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樹初中實用篇一
在那校園的林蔭道上,在回家的山間小路上,在金黃的麥田里,在嬉戲的池塘邊……都深深地印下了我成長的腳印。今天,當我站在16歲的花季里回顧那一切,感到那些腳印就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串起了回憶,奏響了人生。
白白的小腳丫
童年的腳印就像可愛的小花到處開放。在那池塘邊,洗過了的小嫩藕一般的白腳丫踩在柔軟的泥土上,印下一個個小巧的腳印。水從腳趾縫中鉆出來,弄得腳癢癢的,好舒服!伴著天真無邪的笑聲,小腳丫在池塘邊跳啊,蹦啊,留下那最初的回憶。在那麥田里,一群小伙伴在找青蛙,看他們翹著小屁股,跟在青蛙的后面一蹦一跳,突然一把抓在淤泥里,不顧濺到臉上的黑色淤泥,高興地叫著:“抓到了,抓到了!”腳丫陷到麥田里,留下了童年的快樂。
山間的鈴鐺響
長大幾歲后,要到山那邊讀書。每天早晨上學,小伙伴們還
是喜歡脫下剛穿的新鞋,光著腳丫兒走在那田間的小路上,越過可愛的小山,讓小腳感受大地**的撫摩,感受小石頭的堅硬和小草的親切,留下一串串可愛的小腳印。一路歡聲笑語,猶如那山間的鈴鐺,清脆、響亮。
飛翔的少年夢
上了中學,有了堅毅的臉龐,有了飛翔的夢想,不再讓腳貼著大地媽媽不放,而要跳起來——飛翔。綠茵場上看得到跌倒的印跡,籃球場上聽得到飛起又落下的聲音,更看得到那走上演講臺的堅定腳步,感覺得到那印在心底的信心。飛馳的少年帶著飛翔的夢,一步又一步地走來,帶著美好的憧憬,留下夢的腳印。
來到人生的花季,感受到春天的美好。雖然春天必將離去,但那留下的一串串人生的腳印,會陪伴著我,鼓勵著我,一路走去。
樹初中實用篇二
雖然歲月流逝,但是有一件事使我終身難忘。
放假了,我在家里彈鋼琴,媽媽在旁邊監視我,對我而言,彈鋼琴是世界上最枯燥的事。我不耐煩地一遍又一遍地彈著那首早已到彈如流的曲子,心里生氣地想:“哼,煩死了!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彈完呀!”這時,媽媽的手機響了,她去接電話,看來我的救命稻草來了。過了一會兒,媽媽快步走來,穿好衣服,對我說:“果果,媽媽有事,要出去一會兒,大約一個小時,你在家里要好好練鋼琴,知道嗎?”我一聽只用再彈一個小時,心里樂開了花,便爽快地答應了,媽媽急匆匆地走了。
她一走,我剛要繼續練琴,突然看見了鋼琴旁邊的電腦,突然一個念頭閃了出來:去玩電腦。一個聲音說:“反正媽媽不在家,你可以偷偷玩一會兒電腦。”但是心底有一個聲音對我說:“你不能去玩電腦,你答應了媽媽要彈琴的!”可是那個聲音又說:“別聽他的,你都彈了那么長時間琴了,玩電腦也是理所當然的!”我也很贊同,所以不練鋼琴了,走到電腦旁把電腦打開,津津有味地玩起了游戲。
快一個小時了,媽媽要回家了,我急忙把電腦關了,然后坐在鋼琴旁彈鋼琴。剛彈風下,門被打開了,媽媽回來了。她見我在認真地彈鋼琴非常高興,開心地問道:“果果,你一直都在彈鋼琴嗎?”我有點心虛地回答:“是的。”她更加開心了,說:“那你今天晚上玩電腦吧,晚上我不在家。”我很羞愧,但是裝作開心地說:“太好了!”媽媽點了點頭。
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正所謂誠信大于天!
樹初中實用篇三
與“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不同,那雪總是要帶些什么來的。人們也總是期盼著,忘卻了它的寒冷與刺骨,只記得它的純真和爛漫。窗邊霧氣逐漸凝結,隱藏著那雪的消息。我也時常將自己掛在窗邊深深的向外望著,希望能尋見它的蹤跡。
去年的這令時節雪已下過了三輪,卻只是一星半點的下,地面上也只落了薄薄軟軟的一層。終于有一晚雪落厚了,早晨便見著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那雪卻真是“不留半片殘青,沒有一絲粘連。”它潔白的肌膚宛如素顏的少女般干凈、透明。我用手接過那輕柔、微冰的雪,它融化在我的手心,卻印在我的心里。它在翻飛,像人類的舞蹈,他昂揚著,向世界宣告著對大地的誓言:一定會將污穢化解,讓光明與純潔永駐人間。我為它震撼著、感慨著。
它是天地間僅僅留存于冬日的霞火,卻燃燒了整個四季,滋潤了萬千草本。它活著,為萬物,為天地,也為自己!我聽到了來自那雪不屈的吶喊,聽到了它內心陽光迸裂的聲音。那雪傲立著,從來都是那么堅定,從來都是那么鏗鏘。
細細想著,發覺今年的冬日變得更加讓人企盼了。沒有那雪的蒞臨,冬季變得了然無趣,吊人胃口。或許那雪在跟上帝掙扎著,正如我們在為不甘平凡而奮斗著,并且這往往是苦痛的:沒有光彩,沒有幸福,只有遠處星星般希翼。
回首前塵,還記得去年身后的那雪,俏似佳人,掩著面頰笑著……
樹初中實用篇四
1、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
要知道地理知識不僅存在于課本的文字當中,地圖也非常重要。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于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律。長期堅持下去,你就能夠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想象。
2、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
讀圖要注意先后順序,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信息。
會看教材,看懂教材
1.掌握教材內容
2.讀出知識脈絡
地理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組成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其中任何一個地理要素的改變,都可能影響到其他要素的變化。我們應該將理清這些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在頭腦中形成這一地域的知識網絡。
3.找出異同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具有范圍廣、信息多等特點,但是它對同一類型知識進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規律性。將差異性或相似性較明顯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對比梳理,對比差異性,找到相似性。用這種方法。我們不僅要明確兩個地區或兩個國家之間的差異,而且也要思考這些差異是怎樣形成的。
培養地理思維能力
培養地理思維能力,是初中地理課程的重要目標,對中學生學好地理非常重要。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互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發生發展都不是由單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在這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一、兩個要素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我們應當學會找出這一關鍵性的因素,并以此為線索,將其他的各要素聯系起來,從而正確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樹初中實用篇五
我愛書,因為書里面有無窮無盡的知識。我熱愛讀書,因為書里有好多的故事和無窮的奧妙,它讓我學會了很多很多的知識,懂得了很多很多的道理。我更愛讀書,因為書里的知識能讀到腦子里,我最喜歡讀中外名著和百科全書。有一次,我正在書房讀書,媽媽已經做好飯了,媽媽叫我吃飯,我竟然沒聽見。我媽媽到書房一看,我正看書正看的入迷呢!我媽媽揪我耳朵,我還渾然不知,媽媽急了,一把奪過我的書,我才知道媽媽在我旁邊。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的成長離不開書,書使我成長得更快。課堂上,本本厚書寫滿了難題記滿了深奧。它使我學到了很多,人世間的書寫滿了艱辛,記滿了滄桑,我更愛讀書,因為它使我了解了更多的知識。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書琳瑯滿目。我為賣火柴的小女孩凍死街頭而哭泣,為阿q的悲慘而嘆息,又為“橫渡常見”而喝彩。無論任何書都能讓我流連忘返。我喜歡它們,因為在這里,我可以學到課本沒有的知識。
書是收獲希望的土地,我要辛勤耕耘,已獲得更多的糧食。
我愛讀書,因為課堂的書讓我學習,讓我思考,課外的書讓我了解,讓我思考。我愛讀書,因為好的書猶如一葉輕舟,載著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書像一把樸素的折扇,打開它,我能回味千古的詩韻。
書像一柄鋒利的寶劍,帶上它,我能馳騁遼闊的沙場。
書像一幅溢香的畫卷,看著它,我能領略歷史的輝煌。
書,伴我成長。在書中,我看到了李白的神采飛揚,杜甫的憂國之忍;看到火燒連營的慘烈,黛玉葬花的悲涼;看到了抗日勝利的喜悅,新中國成立的興奮。
在讀書中,我成長著。脫去幼年的稚氣,走向長大的成熟。從小時的《小馬過河》、《龜兔賽跑》到《西游記》、《天龍八部》,再到《簡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從崇拜的鄭淵潔到金庸,再到奧斯特洛夫斯基。
終于,我長大了,明白了書不僅可以傳授知識,還可以給我力量。
在我失落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告訴我:堅強起來,要相信自己,絕不放棄!在我絕望時,《魯濱遜漂流記》告訴我: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能絕望,一定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十分精彩;在我成功時,《三國演義》告訴我:不用驕傲,驕兵必敗,不要因此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像曹操一樣,官渡之戰后急于統一天下,最后落了個火燒赤壁的慘敗。
總之,我在讀書中成長著。
樹初中實用篇六
課題:
第9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二)
課型:新授課 年級:七年級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主要介紹了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主要思想家、軍事家和他們的思想主
張,以及形成的百家爭鳴的局面,屬于思想文化史。在歷史發展中,春秋戰國時期正是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形成的大動蕩時期,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和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正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到大變革時代的表現,同時百家爭鳴也為統治者選擇治國之道提供了思想基礎。
二、課程標準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了解“百家爭鳴”對后世的深遠影響。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張與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諸子百家
的思想主張,培養學生在對傳統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聯系實際、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將春秋戰國時期經濟、政治歷史與本課思想史的聯
系,初步形成歷史的整體觀。通過編制表格,增強學生閱讀與歸納總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儒、道、法等家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引導
學生認同優秀傳統文化,形成敢于獨立思考、敢于表達思想的習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過對孔子教育成就的學習,教育學生樹立良好的學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孔子的政治主張和教育成就。
難點:通俗講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張。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
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
孔子 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托馬斯·阿奎那 哥白尼
培根 牛頓 伏爾泰 康德 達爾文
教師:孔子被國際學術界尊為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思想在當時和后世
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孔子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什么能在國際學術界獲得如此
崇高的地位?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孔子,走進孔子生活的時代。
(設計意圖:以孔子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導入新課,使學生認識到孔子在世
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教師引領,合作探究
一、 禮崩樂壞: 春秋戰國的紛爭
展示:
平王立,東遷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時,周室衰微, 諸侯強并弱,
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
——《史記·周本紀》
現代文翻譯:周平王即位,東遷到洛邑,來躲避犬戎的侵擾。周平王時,周
天子的權威下降,諸侯之間強大的兼并弱小的,齊國、楚國、秦國、晉國這些國家很強大,不再聽從周天子的命令了。
教師: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狀況是怎樣的?
學生:分組討論,各小組推薦代表回答問題。
小組一:政治上,各國紛紛實行變法,最著名的是商鞅變法。
小組二:經濟上,鐵器和牛耕的推廣,大量私田被開墾出來。
小組三:軍事上,春秋爭霸,戰國兼并戰爭日益殘酷和激烈。
教師: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周天子地位衰微,諸侯王崛起,周初
分封制形成的等級制被逐漸破壞,這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期。一些有識
之士面對這種種新的社會現象與社會問題,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述自己
的政治主張。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史料的分析,幫助學生認識到春秋戰國的紛爭對政治、
經濟、軍事上的影響,使學生了解孔子、老子思想及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社
會背景。)
二、 孔子和老子: 仁者與智者的思考
1.仁者——孔子
(1)思想家孔子
展示:
孔子
教師:孔子是魯國陬邑人(今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宋國貴族后裔。他三歲喪
父,自幼生活貧苦,曾做過管理倉庫和牧場的小官,后升任魯國大司寇。晚
年孔子帶領學生周游列國,但其政治主張不被當時統治者所采用。后來回到
魯國專心整理古代典籍,廣收門徒,潛心教育事業。
展示: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論語》
現代文翻譯: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來,問:?傷著人了嗎??沒有過問馬
的情況。
教師:通過以上材料,請同學們說一說孔子是個怎樣的人?這段材料反映了他什
么思想?
學生:孔子關心人,而不在意財產的損失。
學生: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教師:孔子所提倡的“仁”,包含一切美德。孔子認為“仁”就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就是“愛人”。
展示: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軾)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
?子之哭也,壹(疑)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
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論語》
現代文翻譯:孔子路過泰山,看見一個婦人在墳前痛哭。孔子扶著車前面的橫木聽了會兒,派子路前去詢問:?你在這里哭,好象有什么傷心事啊??婦人回答:?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兒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說:?那您為什么不離開這里呢??婦人答到:?這里沒有暴虐的政權。?孔子說:?子路你要好好記住,苛政比老虎還要兇猛啊!?
教師:孔子發出“苛政猛于虎”的感慨,反映了孔子什么思想主張? 學生:孔子主張要“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法。
教師:孔子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而且還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對話,幫助學生理解孔子的言論,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張。 )
(2)教育家孔子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文,說一說孔子在教育上作出了什么貢獻?
學生:孔子創辦私學。
展示:
孔子講學圖
教師:夏商西周時期,“學在官府”,只有貴族才有機會接受教育,平民百姓是沒
有機會進入校門的。孔子創辦了私學,由“學在官府”變為“學在四夷”,打破了官府對教育的壟斷。
展示:
孔門弟子
顏回 曾參 子路
教師:孔子招收學生不問身份貴賤和家世貧富,只要愿意學習,主動奉送10條
干肉當見面禮就可以成為孔門弟子。孔子弟子大多數出身于平民,也有商人出身,還有出身于貴族的。孔門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像顏回、子路、曾參等人,在歷史上都非常有名。
教師:孔子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總結出的一些教育思想,對我國教育的發展產
生了深遠的影響。
展示:
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曰:?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論語》
現代文翻譯:
子路問孔子:?聽到了就馬上行動嗎??
孔子說:?有父親和哥哥在,怎么能聽到就行動呢?應該聽聽他們的意見。? 冉有問孔子:?聽到了就馬上行動嗎??
孔子說:?聽到了就馬上去做吧。?
公西華對孔子說:?子路來問你聽到就馬上行動嗎?你告訴他有父兄在,要聽他們的意見;冉有來問你聽到就馬上行動嗎?你讓他馬上就去做。我很迷惑,敢問為什么??孔子說:?冉有這人遇事好退縮,所以鼓勵他前進;子路這個人好勝,所以讓他后退,多聽聽別人的意見。?
教師:同樣的問題,孔子卻給了兩個學生不同的回答。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
思想?
學生: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展示: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
教師:孔子的這段話告訴了我們什么樣的學習方法?
學生:學習過的知識要經常復習,要“溫故知新”。
展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論語》
教師:我們可以從孔子的這段話中得到什么啟示?
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
展示: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論語》
教師:孔子的這段話是什么意思?對于我們學習有什么幫助呢?
學生:三個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能當我老師的人。
學生:要虛心好學,善于向別人請教。
(設計意圖:通過對《論語》的解讀,幫助學生從史料中提取信息,培養學生論
從史出的學習方法。)
教師: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對后世產生了什么影響?
學生:孔子的學說成為以后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對后世影響極大。
教師:從漢朝開始,孔子受到到歷代封建統治階級的推崇。孔子及其后代兩千多
年來一直擁有著崇高的地位。孔子也被尊稱為“至圣”、“萬世師表”。而在今天,孔子及儒家學說,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展示:
世界各地孔子學院
(設計意圖:通過孔子學院在海外的建立,使學生認識到孔子和他創立的儒家思
想,已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和標志,走向世界。)
教師:在與孔子生活的同一時代里,還有一位智者不得不提,這就是老子。孔子
曾經向老子請教禮,稱贊老子“學識淵深”、“志趣高邈”。
展示:
孔子問禮于老子
2.智者——老子
展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現代文翻譯:福與禍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轉化。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教師:這段材料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學生: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要從正反兩個方面思考問題。 展示:
塞翁失馬
學生:講述《塞翁失馬》的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講述“塞翁失馬”的故事,使學生形象地理解老子的辯證
法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春秋末期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和老子創立的道家學說,分別反映了仁者與智者對于當時社會的思考。隨著戰國時期的到來,迎來了一個群星燦爛的時代。
三、百家爭鳴:群星燦爛的時代
古為今用: (設計意圖:通過填寫表格,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我們班中存在著個別同學不按時上交作業的'問題。請同學們分成4組,分別以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觀點,來說出你的?治班方略?。
學生:分組討論,各小組推薦代表發言。
儒家小組:應該多關心、愛護這些同學,加強思想教育,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
改正他們的錯誤行為。
墨家小組: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我們可以成立學習小組,幫助那些
完成作業有困難的同學,共同進步。
道家小組:應該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現在有些同學還小,沒有意識到做作業的
重要性,等升入高年級后,他們的自覺性會得到提高,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法家小組:我們可以制定班規,對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同學進行懲罰,如果不完成
作業,就不許參加三好學生的評選,也不許參加課外活動等。
教師:同學們能夠根據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做到活學活用,其實每家學說都有可
取之處,我們要做到“博采眾長”,從中吸取精華,為我所用。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治班方略”的陳述,既幫助理解了百家爭鳴各派的政治
觀點,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面對春秋戰國時期的紛爭,你認為哪家學說更符合當時社會的狀況? 學生:法家提出改革、法治,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主張,符合戰
國紛爭的狀況。
展示:
嗟乎!寡人得見此人(韓非子)與之游,死不恨矣!
——《史記》
現代文翻譯:哎呀,我要是能見到這個人(韓非子),與他交游,死也沒有遺憾了!
教師:法家學說最終被秦始皇所采用,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
權的國家。
(三)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四、源遠流長:中國文化的根基
教師:春秋戰國時期思想界呈現出的“百家爭鳴”,特別是儒家的“仁”、“義”、
“禮”、“智”、“信”,成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法家的思想為歷代統治者所采用,形成“外儒內法”的統治思想。這些不僅對當時的思想文化發展起了推動作用,可以說是我國傳統文化思想發展的第一次高峰,同時也是我國古代主流思想的源頭,為后來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六、課堂檢測
測驗題目一:列舉百家爭鳴中各學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測驗題目二:完成《助學》相關內容。
七、板書設計
第9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二)
一、禮崩樂壞:春秋戰國的紛爭
二、孔子、老子:仁者與智者的思考
三、百家爭鳴:群星燦爛的時代
四、源遠流長:中國文化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