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字篇一
所以20xx年7月,我參加了由院團委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地點是宿遷市宿城區倉集鎮。這種活動不僅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而且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到了留守兒童的精神文化現狀。
從7月7日晚到7月12日早,我們在那度過五天的生活。這五天的走訪,那些孩子給了我相當大的震撼,無論從學習上還是從生活上來說我都受益匪淺,留守兒童大多是隔代監護即由孩子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進行看護,但在走訪中我們發現這種方式存在著一些問題:
留守兒童的學習兩極分化現象較為嚴重。有些留守兒童知道家里供其讀書不易,同時也體諒到父母的辛勞,因而發奮學習,成績很是優異,走訪中可以看到墻上貼滿了獎狀;但是有的留守兒童由于在留守期間是和年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友生活在一起的,生性調皮貪玩,由于監護人文化水平低,沒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學習,重養輕教,致使孩子在學習時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導,導制他們在學習上自覺性差,紀律不強,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被動地學習,學習成績較差。
在走訪中發現不少留守兒童較內向,逆反心理較重。有些孩子很好交流但是也有孩子沉默寡言,由于他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外出打工,孩子的人際交流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培訓,而祖(外)父母多數情況下也缺乏這方面的技能,因此,當這些孩子長大后,人際交流的能力并沒有得到同步發展,很難和別人溝通。
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我看到了留守兒童對于生活執著的追求,看到了他們為改變命運做出的努力,一個喜歡寫小說的留守兒童在回答為什么喜歡寫小說時這樣說道:“現實世界過于殘酷,只有在小說中才能有完美的結局”這是何等的震撼人心,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卻說出如同飽經世事的中年人所說的話,讓我深思,讓我感慨。
倉集,一個我一生都很難忘記的地方!或許在自己父母親眼里,還沒有走出大學校門的我們仍然是一群孩子。但是面對著農村兒童,我們儼然看到了我們那逝去的童趣。走了,或許再也不會來這里,熱門思想匯報或于我們的命運再也不會相交,但這片土地,這群孩子,這片空氣都將成為我生命中最珍貴的記憶!
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字篇二
在大學的第一個寒假中,我選擇了當地的一家服裝企業進行為期30天的假期打工生活。據了解,該公司是一家生產冬季服裝為主的韓資企業,產品也是主要銷往韓國的一些地方。此次打工,目的在于體驗工廠的生活,提前接觸并嘗試適應社會。為將來適應工作環境鍛煉鍛煉。
7月20日,經過種種,莪正式成為了一名該廠的暑假工,被分配到了某工人的旗下,做副工,說好聽的叫副工,其實也就是個小工。莪這崗位說大也可說小也可。其實還是很重要的一崗位,莪的主要工作就是剪線跟整理布片。因為衣服嗎,是一片一片的接起來的,所以有的一些就要鎖邊,這鎖邊的工作莪是做不了,那可是技術活,像莪這種小白,是擔當不起這樣重任的,所以莪也就是為她做副工,她把衣服的布片的某些邊鎖起來,一個連一個的,莪就要用小剪刀把它們一個個的剪開,然后整理起來,捆好,送到下一個人的手中再加工。所以說莪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鎖邊沒鎖好,線開了,莪還要幫她挑出來。因此,這個環節的工作比較重要,產品的質量關系到了公司的聲譽。
莪們的上班時間也是異常緊湊,07:30—11:30,13:00—7:00—(加班)。其中早上還要提前十分鐘到,會點名,不到者罰款5元一次。后來,莪還了解到,也是跟莪一樣的副工還有其他的學生,比如初中剛剛中考完的,高中剛剛高考完的,其實莪是非常支持她們能利用暑假時間來鍛煉的。這是莪很欣賞她們的原因。因此,莪們最后也成為了很要好的朋友,也經常聯系一下,探討一下雜雜的問題。不過,說歸說,做歸做,她們的動手能力真的令莪吃驚,甚至是一些比莪們還小的小女生,像莪們這些大學生就先得異常的笨拙。以前說大學生高分低能莪還不相信,現在餓也要說,動手能力不強是莪們大學生的通病。
也許,工作與生活有著相同之處:都是重復。休息休息再休息,工作工作再工作。來到廠,經理就告誡,這里不是學校,首先是安全第一,其次必須遵守廠規廠紀。每天忙碌著枯燥乏味的同一件事,耳邊還時常響著同事甚至是經理的責備。少說話,多做事;抓緊時間,提高速度,注意品質,莪們要出場等等。其實這些都是符合邏輯的,只要有一顆又責任的心,員工可以去認真的做好本職工作。開始的時候,莪們常常會想,做這些事情是不是會大材小用了?帶著此種疑問,很不情愿的去上班,自然,工作效率比較低。經過經理的一番話,莪終于明白到,做好事才是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說隨便應付就能了事,工作不等同于玩笑,必須做到最好。
適應能力也在考驗著莪。
首先就是工作環境。改變的環境和朝夕相處的人,都要讓莪面對。努力的做到和善的與人相處,盡量保持工作環境的衛生等等。這個工作環境還真是惡劣的不能再惡劣了,當然不是說的硬件。這個工作是加工衣服,而且是冬衣,里面是毛毛的,滿屋子都飄著些細細的毛毛,吸附在衣服上市很難洗掉的,做在身上更是好受不了哪去,逼得莪不得不戴上了口罩,每次下班回來都是很痛苦的,就只是洗臉胳膊什么的就要花費些時間,這頭發還不算了。每次洗完后水都是黑的,里面只是純毛毛。呵呵。這環境可真是個挑戰。
在不久的將來,莪就要踏入社會,面對的是錯綜復雜的人和事,要學會如何去面對,如何去處理。就在這次實踐中莪的實踐能力得到了鍛煉。最基本的禮貌,見到同事和上司,打個招呼問好。凡此種種,說簡簡單單,做到也不是容易的。
其次是心態的問題。從學生到職員,轉變角色需要時間,但又不能花費太多的時間在上面。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那就要求莪們盡快的轉變過來。轉換好身份,態度要積極,工作才能出效率。
個人能力方面,莪也曾經懷疑過,一想到本專業的就業前景,畢業出去到底能從事什么工作?就猛然感到背后的冷汗。除了專業技能,莪還有什么呢。一直在思考,作為一名大學生,莪們的優勢何在。學歷?文化修養?專業技能?還有,莪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連自己也說不清楚的素質。
最終挑戰自己,莪戰勝了自己。對于自己的表現莪還是比較滿意的,有些人沒做幾天就走人了,大姐們說莪們是今年做的最久的大學生了。呵呵,聽到這個就感覺到了一絲絲的榮幸。感謝她們。
相信這次社會實踐并不只是帶給莪這些云云,莪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