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演講稿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李彥宏演講稿啟示篇一
在大學里頭我覺得自己獲得的最重要的一種能力是獨立思考。北大跟復旦一樣,也是綜合性大學,什么人都有,所以你見的人多了,不同的思想、理念多了,你慢慢會變得不會輕信某種東西,你會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覺得大學對我來說不是說我要選什么、不選什么,而是我能夠看到很多事情的發生,這樣就鍛煉了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
你剛上大一,現在需要開始考慮,未來四年怎么過,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文科生,就是要博覽群書,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讀書比較容易一點,但是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需要自己做出努力,包括聽這種講座,包括實際接觸到一些人。 每個人身上都有很閃光的地方,你多接觸,想辦法捕捉他閃光的東西,慢慢消化成自己的東西,這樣你會使自己在未來的道路上成功的概率更大。
今天有人會選擇創業,有人會選擇讀研,有人選擇出國,有人選擇考公務員。各種各樣的道路都是存在的,但是哪一條道路是適合你的,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 所以我特別強調一個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最重要的是鍛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我認為我在大學鍛煉的這種能力,讓我后來到美國,面臨選擇的時候,做了合適我的選擇。比如說放棄博士學位到華爾街,從華爾街再到硅谷,再回到中國。每一個時機我都覺得這一步對我來說是最合適的,是正確的。
成功的創業者,是真的有理想有信念
但是你真的去問那些做成事的人是不是相信理想,他真的相信。因為任何一個創業者都會在中間遇到挫折、遇到失敗、遇到困難,遇到讓你覺得再也走不下去的時候。而那些僅僅是為了錢而創業的人,在遇到這樣情況的時候很容易放棄,很容易改變,會說也許這條路是錯的,我去干別的吧,我去給別人打工,我去做一個更容易掙錢的事,他其實是放棄了過這個坎兒的一個機會。 可是很多時候,你只有過了無數的坎兒之后才能見到成功。
所以我看到的 成功的創業者,是真的有理想、有信念,他覺得不管有多少人相信,反正我是信了,我信了就一直做下去,絕大多是人都是這樣的。
創業者要在為社會創造價值中尋找機會
百度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希望大家在查詢信息的時候能夠足夠方便、足夠平等。但是這個社會還有不平等的事情,如果我們從一個比較正面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這就給我們帶來了機會。 如果你能夠把不平等變得更加平等,你就給更多的人創造了機會,你給更多的人創造機會,你就給這個社會帶來了價值,如果你用這個去創業你就成功了。所以不平等現象是正常的,而且會給你帶來很多機會。
我看到不對的就覺得這是機會,如果我們做出些努力,能改變它,那么它就變得更加正確了。比如現在百度做o2o和百度糯米,我說要砸200億去做,很多人不理解,但是它確實會讓整個社會運營效率變得更高。例如電影院,目前的電影院上座率僅有15%,其實中國電影院絕大多數是新的,建了沒幾年,座位都是空的,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如果上座率達到85%,資源利用率就會高很多。我們怎么樣通過手機、通過互聯網可以讓觀眾用比較低的價格看電影,就能夠讓整個社會運轉效率變得更高。
當你看到低效的時候,要想我能不能把效率提到更高,那就是機會。所以做百度也好、其他的創業者也好, 你要為這個社會創造價值,一定要看到價值和不平等的機會。
創業者的成長過程,是一個不斷面對質疑的過程
作為一個創業者來說,他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面對質疑的過程,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你做的東西大家都不看好,才有比較好的、長的“窗口期”,讓你能夠先把握住,去把它好好做起來。
我1999年回來,20xx年、20xx年做搜索引擎的時候,我去參加業界聚會,人家會問我是什么公司,我說是百度。“百度是做什么的?”我說是搜索引擎,人家說搜索引擎已經過時了,你怎么做搜索引擎?那個時候新浪、搜狐、網易全都有搜索引擎,你怎么還在做?可是那個時候人們理解的搜索引擎是什么?是你輸入一個關鍵詞要等三秒鐘才能出結果,如果一次搜索讓你找到了你想要找的結果,你會特別高興。今天你輸入之后如果一秒鐘沒出結果,你就會說“哦,網斷了”。所以人們對于搜索引擎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樣了,可是那個時候人們會覺得,你為什么還在做這么過時的東西。
但是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從一開始就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你遇到各種事情的時候你要從自己的角度去看,你是不是經過深思熟慮,這件事情是不是你的機會,你要不要做下去。一旦你想清楚這個事情,不管外界有多少人在質疑你,不要管他。其實我們這些人都是從小就是學霸級的,你是可以蔑視一切懷疑你、質疑你的力量。就認準了就去做就完了。最后因為你堅持,做成了,你才有成就感,所有人都往一個方向跑,大家都到終點的時候,這個就沒有意義了。所以面對質疑可能會有壓力,但是正是這個壓力會讓你真正做出一些偉大的事情。
李彥宏演講稿啟示篇二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書的啟示》。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話。是啊,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今天的社會是高科技的社會,一切都離不開書。我們現在正是讀書的大好時光,同學們可不能錯過哦!要知道,只有讀好書,才能懂得更多的知識;只有讀好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只有讀好書,才能使我們克服重重困難,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就拿我來說吧,以前,我對讀書根本沒有興趣,寫完作業就知道玩,老師布置作文時,我愁得東一頭西一頭,不知該怎么寫,做閱讀時,也不會總結文章的主題思想,因此語文成績總也上不去;數學題也不會完整的回答。
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對書產生了興許。讀書演講稿范文節選!
從這一刻,我體會到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之后,每天放學寫完作業,我總是看書,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才發現,原來書中的世界如此豐富、如此奇妙,我可以和各種各樣書中的人物對話,與書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我會為他們的快樂而高興,為他們的不幸而難過。我通過書去遨游祖國的大好山河,可以盡情的去想象……啊,原來讀書能給人帶來如此大的快樂、享受。我真后悔明白得太晚。
現在作文課上,我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發愁作文了,語文成績也提高了,我嘗到了甜頭,使我更愛讀書了。但我也要告訴同學們,讀書其實很快樂,快快到書中去遨游吧!讀書演講稿范文節選!
我的演講完了。
謝謝大家。
李彥宏演講稿啟示篇三
我在很早的時候就對計算機非常有興趣,我記得那是在1984年,我當時在山西省陽泉市。我所在的學校,就買了幾臺計算機,學校里光我們一個年級有四百多人,總共只有幾臺這種蘋果電腦,那么只能有少數學生有機會去學習電腦的使用。當時學校就用一個辦法,就是考一次試,誰的數學成績好,我們就選他去學計算機。當時我就滿懷信心的去學計算機,學了一年之后,我們學校進行一次考試,選出了前三名。選出來前三名去參加全國青少年程序設計大賽。我就記得帶隊老師帶著我們三個人坐著火車到太原去,在火車上老師跟我起講,說你們三個人只要有一個人能夠沖進全省的前十,我就沒白教你們。我說老師你放心吧,我們一定給你爭光。第二天我們在太原參加了考試。等到考試結束之后,我去干了一件事,我到了太原的新華書店,去看一看那里的書,我一進新華書店就驚呆了,因為它有好幾個書架都是有關計算機編程的書,而在陽泉也有一個新華書店,我經常到那里去找,我能夠看到的所有關計算機的書就是我上課時候用的那本教科書。
后來我們三個人沒有一個人進入前十名,而且我也很清楚為什么我們進不去,因為大家在信息、在資源面前太不平等了。當然了這一次失利其實對我后來也有比較大的影響。我當時是高一,后來到高三考大學的時候要報志愿,其實我挺喜歡計算機的,但是我覺得我不能報這個專業,因為我知道有太多的人在更大的城市,太原甚至是北京,他們有比我們多的多的資源優勢。我就想有沒有什么專業既能夠應用到很多計算機,但又不完全是純粹的計算機,是能夠有應用領域的,我翻了各個高校的所有的相關專業,最后找到一個專業,也就是今天的北大的信息管理系。我現在想起來,這是為什么后來我能夠做百度,能夠讓人們這么容易的找到他想要找到的信息,因為我從小心里就埋了這么一顆種子,要讓所有的人,要讓全中國的人,不管你在多偏遠的地方,你能夠像北大的教授一樣,方便、平等的獲取信息,找到所求。(掌聲)
但是我也很快發現,這樣的一個專業它有關計算機的課比較少,學的也比較淺、比較容易。更糟糕的是,這個專業在美國沒有對應的專業,大家知道美國在科學技術方面一直是比較領先的,尤其是在我們那個時代,美國是遠遠領先于中國的。
那么要想學習更好的、更優秀的科學和技術最佳的方式,在那個時候就是到美國去。但是我發現在美國沒有我對應專業的時候,我很茫然,我需要重新做一個決策,下一步怎么辦,我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希望我在我所在的領域能夠比別人了解的更深入一些,作為一個本科生,我到北大的圖書館里天天去看最新發表的有關我的專業的論文。第二件事情就是去申請美國的計算機專業。后來我被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錄取了。剛剛到美國的時候,我特別不適應,一方面那個地方很冷,一年有六個月都在下雪,功課又很緊,比如說上一些課程我本科沒有學過,人家在講研究生的課程我聽不懂,聽完了之后一頭霧水,下來之后我就問我旁邊的同學說我沒聽懂,什么叫flip-flop,我同學說“這你都不知道,這就是觸發器”,我說什么叫觸發器?因為我本科沒有學過這些硬件的東西。
謝謝大家的掌聲,但是我當時沒有這樣說,我當時只是說“有”,然后就默默地離開了他的辦公室。
20多年以后,我想無論是那位教授還是我自己,我們都沒有想到,今天的中國,智能手機的擁有量已經是美國全部人口的兩倍。
那些芯片廠商的ceo見了我也說“你要什么樣的芯片我給你定制,你的電腦有什么要求,你告訴我,我量身給你做”。當他們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真的會想起來當時那個教授問我的問題:doyouhavecomputers in china?有時候我也在想,過去這二十幾年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造就了這些改變,我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變成今天大家都感興趣的一個人。
其實我想了想,無非就是人生道路上每一次的選擇。你選對了海闊天空,你選錯了荊棘密布。所以我們怎么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我覺得其實有三個條件:第一,這人不能太笨,今天你們能夠坐在這里,沒有一個人是笨的所以這個條件每個人都滿足;第二,你要有濃厚的興趣,你對這件事要想做出正確的判斷,你一定得對這件事情感興趣,你感興趣了你才會花時間,你才會深入的進行思考;第三,其實這個第三是最最重要的,就是有豐富的信息源。
自從跟那個教授對話以后,我開始意識到,我在計算機圖形學上不行,但我有我的強項,我對信息檢索感興趣。我先進入了華爾街,做實時的金融新聞檢索系統,華爾街日報現在用的檢索系統可能仍然是當時我寫的。后來我意識到華爾街不是我真正的歸宿。因為華爾街真正認為最有價值的人不是程序員,而是那些做股票交易的交易員,所以我決定到硅谷去。
加入了當時的一個搜索引擎公司,開始下決心:只要我在這個公司一天,我一定要保證這個搜索引擎是世界上最好用的搜索引擎。我那個時候的確把最先進的技術應用到那個搜索引擎上,但是很多事情我是說了不算的。因為我說了不算,所以這些建議沒有被采納,一樣一樣這樣的建議不被采納之后,我意識到有一天我需要做一件事是自己說了算的。這就是1999年底我決定離開美國,回到中國來創業的歷程,這就是百度誕生的一個機緣。
2019年上市,到今年正好上市十周年。8月5號是我們上市十周年的時候,納斯達克的ceo給我發了一個郵件,他發了兩張照片,這兩個照片就是在美國時代廣場,循環的用中文和英文在寫“happy10thlistinganniversary baidu”。當我看到這些照片的時候,我又想起來那個教授的話,do you have computers in china?就是這樣當你面對一個一個機會,當你面對一個一個選擇的時候,如果你做了正確的選擇,你認準了,你就不會去害怕失敗,不會害怕挫折,不會害怕被拒絕,你會堅持下去,不跟風,不動搖一直到成功為止。
李彥宏演講稿啟示篇四
尊敬的閔書記、許校長,各位老師,各位家長,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站在各位同學畢業典禮的講臺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覺得非常的榮幸,在各位生命中最值得紀念的時刻與你們在一起,讓我百感交集。我仿佛找回了十七年前,坐在你們中間,對這個再熟悉不過的校園感到萬分的留戀,也對即將展開的新的生活有期待、有迷茫甚至有所畏懼。
說實話,我今天除了榮幸之外,還有一些緊張。因為我知道,在座的不僅有我十分尊敬的師長,更多的是未來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一群人。你們中一定會有未來中國最杰出的科學家、最成功的企業家、最優秀的政治家、外交家。如果我這個曾經住在43樓522的北大男生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內容,能夠為各位即將鋪展開的未來有些許幫助的話,那我也會覺得,這是經歷了2019年百度在納斯達克的輝煌上市后,我所經歷的又一個光榮時刻。
今天回憶十多年前,我走入社會的感覺,那是讓視野頓時豁然開朗的一步,走出校園后看到的是一個充滿機會、日新月異的新天地。大家今天所面對的中國與世界,與十年前我所見到的華爾街和硅谷,當然會有很大的不同。但以我在美國八年、回到中國八年多的經歷,我更感受到今天,社會經濟文化生活各個方面都充滿了活力,你們面對的是更廣闊的天地,一定將大有所為。
進北大前我就非常喜歡計算機,我相信未來的計算機肯定會被應用廣泛,而單純的學計算機恐怕不如把計算機和某項應用結合起來有前途,于是我選擇了北大的信息管理系,而不是計算機系。
我有個姐姐先我五年考上了北大,她告訴我北大的學生出國都很容易,她告訴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上了北大之后,我卻發現我的情報學專業出國并不容易,而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那時候在美國。我被迫開始思考自己的下一步,并通過不斷參與各種活動來豐富自己的視野。我去學了不少計算機系的課,我翻閱了很多美國有關情報學的論文,希望能夠在國際學術期刊上找到自己的機會,我作為那時唯一的理科生參加了學校的五四辯論賽,我聽了各種各樣的講座:氣功、哲學、電影,我參加了合唱團,還在國慶的時候到天安門廣場去跳集體舞,我盡情的享受著北大帶給我的各種機會,我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思路,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都很精彩。這讓我逐漸形成了不輕信,不跟風的思維方式。對于我未來人生道路的選擇,北大四年讓我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在美國讀計算機的時候,本來是讀博士的,后來選擇了放棄。原因是發現我更希望我做的東西能夠被很多很多人使用,而不喜歡去研究一個別人已經研究了2019年的命題。
1997年我離開自己奮斗了三年多的華爾街,前往當時在硅谷很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在硅谷,我親見了當時最成功的搜索技術公司如何在股市上呼風喚雨,見識了每天支持上千萬流量的大型工業界信息系統是怎樣工作運轉,我也見證了infoseek后來的每況愈下和慘淡經營。但最重要的是,在infoseek,我找到了我一生的興趣所在 — 互聯網搜索引擎。那時,是北大所學的信息檢索方面的理論,讓我比任何計算機系科班出身的工程師都更能夠理解普通用戶習慣于怎樣的信息獲取方式。我意識到搜索能讓每個人與所需信息的距離只有鼠標的點擊一下那么遠,這種感覺是那么的美妙。從那以后,我從來沒有離開搜索引擎超過24小時,不是因為我是工作狂,而是因為我喜歡。
百度公司走過了8年的歷程,今天已經成為一個市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公司,為越來越多的人提供服務。我最大的心得就是要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們需要從自己真正的心里面去作選擇,并不是你認為社會期望你這樣做,父母期望你這樣做,朋友期望你這樣做。只有這樣,你才會越工作越開心,在遇到困難遇到挫折的時候,不會被沮喪擊敗,而全身心的去享受整個過程。
我一生有兩個最大的幸運,一是找到我的太太,二是從事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但太太與工作唯一的不同就是:太太只有一個,而工作每時每刻都充滿了誘惑。很多人都會專注于一個妻子,但很多人都會喜歡上多個不同的工作。
在百度上市之前,百度只做一件事情就是中文搜索。在創業初期,搜索在美國硅谷并不是炙手可熱的概念,當時更熱的是門戶,是電子商務,以及后來在中國火起來的無線、網游等等。百度在招第一批職員的時候,碰到一位我特別希望他能加盟,他技術很好,可惜他對我說如果我們不做e-commerce他就不來了……2019年,曾經有一位百度的工程師找到我,很認真地說他想做網上購物,結果被我拒絕了,并為此離開了百度。百度上市后,也有一些共事多年的老同事先后離開了百度去嘗試更多的業務。
很多時候,我感到百度能一直堅持做搜索是因為我對專注有宗教一般的信仰。普通人很難想象對于一個有2億的用戶的公司,每天要面對多少誘惑。百度可以做一百件事,最后我們只選擇了一件,并一做就是8年,而且還會再做下去。
人一生中可以完成的事情是有限的。只有專注才能讓自己變得足夠優秀。所以說: “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回頭望望自己走過的路,我會發現,這個世界的廣闊是自己很難想象的。很多當時覺得非常大的困難,現在看來不過是一些小事,很多當時感覺到很棘手的事,現在也只是茶余飯后的話題罷了。
百度在2019年成立時,并不直接為網民提供搜索服務,我們只為門戶網站輸出搜索引擎技術,而當時只有門戶需要搜索服務。2019年夏天,我做了這樣一個決定,從一個藏在門戶網站后面技術服務商,轉型做一個擁有自己品牌的獨立搜索引擎。這是百度發展歷程中唯一的一次轉型,會得罪幾乎所有的客戶,所以當時遭到很多投資者反對。但當我把視線投向若干年以后時,我不得不堅持自己的觀點。大家知道,后來我說服了投資者,所以才有了大家今天看到的百度。
百度從后臺走向了前臺,加上我們的專注與努力,今天運營著東半球最大的網站。
事實上,從創立百度的第一天,我的理想就是“讓人們最便捷的獲取信息”。這個理想不局限于中文,不局限于互聯網。做為一名北大信息管理系的學生,我很幸運在前互聯網時代,在大學時就理解了信息與人類的關系和重要性。所以,百度從第一天起,就胸懷遠大理想:我們希望為所有中國人,以至亞洲,以至全世界的人類,尋求人與信息之間最短的距離,尋求人與信息的相親相愛。
最后,我在這里衷心祝賀你們順利完成在北京大學的學習,祝愿你們未來的道路越走越寬廣,世界在你手中。也讓我們一起祝福我們的母校傳承歷史、繼往開來、再攀高峰。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