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篇一
聽老輩講,端午佳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也數秦國野心,要一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御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首選。這一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御,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認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御,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于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么撈的到?當時人們說水里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尸體,蛟龍吃飽了就不吃尸體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佳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佳節就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佳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那里端午佳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都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著小雨,我吃著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群里。那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眾是有多少,——數不清;并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就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著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著鼓點的節奏,揮舞著船漿,喊著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并進,爭先恐后,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轉眼,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眾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劃龍舟,我愛端午佳節!
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篇二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春節。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的。
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豐富的民族特色。由于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屬于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我和姥姥在春節都會做這些事情:比如祭祖、祭灶、逛廟會、包餃子、吃春卷、看春晚……下面我就詳細的介紹一下吧!
在春節這天我們早早的起了床,這時姥姥已經把香噴噴的餃子端上了桌,我看后食欲大增,馬上去洗漱,回來拿起筷子夾一個放在嘴里,滋“好多汁呀”我叫了一聲。吃完飯我和家人就去逛廟會了,到了廟會現場,“哇”這里好多人啊,我自言自語著,姥姥聽見了告訴我每年都是這樣的。小吃都有好幾條街,商鋪一家挨著一家,什么都有,看的我眼花繚亂。吃著小吃,感受著春節的喜悅。我們全家開心極了。逛完廟會我們開心的回家了。到家后我們在一起包著餃子,看著春晚,全家洋溢在一片歡笑聲中,新年的鐘聲馬上就要敲響了,我們高興的出去放煙花和鞭炮啦,五顏六色的煙花噼里啪啦的響成一片,震耳欲聾,把天空照耀的像白天一樣。放完鞭炮后檢查有沒有沒熄滅的鞭炮皮,確定沒有后我們就開心的回家睡覺了。
還有很多活動我就不一一介紹了,這就是我的春節生活,相信你們的也很豐富多彩吧!
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篇三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制品和絲線繡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篇四
1、粽子香,香出你節日的歡笑。祝端午節快樂!
2、送你一株吉祥艾草,愿你把好運緊緊鎖住。
3、滿紙肺腑言,送你真祝福。
4、愿你度過這美好的一切,端午節安康。
5、愿你幸福圍繞,好運相隨,端午安康!
6、端午節到了,祝你闔家團聚,幸福安康!
7、香粽傳遞世間情,雄黃淺嘗保吉祥。
8、端午節到了,愿你快樂相伴,萬事如意。
9、快樂飲雄黃,健康佩香囊。
10、送你一份雄黃,愿你“雄”霸幸福。端午安康!
12、端午節到了,愿你品著幸福的粽子,賞著快樂的龍舟,快樂不斷!
13、端午節又到,祝你端午快樂,好運連連。
14、兜粽香,沐蘭湯,快樂祝福冠群芳!端午節愉快!
15、我祝你,每天快樂在一起。端午節到了,祝你端午快樂。
16、端午節到了,祝快快樂樂,開開心心。
17、聞著粽子香,思念漂過江。
18、一個個粽子香又香,問候傳送千里遠。祝你端午節快樂開顏!
19、端午飄香,愿事事昌。
20、祝愿開心每一天;祝端午節快樂!
21、端午節,好心情。
22、端午快樂,幸福安康!
23、送你一葉艾草,愿你“艾”得甜蜜。端午安康!
24、朋友,端午節到了,別忘了提醒身邊的人吃粽子啊!
25、端午粽飄香,愿您事事昌。
26、鮮花綻放,粽子飄香。
27、愿你跟成功一路奔跑,把平安緊緊擁抱,與幸福攜手到老!
28、金玉滿堂,龍鳳呈祥。
29、端起幸福,如意逍遙!
30、端午節,吃粽子,團團圓圓好喜慶。
31、端午節,送你粽子一個,愿你幸福圍繞,好運相隨,端午快樂!
32、愿你的日子像五彩線一樣五彩斑斕,事業像龍舟一樣永爭上游。
33、愿你端午人快樂,身體健康莫大意!
34、偶爾的繁忙,不代表遺忘。端午節的到來,愿你心情舒暢。
35、飲著雄黃酒,好運年年有。
36、葉葉層疊,好運不歇。
37、粽子味美,給你帶來財氣!
38、初夏的陽光燦爛,愿你心情更愉快。端午節到了,祝你端午節快樂。
39、愿你每一天都在幸福的庭院散步,祝你端午節快樂!
40、又是一年端午至,又是一個粽葉飄香的時候。
41、愿你笑一笑,青春不變老。
42、端午快樂,萬事吉祥!
43、別的就不多說了,多說就耽擱你吃粽子了。端午節快樂。
44、雖然沒有時刻問候,卻一刻未曾忘記!預祝端午節快樂!
45、粒粒紅棗心歡喜,滴滴雄黃吉祥意。
46、天天開心,事事如意。
47、念念未敢忘,問候送心上。
48、合家美滿,順順利利!
49、愿吉祥,祈安康。
50、端午節愿開心陪你每一天,好運伴你每一秒!
51、端午節到了,禮物雖輕,是我一生一世的祝愿,祝你端午節安康!
52、掛上清香的“艾草”,愿你端午平安好。祝福你端午節健康快樂!
53、祝愿端午節快樂連連,生活甜甜,愛情綿綿,幸福滿滿!
54、端午節,濃濃情,傳誠摯祝福,送美好心愿;祝端午節快樂,朋友!
55、淡淡粽葉香,濃濃朋友情,根根絲連線,切切輕易牽。
56、開手機,看短信,多少祝福數一數。祝端午節快樂,端午節幸福!
57、粽兒飽飽,財源好好。
58、闔家幸福,端午快樂!
59、開心每一刻,平安每一天!
60、粽子香,粽子甜。
61、愿你品嘗出人生的美好,祝你健康,開心快樂到老。
62、端午節快到,提前送祝福。
63、裹上濃濃思念情,包上片片祝福聲。
64、粽子嘗嘗,幸福久久萬年長。
65、喝黃酒,貼五毒,年年歲歲都有福。
66、端午節就到,真誠的祝愿:端午節快樂!
67、祝甜甜的你,過個甜甜的端午!
68、龍舟駛江里,艾草掛門上。
69、愿我能把世上最好的祝福帶給你,祝端午節快樂!
70、帶香囊,喝雄黃,驅邪去災體健康。
71、端午送祝福,實惠又吉祥。端午節快樂!
72、祝端午節愉快!
73、春光駘蕩,國步龍騰。
74、祝:端午快樂,萬事吉祥!
75、端午佳節,愿幸福常駐你家!
76、端午節將至,祝你“粽”是快樂幸福!
77、今日端午節,一盤粽子送給你,粽子包著棗,祝你健康永不老。
78、生活多色彩,樂趣其中藏。祝你端午節安康!
79、每逢佳節倍思親,祝你端午節平安快樂!
80、端午節快樂,愿你一生都平安!
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篇五
style="color:#125b86">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1五月天,是端陽。插艾葉呀,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說的就是過端午節的情景。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相傳戰國時期楚國二閭大夫屈原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他的投江日----農歷五月初五定為了端午節。每年一到這個日子,賽龍舟、吃粽子就是主要的活動。據說人們賽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不讓河里的魚兒不去吃屈原的遺體。
不過,在我外婆家,至今還保留著端午節吃粽子、戴香囊的習俗。每年端午節,外婆會給我們一家包粽子吃。她和我媽先去采摘一些新鮮的竹葉,清洗干凈----先放進熱水中煮一煮,同時將準備好的糯米浸泡好以后,外婆就開始包粽子了。每次她選取兩三片葉子,左右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接著往里面小心翼翼地放糯米,最后用棉線綁住。一個粽子寶寶就誕生了。外婆喜歡根據每個人的口味包不同的粽子:我喜歡吃白粽;媽媽喜歡吃肉粽;外公喜歡吃黑米粽哪些穿著綠衣裳的寶寶在爐火上煮著,還沒出鍋呢,空氣里就已經彌漫著粽子的香味了,叫人饞得直流口水,我恨不得立馬拿出來狂吃。
端午節前夕,媽媽會給我在褲子或衣服上佩戴香囊。我的香囊是藍色的,十分香,走到哪都能聞到。聽媽媽說,香囊里面的艾葉和雄黃有辟邪驅瘟的作用。
我的最愛----端午節。就是這樣歡樂、祥和的一天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