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寶爸爸字寶爸篇一
由于客家對釀情有獨鐘,把其他包進去的菜式也叫釀了,如“釀粄、釀春”等,但廣西賀州的客家人把釀豆腐叫“豆腐釀”。
釀豆腐做法一:
豆腐、豬肉(肥瘦)、香菇、蔥、生抽、芝麻油、白糖、淀粉
1、豆腐對半切成長方形的塊,用小勺子在每塊豆腐中間挖一個小洞,香蔥切成蔥花備用。
2、 香菇事先用水泡1小時泡發(fā),和豬肉一起剁碎,放入適量的生抽,芝麻油,糖,淀粉攪拌均勻,放一邊腌制半小時至完全入味。
3、將腌制好的肉餡釀入豆腐里。
4、平底鍋熱油,放入豆腐塊小火煎制。將每一面都煎至金黃。
5、取一小碗,再倒入適量的生抽,糖和淀粉和適量的水,調(diào)成醬汁。
釀豆腐做法二:
油豆腐、豬肉、芋泥、蝦米、水發(fā)香菇
姜末、蔥末、黃酒、麻油、胡椒粉、鹽、味精、豉油各適量
1、芋頭蒸熟制成泥。
2、豬肉、蝦米、冬菇一起搗碎,芋泥和其他配料一起攪拌均勻,釀進油豆腐里面,落油鑊中炸一下,再放入豉油燒至熟透即可。
苦瓜1500克,五花肉300克,鹽、花生油、糯米、魷魚須、香菇各適量。
1、將糯米、魷魚、香菇用溫水發(fā)好;糯米以泡到米粒變軟為宜。
2、將苦瓜去皮去瓤,洗凈,切10~15厘米圓墩;
3、五花肉、香菇、魷魚須切成粒備用。
4、用炒鍋加適量油將糯米炒至透明;釀苦瓜配料、制作照片(11張)
5、將肉和魷魚、香菇等爆炒至六成熟或爆香。加入鹽適量與糯米攪拌均勻備用。
6、將空心苦瓜墩填滿糯米餡,擺入盤內(nèi),入籠蒸熟即可。也可直接放入電飯鍋內(nèi)加入泡香菇的汁(泡前需洗凈香菇)煮熟。
茄子一斤、豬肉二兩半。調(diào)料:醬油二錢、精鹽一錢、味素二錢、香油二錢,面粉一兩、蔥姜少許。
1、肉剁成細餡,加入醬油、精鹽、味素、香油、蔥姜末拌均勻。面粉用水攪成糊。
2、茄子去皮,順長切一分五寬的夾子片,再把拌好的肉餡釀入茄子內(nèi)。
3、把釀好的茄夾口用面糊封上。鍋中放寬油,油燒熱,把茄夾炸至七成熟表面呈虎皮色出鍋,碼入碗中,再上屜蒸,熟透后扣入盤中。
4、放兩手勺鮮湯,加入精鹽、味素,調(diào)好口味,用水和淀粉攪拌勾汁,滴幾滴香油,澆在茄上即可。
腐皮、冬菇、豬肉、筍肉、糯米粉等
1、冬菇浸軟去腳,揸干水,蒸10分鐘,切絲。
2、筍肉洗浸切絲,揸干水。
3、下油2湯匙,爆透筍肉,下冬菇、甘筍炒勻,埋芡。加入芫荽炒勻,待冷備用。
4、把腐皮改成約5寸方形,每張腐皮搽勻汁料,放入適量餡,包密成長方形,用粉糊封品。
5、下油燒熱,油要多些,放下腐皮卷,半煎炸到金黃色,原件或切件上碟。。
雞蛋(若干個)、前胛肉(200g)、蔥(四根)、冬菇(5個)、馬蹄(3個)。
1、把前胛肉(去豬皮)、冬菇(去腳水浸軟)、蔥頭、馬蹄(我忘記買了)一起剁好,加適量鹽調(diào)好味。
2、打好雞蛋,加適量鹽攪拌均勻。可以先用少一點的蛋,看餡的多少下料。
3、起油鑊,放兩匙羮蛋液煎。記住:一定要關小火,不然做唔贏手腳。
4、在中間的蛋還沒有熟的時候放適量餡下去。
5、接著用鑊鏟鏟起半邊覆過去,兩面翻煎一會。
6、煎好的蛋角鏟進煲缽,加適量的沸水,撒一點蔥花,用文火煲沸即可。
三寶爸爸字寶爸篇二
奶奶時常對我嘮叨,你爸爸在你媽媽眼里簡直是根“草”。
爸爸在媽媽面前還真是個綿羊,百依百順。起床后,媽媽差使爸爸拿尿盆倒尿罐,爸爸居然全干了。媽媽說左鄰右舍里跟誰走近點跟誰走遠點,爸爸居然全聽了。爸爸正跟人閑侃,媽媽一聲河東獅吼,爸爸居然乖乖地回去了。有一次爸爸正跟人喝酒,媽媽上前只扯一下耳朵,就被拽進了家。村里人有大事商量,爸爸只要一出場,人們就說,這商量大事你也做不了主,還是把你家里的請來吧,爸爸還真把媽媽叫來了。爸爸成了村里有名的“筢耳朵”。
媽媽以能管住爸爸而感到很得意,神氣活現(xiàn)的。
我從學校回來,奶奶跟我嘮叨著媽媽和爸爸的“戰(zhàn)爭”。
我聽后驚呆了,沒想到爸爸的胸懷竟這樣寬廣。
慢慢去疼愛生命中的寶貝,爸爸這詩一般的語言,像一道陽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滿分揭秘】
小作者能從材料中父親的成才觀聯(lián)想到自己父親的家庭觀,以奶奶的敘述為經(jīng)線,以父母的感情變化為緯線,刻畫了一個有情有義的大男子形象:對父母有孝心,對子女有愛心,對愛人有耐心。結尾處“慢慢去疼愛生命中的寶貝”,深刻的立意富有生活底蘊,引發(fā)了讀者的強烈共鳴,因為敘述簡潔生動,感情真摯,情與理相生,人與事相融,令人折服。
【考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短文,根據(jù)你的感悟作文。
要求:1.自擬題目,文體不限。2.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xiàn)與本人有關的人名與校名。
三寶爸爸字寶爸篇三
大家都聽說過“吉祥三寶”,沒聽過“和諧三寶”吧,聽了下面的故事,你一定就明白了。
“大寶 ”就是我爸爸。爸爸特別愛學習。別看快四十歲了,還報了自學考試每天捧著書如饑似渴地看,有時看到深夜一、兩點才關燈休息。因為爸爸小時候生活條件有限,雖然學習成績十分優(yōu)秀,但還是沒進入大學校門,現(xiàn)在一提起這事,總是懷著遺憾的心情。爸爸見我有時學習松懈,就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嬌嬌,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呀!我小時候家里條件那么差,我都能在年級名列前茅,你現(xiàn)在學習環(huán)竟這樣好,長大了考不上博士后都對不起我和你媽媽!希望你加倍努力吧!”爸爸閑暇時就是看書,我家書櫥里滿滿的裝著爸爸的“心肝寶貝”,從小熏陶的我也養(yǎng)成愛看書的習慣。
“二寶”就是我的媽媽。我的媽媽特別有耐心。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作業(yè)題也越來越難,媽媽總是陪著我一起做題,她看我的解題思路,有時還進行母女答題競賽,真不愧是我的良師益友。記得那次我有一道題不會,媽媽給我講解,不知怎的,媽媽給我講了好幾遍,我還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媽媽沒有灰心,而是放慢語速,有用林一種解題方法講解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媽媽常說:“你現(xiàn)在學的不僅僅是1+1=2,而且是它的原理,要學會舉一反三,多動腦才有提高。”媽媽不愛打扮,有些家長總是“花枝招展”的,引來許多羨慕的眼神,媽媽卻不愿意為化妝品浪費一分錢,但為了我的智力投資,媽媽總是毫不吝嗇。
這就是我們“和諧三寶”。人們總是說“以小見大”,我想,當奧運會開幕期間,外國友人見到我們“和諧三寶”,一定能感覺到,整個中國是多么和諧。
三寶爸爸字寶爸篇四
佛教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僧寶,三寶是佛教徒皈依的對象。佛寶是已成就圓滿佛道的一切諸佛;法寶指諸佛的教法;僧寶是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的僧團。佛教徒只有皈依三寶,才能真正修得解脫之道。
1、佛身是指于無量阿僧祗劫,不惜生命,勤修六度萬行圓滿,獲一切種智,具足一切勝妙功德的佛果者,包括法身、報身和應身。
2、佛德是指成就佛果的諸佛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量心及壽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包括智德、斷德和恩德。
佛教三寶中的第二寶是法寶,法寶是三寶的核心。法是梵文音譯達摩的意譯,意思是佛教的基本義理。所謂法寶是指諸佛的教法,主要以釋迦牟尼的教法為主。
1、以涅槃解脫、常樂我凈為體性;
2、以三十七道品為方便;
3、以八萬四千法門為調(diào)伏眾生的甘露法藥。
3、福田僧是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門,雖然未證道果,但亦能庇蔭眾生,能給予眾生安穩(wěn)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