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傳家之寶作文篇一
這臺縫紉機是1973年,我的太爺爺買的。那時正處于計劃經(jīng)濟時代,買布要布票,買米要糧票,買油要油票。那時候的農村,家家都很貧困,如果誰家里有一輛自行車,一臺縫紉機,再有一臺收音機,有了這三樣“傳家寶”,那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都可以神氣許久。
現(xiàn)在來看看我們家的這臺“傳家寶”縫紉機,她來到我們家已經(jīng)有了45年了,她的底座有一個腳踏板,靠著人力讓它運轉,腳踏板連接著一個大輪軸,腳踏板運動起來,輪軸也會跟著飛快地運轉起來。輪軸上一條細細長長的傳輸帶就牽動著縫紉機的機頭了,機頭上的花紋并沒有褪色,結構還很完整,沒有少掉一個零件。踩動著腳踏板,機頭的針頭就會快速地出線,打出來的線,是整齊且精致的。桌板底下還有一個大大的桌肚,是用來放機頭的。縫紉機的腳踏板和輪軸都已經(jīng)生銹了,整個放機頭的桌子也粘滿了膠帶,放針線的抽屜也打不開了,但是機頭卻還是像新的一樣,這可少不了奶奶平時對她的愛護。
“傳家寶”縫紉機可給我們家做了不少貢獻,以前大家沒錢買衣服,就只能自己做,有一臺縫紉機可就方便很多了,不用一針一線地慢慢縫。爸爸、叔叔、姑姑小時候每年都有奶奶自己用縫紉機做的新衣服穿,可神氣了。奶奶還用縫紉機自己做被子去賣,賺了不少錢貼補家用呢。直到現(xiàn)在,奶奶的縫紉機依然發(fā)揮著作用,我們有些衣服的修修補補還是靠奶奶和她的縫紉機完成的呢。
小時候我不懂事,常常要去玩那臺縫紉機,在縫紉機的桌板上爬來爬去,踩腳踏板,扯傳輸帶。一被奶奶看到了,奶奶二話不說立刻把我?guī)ё撸蛔屛遗瞿恰皞骷覍殹薄N冶阕分鴨枮槭裁矗棠绦χf:“這臺縫紉機,可是我們家的‘傳家寶’啊!”當時我還以為是無價之寶呢。現(xiàn)在我明白了,她的確是“無價之寶”,因為她不但記錄了奶奶那一代人的歷史,而且她也是中國社會變化的記錄者,也是中國從貧窮逐漸走向富裕的見證人,她還是講述中國解放后的歷史講述員,她讓我看到了40多年來中國逐漸強大的過程,她就是我們家的傳家寶——縫紉機。
這臺縫紉機或許沒有達到傳家寶的年齡和價值,但是她在以后,肯定會成為我們家的傳家之寶。
我的傳家之寶作文篇二
一說起“傳家寶”,大家的腦海里就浮現(xiàn)出許許多多價值連城的寶物呢?其實我家的傳家寶就是我家的家風——堅持、勤學,它雖然很不起眼,但是卻讓我受益匪淺。
說到堅持,我就想起二年級參加英語風采大賽的情景。記得那時候,我剛剛接觸英語,認識的英語單詞是屈指可數(shù)。所以一看到那整整大面的英語故事稿,我的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了。爸爸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回家后就坐在電腦前。他匆匆忙忙地吃完晚飯,又坐在電腦前。到了三更半夜,我迷迷糊糊地醒來了,發(fā)現(xiàn)書房的燈還亮著,微弱的光在一片黑暗中顯得極其刺眼。第二天早晨,爸爸將兩張紙遞給了我,紙上布滿了他的字跡。我抬頭看見他的眼睛里布滿血絲,黑眼圈也很深很深。爸爸工作很忙,但是他一有時間,便和我一起讀稿子。他經(jīng)常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一遍一遍地練習,再把最好的一遍錄下來,讓我去聽、去模仿。我從一個音節(jié)到一個單詞,從一個單詞到一句話,再從一句話到一篇文章,最后在爸爸和我的一起努力下,我在賽場上出彩的表現(xiàn)得了評委的一致好評,最后獲得了金獎。每當我看見那個獎杯,仿佛能看見獎杯中已經(jīng)溢滿的辛勤的汗水,它讓我明白了凡事貴在堅持。
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奶奶已經(jīng)六旬余歲了,但還是眼不花,耳不背,天天忙里忙外的。那她勤學在哪?在老家的客廳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就是的白發(fā)蒼蒼的奶奶拿著手機向我請教。這時,奶奶就像一位好學的小學生一樣,輕聲細語地問我:“妞妞啊,我要和你的堂姑語言聊天,要怎樣按呢?”“你能教我把照片發(fā)給你表姐看看嗎?”“微信里的朋友圈怎樣點贊呢?”……每次,我都會特別耐心地教奶奶。現(xiàn)在,在我們一家人手把手的“幫助”下,勤學好問的奶奶已經(jīng)能得以應手地使用手機了。每當,看到奶奶發(fā)的朋友圈,我就心想:奶奶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堅持、勤學”給我們這個家?guī)砹诵腋!N覑畚壹业募绎L,我愛它的美好,愛它給我的信心,愛它給我的支持和愛。
我的傳家之寶作文篇三
在別人家,傳家寶通常擺放在家里最明顯的地方,而且一般都是十分值錢的東西,而我長這么大卻從來不知道我們家的傳家寶是什么?
帶著這個問題我跑去問爸爸,爸爸說:“咱家的傳家寶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是一把舊鋤頭”,我感到十分驚訝。問道:“別人家的傳家寶都是金銀首飾值錢的東西,為什么我們家的是一把鋤頭呀?”爸爸十分神秘地笑了笑,說:“要想知道為什么,咱們一起去老爹家就知道了”,我十分期待答案是什么,于是同意了,并讓爸爸立馬帶我去。
我和爸爸坐車來到老爹的新家,一下車,我就馬上纏著老爹,讓他給我講講鋤頭的故事,老爹說:“小孩,你可別小看這把鋤頭,它可是咱家的傳家寶,它承載著咱家的家風和一種勤勞、拼搏向上,在困難面前不服輸?shù)?精神。”于是老爹帶我到陽臺上,只見陽臺的墻壁上懸掛著一把銹跡斑斑的破舊鋤頭。乍一看,我可不會把它當成我們家的傳家寶,我真不相信傳家寶是一把破鋤頭。
這把鋤頭以前掛在老家的墻上,后來老爹搬到市內的新家,仍把它高高地掛在陽臺上,與裝飾一新現(xiàn)代化的新家格格不入,形成很大反差。
我問老爹:“這就是咱家的傳家寶?”老爹點點頭。我的好奇心又驅使我必須問個清楚,在我一再追問下,老爹便從實招來,老爹告訴我說:“這把鋤頭是你爺爺送給我收藏的。以前,你爺爺兄弟兩人,長大后分開居住,這把鋤頭是你爺爺分來的勞動工具。當時你爺爺就用這把鋤頭,憑著堅韌不撥的毅力征服自然,在困難面前不服輸?shù)木瘢米约呵趧诘碾p手開荒、種地辛勤勞作,養(yǎng)活了我們家十幾口人,家庭的條件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家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經(jīng)過老爹這一講,我不由得對這把鋤頭產生了欽佩之情,這把鋤頭真不愧為我們家的傳家寶。
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壯大,農村的老家逐漸變成了城市,農民變成了市民,這把當年給我們家?guī)砭薮笞兓匿z頭也完成了它的使命,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作為一個有特殊意義的勞動工具被老爹收藏起來。但它所傳承的一種勤勞、堅韌不撥、努力拼搏,在困難面前不服輸?shù)木裼肋h激勵著我們。
我的傳家之寶作文篇四
談及傳家寶,有的人認為家中的傳家寶是有年頭有故事的青花瓷,有的人認為傳家寶是家中獲得的榮譽勛章,對此眾說紛紜。在我看來,把“忠厚傳家久,讀書繼世長”的祖訓當作傳家寶更具有價值。它代表的價值更應得到傳承。
有年頭有故事的青花瓷代表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精華,其市場更是有價無市,著實精貴;而爺爺輩留下的勛章是先輩們的豐功偉績,是領導們對他表現(xiàn)出色所授予的嘉獎,是對他的人生價值的肯定,由此勛章所含有的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雖然它們確實珍貴無比,但我仍認為“忠厚傳家久,讀書繼世長”的祖訓更具有價值。
“忠厚傳家久,讀書繼世長”的祖訓是長輩遺留給我們的傳家寶,它蘊含先輩們總結歸納為人處世的人生哲理。此傳家寶指導我們應樹立“忠厚”的道德修養(yǎng),通過讀書積累知識,豐富我們的見識,由此我們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會之中,這是永恒不變的,不是嗎?祖訓這別樣的傳家寶,并不具備青花瓷、勛章的物質價值,但它們所具備的別樣價值卻更令人為之震撼。
現(xiàn)代社會的步伐邁得很快,每天人們都早起晚歸,不辭辛苦地賺錢養(yǎng)家糊口,似乎都忘了是否應放慢腳步,靜下心靈來調養(yǎng)身心。讀書,可以讓我們品味生活;忠厚,可以讓我們在浮躁的世界里不會迷失方向。所以,我覺得“忠厚傳家久,讀書繼世長”的祖訓更符合我們當代所需的主題,更具傳承下去的價值。
把祖訓當作傳家寶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物質價值,卻帶給我們一生受益的精神價值。反觀社會現(xiàn)象,季羨林老先生想把遺產捐贈給北京大學,沒想到當相關人員去辦理此事卻遭到其兒子的拒絕;我們可愛的冰心奶奶所遺留下來的財產也出現(xiàn)了紛爭;……大家對此深感痛心。“沒有比金錢更能腐蝕人心了”雨果如是說也。然而若當遺留下來的只是幾句祖訓,每個人都能聽見,都能傳承,也不必為之爭奪,這不是更好嗎?對于我們不就能更安心地修養(yǎng),提高我們的道德文化水平,給予社會更多的貢獻,體現(xiàn)我們的人生價值了嗎?所以,沒有物質金錢的祖訓更能給后代帶來社會價值。
“忠厚傳家久,讀書繼世長”的祖訓這類別樣的傳家寶是更具有價值的,體現(xiàn)了當代提高道德文化修養(yǎng)等社會主題,我們更應自覺繼承。
我的傳家之寶作文篇五
爺爺房間的墻上掛著一塊方匾,它是從曾祖父手里保留至今,是用厚實的紅衫木做的,"勤儉為本"這四個貼金大字,框在中間,蒼勁有力。
大年初一,我們家來了很多親朋好友。午飯時,滿桌的美味佳肴。一會兒我吃飽了,再一看,碗里還有幾塊肉,膩了,不想吃了。我放下筷子,轉身就走。爺爺把我叫住了,說:"阿濤,碗里怎么辦?"我不假思索地說:"這好辦,倒了吧!"爺爺聽了我的話,皺了皺眉頭,端起我的碗,把剩肉都吃完了。桌上那么多美味佳肴,又是過大年,客人那么多,至于吃那幾口剩飯嗎?
客人走后,爺爺把我叫到身邊,讓我坐下,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阿濤呀,爺爺小時候常常餓得眼睛發(fā)黑,暈倒在地上。如今生活富裕了,但也不能浪費糧食,正所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你懂嗎?"說完,他又從墻上將方匾摘下來,用手指了指,說:"它是咱家的傳家寶,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可以忘記‘勤儉為本’的家訓呀!”
聽了爺爺?shù)囊幌挘覒M愧地低下了頭,臉上火辣辣的……
從那之后,我再也不敢浪費了:吃米飯時,掉飯粒了,我都會夾起來吃;在公共廁所時,看見水龍頭沒關緊,我就上前關好;放學,教室的燈沒關,我……
今天放學,我與張思涵走在一起。突然,一張紙從張思涵口袋中掉了下來。我一手撿起,一邊說:"張思涵,你還要嗎?""不要!這么臟!""可以擦桌子呀!""你真是個環(huán)保工,見紙就撿,我也真是服了你。""嘿嘿,節(jié)約嘛,別說了,咱們走吧!"回家后,我用那張紙擦起桌子來……
現(xiàn)在每天我都仰頭望著墻上的方匾,那塊厚實的紅衫木,仿佛我能聞到那悠久而又淡淡的芳香。"勤儉為本"這四個貼金大字在我眼前發(fā)出閃耀的光芒。我終于體會到勤儉的分量,它比金子還重;比鉆石還貴,是無價之寶,讓"勤儉為本"這個傳家寶,永遠烙印在我們心中,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