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岳飛傳讀后感字篇一
此書對我感觸最深的是岳飛、宗澤、韓世忠等將士英勇作戰,精忠報國的忠勇行為,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反對民族壓迫,反抗外來侵略的優良傳統,鞭笞了秦檜等人的投降賣國,陷害忠良的丑惡行徑。所以,《說岳飛傳》這本書不愧為一本好書。
在深深敬佩岳飛英勇作戰、”精忠報國”的同時,我也深深替岳飛婉惜。他雖愚忠,但忠的有骨氣,他的好身手,對人民對祖國的愛讓我們感動,但他的死卻是一遺憾,沒有使他的偉大升華到更智慧的境界,始終是一個遺憾啊。
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假若岳飛知道這句話的含義,假若岳飛沒有糊里糊涂的愚忠,而有自己的主見,那么秦檜就是發上120道金牌也召不回岳飛,一個民族英雄,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怎么會輕而易舉地被“自家人”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死呢?因此我們的家長也好,我們自已也好,不僅要“有才”,而且要“明理”。
看了岳飛傳后,我終于懂得了岳飛的偉大,他所看中的是為百姓謀福,也不在乎誰掌權,誰奪利,他是個老實人,也是因為這一點,才讓那么多的英雄好漢拜服在他的腳下吧。
岳飛傳讀后感字篇二
岳飛,是我國歷史上的英雄,我國的棟梁,南宋的救星,不料,卻死于奸臣之手。
南宋時期,封建皇帝腐敗無能,驕奢淫逸。早已對中原虎視眈眈的金國趁機進兵,攻進汴梁,俘入了宋徽宗、宋欽宗兩個皇帝。這時,偉大的民族英雄岳飛像一顆明星出現在華夏大地的上空。岳飛自幼接受母親的愛國思想教育。苦練殺敵本領,精通兵法,南征北戰,英勇無敵。在朱仙鎮大戰中重創金兵。可惜秦檜假用朝廷名義令他班師,并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岳飛勒死于風波亭。
‘我爸是李剛’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縣級警察局副局長的兒子就敢如此囂張,念后來改錯態度良好,從輕處理。這不但是家長溺愛孩子,又體現出對法律地無視,自認為自己的爸爸是副局長就有恃無恐,太可笑了。
我們都要做像岳飛一樣的忠臣,要有一顆愛國的心。
岳飛傳讀后感字篇三
我讀了《岳飛傳》這本書。書中的故事一環扣一環,極為精彩。仿佛我也融入了情景當中。
在北宋末年,烽火四起,戰亂不斷。當時百姓生活困苦,過著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日子。
宋徽宗崇寧二年的一天,河南相州湯陰縣岳家莊莊主一家喜氣洋洋,張燈結彩。他的妻子姚氏生了個小兒子取名為岳飛,后因家鄉發洪水妻子姚氏帶著岳飛逃到了河北大明戶黃縣的麒麟村。被一個富人所收養,到了岳飛十幾歲時富人出于好心讓岳飛跟著自己的孩子一起讀書學武。岳飛聰明勤學,又刻苦練習武功。二十幾歲就去縣里比武,黃縣縣官看岳飛是個才子日后一定飛鴻黃達,縣官就讓自己的女兒嫁給岳飛。之后,周侗就讓岳飛去上縣城拜見岳父大人。到了縣衙岳飛降服了一匹力大威猛的白色大馬,岳父大人一高興就把這匹馬送給了岳飛。
不久,岳飛的義父去世,收服了牛皋,相州應試,帥府談兵,槍挑小梁王,群英結義……奸臣害岳飛,岳飛遇害。
讀完這本書,我感到岳飛那么正直、善良,為國家奮不顧身的殊死拼搏,卻被奸臣秦檜所害。可見當時的皇帝多么腐敗呀!雖然岳大將軍逝世,但是他的兒子岳雷又重振雄偉!
岳飛傳讀后感字篇四
《岳飛傳》這篇故事講了岳飛從小到大的經歷。
岳飛是窮人家的孩子,沒錢上學。一次,岳飛聽到外面的私塾傳來朗朗讀書聲,很羨慕就搬來小凳墊腳,趴在墻頭上聽課。
有一天,老師周侗有事要出門,留下三道題目讓王貴、張顯和湯懷他們做。岳飛見先生出去了,就悄悄溜進書房。王貴看見了,一把扯住岳飛,要岳飛代做這三道題。岳飛不答應,王貴他們三個就把岳飛反鎖在書房里,然后一溜煙跑沒影了。岳飛只好把三道題都做完了。他心想,“如果能得到老師的指導,將來一定有出息!”于是,就在墻上寫了一首詩,還提上了自己的名字。
我很敬佩岳飛,因為他很刻苦,而且才七歲就會寫詩,太厲害了!岳飛參加科考武舉射箭比賽。周侗給李春說;“岳飛年紀雖然小,卻拉得開硬弓,恐怕要射到二百四十步開外。”李春就叫校尉把箭垛擺到二百四十步外。岳飛連發九箭,那打鼓的士兵從岳飛放第一支箭起一直敲到第九支射出才停下。
后來,岳飛當上了元帥打了好多勝仗。但是父子三人岳云、岳飛、義子張憲最終卻死在了漢奸秦檜的手里。
后人為了紀念岳飛就在西湖邊修了一座岳王廟,把他的墳也遷到了這里。在岳飛墳兩旁,人們用鐵鑄成秦檜夫婦的跪像讓他們永遠受別人的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