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童年的故鄉字篇一
我出生時,奶奶已經五十八歲了,而現在,奶奶已經七十歲。
老家有一個大院子,院子里有美麗的花草樹木和許多昆蟲,比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奶奶經常在菜園里種菜,我則在旁邊除草。鋤頭我拿不動,只好用鏟子。那時的我,不認識什么是菜,什么是草。往往把韭菜當草除了,把狗尾巴草當谷穗留著。
奶奶問:“這是什么?”我說:“谷穗!”奶奶大笑:“我們每天吃的就是這個嗎?我說:“是的!”奶奶把一根“谷穗”拿起來,跟我慢慢講解:“谷穗是有芒針的,狗尾巴草沒有!”在奶奶的指導下,我把狗尾巴草全鏟除了。
轉眼間,老家周圍的環境多姿多彩。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在說話似的。
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那大團的白云,好像撒了花的白銀似的。
搬離老家有三年多了,可是記憶中在那里生活、聊天的場景,卻始終在腦中不斷浮現,記憶猶新。那里是我出生和長大的地方,無論將來我走多遠,那里都是我的根,正所謂: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憶童年,思故鄉,悠悠情意訴衷腸!
童年的故鄉字篇二
當霧靄逐漸散去,眼眸漸漸清晰。痛定思痛,我透過歲月的瞳孔,洞悉著捱過生活的斑駁記憶。
倘若回憶只是回憶,我又何須回憶?
題記
殘垣的墻壁,透過夏日的烈光,斑駁盡顯。不知是風帶走了輝煌,還是雨腐蝕了鋒芒。
我趟過田埂,穿過曾經熱鬧的村莊,站在高高的山崗上,俯視著一望無際的田野。猶新的記得------背著掛包的我,奔跑在鳥語花香的田梗上。
竹子,梔子,李子,紫云英,菊花,美人蕉………,這些伴隨我走過童年的記憶,漫漫浮現于腦海中,也許是時光走的太快,忽視了我的等待,抑或是我不愿去暢想童言無忌的快樂,以面對現在過的并不如意的我。
門前的那棵老槐樹,守衛著夏日少有的清涼。只是當時年幼的我,并不知它所孕育的內涵。待多年以后,我駐足而立,頓時覺得無比空曠,心中莫名的感傷油然而起。慶幸的是,我還清晰的記得坐在它下面拿著蒲扇帶著滿臉慈祥笑容的老人。
竹林,還是那片竹林,只是少了很多曾經留下的腳印,多了些安靜和荒蕪。繚繞的炊煙沿著并排整齊的瓦礫緩緩苒起,還是原來的樣子,只是略顯孤單寂寞。
掉漆的門楣,泛黑的櫥窗,印證著歲月帶來的滄桑。而我,仍然不忘,每當風起云涌,電閃雷鳴時,它們所發出令我驚恐的咯吱聲。
白色的墻壁已泛起歲月留下的泥黃,經過風吹日曬、寒暑交替,終究是變了模樣,唯一不變的是它一如既往的矗立于此,恪守著自己的職責。
所有的這一切,一如朦朧的記憶,在流年的回廊里徘徊。
一首久違的“我心中有個太陽,我心中有個月亮………”,把我帶回了兒童時的記憶,亦把我帶回了魂牽夢繞的故鄉。
只是這一切的一切,隨著時光的流逝,已經風化了原有的模樣。一如長大后的我,一步一步遠離了兒時的夢想。
零散的記憶,怎么也拼湊不出兒時完美的畫卷。但我仍念,仍念那一抹穿過歲月的洗禮無憂無慮的童真。
童年的故鄉字篇三
仲夏的艷陽,遍灑在山莊上,暖暖的南風倦了疲憊的雙眼。突然,一聲長鳴震醒了我。我搖晃著從車上走到這思念已久的故鄉。
一看到這美麗的故鄉,我一路上的疲勞消失得無影無蹤。
來到爸爸兒時的小屋,屋里已破爛不堪。看到門口這無邊無際的原野,感覺心曠神怡。步入田野,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咦?是什么?原來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發出的清香。再看,到處都是小白菜、番茄、玉米、土豆、花生……還有許多農民在擺弄那片屬于他們自己的小田地。
走到那鄉間的小路上,有一種漫步在寧靜的天堂里的感覺,在這里走路,可以隨意地走,隨意地跳,隨意地跑。這里的田野里什么都是自由自在的,都是無拘無束的,一切似乎都有生命力。隨意地問一聲,好像旁邊的油菜花也會回答。
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萎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墻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墻頭上飛走一只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
這里的湖水清得能看見魚兒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用手輕輕一點,便從我的手指處輕輕漾開一圈一圈的波紋。用手輕輕一劃,后面的波紋追著我的手在嬉戲。
這美麗的故鄉,純樸的故鄉,可愛的故鄉,你永遠在我的腦海里!
童年的故鄉字篇四
凋零的樹,露不出一點雜質。它度過了春的纏綿,夏的任性,深知抵擋不住冬的寒冷,方才收斂起來,享受著秋的安寧。秋天的小山丘,每一寸地都是我們曾經滾過、摸過,爬過的,兒時玩耍的天真爛漫,現在回想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秋天的山丘上,平地上,野徑上,處處充滿童年的趣味和家鄉的野味。
秋天的平地上,有著一大片麥田。這是我們的避難所,每當遇到自認為天大的事,我們就會來到這里,坐在兩根麥穗劍。一陣涼風吹來,吹干了我的眼淚,卻吹不彎麥穗,麥穗在風中搖曳著,告訴我要像它一樣,心里空空的,不要裝任何心事,這樣,任憑風怎么吹都吹不倒。
秋天的野徑,兩旁鋪滿了落葉,這就是秋釋放出的信號——葉落歸根,該回家了。可是,樹葉們也許不知道,它要回歸的家不僅僅是那棵樹的根,這一片野徑都是它的家,只要有故鄉泥土的地方,都是它的歸宿,因為,這是它曾用生命滋養過的土地。就像我一樣,被我踩過的每一寸泥土,都有關于家鄉的回憶。
被秋雨沖刷過的記憶,已不能輪回。兒時的我們與兒時的山丘、麥田、野徑結下了不解之緣。等我們長大成人,相約再次牽手來到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