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漢語詞語,公文的一種格式,是指對上級有所陳請或匯報時所作的口頭或書面的陳述。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報告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家訪工作總結報告篇一
一、統一思想,明確家訪的主要任務
1、了解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家訪前,我們首先對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盡可能深入的了解。因為,家庭情況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教師只有對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2、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多報喜,少報憂。向家長介紹學校開展的主要教育活動,在學校與家庭間形成有效溝通。
3、與家長共同研究,明確要求,統一思想,找出學生內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在未來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長提出建議,為其實施家庭教育提供幫助指導,必要時還要向家長介紹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并共同商量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通過切實開展工作,家訪成果顯著
1、通過本次家訪,我們全面了解了受訪學生及其家庭,為在未來教育工作中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通過家訪,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渠道,第一時間了解家長的想法,解除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訪為平臺,以學生和家長為渠道,我們對學校進行全面宣傳,擴大了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
4、通過家訪,廣泛聽取社會對我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
本次家訪了解了很多檔案上看不出來的東西,認識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比如有些學生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卻很活潑,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個性的學生,本來覺得很難管。但走進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經歷,便覺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們的心理,有助于今后的教育工作。
家訪工作總結報告篇二
1、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明白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世有原則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類孩子通常為人不錯,心地善良,只要在學習方法上多加以指導,一般會有較大的進步。
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又過于溺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大,這些家庭往往已出現“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期望透過校園教育來改變孩子。
2、學生在校表現與在家的表現通常都有較大的差異。
絕大部分學生在校園里各方面表現都良好,但在家里卻仿佛轉成了另一個人一樣。放假后,不學習,不寫作業,整天看電視、上網,什么家務都不干,動手實踐潛力相對較差,必將影響其未來的發展。
3、家長對校園和老師普遍抱著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校園、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家訪則是這一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透過一段時間的家訪,我們得到了許多收獲,并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實現校園的跨越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訪工作總結報告篇三
一、深刻認識到了家訪的重要性
雖然與學生接觸有一年的時間,但對孩子的家庭還不夠熟悉,為了更好地了解他們,家訪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家訪,較為深入地了解到學生的家庭環境,家庭教育情況,以及家長對孩子,對老師及對學校的期望等等。實踐中,更讓我進一步深深體會到了家訪的重要意義:家訪讓我們讀懂了每個孩子期待的目光、看到了每位家長坦誠的愿望,家訪搭建了彼此心靈溝通的橋梁,家訪增進了教師和孩子間的真情實意。
第一,家訪給予我們雙方充裕的時間來交流,我們可以反映孩子在校內的各種表現和進步,家長也可以提出各種建議和看法,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個別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通過和家長的共同討論而達成共鳴,找到最適合個體的教育方法。
第二,對學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每個孩子在學校里和在家里的表現判若兩人,有的在校內很活潑大方,在家里看到老師就會很害羞,不敢說話,有的則反之,看到老師家訪,過于興奮,想盡情的表現自己,我們可以通過家訪更全面的去認識孩子,了解孩子不同的行為習慣和興趣愛好。
通過家訪,我也感受到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這次走訪的學生,大多數家長比較忙,家長們無暇照顧孩子們的學習,有空也是隨口問聲“作業做好沒有?”這樣致使孩子們的學習的自覺性較差,通過這次與家長的交流,使家長們也知道了照顧孩子不僅是關心孩子的吃喝,孩子的學習也要照顧周到。另外,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于與學校教育配合。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還有爺爺奶奶對孩子比較寵愛,導致孩子學習習慣不好。
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后的工作更不應有懈怠之心。
家訪工作總結報告篇四
家訪是教師、孩子和家長心靈溝通的橋梁,通過家訪可以讓孩子和家長都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牽掛和關心。特別是平時我們關注不夠的學生,更是讓他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欣慰的感覺:原來自己也并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教師的心中也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還是注視和關心著自己的。
家訪是聯系學校和家庭的一座橋梁,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一直以來,月家小學把家訪工作作為學校管理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活動。
一、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20x年x月11日全校按班級劃分成18個小組,班主任任小組組長,每小組原則上2人進行家訪。本次家訪35位老師,一共家訪了142戶家庭。很多老師主動隨多個小組參與家訪,家訪學生覆蓋面積大。
二、細致斟酌,把握重點
在開展普遍家訪的基礎上,重點關注建檔立卡家庭、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家庭、學習困難學生家庭、殘疾學生家庭、少數民族家庭等。
1、通過本次家訪,我們全面了解了受訪學生及其家庭,為在未來教育工作中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通過家訪,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渠道,第一時間了解家長的想法,解除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訪為平臺,以學生和家長為渠道,我們對學校進行全面宣傳,擴大了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
4、通過家訪,廣泛聽取社會對我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
在此次家訪中,老師們也感受到了家長們的極大熱情,每到一個個家庭,都能看到家長一張張熱情的笑臉,都能在輕松的氛圍中和家長進行親切的交流。家長們對老師前來家訪的教育行為非常感動,并紛紛表示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家訪拉近了教師與家長的距離,讓孩子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愛,讓家長感受到了學校的溫暖,家訪不單單是一種形式,更成為了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
家訪工作總結報告篇五
一直以來,我校就非常重視家訪工作,把家訪工作作為密切家校聯系、把家訪作為宣傳學校的一個契機,大力宣傳學校的辦學宗旨、辦學目標、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管理的一些基本做法和成功經驗,并積極征求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一、總結經驗一切為做好控留生工作服務,體安排如下:
(一)、上門訪談
充分利用寒假期間,聯系要家訪的學生及父母,準備好該生的成績單,學校表現情況,班主任手冊等一手資料,扎根到學生家里進行交談。由于老師和家長平時都很忙,老師與家長缺少時間就學生的情況真正做到面對面的溝通。本學期家訪不僅讓我們感受到家長的熱情,也讓我們更多地了解到家長的一些真實想法。
(二)、電話訪談
由于時間正處在過年期間,所以有部分家長帶著孩子回老家過年,針對此情況我對5名同學家長進行了電話訪談。
二、明確任務、主題鮮明
(二)、孩子們處于青春期,希望家長多留意孩子的舉動
(三)、生活費的的標準
(四)、會計專業的就業問題以及就業方向
(五)、通過家訪加強與家長的勾通,協調做好教育工作,協調好家庭成員內部的教育力量。
(六)、討論孩子流生意向
(七)討論家長對子女的學習輔導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他們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
三、具體家訪內容:
(一)、姚雅嵐
1、詢問家庭情況,父母開超市,家中還有一個哥哥。
2、家長詢問學習問題、以及在校表現情況。
3、告知家長孩子在校取得的成績(會計證的復習情況)
(二)、計夢婷
1、了解家庭情況,家里管理孩子比較嚴格,希望女兒可以從事會計工作
2、討論生活費的問題
3、告知家長考證問題,希望媽媽督促
(三)、夏沈丹
1、了解父母對女兒的期望(希望女兒可以從事會計工作)
(四)姜萬紅
1、詢問家庭情況,父母對孩子教育,生活的關心程度。家長與孩子之間交流時間,具體內容。
2、告知家長孩子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情況。
3、與家長談論下孩子在校期間所取得的成績,期末考試。(需要改進的地方)
(五)、姜雪艷
1、了解學生家庭有幾口人,各在什么單位工作,家庭經濟能力如何。,給學生一個星期生活費情況。
2、告知家長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習慣,日常作息。(生活自律能力強,回家幫助媽媽做家務)
3、告知家長在校期間學生的各個表現,學習和生活方面。特別的突出表現的地方(運動會上的優秀表現)
4、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老師和家長都需要配合。考證問題,家長老師一起督促。
(六)、趙曉旭
1、了解父母與孩子間感情交流。(孩子回家經常會和父母談論學校生活。)
2、告知家長孩子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情況。(積極參加學校舉行的各類活動)
3、了解父母對女兒的期望,希望孩子從事什么職業。(文秘類的職業)
4、孩子的特長,表達能力非常強。(可以重點培養)
(七)、胡曉偉
1、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習慣。(在生活方面比到學校前明顯強多了)
2、了解家長給孩子生活費情況,告知學校的基本無價,讓家長心里有數。
3、告知家長考證問題,希望家長和老師一起督促。
4、孩子在校期間的成績,期末考試,在校期間參加的各類活動。
(八)、戴慧珠
1、告知家長女兒擔任班委一職表現突出。成績優秀,做事能力強。
2、了解家期間的生活,學習情況。(生活自律能力強,回家幫助媽媽做家務)
3、談論孩子愛好問題,希望家長和老師都支持。
4、對于女兒將來工作的方向。
四、總結
為使家訪真正收到實效,在家訪中應注意一下問題。
一、家訪前應該做好家訪題目,也就是家訪工作的目標。簡言之,教師要通過家訪達到什么目的,對學生今后將會產生怎么樣的影響,對家訪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做預先設想,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應對策略,避免家訪的失敗。
二、要了解學生。我們經常說,學生是有個性的,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但是我們有許多老師并不是非常了解學生,而“家訪”則可以彌補這個不足。試想下,如果老師事先沒有對這次家訪的學生做一個全方位的分析和評價,面對家長我們可能就會無話可說,造成尷尬的局面。所以,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的局面,我們教師在平時就必須去關心每一位學生,并隨時做觀察記錄。
三、要了解家長。學生家長來自各行各業,他們不同的文化水平,有不同的性格。老師家訪是一定要面對學生家長的,所以,在家訪前老師有必要通過學生或其他方法了解家長的性格特征,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和要求等,只有在做了這方面的準備,老師才能在進行家訪時,就盡量避免話不投機等不愉快的情況出現。
四、要了解學生家庭。為使家訪效果更好,我們還要了解學生家庭有幾口人,是什么關系,各在什么單位工作,家庭經濟能力如何,家庭關系如何只有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教師家訪就能靈活自如,效果就會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