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那么演講稿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篇一
爸媽從沒告訴過我我家有什么家風,但是他們的一言一行,充分體現了我家的家風。
家風一:孝
家風二:儉
從小爸媽就教育我,不必買的東西不要亂買。因為這個,我一直認為父母很小氣。后來,我才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想讓我明白,節儉很重要。家里不是缺錢,父母只想讓我明白節儉的重要性。于是,我養成了一個只買物美價廉的東西的習慣。
家風三:好學
我家是一個書香世家,也是一個好學世家。81歲的爺爺對數學研究很深,但他每天都堅持做奧數題。這就是活到老、學到老吧!媽媽是老師,她非常忙,但她每天都會抽出時間來備課預習。遇到不會的,她還會去問其余的老師。老爸每天都聽一位老師講課,他提問、做筆記,忙得不亦樂乎。我呢,每天做一套很好的備考試題。家里的好學之風使我進步,當我不愿學習的時候,想起家里的好學風氣,就感到羞愧!
每個家都有自己的家風,每個人的家風都是獨特的。我愛我家,我愛我家家風!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每個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會因為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媽媽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么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的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她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導師。
1、吃飯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
2、吃飯時嚴禁邊吃飯邊大聲說話。
3、不能翹腿。
雖然還有很多條的規矩,但是正是因為有這些束縛著我讓我更好的成長。而我和媽媽之間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加上課外的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周日媽媽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常常會聽到旁邊的人會被這么贊揚“這個孩子真有修養,看上去就很乖的樣子。”我想之所以這個孩子會被人這么夸獎是因為她長期處于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一個人的修養是一時裝不來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們何嘗不是處于一個不好的社會環境中,而且他們大多數家中都不會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才會導致他們這樣,相反如果他們的家人更多一點關愛他們,家中也沒有什么不好的風氣,他們也不會邁出小混混的這一步。
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盡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
謝謝大家!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篇三
我家的家風與任何人家的家風不同,我家的家風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放縱,隨性。你們一定認為這肯定是溺愛,可我回答你們的是:不,這不是溺愛,這是一種鍛煉。下面就請聽我為大家細講我家的.家風吧。
周日早晨,你會聽到一陣噼哩啪啦的聲響,這是我在做飯。我從四年級起就會做飯。我源于地次特殊的經歷:有一次,媽媽不在家,我沒待一會就餓了,于是突發奇想——自己做飯。說做就做!
走進廚房,我打算做西紅柿炒雞蛋,便準備好材料:雞蛋,西紅柿。我把煤氣開關擰開,按下另一個開關一擰,火“噌”地就冒上來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把調好的西紅柿雞蛋倒進鍋里,待了幾秒,輕輕用鏟子把雞蛋翻過來又翻過去。待了一會兒,我把雞蛋盛在盤子里,又想到媽媽做完飯之后總要把煤氣開關擰上,于是我把開關擰上以后,把西紅柿雞蛋盛出來端到餐桌上,這時媽媽回來了,看到桌子上的雞蛋,驚訝地笑著走過來,問我:“這是你做的么?”我自豪地點了點頭,可媽媽一嘗,突然咧開嘴笑了,說:“你沒放鹽吧,味道太淡了”我恍然大悟:沒放鹽!我低著頭,調皮地吐了吐舌頭。
一次母親節,媽媽還沒回家,我想給媽媽一個驚喜,便回憶《笑貓日記》中杜真子做菜的片段,自己靠想象做了一道翡翠龍眼。我先把黃瓜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然后掏空,又把冰箱里做餃子剩下的一點餡拿出來,放進黃瓜段里,一個一個擺在盤子里,放進鍋里蒸。過了一會兒,香味冒出來了,我把翡翠龍眼端出來,可總覺得缺了點什么……哦,我知道了,還要有雕蘿卜花,可是我不會,我靈機一動,把插在花瓶中的玫瑰剪了兩朵下來,擺在盤子上,那效果,不比蘿卜花差。
一會,門開了,媽媽走進來,帶進了一陣風,媽媽看到桌子上的菜,驚訝得不敢相信,以為自己在做夢。摟著我在臉上“叭叭叭”地親了好幾下。我很高興能幫媽媽做飯。
我不僅僅孝敬了父母,還鍛煉了自己獨立、自立的能力。
你現在還覺得這是一種溺愛嗎?我家的家風是很獨一無二的,你來來跟大家講一講你們家的家風吧!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篇四
大家好!今天我要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家風家訓——做一個誠實認真的好人》。
家風家訓,是中華人民的傳統,可大家知道什么是家風家訓嗎?讓我來告訴你!家風家訓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說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就構成了家風家訓。顧名思義,家風家訓就是一個家庭傳承的風氣、風格、風尚。
俗話說:"家興出孝子,家敗出逆子。"一個家庭的興衰,直接影響著子女的品質言行,而一個家庭的興衰與否,都與家風、家訓有著密不可分割的關系。
縱觀歷史,回顧無數曾輝煌一時的家庭,其家風各有千秋,有不少稱之為傳世經典:岳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名留千古,一個"忠"字便是岳氏的家風;曾國藩以"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就是曾門的家風。
記得小時候,我背著書包去讀書,爸媽交代的就是: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打架,別人的東西不能拿。他們還告訴我在外邊碰到長輩一定要叫人,小一點的叫哥哥、姐姐;大一點叫叔叔、阿姨,老一點的叫爺爺、奶奶等,演講稿《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禮貌、友愛、誠實是爸媽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家風的一個體現吧。記得有一次和同學打架,老師告訴了爸媽,爸媽一個勁的賠不是,還讓老師盡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負,一般情況下我不敢跟家里人說,因為一說,爸媽都會馬上責備我:"一個巴掌拍不響,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問題,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這對我的影響確實很大!
我家,最重要的家訓僅一字,那就是"孝".記得那時太姥姥還健在,身子骨雖然還硬朗,卻得了老年癡呆癥。姥姥沒有任何怨言,默默承擔起了照顧太姥姥的責任。照顧一個患有老年癡呆癥的人十分不易呀,但姥姥總是做得很好,給太姥剪指甲、梳頭、擦身體,無微不至,整日整夜陪伴在太姥身邊。一天,吃過早飯,太姥獨自一個人離家,不知去向。姥姥心急如焚,頓時手足無措,遂和家人四處尋找。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一條小河邊,姥姥找到了正在發呆的太姥,姥姥激動得熱淚盈眶。此后,姥姥對太姥照顧得更加細致周到,十年如一日,直至太姥安然去世。每每聽到這個故事,我都會情難自已地流下眼淚。
姥姥對太姥的孝順無聲地影響了我的父母。平日里,父母總會用他們的一言一行引導我繼承家風家訓,孝敬長輩。在父母的影響下,我一點點養成了孝親敬長的習慣。我雖然不能在物質上孝敬父母,但是我總會在父母遇到問題時盡量為他們排憂解難;在父母疲憊時,為他們端上一杯熱茶;在父母生氣時,會與他們主動溝通,理解父母的心情,去撫慰他們。這些習慣行為都是一代代傳承下的家風啊!
家風像一棵大樹般庇佑著我成長,讓我能夠擁有友善、勤儉、謙厚的生活態度。更重要的是 ,優良傳統對人內在氣質的影響,好 對一個人道德品質的無形塑造,讓我受益匪淺。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更加需要在新常態下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讓好家風、好家訓永遠傳承下去,形成"家家都有好家風,家家都是文明人。"的社會理念。讓我們為實現"中國夢的宏偉藍圖"而努力奮斗吧!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篇五
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每個家都有不同的家風、家訓。我的家風、家訓是“守信誠實,謙虛孝敬”。
爸爸媽媽從小就教導我好好學習,做個好人,經常教育我們守信誠實,謙虛孝敬。
記得有一次是星期天,我跟媽媽說出去一會,由于玩的開心,天色漸晚都沒回家,媽媽急匆匆的出去把我找回來,又著急又生氣的說:“怎么不守信譽?自己連點時間觀念都沒有,長大了還怎么守信?”,之后,媽媽便語重心長地說:“新月,記住要守信,不然長大你到社會上會很麻煩的,沒人會跟你相處的”。從此,守信在我心中。
一次,我又犯了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我悄悄的拿了家里的5元錢,買回了自己喜歡的玩具。媽媽發現后,就問我和哥哥,哥哥沒拿當然不會承認,當時我怕挨打也不敢說話。不過最后,我還是鼓起了勇氣,向媽媽承認了錯誤。沒想到的是媽媽原諒了我,并對我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錢花了不要緊,如果因此失去了誠實,就沒人會相信你了”。從此,誠實在我心中。
我的家風家訓三: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華上下五千年,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家規。如果說,家庭是一片璀璨的星空,那么家風家訓家規就是那顆最閃亮的星辰;如果說,家庭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那么家風家訓家規就是一株最鮮艷的花朵;如果說,家庭是一家珠寶店,那么家風家訓家規就是就是珠寶店中最耀眼的一顆鉆石。家風家訓家規是組成一個優秀家庭不可缺少的元素,我家自然也不例外。
我家的家風是:自立自強,勤儉節約;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于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
我家的家訓是:尊老愛幼、扶危濟困、嚴以待己、寬以待人;不做虧心事,不賺昧心錢;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
我家的家規是:看到長輩時,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中若拾到一些錢包等貴重物品必定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在這些家規中,有一部分是自己定的,也有一部分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
我希望,我的家風家訓家規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篇六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家風家訓——孝老愛親、善良有愛心》。
我出生在一個大家庭里。有太爺爺,太姥姥,爺爺、奶奶,好多大伯叔叔。所以我從小就被大家捧在手心里。盡管有這么多人寵愛著我,但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一定要孝老愛親。從我剛學會說話,每次到爺爺家,我就會被媽媽抱到太爺爺身邊,用我稚嫩的聲音喊"太爺爺"這時老人們別提多開心了。慢慢地我長大點后,我會自己主動地跑到他們身邊,親切地、大聲地叫他們,這時他們臉上露出的笑容,傳出的開心的笑聲是對我最大的獎賞。每逢過年,我也一定早早地去給他們拜年;家中聚餐的時候,我也一定"忙里忙外"給他們搬凳子、夾菜、倒酒、倒茶。
那一次,我們家大聚餐,因為我剛打完球,實在太餓了。菜剛一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準備開動。這時,爸爸立刻嚴厲地瞅了我一眼,我慌忙放下筷子,眼淚頓時在眼眶里直打轉。這時爺爺看到了,他一把摟住我,說:"別嚇著孩子,孩子剛打完球,餓壞了,先吃口怎么了。"這時滿屋的人都說:沒關系、沒關系,他餓了,先讓他吃。最后還是太爺爺拿起筷子,象征性的吃了一口,然后我才開始吃的。
回家后,爸爸媽媽很嚴肅地告訴我:你生長在一個有很多長輩的家庭里,孝敬老人,愛每一位家人絕不是口頭上的,而是發自內心,表現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上的。對老人不光要孝,還要順,關心他們的冷暖,更要關注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陪他們干他們愛干的事情,盡可能多地陪伴在他們身邊。從那以后,我才明白,孝老愛親絕不是一句空話,它更多地應該付諸行動上。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弟弟的出生讓我的童年不再孤獨。我們兩個彼此陪伴,彼此玩耍,我再也不會感到孤獨了。同時也更讓我懂得分享和愛。現在我們家更熱鬧了,也更和諧了。我愛你----弟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我慶幸我就有這樣的一對父母。爸爸是一名醫生,他的工作非常忙碌。每天都早出晚歸的,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一個電話就又馬上回醫院了。他經常說:病人那么信任你,病人的家屬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你的身上,必須以精湛的醫技挽救一切可以挽救的人。為此,在媽媽懷弟弟最辛苦的時候,爸爸還去北京進修學習。媽媽也是,生下弟弟還不到一百天,就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在行業技能比賽中,被評為"人民的好醫生".媽媽連續三年獲得了"能手"稱號;前一段時間媽媽上報紙了。起因是一個重傷媽媽因傷無法給自己的孩子喂奶,結果才幾個月大的孩子被餓得一直哇哇大哭。就在大家都束手無策的時候,我媽媽毅然地抱起孩子給孩子喂奶。望著報紙上媽媽給他喂奶的照片,我覺得她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
父母的行為也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在學校里,我努力做好老師的小助手:抱書的時候,我會搶在最前面,也會抱的最多;放學排隊時,我會幫老師組織好隊伍;上自習時,我會管理好同學不要打鬧,維持好秩序,哪位同學有困難,也都一定會找我幫忙。在家里,我會幫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刷碗、掃地、拖地、哄弟弟,自己的房間自己打掃等。在路上,見到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我會過去攙扶他們;看到有人摔倒,我會及時上前扶住他們。
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中午,炙熱的太陽烘烤著大地,實在太熱了,我向爸爸要錢買冰淇淋,就在我歡天喜地地沖向攤點時,我看到在馬路旁邊趴著一個全身臟兮兮、蓬頭垢面的大叔。他拿著一個瓷杯子,頭碰到地上,不住地哀求:行行好,行行好吧。我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我手中的五十元錢,又回頭望了望背后的冰淇淋,最終我還是把錢放到了那位大叔的瓷杯子里。當我回到爸爸身邊時,他向我豎起了大拇指。他說:"一個有愛心、善良的人一定會得到別人的尊敬的。你能在誘惑下依然保持一顆善良的愛心,孩子,你的人生一定會走得更高、更遠,爸媽為你感到驕傲。"我重重地點了一個頭,那一刻,我比吃了冰淇淋還感到高興。
因為品學兼優,我被評為歷山街道辦的"好少年",我的照片還被貼上了光榮榜呢。
我希望我能好好遵循我家的家風家訓,把我家的家風家訓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并且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大家都充滿正能量! (文:二年級三班學生 崔恩赫 編輯:黃曉艷)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篇七
大家好!
家風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夠洗滌掉繁雜的世事,回歸安靜的心靈;家風是一陣清風,可以拂去煩惱憂傷;家風更是一縷清絲,穿透著人生的每一個角落。我家的家風是以和為貴,以誠為本。
爸爸媽媽從小就教我以和為貴。與人相處,不能吵架、不能生氣。記得有一次,我正在畫畫。我的同桌張茜不小心動了我一下,一大滴的彩色滴在了畫面上,把我的畫弄臟了。看著我好不容易畫好的畫被她一動變成了一幅爛畫。我生氣極了,大聲地叫著:“都怪你,張茜,把我的畫弄壞了。“對不起,對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是故意的。”張茜著急地說。看著張茜誠懇地樣子,“以和為貴”的家風在我耳邊響起。是啊,為了這么一件小的事,而傷了同學之間的感情多么不值得。想到這兒,我急忙向張茜道歉:“對不起,張茜,我不該向你發火生氣。”我拿起畫筆在那滴彩色旁邊畫了幾片葉子,咦,畫面的效果比原來更好了。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以和為貴,讓我羸得了友誼。
爸爸媽媽從小也教我做人要以誠為本。上個星期三,第一節下課后,老師拿著考卷走進教室。“要發考卷了,如果我這次能考九十五分以上,爸爸要帶我去吃肯德雞”我心里暗暗為自己加把勁。考卷終于到我手里了,我看了一下考卷,一蹦三尺高,激動地說:“哈,哈,可以去吃肯德雞了!”考卷上赫然寫著大大的九十六。我把考卷從尾到頭看了一遍,發現有一道題我做錯了,老師卻幫我改對。“要不要和老師說了,這道題可是兩分呀,要是改掉這一題,我就只有九十四。心愛的肯德雞又去不了”心里的兩只小鹿在不斷地斗爭著。這時,“以誠為本”的家風又浮現在眼前。我鼓起了勇氣,大聲喊道:“老師,你幫我改錯了。”老師過來看了一下,真的改錯了。老師豎起大拇指說:“文濤,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聽了這句話,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以和為貴,以誠為本!”這良好的家風,伴著我一路成長。在學校“尚行”、“尚學”、“尚思”、“尚進”四星評比中我被評為“尚行之星”。看著獎狀,我暗自給自己加油,在以后漫漫的人生航程里我會帶著這樣優良的家風,揚帆直行,直抵夢想的彼岸!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