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初中篇一
走進初中,一切都將從零開始!
沒有了小學時要好的伙伴,沒有了小學時高分的成績,沒有了小學時為班級做的貢獻,甚至也沒有了美好的童年!我將站在一個新的起跑線上,結交新的`伙伴,再考出好成績,為班級做貢獻!
作為跳級生,我在爸爸的班上倍受尊敬。畢竟連跳兩級的經歷是沒多少人有的。因此我很快認識了一批新同學。因為我在課堂上比較認真,所以我的成績也不錯。走進初中,不怎么難啊!
不過,走進初中也有他的難度。在學習上,我沒什么問題。但現在我遇到了所有初中生都會在進入初中伊始遇到的問題——課間操。學不會課間操,我就像熱鍋上螞蟻一樣著急。只能跟著班上的同學一起做了。嘿,也不過如此!走進初中,不怎么難啊!
走進初中,課程開始變化無常。初中跟小學到底還是不同的。小學上午主課為主,下午副課為主。而初中呢,剛開始幾節是語數外,下午就又有可能來幾節語文。更有幾天,語文和數學都在下午上!不過,沒幾天,我已經把課程表背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了。走進初中,不怎么難啊!
課間操熟能生巧,體育當然也一樣。在初中,我面臨著跳繩一分鐘135次的挑戰,跳遠一米九及格等的困難。我的跳繩技術不錯,所以一分鐘135次的挑戰我通過了。跳遠我老是差幾厘米。再加把勁就過去了!加油!走進初中,不怎么難啊!
初中像一扇門,等著我們順利通過。
初中像一張試卷,等著我們在上面寫出人生的輝煌。
初中是青春的舞曲,是展翅欲飛的雄鷹,是揮舞的旗幟——讓我們一起走進初中吧!
初中篇二
當離別的鐘聲響起,當我們三年的初中生涯即將結束。留給我們的,只有感傷,只有不舍,只有那些留在校園里的記憶。
歲月如畫,濃墨潑灑,淡泊與濃烈相交輝映,歲月如歌,高低迷離,嘈雜與清脆皆成曲目,歲月如詩,婉轉幽長,醇厚與平淡讓人沉醉。我走在海邊,用手捧起細細的沙子,無論怎樣用力,沙子都會從指中流過,校園生活也像海邊的沙子般在不經意間從指中悄悄流過,但一些人一些事,在我心中留下永久的回憶。
現在的天是湛藍的,草是碧綠的。現在的我上了初二,對事物開始憂傷根深的理解,每天都是帶著對知識的渴望與希望上學,開始緊張而又忙碌的生活。老師帶著細雨般的柔情,陽光般的微笑給我們講課,現在的校園生活是緊張與忙碌的,每天都用辛勤與汗水澆灌希望之花,我們忙碌身影行走在校園里,雖辛苦,但每次考試后優異的成績會讓自己信心倍增,十分快樂,每次失利后,會傷心,會反省自己,繼續踏上明天的征程。
拖著厚重行李箱,看著那些曾經有我們的歡笑的地方。看著同學們不舍的眼神,我知道,我們畢業了。要離開了。留在這里的,只有屬于校園里的記憶。
初中篇三
淚水夾雜著雨水,一個滾燙,一個卻凄涼。
我行走在雨中,風從我的后背穿過,解渴的不是肌膚,而是心靈。握著那份考砸的試卷,我努力地想尋找一個借口,卻發現是徒勞的,該怎么向你交待,我拼命地想。
回家的路總是那么熟悉,我盡量放慢腳步,卻還是走到了這里。我不敢繼續走,因為我看見了你,因為我還沒想好借口。巨大的水簾恍如隔世,我卻還是清楚地看見了你,焦急地張望,像是大鳥等待歸巢的小鳥,那樣熱切。
我心中的太陽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生活在繁華都市中,無數的美好等待我們探索。無數的磨難等待我們經歷。直面人生,笑對磨難,升起心中的太陽,讓生命綻放奇葩!
升起心中的太陽,需要感悟可敬的生命。文天祥告訴我,當你跌落人生低谷時,沒關系,“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蘇軾告訴我,當你內心充滿陰霾時,無所謂,“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李白告訴我,當你滿心惆悵時,笑一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漫漫人生路上,總有一束曙光照耀著你,如風如雨,讓你升起心中的太陽,感悟自己可敬的生命。
升起心中的太陽,需要帶著微笑揚帆起航。汨羅江邊,屈原仰天長笑曰:“世人皆濁而我獨清,舉世皆醉而我獨醒”后沉入江底,帶走了塵世的哀怨,將自己心中的太陽留在了人間。延安腳下,毛澤東浩然長嘆曰:“獨立寒秋,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毛澤東心中的太陽是億萬人民。當新中國成立時,他笑了,因為自己心中的太陽升起來了。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升起自己心中的太陽,帶著微笑出發,成功的曙光將會環繞在你身邊。
初中篇四
「前記」
我現在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明明馬上就要考語文卻還不復習,寫什么日記。或許是考前發泄?——騙你玩的!
就從開頭說起吧
咳咳,偏題了。發小的“坎”就是從這兒開始的。
「正文」
前一個多月,我們沉浸在新學校、新同學的“新奇”之中,全然沒有發現小學的種種正以光速離我們悄然而去。
今年花的綻放是以去年花的凋零為鋪墊,我們無暇后悔。
當她用悔不當初的語氣向我訴苦時,我頭一回對她產生驚奇。她向來都是一個沉穩的女孩兒,連笑時的聲音也不似我這樣刺耳。可這時她卻像個找不到彼岸的木舟,拼命地像我這顆礁石靠近——我不是她最好的傾訴對象,如今卻是她唯一的傾聽者。
是的,就是這樣。
我一個人想看戲一樣看著她,黑洞一樣的東西在心中無限擴大,卻被自己悄悄掩蓋。說這所謂的安慰與勸阻,沒有一點說服力。
因為沒有多少感情,有的只有對朋友的`焦急。
我一直在想為什么,為什么沒有一點點無奈——對小學生活的懷念與無奈。我不知道答案,或許就沒有答案只是一個無解的疑惑而已,僅僅而已。
為什么我們要懷念?為什么要對小學不舍?我一直冷眼旁觀,直到那次。
可以這么說,我至今都有種浮云般的飄忽感。
作為一個乖乖女,可以說她不按時回家的事例都幾乎沒有。這次她卻不顧時間花費半個鐘頭蹬腳踏車去見老師——小學的老師,僅僅只教了她兩年。
“嘎扎,嘎扎。”是那自行車的回憶。
她聲音依舊卻能讓我聽出激動、不安與欣喜。哦,原來不是什么自行車,而是她的心在動自己的身軀,順便感染了冰冷的鐵。
我依舊作為旁觀者,隨她穿過喧鬧的大街,很吵、很令人反感,卻沒影響到她的心情。
“嘎扎,嘎扎。”這似乎是我自己的不安,是嗎,原來對老師的恐懼已盡如此劇烈。
走過一條街,來到一條小道。兩旁是矮小的香樟樹,卻不香,樹葉也不濃郁。
我一直奇怪著她怎么能記得如此偏僻的小道,七扭八拐的,在她的帶領下,老師家走了不久就到了。鐵門在正午太陽的照耀下變得暖哄哄的,因為記憶不深,隱約記得幾人高的小樓似乎是白色,也或許是米色,看起來十分的舒適。
“噠噠噠”聽到這聲音,我緊緊咬起了下唇,不安地絞著雙手。與發小的笑容有著鮮明的對比。
門內門外,是兩個世界。師生兩人聊得起勁,發小身上有的是信任,而放松。
…………
我似乎懂了,卻也全然不明白。我突然覺得最不安的人是我。因為及時與老師同學相處六年,也絕對沒有這樣的放松,有的從來都是拘謹。
從來沒有釋然過,只有盲目的聽從,被馴服的感覺。
回來時,空氣之中飄著淡淡的香氣,青翠的香樟樹豎立在小路兩側。
如此安靜。
回來時,車輛的鈴聲似乎也帶有節奏感,連帶起的塵埃也染上淡淡的金。
如此美麗。
生活卻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