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手抄報重陽節是幾月幾號篇一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節”名稱見于記載卻在三國時代。
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陽節沒有被納入法定假期,所以不放假。
節日期間,可以登高、上墳祭祖、賞菊、吃糍粑、重陽糕、焙果、飲菊花酒、插茱萸·簪菊花。在家陪老人,或帶老人外出玩。
重陽節手抄報重陽節是幾月幾號篇二
【唐】司空圖
菊開猶阻雨,蝶意切于人。亦應知暮節,不比惜殘春。
重陽山居
【唐】司空圖
此身逃難入鄉關,八度重陽在舊山。
籬菊亂來成爛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隨歷日三分盡,醉伴浮生一片閑。
滿目秋光還似鏡,殷勤為我照衰顏。
重陽山居
【唐】司空圖
詩人自古恨難窮,暮節登臨且喜同。四望交親兵亂后,
一川風物笛聲中。菊殘深處回幽蝶,陂動晴光下早鴻。
明日更期來此醉,不堪寂寞對衰翁。
重陽四首
【唐】司空圖
檐前減燕菊添芳,燕盡庭前菊又荒。
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節更悲涼。
雨寒莫待菊花催,須怕晴空暖并開。
開卻一枝開卻盡,且隨幽蝶更徘徊。
青娥懶唱無衣換,黃菊新開乞酒難。
長有長亭惆悵事,隔河更得對憑欄。
白發怕寒梳更懶,黃花晴日照初開。
籬頭應是蝶相報,已被鄰家攜酒來。
重陽阻雨
【唐】司空圖
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
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
【唐】韋莊
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若吟。一杯今日醉,萬里故園心。
水館紅蘭合,山城紫菊深。白衣雖不至,鷗鳥自相尋。
重陽節手抄報重陽節是幾月幾號篇三
【唐】朱慶馀
一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
草際飛云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籬畔菊,今日為誰黃。
2.重陽日陪韋卿宴
【唐】朱灣
何必龍山好,南亭賞不暌。清規陳侯事,雅興謝公題。
入座青峰近,當軒遠樹齊。仙家自有月,莫嘆夕陽西。
3.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唐】樊忱
凈境重陽節,仙游萬乘來。插萸登鷲嶺,把菊坐蜂臺。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開。秋風詞更遠,竊捓摯翟鍘。
4.九日登巴臺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臺。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5.九日題涂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6.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重陽節手抄報重陽節是幾月幾號篇四
重陽秋雁未銜蘆,始覺他鄉節候殊。旅館但知聞蟋蟀,
郵童不解獻茱萸。陶潛何處登高醉,倦客停橈一事無。
來歲公田多種黍,莫教黃菊笑楊朱。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慚弱質。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唐】權德輿
嘉節在陽數,至歡朝野同。恩隨千鐘洽,慶屬五稼豐。
時菊洗露華,秋池涵霽空。金絲響仙樂,劍舄羅宗公。
天道光下濟,睿詞敷大中。多慚擊壤曲,何以答堯聰。
【唐】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重陽節手抄報重陽節是幾月幾號篇五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愈之后,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
恒景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于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恒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
恒景廢寢忘食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一天,仙長把恒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恒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恒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后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后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重陽節手抄報重陽節是幾月幾號篇六
◆重陽晴,一冬凌;重陽陰,一冬溫(京)
◆重陽晴,一冬晴;重陽陰,一冬冰(蘇)
◆重陽無雨一冬晴(蘇、浙、鄂等)
◆重陽無雨,九月無霜(皖)
◆重陽無雨,冬至多雨(湘)
◆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干(贛)
◆重陽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晴一冬(閩)
◆重陽有雨,下年雨缺(陜)
◆過了重陽節,一怕霜來二怕雪(鄂)
重陽節手抄報重陽節是幾月幾號篇七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
老朋友準備好了豐盛飯菜,邀請我到他的農舍(家)做客。
翠綠的樹木環繞著小村,村子城墻外面青山連綿不絕。
打開窗子面對著谷場和菜園,我們舉杯歡飲,談論著今年莊稼的長勢。
等到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那一天,我還要再來和你一起喝酒,一起觀賞菊花。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農家恬靜閑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通過寫田園生活的風光,寫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韻。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樸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作者以親切省凈的語言,如話家常的形式,寫了從往訪到告別的過程。其寫田園景物清新恬靜,寫朋友情誼真摯深厚,寫田家生活簡樸親切。
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用語平談無奇,敘事自然流暢,沒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跡,然而感情真摯,詩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情趣,從而成為自唐代以來田園詩中的佳作。
重陽節手抄報重陽節是幾月幾號篇八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日登巴臺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臺。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題涂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閏九月九日獨飲 【唐】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云。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筑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仿佛,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別后登此臺,愿言長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