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抗疫期間醫護人員感人的事跡篇一
“這是一場偉大的戰爭,我們都是戰士。作為戰士,不打贏決不收兵!”繁昌縣人民醫院黨總支部委員、工會主席、醫務科科長、急診科主任__同志曾這么說。
2020年1月20日中午,__同志參加了市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立刻組織布置繁昌縣人民醫院的防控工作。21日晚,醫院就接診了一位來自湖北省有密切接觸史的患者,醫院領導組和專家組立即啟動工作方案,按照診療規范對該患者進行診治。作為醫務科科長和急診科主任的__同志第一時間完成發熱門診醫生調配及各級各類人員的排班,并主導不斷規范預檢分診、發熱門診的接診流程,指導發熱門診醫護人員開展診治工作,指導感染性疾病科醫護人員對隔離病人的管理,完成各類指南及標準的培訓及按照規范上報各類報表等工作。
應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醫院的發熱門診由平時工作時間開診改為24小時值班,這樣增加了醫務人員排班的壓力。作為醫務科科長,__同志身先士卒,主動給自己安排了大年初一的發熱門診值班工作。他說:“這段時間大家都很辛苦,大年初一,盡量多陪陪家人,我是黨員,我值班是應該的?!?/p>
__同志心里記得其他醫務人員的辛苦,卻忘了自己的辛苦。作為省應急辦公布的救治醫院聯系人,__同志不僅親自接診發熱患者,完成武漢返鄉及發熱病人分診和就診,還參與醫院專家組工作共為患者進行排查和治療,接受現場咨詢和電話隨訪,指導急救人員和基層醫務人員防護工作……
他的愛人是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護士長,疫情發生后,健康管理中心暫停了體檢項目,她就主動申請參加預檢分診的排班。對每一位進入急診區域的人員進行預檢問診并測量體溫,在急診門口,一人一崗,一站就是一整天。為了減少更換防護用品和離開崗位,盡量不喝水,保證發熱排查分診工作有序進行。2月5日那一天,夫妻倆同時上發熱門診,同事和熟人笑稱他們是“夫妻雙雙發熱崗”。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繁昌縣人民醫院的廣大黨員充分發揮旗幟作用,當先鋒,作表率,挺身而出,沖鋒在前,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黨員的初心,彰顯了醫務人員的擔當,構筑了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抗疫期間醫護人員感人的事跡篇二
——記無私奉獻英勇奮戰的醫務人員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截至2月15日,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6249例,其中武漢市39462例。
這是一次義無反顧的出征——
截至2月14日,全國各地向湖北已派出217支醫療隊25633名醫療隊員,軍隊共派出3批次4000余名醫務子弟兵。
“廣大醫務工作者一定要堅持下去,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發揮火線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崩斡浟暯娇倳浀纳钋袊谕?,滿懷“我們定能贏”的必勝信心,數以萬計的白衣戰士,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同新冠肺炎疫情這個看不見的敵人進行著殊死的斗爭!
誰沒有自己的親人,誰不知道平安的可貴,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為了和時間賽跑,同病魔決戰,與死神較量,他們毅然決然告別家人,揮別家鄉,義無反顧沖上火線,沖上戰場!
火速馳援共克時艱
除夕之夜,這樣一張照片刷屏:一名身著迷彩服的女兵扭著頭、抿著嘴,挽起袖子打針。
這名女兵,是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員、西南醫院肝膽科主管護師劉x;照片的場景,是醫院安排大家打用于提高免疫力的胸腺肽。此前,劉x已在機場過了安檢,準備去看女兒。但接到通知,她立即返程,當晚就趕往武漢。
出發前,劉x只是給媽媽打電話說有任務需要馳援武漢。七天后,口罩和護目鏡在她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這張照片又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媽媽才知道,她是到了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最多的武漢金銀潭醫院。
勒痕在女兒臉上,疼痛在母親心里。媽媽哭著打電話來問“你的臉還能恢復嗎?”劉x卻滿不在乎:“當然能,我還是你漂亮的乖女兒?!?/p>
經中央軍委批準,除夕夜,從陸軍、海軍、空軍軍醫大學抽組3支醫療隊共450人,分別從重慶、上海、西安乘坐軍機出發支援武漢。醫療隊中,有不少是在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務中立下汗馬功勞的醫護人員。
武漢市民劉朋說,人民子弟兵來了,勝利就不遠了!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今年才22歲的朱海秀,是中山三院首批23名支援湖北疫情醫療隊員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朱海秀在漢口醫院隔離病區上班,需要提前一小時去醫院穿好防護服;工作中,防護服被汗水浸透,護目鏡下是滿滿一層霧氣,但仍然一刻不肯停下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地從祖國各地向武漢集結。
“我們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你們哪個醫院的?”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
“加油!”
“加油!”
2月7日晚,武漢天河機場。緊急馳援武漢的山東、四川2支醫療隊在此相遇,相互致意。
山川磅礴任風雨,砥礪同袍抗疫情。除了“東齊魯”“西華西”,還有“北協和”“南湘雅”,中國醫學教育四家“百年老店”盡銳出戰。
在武漢當地,有6萬名醫務人員堅守崗位,1.5萬余人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不要急不要急,在醫院門口稍等,我馬上安排人出來接。”“快些,要抓緊,病人的事一刻都等不得,越快越好!”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連接了8個電話。到現在,他已經在疫情中堅守近兩個月,常常是凌晨2點剛躺下,4點就得爬起來,各種工作協調,突發事件處理,應接不暇。
金銀潭醫院,是武漢最大的??苽魅静♂t院,收治的全部為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雷厲風行”,是同事評價他時說的最多的字眼。
“因為,我的時間不多了。”其實,張定宇自己,也是病人。2018年10月,他被確診患上了漸凍癥。這是一種罕見的絕癥,身體會慢慢萎縮直到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的病人?!?/p>
張定宇的妻子,在武漢第四醫院工作,也在疫情防控一線。前不久,她突然覺得呼吸有些喘。她悄悄去查了淋巴細胞,很低;檢測核酸,陽性;肺部ct,顯示已被感染。分身乏術的張定宇,忙得一連三四天都顧不上去看她。
好在,妻子最終康復?!拔液軆染?,連自己的家人也無法保護。我更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我們結婚28年了,和很多擔心病人的家屬一樣,我也只是個普通的丈夫。”張定宇說。
爭分奪秒生死競速
2月12日上午11時許,在武漢火神山醫院重癥醫學二科,護士吳亞玲悄悄走出了工作區。在員工通道的一個角落,她撥通了家人的視頻電話——她要見母親最后一面。
千里之外,昆明跑馬山殯儀館遺體告別廳,吳亞玲母親遺體告別式正在進行。前一天,原本健康硬朗的母親突發疾病過世。她把悲傷壓在心底,偷偷痛哭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吳亞玲還是像往常一樣上班。今年44歲的她,2008年赴汶川抗震救災,2014年赴非洲抗擊埃博拉疫情。在火神山醫院,她的工作是監督每一名進入“紅區”的醫護人員是否做好防護。同事們都說,“她工作特別認真負責,醫護人員要實現零感染,全靠她了!”
雖然失去至親痛徹心扉,她依然擦干眼淚回到崗位。吳亞玲和她的戰友們始終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我會繼續把我的工作做好,不勝不歸!”她說。
忠孝兩難全。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像吳亞玲這樣始終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的,還有很多。
漢口醫院,是武漢市最先接收新冠肺炎病人的三家定點醫院之一。該院距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僅4公里,抗疫期間承擔著巨大診療壓力。
2月8日,是武漢市漢口醫院副院長王瓊婭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后的第二天。得知消息后,許多同事沒忍住眼淚,甚至打電話來大哭。但她卻反復強調“我還好”。
1月22日,王瓊婭的丈夫、漢口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韓家發被確診新冠肺炎住院。住院后,韓家發一度高燒至40.7度,伴發急性呼吸衰竭。好在目前病情逐漸好轉,已經穩定下來。
在查房時,王瓊婭曾經“順帶”探望過丈夫兩次?!拔覇枺阍趺礃?他因為高燒不太清醒,就點點頭,意思是讓我放心。”在那之后,王瓊婭再沒有陪在丈夫身邊?!拔艺娴臎]時間去看,而且還要浪費防護服,我舍不得。”她更相信,有同事的專業救治,丈夫能挺過去。
有這樣忙的父母,11歲的女兒早就已經習慣自己照顧自己。春節前,為了治病救人,夫妻倆早早送走了孩子?!澳翘煸缟?,我把她喊起來,告訴她要收拾行李,之后會有親戚把她接回老家?!蓖醐倠I有些愧疚,親戚來接孩子時,她正在醫院工作,都不知道女兒究竟是幾點離開的。
直到現在,王瓊婭和女兒也沒怎么聯系。“沒必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的事,她的年齡承受不起?!蓖醐倠I想著,孩子能回到農村住一陣,還能鍛煉自理能力,期待女兒回來時能更懂事。
每天,王瓊婭要做的事情繁多復雜,不僅要負責統籌指揮全院患者醫療救治工作,還要參與全院重大搶救、會診、查房工作,和普通醫護人員一起守在一線。
“我老公被感染之前,已經有同事被感染了,也許有一天我可能也會被感染,但在搶救生命面前,作為醫生,我要負起責任!”接受記者采訪時,王瓊婭曾經這樣表態。
2月16日,記者從漢口醫院黨辦了解到,王瓊婭已經確診,目前正在治療中。
截至2月11日24時,全國醫務人員確診新冠肺炎1716例;其中,湖北醫務人員確診1502例(含武漢1102例)。
但,沒人當逃兵。
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雖然是同一個科室,醫生余平和妻子李葉子卻很少見面?!凹痹\中,難以做到絕對防護,好多同事都倒下了,但我們從沒有想過退縮。”余平說,為保證安全,兩口子也相互隔離,只是在每天交接班時,才透過防護服相互問候。
李葉子最盼望的,是與丈夫一起輪班的日子。雖然兩人要在人群中尋找半天,仔細辨別舉止姿態才能發現對方,但是“只要能見到,就是一種幸福。”
心疼化為行動。2月14日,余平給妻子準備了一份別樣的禮物:科室剛發的防護服和n95口罩?!斑@個特殊的情人節,我們都要好好的!禮物奉上,請笑納?!庇嗥皆诮o李葉子的表白信中寫道。
眾志成城期盼凱旋
“我的心裂成了兩半——一半為你擔憂,一半為你驕傲”。正如這首詩中寫的那樣,白衣戰士在前方鏖戰,他們的家屬也在后方默默支援。
“從您身上,我學到了什么是擔當,什么是責任。我也明白了我的責任是什么,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像您一樣對社會有用的人。爸爸,您是我的驕傲!”2月10日,曹宇澤給爸爸曹志剛寫了一封長信。
曹志剛,三峽大學附屬仁和醫院急診重癥醫學科主任。疫情發生后,他第一批投入戰斗,成為醫院專家救治組成員?!皶\電話常在半夜打來,睡覺都不敢睡得太沉?!爆F在,曹志剛已經沒有白天黑夜之分。他還承擔著院前急救任務和周邊地區發熱病人轉運任務。
“這是給我的最高獎勵,心里暖暖的……”曹志剛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段話,算是給兒子的回信。
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彭渝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0點多。她是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理處處長、主管護師。從大年三十到現在,彭渝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
這個春節,彭渝原本計劃和丈夫回老家看望雙方父母。接到馳援命令后,已在醫院連續值班4天的她,沒來得及回家就踏上了征程?!拔也幌胱尲胰舜筮^年為我牽掛。”
被蒙在鼓里的丈夫,幾天后還是從電視新聞中發現了她的身影,給她發了微信。等彭渝再打開微信,其中有丈夫發來的叮囑:“媳婦,見字如面:太了解你的脾氣,又是一次艱苦任務,望規范操作,把握流程細節,切勿粗心莽撞,沉著冷靜。你是我妻也是戰友,務必牢記初心如磐,使命在先,盼早日凱旋。”
字數寥寥,卻深情幾許。彭渝哽咽了,“我們是心靈相通的。”
5日,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小伙李明(化名)嚴重呼吸衰竭癥狀頻現。這里,同時是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所接管的重癥醫學病區。“上呼吸機!”隨著主治醫師丁欣一聲令下,在場醫護人員各就各位,開始搶救。經過治療,李明現在已經好轉。說起從死神手里把病人搶回來的過程,丁欣感慨:“過程說起來很簡單,但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很多病人,就是因為治療過程中一個細節沒有把握好,而功虧一簣。”
“icu里的治療,從來都不是一個或幾個人可以完成,需要整個醫療團隊同心協力。工作量最高的時候,32張病床用了28臺呼吸機,醫護人員從icu出來時衣服都已經濕透?!倍⌒勒f。
“你們,守護著每個企盼著擊敗疫情的我們。作為師弟師妹,我們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和使命。你們的每一分付出,都是一節生動形象的課。你們今天的選擇,也將會成為我們追尋的方向。”元宵節這天,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2017級全體學生向他們的師兄師姐,發出了最真摯的心聲——愿你們整整齊齊地出發,整整齊齊地回來!
在全國白衣戰士們的齊心協力下,截至2月15日24時,湖北全省新冠肺炎患者累計治愈出院5623例。
抗疫期間醫護人員感人的事跡篇三
? ? ? 吳芬在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以下簡稱“中醫醫院”)做了3年行政工作,她沒想到,有一天能以這樣的方式參與救死扶傷——作為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她捐出的血漿有可能被用于救治新冠肺炎重癥患者。
2月5日,緊挨著中醫醫院發熱病區的辦公樓里,一場特殊的“救助”正在進行,8份血漿袋共2600毫升血漿被采集。捐獻300毫升血漿的吳芬從這一天起稱自己為抗擊新冠肺炎的特殊戰士,編號“xg0002”,這是她血漿袋的編號。
作為一名暈血者,30歲的吳芬曾有過兩次獻血失敗的經歷,但這次她成功了。一個分離機將她的血抽出來并分離,再把紅細胞等輸回體內。“完全靠意念,如果中途暈倒,我一定又要哭,會自責,恨自己無用。”和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及治愈者一樣,吳芬的味覺與嗅覺還未完全恢復,但為了克服暈血反應,她在來之前逼自己吃了很多飯。也是從捐完血漿的那天起,吳芬臉上漸漸有了笑容。
截至目前,該院共有19名康復的醫務人員參與了捐獻血漿,共計捐獻6600毫升,經過生物安全、抗體滴度等檢測后,可用于臨床治療的血漿達3000毫升。
據新華社報道,目前武漢市已有20名康復新冠肺炎醫護人員捐獻血漿用于救治病人,12名重癥患者接受了血漿治療。
“沒想到她也來了。”捐血漿這天,吳芬看到不少熟悉的人,包括一位護士長,“她的癥狀在我們中間是最重的,連續高燒、情緒低迷,最嚴重的時候寫好了遺書”。
1月17日,吳芬一看到ct結果就哭了出來,中醫醫院27歲的護士袁x也在這天拿到了自己的ct結果,肺部有陰影。這之后,醫院讓每名醫務人員都進行了ct檢查?!坝械尼t務人員雖然當時無癥狀,但肺部顯示有炎癥,之后逐漸都有了癥狀?!痹瑇說。
該院醫生秦偉(化名)說,自己當時的片子顯示病情很嚴重,但癥狀較輕,到兩三天后開始加重,“后來才反應過來,集體檢查前的13日,我出現的畏寒、酸痛等就是癥狀”。
回憶感染源,袁x懷疑是之前科室里接觸的一個病人,“他的ct顯示肺部大面積感染”。而吳芬還想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感染上的,她是醫院的行政人員,她家中有3名醫務人員,“我家除了5歲的兒子,其他7個人全都感染了”。
“即使當時想做好防護,也沒有足夠的物資?!鼻貍フf,直到現在,該院的物資仍舊緊缺,“同事幾乎全員上陣,一整天不休息,還有部分人員已支援方艙醫院”。
“成了病患,更覺得醫護的辛苦與不容易。”袁x眼看著醫院改為發熱門診,大量收治輕癥患者,自己和感染同事則住在同一層隔離病區。為了減輕同事的工作量,袁x和同病房的感染同事學習霧化等醫療操作,為自己治療。而吳芬則學會了卷輸液管,自己換藥。
在近20天的住院治療后,說自己膽小、愛哭的吳芬始終惦念著兩位新冠肺炎重癥患者,“一位患者嚴重到一被碰到就咳得撕心裂肺、不能呼吸;一位患者心臟驟停,醫護人員連夜給她做心肺按壓”。
2月3日出院時,吳芬并沒有感到輕松,而是“難過又無力”,那是全國疫情發展相對嚴重的時候。
她企盼的“救人”機會很快就來了。2月4日,看到中醫醫院院長在微信群中分享了血漿捐獻倡議,她和袁x“迅速報了名”。倡議中寫道,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血漿可能含有抗體,輸入重癥患者血液中能挽救他們的生命。
袁x說,群里康復的醫務人員大部分都報了名,但能夠參加捐獻的是身體狀況恢復良好、無基礎疾病的治愈者,她幾乎“想都沒想就報名了”。
實際上,在2月5日首批新冠肺炎治愈者捐獻血漿前,倡議者與捐獻者都沒有十足的把握。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此前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在缺乏特效藥物和疫苗的前提下,恢復期血漿療法仍具價值,不過,臨床使用必須具備嚴格條件,種種風險需要警惕。此外,由于血漿較為稀缺,該療法僅限于部分危重病人,難以大規模應用。
向江夏區幾家醫院最早發起捐獻倡議的江夏區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組長劉本德此前接受采訪時介紹,中醫醫院這19名新冠肺炎治愈醫務人員累計捐獻的6600毫升血漿,被送往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經過生物安全、抗體滴度等檢測后,發現可用于臨床的有3000毫升”。
據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官方微博消息,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在2月14日舉辦的媒體通氣會上介紹,康復者血漿一般采集400毫升左右,平均1名康復者血漿可治療2~3名危重患者,從采集血漿到供臨床醫生使用需要7天。
食欲還未完全恢復的吳芬近日再次撥打了捐獻電話,她與治愈出院的丈夫將在2月19日一起捐獻血漿,那時她也將結束隔離,“要第一時間投入醫務工作,與同事并肩作戰,多救人”。秦偉也向醫院提出上崗要求,他心疼一些一線年輕同事一直沒休息,“從沒想過該不該上崗,這不是個問題,隔離好了就得上崗”。
抗疫期間醫護人員感人的事跡篇四
——記無私奉獻英勇奮戰的醫務人員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截至2月15日,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6249例,其中武漢市39462例。
這是一次義無反顧的出征——
截至2月14日,全國各地向湖北已派出217支醫療隊25633名醫療隊員,軍隊共派出3批次4000余名醫務子弟兵。
“廣大醫務工作者一定要堅持下去,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發揮火線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切囑托,滿懷“我們定能贏”的必勝信心,數以萬計的白衣戰士,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同新冠肺炎疫情這個看不見的敵人進行著殊死的斗爭!
誰沒有自己的親人,誰不知道平安的可貴,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為了和時間賽跑,同病魔決戰,與死神較量,他們毅然決然告別家人,揮別家鄉,義無反顧沖上火線,沖上戰場!
火速馳援共克時艱
除夕之夜,這樣一張照片刷屏:一名身著迷彩服的女兵扭著頭、抿著嘴,挽起袖子打針。
這名女兵,是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員、西南醫院肝膽科主管護師劉麗;照片的場景,是醫院安排大家打用于提高免疫力的胸腺肽。此前,劉麗已在機場過了安檢,準備去看女兒。但接到通知,她立即返程,當晚就趕往武漢。
出發前,劉麗只是給媽媽打電話說有任務需要馳援武漢。七天后,口罩和護目鏡在她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這張照片又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媽媽才知道,她是到了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最多的武漢金銀潭醫院。
勒痕在女兒臉上,疼痛在母親心里。媽媽哭著打電話來問“你的臉還能恢復嗎?”劉麗卻滿不在乎:“當然能,我還是你漂亮的乖女兒?!?/p>
經中央軍委批準,除夕夜,從陸軍、海軍、空軍軍醫大學抽組3支醫療隊共450人,分別從重慶、上海、西安乘坐軍機出發支援武漢。醫療隊中,有不少是在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務中立下汗馬功勞的醫護人員。
武漢市民劉朋說,人民子弟兵來了,勝利就不遠了!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今年才22歲的朱海秀,是中山三院首批23名支援湖北疫情醫療隊員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朱海秀在漢口醫院隔離病區上班,需要提前一小時去醫院穿好防護服;工作中,防護服被汗水浸透,護目鏡下是滿滿一層霧氣,但仍然一刻不肯停下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地從祖國各地向武漢集結。
“我們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你們哪個醫院的?”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p>
“加油!”
“加油!”
2月7日晚,武漢天河機場。緊急馳援武漢的山東、四川2支醫療隊在此相遇,相互致意。
山川磅礴任風雨,砥礪同袍抗疫情。除了“東齊魯”“西華西”,還有“北協和”“南湘雅”,中國醫學教育四家“百年老店”盡銳出戰。
在武漢當地,有6萬名醫務人員堅守崗位,1.5萬余人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不要急不要急,在醫院門口稍等,我馬上安排人出來接?!薄翱煨?,要抓緊,病人的事一刻都等不得,越快越好!”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連接了8個電話。到現在,他已經在疫情中堅守近兩個月,常常是凌晨2點剛躺下,4點就得爬起來,各種工作協調,突發事件處理,應接不暇。
金銀潭醫院,是武漢最大的專科傳染病醫院,收治的全部為新冠肺炎危重患者?!袄讌栵L行”,是同事評價他時說的最多的字眼。
“因為,我的時間不多了?!逼鋵?,張定宇自己,也是病人。2018年10月,他被確診患上了漸凍癥。這是一種罕見的絕癥,身體會慢慢萎縮直到失去知覺?!拔冶仨毰艿酶?,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的病人?!?/p>
張定宇的妻子,在武漢第四醫院工作,也在疫情防控一線。前不久,她突然覺得呼吸有些喘。她悄悄去查了淋巴細胞,很低;檢測核酸,陽性;肺部ct,顯示已被感染。分身乏術的張定宇,忙得一連三四天都顧不上去看她。
好在,妻子最終康復?!拔液軆染?,連自己的家人也無法保護。我更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我們結婚28年了,和很多擔心病人的家屬一樣,我也只是個普通的丈夫。”張定宇說。
爭分奪秒生死競速
2月12日上午11時許,在武漢火神山醫院重癥醫學二科,護士吳亞玲悄悄走出了工作區。在員工通道的一個角落,她撥通了家人的視頻電話——她要見母親最后一面。
千里之外,昆明跑馬山殯儀館遺體告別廳,吳亞玲母親遺體告別式正在進行。前一天,原本健康硬朗的母親突發疾病過世。她把悲傷壓在心底,偷偷痛哭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吳亞玲還是像往常一樣上班。今年44歲的她,2008年赴汶川抗震救災,2014年赴非洲抗擊埃博拉疫情。在火神山醫院,她的工作是監督每一名進入“紅區”的醫護人員是否做好防護。同事們都說,“她工作特別認真負責,醫護人員要實現零感染,全靠她了!”
雖然失去至親痛徹心扉,她依然擦干眼淚回到崗位。吳亞玲和她的戰友們始終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拔視^續把我的工作做好,不勝不歸!”她說。
忠孝兩難全。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像吳亞玲這樣始終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的,還有很多。
漢口醫院,是武漢市最先接收新冠肺炎病人的三家定點醫院之一。該院距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僅4公里,抗疫期間承擔著巨大診療壓力。
2月8日,是武漢市漢口醫院副院長王瓊婭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后的第二天。得知消息后,許多同事沒忍住眼淚,甚至打電話來大哭。但她卻反復強調“我還好”。
1月22日,王瓊婭的丈夫、漢口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韓家發被確診新冠肺炎住院。住院后,韓家發一度高燒至40.7度,伴發急性呼吸衰竭。好在目前病情逐漸好轉,已經穩定下來。
在查房時,王瓊婭曾經“順帶”探望過丈夫兩次?!拔覇?,你怎么樣?他因為高燒不太清醒,就點點頭,意思是讓我放心?!痹谀侵螅醐倠I再沒有陪在丈夫身邊。“我真的沒時間去看,而且還要浪費防護服,我舍不得?!彼嘈牛型碌膶I救治,丈夫能挺過去。
有這樣忙的父母,11歲的女兒早就已經習慣自己照顧自己。春節前,為了治病救人,夫妻倆早早送走了孩子。“那天早上,我把她喊起來,告訴她要收拾行李,之后會有親戚把她接回老家?!蓖醐倠I有些愧疚,親戚來接孩子時,她正在醫院工作,都不知道女兒究竟是幾點離開的。
直到現在,王瓊婭和女兒也沒怎么聯系?!皼]必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的事,她的年齡承受不起?!蓖醐倠I想著,孩子能回到農村住一陣,還能鍛煉自理能力,期待女兒回來時能更懂事。
每天,王瓊婭要做的事情繁多復雜,不僅要負責統籌指揮全院患者醫療救治工作,還要參與全院重大搶救、會診、查房工作,和普通醫護人員一起守在一線。
“我老公被感染之前,已經有同事被感染了,也許有一天我可能也會被感染,但在搶救生命面前,作為醫生,我要負起責任!”接受記者采訪時,王瓊婭曾經這樣表態。
2月16日,記者從漢口醫院黨辦了解到,王瓊婭已經確診,目前正在治療中。
截至2月11日24時,全國醫務人員確診新冠肺炎1716例;其中,湖北醫務人員確診1502例(含武漢1102例)。
但,沒人當逃兵。
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雖然是同一個科室,醫生余平和妻子李葉子卻很少見面?!凹痹\中,難以做到絕對防護,好多同事都倒下了,但我們從沒有想過退縮。”余平說,為保證安全,兩口子也相互隔離,只是在每天交接班時,才透過防護服相互問候。
李葉子最盼望的,是與丈夫一起輪班的日子。雖然兩人要在人群中尋找半天,仔細辨別舉止姿態才能發現對方,但是“只要能見到,就是一種幸福?!?/p>
心疼化為行動。2月14日,余平給妻子準備了一份別樣的禮物:科室剛發的防護服和n95口罩?!斑@個特殊的情人節,我們都要好好的!禮物奉上,請笑納。”余平在給李葉子的表白信中寫道。
眾志成城期盼凱旋
“我的心裂成了兩半——一半為你擔憂,一半為你驕傲”。正如這首詩中寫的那樣,白衣戰士在前方鏖戰,他們的家屬也在后方默默支援。
“從您身上,我學到了什么是擔當,什么是責任。我也明白了我的責任是什么,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像您一樣對社會有用的人。爸爸,您是我的驕傲!”2月10日,曹宇澤給爸爸曹志剛寫了一封長信。
曹志剛,三峽大學附屬仁和醫院急診重癥醫學科主任。疫情發生后,他第一批投入戰斗,成為醫院專家救治組成員?!皶\電話常在半夜打來,睡覺都不敢睡得太沉。”現在,曹志剛已經沒有白天黑夜之分。他還承擔著院前急救任務和周邊地區發熱病人轉運任務。
“這是給我的最高獎勵,心里暖暖的……”曹志剛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段話,算是給兒子的回信。
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彭渝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0點多。她是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理處處長、主管護師。從大年三十到現在,彭渝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
這個春節,彭渝原本計劃和丈夫回老家看望雙方父母。接到馳援命令后,已在醫院連續值班4天的她,沒來得及回家就踏上了征程。“我不想讓家人大過年為我牽掛?!?/p>
被蒙在鼓里的丈夫,幾天后還是從電視新聞中發現了她的身影,給她發了微信。等彭渝再打開微信,其中有丈夫發來的叮囑:“媳婦,見字如面:太了解你的脾氣,又是一次艱苦任務,望規范操作,把握流程細節,切勿粗心莽撞,沉著冷靜。你是我妻也是戰友,務必牢記初心如磐,使命在先,盼早日凱旋。”
字數寥寥,卻深情幾許。彭渝哽咽了,“我們是心靈相通的?!?/p>
5日,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小伙李明(化名)嚴重呼吸衰竭癥狀頻現。這里,同時是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所接管的重癥醫學病區。“上呼吸機!”隨著主治醫師丁欣一聲令下,在場醫護人員各就各位,開始搶救。經過治療,李明現在已經好轉。說起從死神手里把病人搶回來的過程,丁欣感慨:“過程說起來很簡單,但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很多病人,就是因為治療過程中一個細節沒有把握好,而功虧一簣?!?/p>
“icu里的治療,從來都不是一個或幾個人可以完成,需要整個醫療團隊同心協力。工作量最高的時候,32張病床用了28臺呼吸機,醫護人員從icu出來時衣服都已經濕透。”丁欣說。
“你們,守護著每個企盼著擊敗疫情的我們。作為師弟師妹,我們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和使命。你們的每一分付出,都是一節生動形象的課。你們今天的選擇,也將會成為我們追尋的方向?!痹澾@天,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2017級全體學生向他們的師兄師姐,發出了最真摯的心聲——愿你們整整齊齊地出發,整整齊齊地回來!
在全國白衣戰士們的齊心協力下,截至2月15日24時,湖北全省新冠肺炎患者累計治愈出院5623例。
抗疫期間醫護人員感人的事跡篇五
延遲婚禮主動請纓上抗疫一線
普外科90后護士陳娟娟,原定正月初十結婚,為了堅守一線抗擊疫情,她主動推遲婚期,從正月初七開始便投入隔離病房緊張的工作中,同“戰友們”并肩作戰。作為年輕的護士,她說,“進入隔離病房之前,我們都接受了嚴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接診、檢查、治療及自我防護等一系列相關救治流程專業培訓。”當問及家人的態度時,姑娘靦腆著說到:“我的家人也很理解我,既然醫院需要我,定當不辱使命、堅守崗位。我和家人共同商量把婚期延遲,等這場戰役結束,再來準備做最美的新娘”。
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李艷艷、邢靜護士因為長期戴口罩,鼻梁、耳背的皮膚都被壓爛了,反復的洗手、消毒使他們的雙手都開始皴裂,因為穿防護服如廁不便,她們甚至都不敢多喝水;同時進入感染科的黨彪大夫的妻子也是醫院婦產科的一名護士,因為工作兩個小孩也只能留給年邁的父母照看了;李曉紅結婚不到十天就放棄婚假,到感染病區工作……
當前通渭縣人民醫院隔離病房共有3名患者,其中1例為通渭縣第1例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其余2例均為醫學觀察患者。目前,3名患者病情平穩。
新春佳節,本是萬家燈火、闔家團圓的日子,疫情無情人有情,正是有無數醫護人員堅守在抗疫防疫一線,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才多了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