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天山導游詞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天池山旅游。 天山天池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阜康市南33公里處。天山天池位于阜康縣境內的博格達峰下的半山腰,東距烏魯木齊110公里,海拔1980米,(隨著海拔高度不同可分為冰川積雪帶、高山亞高山帶、山地針葉林帶和低山四個自然帶。在天池同時可觀賞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是一個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長3400米,最寬處約1500米,面積4.9平方公里,最深處約105米。湖水清澈,晶瑩如玉。四周群山環抱,綠草如茵,野花似錦。有"天山明珠"盛譽。挺拔、蒼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嶺,遮天蔽日。天池東南面就是雄偉的博格達主峰(蒙古語"博格達",意為靈山、圣山)海拔達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兩峰相連。抬頭遠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狀如筆架。峰頂的冰川積雪,閃爍著皚皚銀光,與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構成了高山平湖綽約多姿的自然景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天池是一座在兩百余萬年以前第四紀大冰川活動中形成的高山冰磧湖,天池湖面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南北長3400米,最寬處約1500米,面積4.9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0米,最深105米,總蓄水量1.6億立方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池古稱“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宴請周穆王之地,唐代詩人李商隱曾作詩曰:“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傳說天地是西王母梳妝臺上的銀鏡,又說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絳繞的云霧,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腳盆??,這些美妙的神話傳說,給優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夏季,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絕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覽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橫渡,飽覽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湖上堅冰如玉,是全國少有的高山滑冰場。世人將天地的自然風光概括為“石門一線”、“龍潭碧月”、“頂天三石”、“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現松”、“海峰展“懸泉飛瀑”八大景觀。每年,天地都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其中幾個景觀。
年,王母娘娘在天宮舉行盛大的蟠桃會。 會上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忘記邀請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悅,發威泄私憤。頃刻之間濁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頭上的一 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頓時風平浪靜,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變成了一棵榆樹。從此生長在天池水邊,成為鎮水之寶。這棵由王母娘娘頭上的碧玉簪變成的榆樹就被 后人稱為“定海神針”。
西山觀松,天池西側山勢相對緩和又位處陰坡,由冰磧石和泥石流堆積物組成的山坡比較疏松,蓄水條件好,特別適宜于林木的生長。這里云杉林連峰續嶺,濃陰蔽日,是旅游最好的去處。“西山松”,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天山導游詞篇二
巍巍天山,口銜天池,東西橫亙2500余公里,南北寬度250至350公里。西起中哈邊境,東至星星峽,在我國境內綿延1700公里。整個天山山系由3列山脈組成,由北往南分別稱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天池即位于北天山中段的博格多山北坡。博格多山向西,山勢逐漸高峻。2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將廣袤、深遠的新疆奇麗、險峭的另一面打開。而回首東望,山勢逐漸低矮。突然,博格達峰以海拔5445米的挺拔身姿陡起于群山叢中。與另外兩座海拔分別為5287米和5213米的山峰構成了著名的"雪海三峰",成為新疆的象征。天池也是因為陡然升起的高度而顯得高峻異常。其實它的海拔為1943米,嚴格來說還不到"半山腰"。茂密的森林、廣闊的草原、眾多的山系――天山作為新疆"生命的搖籃",占新疆全區面積三分之一強(57萬多平方公里)。其山體由山地、山間盆地和山前平原三部分組成。
天池風景區,它以天池為中心,融森林、草原、雪山、人文景觀為一體,形成別具一格的風光特色。它北起石門,南到雪線,西達馬牙山,東至大東溝,總面積達160平方公里。立足高處,舉目遠望,一片綠色的海浪,此起彼伏,那一泓碧波高懸半山,就像一只玉盞被巖山的巨手高高擎起。沿岸蒼松翠柏,怪石嶙峋,含煙蓄罩;環山綠草如茵,羊群游移;更有千年冰峰,銀裝素裹,神峻異常,整個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天池共有三處水面,除主湖外,在東西兩側還有兩處水面,東側為東小天池,古名黑龍潭,位于天池東500米處,傳說是西王母沐浴梳洗的地方,故又有"梳洗澗"、"浴仙盆"之稱。潭下為百丈懸崖,有瀑布飛流直下,恰似一道長虹依天而降,煞是壯觀,幫成一景日"懸泉瑤虹"。西側為西小天池,又稱玉女潭,相傳為西王母洗腳處,位于天池西北兩公里處。西小天池狀如圓月,池水清澈幽深,塔松環抱四周。如遇皓月當空,靜影沉壁,清景無限,因而也得一景日:"龍潭碧月"。池側也飛掛一道瀑布,高數十米,如銀河落地,吐珠濺玉,景稱"玉帶銀簾"。池上有聞濤亭,登亭觀瀑別有情趣。眼可見簾卷池濤,松翠水碧;耳可聞水擊巖穿、聲震裂谷。
天池以西三公里處是燈桿山,海拔2718米,山體長3公里許。老君廟、東岳廟就建于此。當年道士在山頂立一松桿,上掛天燈,晝夜不滅,當年烏魯木齊的百姓都以天燈為神喻,只要燈長明不滅就預示世道太平,故該燈又稱太平燈。由燈桿山西眺,烏魯木齊可盡收眼底,尤其在華燈初上之際,遠看烏魯木齊萬家燈火,其樂無窮。
天池西南兩公里處,有馬牙山,海拔3056米,山體長5公里,山頂斷崖崖嵬,巨石林立,形似一排巨大的馬牙,因而得名。馬牙山石林是天池景區的一絕,那些巨石在風的剝蝕下,形成廳特的馬牙景觀,其石廳形怪狀,形態各異,或巨齒獠牙,如同猛獸血口,或層層翻卷如大海波濤。其中有一石極像古代牧人,頭著氈帽,神態安然。走進石林總讓你遐想聯翩。在馬牙山頂,北望天池,滿目錦繡;東看博格達,雪海三峰盡收眼底;西眺烏魯木齊,廬舍田莊,歷歷在目。
大天池北坡游覽區
1."天池石門"
(景名為"石門一線") 1783年,乾隆皇帝的侄女婿棗烏魯木齊第三任都統明亮疏鑿了天池水渠。第二年春天水渠斷流,"渠口高出水面數十尺",被認為"該處水渠實于屯田無益",因此被乾隆皇帝下令"停止開挖,其用過銀兩,著于明亮名下,賠繳還項"。后來明亮著碑文時,只對"疏鑿水渠"點到題目而碑文中只字不提:靈山天池疏鑿水渠碑記"阜康之陽,靈山屏列,峰勢出沒云霧中,上有天池在焉。俗傳此水為蛟龍窟宅,雪淹冰封,莫窮所自。人欲探其勝者,至山麓輒為風雨所阻。(1783年)余飭騎從,自南山口取道而入。溪流曲折,山徑紆回,林木交蔭,蔚然深秀,穿巖越壑,盤旋于松云蓊郁之間,其不減蠶叢(指‘蜀道’)百折也。"都統明亮這里所言的不亞于蜀道的紆回山徑,就在現在的石門以下。
2. "五十盤天"
(地名為"五十盤")《靈山天池疏鑿水渠碑記》繼續寫到:"再登再憩,漸就平崗。"明亮所言的平崗就是石門以上的"又一村"。過石門后,頓覺"柳暗花明又一村"從"又一村"開始,就是上天池頂的盤山公路,約五十盤。"五十盤"的大灣子處,今新建有"聞濤亭"(舊亭"觀瀑亭"已坍塌)。
3."王母腳盆"
"一泓碧流成龍潭,青松白雪鑲翠盤。
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廣寒。"
"冰潭銀簾"(地名為"西小天池瀑布")
過了西小天池不遠,路右側的瀑布即為"西小天池瀑布",瀑布凌空,垂簾數十米,猶如一卷垂落的銀簾,銀簾的后面,隱現著王母娘娘梳洗的倩影。
4. "西小天池瀑布"
"半亭飛瀑掛瑤虹,萬仞層冰鏤玉龍。
晴靄斷橋籠弱柳,怒濤深澗響寒松。
洪波瀉地傾星海,仙掌擎天峙雪峰。
與子談山過夜半,亂云深處忽聞鐘。"
今于原址重建"聞濤亭":八角、兩層、紅柱、黃琉璃瓦,亦十分魁偉。
5. "醴泉隱乳"
(地名為"西小天池瀑布源頭")
"西小天池瀑布"的源頭為"醴泉洞",此處,似洞非洞,隱蔽難尋,又稱"隱乳洞"。泉乳從地下涌出,清凈甘甜似醴,傳說是"王母娘娘的醴泉"。漢代司馬遷(約公元前145-公元前86年)的《史記》卷一百二十三曰:"《禹本記》言:‘河山昆侖。昆侖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避隱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瑤池’。"這里說"昆侖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古代的一里約合今0.75里),即昆侖高約937500米,約為當今最高峰珠穆拉瑪峰(海拔8848米)的106倍,由此可見,"昆侖"是中華民族心目中的最高山,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昆侖"所指的山也發生變化,《禹本記》中的."昆侖"指現在的博格達峰,現在的"昆侖"為西從帕米爾高原起,分三支向東分布的中國的最大山脈。
6. "仙女泳池"
(地名為"東小天池")
"亂山倒影碧沉沉,十里龍湫萬丈深。
一自沉牛答云雨,飛流不斷到如今。"
7."懸泉飛瀑"
(地名為"東小天池瀉水瀑布")
"珍珠數泉懸半空,銀鏈高掛霧蒙蒙。
煙水漂渺嬌陽艷,長虹飛架青巒中。"
8. "鱷魚吐珠"
(地名為"東小天池源頭瀑布")
翻過東小天池南面的山頭,即達大天池北岸。天池北岸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堤壩,由古冰川終磧壟及山體崩落物迭加堆積而成,高289米,整個大壩似一條鱷魚尾巴,故稱"鱷魚壩"。大壩東首建有人工水閘,名"鱷魚閘"。天池水下瀉,形成一條10來米高的瀑布,稱"鱷魚吐珠",水濺"黑龍峽谷地",匯成山澗溪流,北流不遠形成一潭,即東小天池。"鱷魚吐珠"、"冰潭銀簾"和"懸泉飛瀑"合稱"天池三瀑"。
1. "天鏡浮空"
(即大天池湖面)
過了西小天池,明亮繼續寫到:"從此(指"西小天池")越崇嶺數層,始臻絕頂(指"鱷魚壩")。見神池浩淼,如天鏡浮空,沃日蕩云。洵造物之奧區也!"大天池湖面,傳說是"王母娘娘的梳妝鏡","天鏡"海拔1910米,呈半月形,酷似一個頭南身北的葫蘆,其南段的三工河就是葫蘆的把。天池南北長3.4公里,最寬處1.5公里,平均寬度1公里,湖周長9.7公里;最大湖深102米(位于東北處),平均湖深40米;湖面最大面積4.9平方公里,一般為3.5平方公里;最大容水量2億噸,一般為1.6億噸;湖水冰涼清澈,內有人工養殖的冷水型無鱗魚。
2. "鎮海古榆"
(又名"定海神針")
在鱷魚壩上,將目光從"大天池湖面"收回來向湖邊看,您可看到一顆孤零零的大樹,那就是馳名中外的"鎮海古榆"。天池北岸的這顆古榆樹,相傳是西王母的神簪化成。傳說王母娘娘在瑤池舉辦蟠桃會,各路神仙應邀赴宴,唯獨瑤池水怪未被邀情,它便興妖作怪,翻池倒海,攪得周天寒徹,蟠桃會無法暢飲歡歌。西王母盛怒之下,順手從頭上拔下一枚寶簪,插在瑤池北岸,鎮鎖水怪,平息怒濤。后來,在插寶簪的地方,長出了一顆榆樹。實際上,這顆古榆是后人或西王母為紀念穆天子所栽的槐樹,而在天池北岸池邊栽的適于該地水文土壤的榆樹的后代。生長在海拔1910米高處的這棵古榆,獨生獨長,樹冠大如傘,狀如帝王金輿華蓋,面海向南,孤芳傲立。特殊的自然環境,給這一枝獨秀的古榆,添神增奧。即使豐水年,湖水再漲,也只能漫到其根部。長期以來,人們將古榆根部與湖水水面的距離,當朝北尾朝南,龍脊9曲呈9座起伏的緩峰,龍脊西側的龍爪變為5條支脈,伸入池內。
3."東岸靚女"
傳說,每當夕陽西下,就有一個妙齡少女與東岸臥龍幽會。說來也巧,每當日薄西山,夕陽的余輝就沿著臥龍山勾勒出一位屈曲雙腿、仰面而臥的少女側影,她頭枕高山,長長的睫毛化為山頭的幾株松樹,豐滿的胸脯化為兩座圓圓隆起的山峰,夢幻迷人。要觀此景,則需小住或包車前往。
4."西岸鱷魚"
天池西岸的長壟山體,傳說是一條鱷魚所變,故名"鱷魚山"。鱷魚頭朝南身朝北,鱷魚背呈弧狀緩峰隆起,鱷魚足插于湖中,鱷魚尾即為前述的"鱷魚壩"。
5. "南湖黃龍"
博格達山區,夏季降水較多,在天池常暴雨盆潑。三工河上游集水面積有168平方公里。每當大雨,河水洶涌北瀉,黃色的洪水,浩浩淼淼。從池北南望,如一條黃色巨龍入池,使池水翻騰不息,濤長里許,濤聲如雷,成扇狀散去,似"孔雀開屏"。要觀此景,則需小住或包車前往。
6."大灣倒影"
大天池湖面西南部即"大灣子"處,風平浪靜,峰林映湖,是觀賞倒影的好地方。在大灣子觀倒影,一定要掌握時間,天池白天刮上山風,夜晚刮下山風,換風時間一般在每天上午的九、十點鐘,這時,天池風平浪靜,倒影如畫,此景乃成。要觀此景,也需小住或包車前往。
7. "瑤池風帆"
天池南岸,一片松海。夏季運送枯木,從南至北無路可行,只得將木捆扎成排,放入池中順水而下,此時須小揚風帆。放木排的最好時機,是在夜間刮下山風時進行,乘風破浪,頃刻即到,而且在風帆上點盞小燈,一為照明指航,二為圖個吉利。放木工站立于排上,掌舵扯帆。此時,人去鳥歸巢,山睡林酣,萬空皆寂。
娘娘廟游覽區
一到大天池,左側就有一條路向東延伸。循路向前數百米,可見一個船塢。從這里沿大天池東岸小路向南徒步半小時許,便可到娘娘廟游覽區。
1. "達摩險徑"
從天池北岸沿大天池東岸小路徒步去娘娘廟游覽區的途中,左側有一條非常危險、很少有人涉足的路也通娘娘廟。傳說,此路由達摩所開辟。
2."西王母廟"
(又稱"娘娘廟")
道教將西王母視為玉皇大帝的太太,因此稱西王母為王母娘娘。據史料記載,娘娘廟當年建筑規模宏大,香火旺盛,1932年毀于戰火。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內外華人多次受到西王母的夢托,因此來中國大西北尋找夢中仙境的人絡繹不絕,當他們來到天池后發現天池之景與夢中非常相似。
1990年11月29日,臺灣"西王母朝圣團"一行219人,專程來天池朝拜。自此以后,海內外"西王母朝圣團"絡繹不絕。1992年,臺灣道教"慈惠堂"在原娘娘廟遺址興建了這座廟宇?,F廟內有王母娘娘全身像及原娘娘廟部分遺物,如古鐘、瓦當、壁畫等。
3. "居仙故洞"
居仙故洞位于西王母廟右上方50米處,傳說為群仙居住的地方,洞內壁畫殘存,隱約可辨。
4. "達摩禪洞"
達摩禪洞在居仙故洞的右上方。
5."觀音閣址"觀音閣遺址在達摩禪洞的上方,建筑年代不詳,曾有道士2人,民國末年被毀。
6. "會仙平臺"
會仙平臺在西王母廟左前方的天池邊上,今為一塊平坦的圓形草地。
7."老子故洞"
《史記》卷六十三云:
并與西王母等一起在天池里暢游,沒想到差一點犯了戒念,因此在天池東岸即今"老子故洞"進一步修煉。
8."觀佛光亭"
(又名"觀海亭")
"云遮霧繞萬仞隱,晨曦初露景色新。
五彩霞光呼日出,博峰含笑看盛景。"
天山導游詞篇三
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導游張俊楠,人稱“小博士”,歡迎你們來到天山。
現在是七月間,雖然在這時候,別的地方都是炎暑逼人,但在我們天山,卻是最美的。在上天山的時候,沒有比騎馬更好的交通工具了。大家請往我的左邊看,馬匹我已經幫各位準備好了,等一下,會騎馬的朋友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愛馬上山,不會騎馬的朋友也不用擔心,我們會有專業的馴馬師保護大家。
親愛的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在山腰間了,現在,炎暑已經在我們的后面很遠了。大家只需要一轉身,就可以看到幾朵銀灰色的暗花,但大家不要奇怪,這些只不過是幾塊白云在雪峰間投入的云影,看起來是不是很迷人呀?大家現在可能會聽到一些嘩嘩的流水聲,但大家不要慌,這只是小溪的流水聲。
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到天上頂上了,大家可以看到那群峰腳下的原始森林。現在留給大家五分鐘時間拍照,但請大家不要隨便采花,因為我們在山腳下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快,今天的游覽到此結束,如果你喜歡我的介紹記得給我五星好評哦!
天山導游詞篇四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郴州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_。
飛天山旅游風景區,位于郴州市城郊蘇仙區橋口鎮境內,屬典型的丹霞地質地貌。這里既有霞山碧水、秀峰險寨、草坡峽谷等獨特的自然景觀,又有摩崖石刻、千年懸棺、石佛廟宇等神秘的歷史古跡,它還逝城郴州傳說中半人半仙的傳奇人物“壽佛老爺”修行得道的地方。因此,飛天山自古便有了“壽山佛地”之美譽。好了,現在就讓我們沿著曲折綿長的挑鹽古道,開始今天浪漫的飛天山之旅吧!
洗心池
飛天山諸峰海拔并不算高,但視野極為開闊,山頂往往是平坦的草坡,充滿高山草原風情。我們現在穿行的只是飛天山諸多山頂草原的一小塊,洗心池就在草坪的東邊。相傳壽佛在飛天山修行時常常在池水中沐浴凈身,并命名該池為“洗心池”,即“洗卻塵念,一心向佛”之意。在夏秋月夜,靜坐池邊,人在山頂,月朗星疏,感覺飄飄欲仙,“心池夏月”是飛天山一大美景。
壽佛寺
大家沿著石徑繼續前行,突覺豁然開朗,氣勢不凡,這地方一定不同尋常!的確,我們現在所站的地方當年是一座巨大的廟宇,叫壽佛寺,是當地百姓為供奉“壽佛老爺”而籌資修建的一座大廟。相傳壽佛是與蘇仙齊名的郴州又一傳說奇人。它本姓周,唐朝天寶年間人,家在飛天山下朗肚坪周家嶺,修行得道后,游歷郴州各地,為黎民百姓造福。在壽佛的庇蔭之下,周家嶺方圓百里經年風調雨順,無病無災。當地人感激壽佛,出資在飛天山選了這塊風水寶地建造了壽佛寺,以供奉壽佛,澤被子孫。壽佛寺歷史上常年晨鐘暮鼓,梵唄悠揚,香客云集,聞名遐邇。“壽山晨鐘”是飛天山古佳景之一??上鄯鹚職v史上屢遭兵災火患。我們現在看到的遺址是清朝同治末年重建的,大家看這塊《重修壽佛殿序》的石刻碑文,可對壽佛寺的歷史有進一步的了解。1958年“大躍進”時,壽佛寺再次被人拆毀,令人長嘆惜憐。如能重修,真師在千秋,恩及子孫的一件大好事。
圣母巖
站在壽佛寺前的懸崖上朝對岸看過去,只見一頭巨大的石獅橫臥江邊,威猛雄壯,這就是“獅子嶺”。再朝前看去,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被稱為“江南一絕”的圣母巖了(也叫女陰巖)。大家知道,在廣東丹霞山有號稱“世界一絕”的陽元石,酷似男根,其大無比,無以配者,如能配之,唯有飛天山的“她”了,可謂一南一北,陰陽平衡,皆因形象逼真,碩大無比,而令人嘆為叫絕!
臥牛山
沿著石徑依山而下,來到江邊,我們開始乘船游覽一段秀美的水上風光——翠江。在這靜謐、青翠的山水之間,我們可以領略到桂林山水的靈秀,湘西小河的古樸,同時這里還隱伏著三峽風光的雄壯,如果在夏秋季節的早晨或黃昏,江面會浮著一層薄薄的白霧,泛舟水上,仿佛船在云中行,人如畫里游。大家看右邊,一頭同前面石獅一樣大小的石牛俯臥江邊,兩只大大的牛眼在鼻子的兩邊,那優美的軀干線條是那樣地流暢,這就是臥牛山。
千年懸棺
懸棺因為懸在臥牛山酷似??诘亩囱ㄖ?,故又稱??趹夜住jP于懸棺,我們從史料或電視片中略有所知。之所以稱懸棺,皆因棺木葬于懸崖之上,就像懸崖上老鷹的巢一樣懸掛,逝代人一種神秘的葬法。據了解;牛口懸棺為宋代所葬,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了,國內懸棺中像??趹夜妆4孢@樣完好,如此具有觀賞性的尚不多見。這龐大的棺木究竟是怎樣送上懸崖的呢?真是千古之謎。
石佛山
泊舟于巖壁之下,踩上級級石階,仰頭可見如刀砍斧劈的巨大赤壁,壯偉陽剛,氣吞山河,這里就是神仙寨。巖壁之下1600年前西晉時期的石佛像群雕,確為罕見,神仙寨因之又稱為石佛山,山下的寺廟也被稱石佛山寺。石佛山摩崖石刻共有七尊佛像,大小不一,造型各異,有端坐的、靜立的、飛天的,右邊獨立的女佛輕張雙臂,神態祥和,豐腴含笑;那騰空橫飛的小飛天佛,據說只有在陜西、甘肅及敦煌一帶才可見到,在南方從未有過,因而尤顯珍貴。
兩江口
飛天峽谷
再次棄舟從岸,我們將要穿越的是一段神奇的峽谷,叫飛天大峽谷。億萬年來,由于地質構造運動和水流的沖蝕,飛天山形成了許多的溝溝壑壑,峽谷縱橫,飛天峽谷就是其中的一段。大家看峽谷兩邊,懸崖峭壁,山勢險峻,山頂灌木蔥蘢,谷底水流潺潺,魚翔淺底。人行其中仿佛穿行時空隧道,幽明相隔。
老虎山
山道彎彎,峰回路轉,眼前豁然開朗,一條鑿在巖石上的石級古道,躍人眼簾,仿佛是登天云梯?!袄匣⑸健睅讉€紅色大字就刻在古道旁的石壁上。老虎山之所以稱為老虎山,一則是因為此處當年曾有老虎出沒。再則,站在山頂,可以看到我們腳下的山體很像一只老虎,有狹長平整的老虎背,還有摸不得的老虎屁股,以及長長的堅實有力的老虎尾巴。
聚仙臺
爬上老虎山,穿過楊梅林,頓覺雄風四起,白云端坐,瑞氣浮動,縱橫萬里,石如汪洋,芳草連天,千山萬水盡收眼底,好一派人間仙境,“美人山上看美人,聚仙臺里聚神仙”,漫步聚仙臺,飛天山無限美景盡在眼中,遠看睡美人,近觀神仙指。相傳當年八仙前往東海時,途經此處,迷戀于飛天山的美景,曾在臺上豪飲美酒,聚會一番,“聚仙臺”因之得名。
飛天山睡美人
站在聚仙臺,遠看飛天峰,整個山峰就像一個巨大的側臥著的佛像,所以此山又叫臥佛山。不過,不知什么年代,有好事者發現,山峰更像一個仰臥著的美女。你們看,美女頭枕南方,腳朝北方,梳著古典的發髻,小巧挺拔的鼻子,高聳的雙乳,平坦而又有一絲起伏的腹部,修長的雙腿,構成一幅線條優美的睡美人圖像。睡美人神奇的自然景觀,為飛天山平添了無限生命的色彩。
壽高臺
穿過縱馬馳騁的高山草原,爬上飛天峰108級石階,大家終于站在了“壽高臺”上。相傳壽佛老爺就是在此處得道升天,位列佛門的。站在壽高臺,猶如立馬滄海,氣勢崢嶸,征服一切的壯志雄心會油然而生。據稱,常常登臨壽高臺的人,必將多福多壽,一生平安。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常登壽高臺,汲取天地之靈氣,沐浴自然之精華,可以長命百歲喲!
賽蓬萊
下了壽高臺,沿著通幽之曲徑,我們到了另一處蓬萊仙境——蓬萊洞。在蓬萊洞的洞壁上,可以看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手書的“賽蓬萊”、“昌黎書”幾個字,蒼勁有力,流傳千古。
各位游客,為了豐富景區的,飛天山風景區已作出新的規劃,正在加快建設。不久的將來飛天山將會以更加綽約的風姿迎候八方嘉賓!關于飛天山我就講解到這里,非常高興與各位共同度過這快樂的飛天山之旅。歡迎您下次再游飛天山。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天山導游詞篇五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天池山旅游。
天山天池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阜康市南33公里處。天山天池位于阜康縣境內的博格達峰下的半山腰,東距烏魯木齊110公里,海拔1980米,(隨著海拔高度不同可分為冰川積雪帶、高山亞高山帶、山地針葉林帶和低山四個自然帶。在天池同時可觀賞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是一個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長3400米,最寬處約1500米,面積4.9平方公里,最深處約105米。湖水清澈,晶瑩如玉。四周群山環抱,綠草如茵,野花似錦。有"天山明珠"盛譽。挺拔、蒼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嶺,遮天蔽日。天池東南面就是雄偉的博格達主峰(蒙古語"博格達",意為靈山、圣山)海拔達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兩峰相連。抬頭遠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狀如筆架。峰頂的冰川積雪,閃爍著皚皚銀光,與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構成了高山平湖綽約多姿的自然景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天池是一座在兩百余萬年以前第四紀大冰川活動中形成的高山冰磧湖,天池湖面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南北長3400米,最寬處約1500米,面積4.9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0米,最深105米,總蓄水量1.6億立方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池古稱“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宴請周穆王之地,唐代詩人李商隱曾作詩曰:“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傳說天地是西王母梳妝臺上的銀鏡,又說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絳繞的云霧,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腳盆……,這些美妙的神話傳說,給優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夏季,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絕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覽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橫渡,飽覽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湖上堅冰如玉,是全國少有的高山滑冰場。世人將天地的自然風光概括為“石門一線”、“龍潭碧月”、“頂天三石”、“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現松”、“海峰展“懸泉飛瀑”八大景觀。每年,天地都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
龍潭碧月
南山望雪
游客佇立天池冰磧堤壩上,翹首南望博格達雪山,但見“遠處皚雪近處松,野花似錦綠偎紅。湖光山色潑墨畫,春夏秋冬一景融”(謝玉康)。觀此勝景,如臨仙境,令人飄然蕩魂。
定海神針
傳說齊天大圣在取到真經之后如約將金箍棒還給了東海龍王.天池之中有一個水怪,經常興風作浪。攪的天池之水瀑漲,淹沒左右居民,百姓無家可歸四處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宮舉行盛大的蟠桃會。會上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忘記邀請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悅,發威泄私憤。頃刻之間濁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出定海神針投入湖中,頓時風平浪靜,水退石出。那根金箍棒就變成了一棵榆樹。從此生長在天池水邊,成為鎮水之寶。這棵榆樹就被后人稱為“定海神針”。
西山觀松
懸壺飛瀑
天山導游詞篇六
首先我代表xx公司熱烈歡迎各位領導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健康生活,快樂徒步”活動,今天我們的徒步地點是全國aaaa級景區,美麗的天山大峽谷。我是今天講解員xx,現在我將為各位領導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此次徒步的目的地。
從各位坐上車開始,我們就將慢慢遠離滿是霧靄、尾氣的大都市,緩緩走進一片圣潔的天空、一處忘憂的樂園、一方天然的氧吧。天山大峽谷景區位于烏魯木齊市南郊,地處天山山脈中段北坡,博格達峰和天格爾峰之間,準噶爾盆地南緣,山勢雄偉,起伏多變。景區距烏魯木齊市約24公里,規劃面積103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景區內有連綿的崇山峻林、圣潔的雪山冰川、神秘的原始森林,遼闊的山谷草原、縱橫的峽谷河流以及濃郁的民族風情。
目前景區已開發建設有不同風格的七大獨特景點,即:天山壩休閑區,照壁山莊觀光游覽區,加斯達坂觀光區、天鵝湖,高山草甸生態區、雪山冰川觀光區、哈薩克民俗區。我們此次徒步的起點,就是天山大峽谷的第一景——天山壩,天山壩是照壁山水的欄水大壩,照壁山水庫是烏魯木齊縣板房溝河流域的控制性骨干水庫,也是烏魯木齊縣迄今為止最大的一項水利工程,徹底解決了水西溝、板房溝兩個城鎮5萬人口供水水源保障及灌區季節性缺水狀況。我們將在天山壩下車,拍攝合影,然后開始此次徒步之行。
我們將沿碧龍灣水域到達照壁山莊,完成初級道的前半段路程,
共計4公里。碧龍灣是在奇山怪石之間蜿蜒流淌,猶如一條綠色的巨龍游憩于此,因此得名“碧龍灣”。如今巨龍已經沉睡,滿湖的碧水被冰雪覆蓋,更是另一番的冰清玉潔。
到達照壁山莊后,我們將沿“森林浴步道”,在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新鮮空氣中,到達此次初級道轉折點——影視基地。那里曾是電影《風雪狼道》的拍攝基地?!讹L雪狼道》以本世紀初發生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區的特大雪災為背景,講述了公安干警以大無畏的忘我精神、舍身挽救淘金客生命的感人故事。
到達轉折點后,大家可以選擇繼續攀登高級道向上行走2。3公里到達加斯達板岔路口,我們將有車在終點等候各位,將各位直接接到就餐地。如果大家覺得體力不足,可以選擇折返下山,自行回到就餐地點照壁山莊,我們也將有工作人員等候各位。
最后,溫馨提示各位領導,山里天氣寒冷,有冰雪覆蓋少量道路,請大家小心慢行,注意安全。好了,我的講解就到這里結束了,現在大家可以稍作休息,祝大家今天徒步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