來我們班選幾個人去打掃實驗室,羅若峰一聽,連忙舉起手來,嘴里不停地喊著:我!我!我來唯恐請不到他,而與此同時,我卻在一旁做我的事,完全沒把這事放在心上。現在想起來我都覺得好慚愧。
隨著我對羅若峰了解的逐步加深,他在我心里的印象也越來越深刻。
外貌篇三
自古以來,人們早已習慣了以貌取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不能以貌來取人的。
其實,一個人的心靈美,才是最美的。記得小學,我有一個同學個子比其他同學稍微矮一點,相貌也平常,也沒有做過那么引人注目的事情,所以,沒有人注意他。但是有一天,他卻吸引了我,讓我有些刮目相看了。
那次,個子矮小的我又被同學欺負了,弄得我無地自容。有幾個同學路過,看見了卻不幫我,然而,他來了,看見后,毫不猶豫地過來幫我,你們不應該這么做,欺負人很好玩嗎,懂得尊重嗎,換位思考。
就這樣,我們倆認識了,也成為了朋友。我感謝他,他,我一向沒有注意的同學,卻是唯一一個幫我的。呵呵,從那時,我懂得了,我們不應以貌取人。
一個人,外表帥氣、漂亮,但內心不一定善良;有的人呢,雖然外表不是那么迷人,但內心卻是善良的。所以,我們應該深入的了解一個人,而不應該草率的結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