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外婆實用篇一
又是一個雨霧迷離的清明節。我隨著爸爸、媽媽和舅舅來到公墓,外婆就安葬在這里。
汽車離公墓越來越近,我的心也越來越沉重。漸漸地,外婆生前的面容又浮現在我的.眼前。記憶中的外婆,消瘦的臉龐帶著溫暖的微笑。外婆雖然大了,但卻總是那么精神抖擻。她筆挺的鼻梁上架一副老花鏡。透過老花鏡,外婆那雙眼,總會閃爍著慈祥的目光。
外婆臨走前,想要見我,可沒等我到醫院,她就已經……
外婆走了,永遠離去了,臨走時留下了永遠的期盼,而留給我的卻是永久的遺憾!
車猛地顛簸了一下,把我從回憶中拉了回來,車開到了外婆的墓前,媽媽把外婆生前愛吃的東西擺上了,我深深地鞠了三個躬。雨水落在我的臉上,我卻全然不察,它同我的淚[來源]水摻和在一起,在臉上匯成了一條 ” 小溪 ” 。
外婆,這個曾經對我熟悉的字眼,如今幾乎變得陌生了,只能在夢中一次又一次地呼喚。
外婆,你安息吧!明年的清明節我再來看您。外婆放心吧,我會做一個好好學習,做一個懂事、聽話的好少年!
外婆實用篇二
;又到了大寒,又想起了小腳外婆。她走了十年了。
外婆腳小,走路卻很快,莊稼地里是把好手。從春種到秋收,鏟地,薅草,犁杖,碌碡,無所不通。干起農活來,村里的年輕小伙子都攆不上她。她侍弄完自家的田,還給幾家老幼病殘的鄰里鄉親幫工。
我那時小,外婆最疼我,農閑時牽著我的手走街串巷,誰家的杏子桃子熟了,我總是能吃到,因為外婆走到哪家門口,都有人主動往她手里送。每到這時,外婆就掰開我的小手說:“娃子啊,少拿兩個,嘗嘗就行了?!比缓笞テ鹑鍌€放在我手心里,其余的就都還了回去。我嘴饞,吃完了還想要。外婆就對著我耳朵說她那句口頭禪:“取三分,讓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蔽夷菚r當然聽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但看到她表情嚴肅,不敢再吵著要了。時至今日,我一直都沒想太明白,大字不識幾個的外婆,怎么可能會說出這樣深奧的話。而那些桃子和杏子的味道深深地刻在了記憶深處,是那樣地甜。長大后,我再也沒吃到過那樣香甜的果子。
我最喜歡吃外婆做的棒子面貼餅子和窩瓜烀小魚。大鐵鍋底熬著半鍋窩瓜和小魚,然后在鐵鍋四周貼上一圈玉米面餅子,蓋上鍋蓋,燒一個大開,就熟了。窩瓜是自家菜園種的,小魚是從村前小河里撈的。那時候的天是藍的,水是清的,河里游的魚是天然的。我們這些小孩子三五成群,拿著篩子網兜,或者干脆空手去河里抓,每次把捉到的各色小魚用細細的草繩穿成一串背在肩上,回家時,外婆已經早早在門口等著我了。接著炊煙裊裊,外婆開始做棒子面貼餅子和窩瓜烀小魚,不一會兒,滿街都飄著香氣。
守著山靠著河,外婆養了一群大鵝,她每天都去山上的小樹林挖野菜喂鵝。稍大一點,我就去河里放鵝。那些鵝吃著水里的魚蝦,長得白白胖胖,下的蛋又大又圓,蛋黃通紅通紅。煮上一個鵝蛋,香氣撲鼻。我吃過很多鵝蛋,外婆卻舍不得吃,她把剩下的鵝蛋賣掉,買了米面油鹽,供著一家人的開銷。鵝一天天長大,秋風漸涼時,外婆去城里賣掉了所有大鵝,一次就湊夠了我讀初中的學費。
一年冬天寒假時,家里沒了燒柴。我去樹林里摟樹葉,順便撿了幾顆林子里的細木頭。然而外婆平生第一次痛罵了我,說林子是全村人的,誰都不能動,并讓我把木頭送回去了。去的路上我心里埋怨外婆小題大做,這么一大片林子,很多人都往家拿木頭當燒柴,這些年也沒見少啊。
我也是長大以后才真正讀懂了外婆,真正讀懂了她那句口頭禪“取三分,讓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的含義。
那年冬天,傍近年跟兒,我突發奇想,把炮仗里面的炸藥扒出來裝進空酒瓶子里,自制了幾枚土雷管,去河里炸魚,整整收獲了一麻袋的魚。我背著麻袋高高興興地回到家,本指望外婆能夸獎我幾句,可我想錯了。外婆平生第一次打了我,還把我身上擰得青一塊紫一塊。那次我哭天喊地,委屈得要死。后來外婆也哭了,半夜里給我的傷口涂藥面,一直抱著我的頭睡到天亮。
我讀大學時,一次放假回家那年,看到村子里建起了一座選礦廠。小河被攔腰截斷,河面筑起了一道水壩,有十幾臺抽水機在抽水。小樹林的地被礦上征用,樹已經被砍光了,選礦廠的機器日夜不停地轟鳴著。
從那以后,小村的天空開始灰蒙蒙的,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煤煙味,地面上每天都飄落一層黑黑的粉末。沒過幾年,地下水水位就下降到了三十多米,選礦廠附近很多地方塌陷,地下水也被污染。村里有的人得了癌癥,有的孩子還得了不知名的怪病。漸漸地,田地荒蕪了,后來由于缺水,礦山也廢棄了。
村子里很多機井都干了,原來的水澆地變成了望天收的旱地,外婆看在眼里,愁在心上??烧l都改變不了什么,歲月已經抽絲剝繭般地把外婆變得白發蒼蒼。
外婆老了,背駝得像一張弓,小腳走路一搗一搗的,已經不能下地干活了。她面黃肌瘦,早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豪氣。
外婆就是這年的大寒那天走的,走之前,已經十幾天水米未進,卻突然要吃棒子面貼餅子和窩瓜烀小魚。小河的水早就干了,哪里還有小魚。我趕了三十里山路去買魚,等到做好端到她面前時,她卻一口也沒吃下就咽了氣。
十年前的大寒,東北風刮得呼呼作響,天寒地凍,天氣出奇地冷,已經進了臘月門,可外婆卻沒能熬過年關。
今年的大寒,天依然冷。我站在寒風中望著這座昔日郁郁蔥蔥的村莊,仿佛又看見外婆搗著小腳從山上背著一筐野菜興高采烈地走下來,依然是一臉慈祥的笑,依然是神采奕奕。
記得一位作家曾經說過:我們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淪陷和凋零,我們所在的城市一天天壯大,我們自己卻猶如一個個迷路的孩子,每天游走在閃爍著霓虹燈的大街小巷。我們疲憊時喜歡回到那個早已凋零的故鄉,其實想找的,是那個精神家園的故鄉。可每次看到荒蕪的故鄉時,我們都更加傷感,因為荒蕪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我想我小時候的村莊,想山上的那片樹林,想門前摸魚的那條小河,想樹上的杏子和桃子,更想再吃一頓外婆做的棒子面貼餅子和窩瓜烀小魚。
我想外婆。(責任編輯 宋倩)
相關熱詞搜索:;外婆實用篇三
年老的外婆,身子骨顯然沒有以往那么的健朗。每年暑假,我都會在外婆家住上一陣。我每年見到的外婆都比上一年更顯老態了。
今年暑假的時候,我自然又去外婆家住上了一陣子。外婆的親切和藹一直都沒有變,變化的是外婆越發顯白的頭發,是折痕越來越深的皺紋,是漸漸直不起腰的彎背,是愈加稀拉的牙齒,是……外婆的外貌在時光老人的雕刻之下變了,變得讓我的心里泛起了一陣酸楚。我一直不想承認的是,我的外婆確實老了,在我還沒有來得及做好心理準備的時候已經老了。
外婆的聲音如她這個人一般,暖暖的沁進了我的心里?,F在我長大了,我將外婆對我說的這一句記在了心里,也將那一天下午那一池開得燦爛的荷花記在了心里。我的外婆,我當然不會忘記你,你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外婆。
今天,我來外婆家的時候,外婆的腿腳也不怎么敏捷了。外婆走路的時候,還需得拄上一根拐杖,可明明上一次我見到外婆的時候不是這樣的。但是,我上一次見到外婆已經是去年了,一年的時間里,外婆又老去了好多。
見著我的到來,外婆笑的很是歡快,我快步走上前,用雙手攙扶住外婆。外婆說:“明年,都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再見你一面了。”我的心里五味陳雜,外婆的身子確實一年不如一年了。我隨著外婆進屋去了,夏日的陽光很絢爛,可我的心里涌出了點悲涼。
外婆實用篇四
我的外婆已經去世七八年了,每想起她,我不是懷念,而是傷心。從外婆身上我感覺不到一點溫暖。相反,得到的都是冷潮熱風。
外婆和別人的外婆不一樣,別人的外婆特別疼愛自己的下一輩,視如己出,而我的外婆對我只有嫌棄的味道。每次來我家,總是用她那紅紅的眼睛盯著我看個夠,看得我心很煩,但又不好表現出來,怕媽媽生氣。然后她又和媽媽說我的不是:“小妮越看越丑!怎么長那么丑??!小鼻子小眼睛的,身小力薄,不像紅偉(是她的親孫女)長得那么人高馬大,將來肯定有她受氣的時候……”媽媽只好應聲,我聽了心里很難受,想去反駁她,感覺這樣做不妥,因此只好忍氣吞聲。
她每次在我家都要住十天半月,在這十天半月里,我簡直要發瘋,很想離開家,可又無處去。不僅要忍受著她的嘟囔而且還要伺候她。為了媽媽我也只好任勞任怨。
后來我初中畢業,中考落榜,爸爸讓我去到外地工作的舅舅那里找份工作,姥姥知道后又是把我貶低一番,又給媽媽多次說我多么多么窩囊,媽媽一氣之下不讓我去了,我只好在家幫媽媽干些農活。在那段日子里,我處在人生最低谷,百無聊賴,曾想過要輕生。后來姥姥回她自己家了,我才得以安生。
在她回去不久,外婆就得了重病,臥床不起。這一倒就是幾年,媽媽幾年如一日的伺候她,我偶爾去看看她,她還是對我不屑一顧。從我記事時她一直都這樣對待我,我也習慣了。
我不知道我是個什么樣的人,外婆是那么不待見我,媽媽曾說我是個不可愛的孩子,嘴既不會說腦子又笨,難怪你姥姥不喜歡你。
沒事時我曾一個人傻想:自己的孩子表現再怎么不好,終歸是自己的孩子,連自己的長輩都嫌棄她,那她生活在世上還有什么意義。
外婆實用篇五
您好,外婆!
你非常地關心我,也很擔心我出了什么意外。你不放心我和姐姐,因此常常一句話重復好幾次。
記得有一天,爸爸媽媽出差了,就留下我、姐姐還有你。你要幫媽媽看店,因此就匆匆的離開了。出門時,你對我說記得關一下煤氣。我趕快跑了過去,關了煤氣。到了樓下時,你又站在樓下大聲喊問我煤氣有沒有關。我回答關了后,又去寫作業了。你到了公交車上時,又打了個電話問我煤氣有沒有關。中午的時候,你又特意回來了一趟,看看煤氣到低關沒關,順便吃了飯。
媽媽還說你太愛管閑事了。有一次,和外公吵了架。當天晚上,你好像沒吵夠似的,又跑到那邊吵架。最近你開始買水了,有活干了。但因為最進大運會,城管不讓賣水。你就又開始管閑事了。你聽說媽媽店里的一個人怎么怎么了,就深夜十二點跑到那個人休息的'地方一頓臭罵。
希望你能改掉這個多管閑事、嘮叨的毛病!
祝:
身體健康,快快樂樂
您的孫子:徐起帆
20xx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