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路上字篇一
青春故事,每個人都寫進日記里的瑣事,每個人都留給記憶里的最美回憶。青春,我們來過,我們行在路上。
今晚,我一個抱著一本書行在校園的中央主道,看著匆匆來去的行人,看著霓虹燈下自己無奈的身影。漫步在這條路上,我不知道已經是第幾次了,但是意識里的習慣,習慣走在這條漫長而又寬闊的主道。不經意間,走過你的樓下,看著整個樓層燈火通明,看著有你的樓層。
漫長的主干道,我每天路過兩次,但是每次路過遇到你的機會是百分之一,這就是你,我才習慣這條主干道,每天晚歸,我總是抱著一本書姍姍來遲,在這條路上走來,懷揣著有你的心事,期待與你相逢,但是,每次除了霓虹燈陪我走過就是那些匆忙的行人,每天經過你的樓層,總是習慣看一眼,想著在某個窗口和你的目光對接。
青春路上,難免與自己心愛的人擦肩而過,每次擦肩而過的痛留在心里好久好久,我不知道,我的半畝心田曾幾何時裝進了你,我也不知道,曾幾何時,習慣了有你的時光,莫名的心痛不知所以然的思念和牽掛,看著匆匆行人,我總是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尋覓,尋覓你的存在。有你的歲月,不曾感到時間煎熬,每次擦肩而過,總是矚目在原地呆呆的看著你離去的背影,看著那份熟悉而又陌生的感情在靜空下消失。
時光境遷,匆匆光陰,紛擾中難得一份安靜,安靜的我,莫名的思念,敲擊鍵盤寫下你,在字里行間尋覓你的氣息和身影,為你寫下文字篇篇,為你在每個安靜的早晨思念。匆忙的腳步,我們沒有時間停留交談,在虛擬的世界里,我們彼此了解,談天說地,無所顧忌,從世界聊到內心,從國家聊到自己,但在現實中,我們總是有所顧忌,說話總是說一半,留給心里一半,有一句每一句的。虛擬中,我們的距離如此之近,現實中,感覺我們的距離相隔千山萬水,離得遙不可及,無意間的兩眼相對,看著你的眼神里寫滿著屬于你自己的故事,但總是刻意的避免目光對接,為那一絲的尷尬留下空間。
曾在多少個日夜,為你留下的淚水打濕了夜間的枕巾,思念蔓延心海,卻只能自己煎熬,戀上你的時光你的夢,戀上有你的每一天,只奈腳步匆忙。他日,我會揮筆為你寫下篇章,為故事續寫結尾。
青春路上的故事永無止境,向年少輕狂的我們,為漸行漸遠的青春致敬。
在路上字篇二
;樹
越往西走,樹就越少。
在祖國廣袤的西部,樹就是家的象征。有樹的地方才會有人煙,有人煙的地方才會有家,有家的地方才會有快樂和幸福。
就我所見,一路向西,路邊的樹主要有兩種:楊樹和柳樹,都是極耐旱的植物。楊樹沖天而起,把頭高高伸向藍得一無所有的天空。柳樹俯身向下,把根深深扎入同樣一無所有的大地。天高地闊,天地合一,這才是西部。
有時車在路上跑了一個多小時,眼睛因為大地空闊和單調的黃色幾乎干澀流淚時,一片綠色讓你懂得了什么叫絕處逢生。在西部,只有樹才能帶來讓人眼前一亮的綠色。草不行。雖然在一望無際的戈壁上,也有零零星星的草在奮不顧身地生長,但它只能證明生命的不屈和頑強,而不能帶來滿眼的綠色。
路邊的房子都很低。低是一種姿態,容易受到樹的蔽護,容易躲避風的襲擊。什么叫能屈能伸?什么叫適者生存?在西部,這些虛頭巴腦的詞一下子變得實實在在、可感可觸。有人的地方就有樹,就有綠色;沒人的地方就連草也是一棵一棵的,連不成片。
突然想:能不能搞一次大規模的移民呢?把在北上廣深那些所謂的一線城市找不到工作的人,買不起房子的人,沒錢結婚的人統統遷到西部,讓他們種樹,種成片成片的樹;讓他們蓋房,想蓋多大就蓋多大,最好每家都有個別墅,別墅里都有個像奧運會游泳比賽時用的那么大的泳池。
好像說到問題的關鍵了:有樹的地方一般都有水。人找到了水源,才會在這里開荒種樹,蓋房安家。而西部恰恰缺的就是水。
怎么辦?我是沒轍了,所以只好沉默。但有膽大的說了:把喜馬拉雅炸了,讓珠穆朗瑪的雪水流下來,滋潤祖國最廣袤的西部大地。這好像是癡人說夢,更像是無知者無畏。
但有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誰又敢說,這就真的只是一個夢呢?
水
水對于西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廣袤無垠的西部戈壁,人要活著,靠水;樹要活著,更得靠水。
早上剛出哈密市區,駛上通往星星峽的國道,我就被路邊的一個景象吸引了。晨光照耀下,路兩邊的綠化帶上雨霧蒙蒙,綿延數公里,蔚為壯觀。仔細一看,是利用噴灌技術在給綠化帶澆水。準確點說,是給樹根澆水。
在西部,想找一個小城或小鎮,其實相對簡單:找到大片大片,至少也是小片小片的樹。有樹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城鎮。在干旱的西部,水真正的貴如油,惜如金。有了水,樹才會健康、茁壯地活著。而要得到這水,靠的不是天,而是人。如果靠天,我想這樹早死了,人也只能早早地逃了。
所以,為了找到水,用好水,西部人真是絞盡了腦汁。找到水固然重要,但用好水,才是問題的最關鍵。想想吧:盡千辛萬苦找到了水,遇上幾個敗家子,胡日鬼兩下搗騰光了,你說這以后的日子還怎么過呢?咱中國人,講究的可是千秋萬代、生生不息啊!
勞動人民的智慧就在這時開始閃光了!什么坎兒井啊,什么水窖啊,什么提灌、噴灌、滴灌啊,方法之多,效果之佳,只能讓你深深嘆服。從這些方法里,其實你會看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誠意和實踐的成果。只有在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地方,比如新疆,比如西藏,比如寧夏,你才會看到人對自然恩賜的珍惜和感恩。
珍惜,是因為稀有;感恩,是因為賜予。
而珍惜和感恩,我以為,就是人之為人的源初和根本。
風
不到河西,不知道祖國的路寬;
不去新疆,不明白西部的風大。
雖然早知道新疆有個百里風區,但聽人說,它處在鐵路蘭新線上,曾經吹翻過一列火車,與汽車關系不大。路上,我一直聽著歌,沒有聽見窗外的風聲。但當時速100公里左右的車子開始搖搖擺擺、晃晃悠悠時,我才意識到,風來了!
這其實是本次西行路上我最擔心的事情之一。我的車屬于轎車里面比較輕的一款,在這樣的路上,輕就成了一個致命的缺點。但我別無選擇。這是一路向西必須走過的一段路,連繞道的可能都沒有。我能做的就是:降低車速,集中精力,雙手緊握方向盤。大海航行靠舵手嘛。
風聲如同呼嘯一般。不是人的呼嘯,是山在呼,海在嘯。你沒聽過,所以你不懂。活了四十多年,我還從未聽過如此巨大而尖銳的風聲,似乎要把跑在路上的車子一把撕碎。我想試試這樣的風吹到臉上的感覺。剛搖下副駕駛的車窗,車身就猛烈地抖了一下,我右邊的耳朵嗡地一聲就失聰了。
還是老實地開吧。這段路上,沒車超我,我也不敢超別人。風讓路上的車一下有了秩序,也讓人懂得了規矩。自然總在不經意間提醒人們: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
我的背挺得直直的,眼睜得大大的,雙手把方向盤握得緊緊的,右腳也如弓一樣張著,隨時準備踩到剎車上。
詩人韓東說:貧窮而能聽著風聲也是好的。我想說,向西的路上,能聽到祖國如此強大的風聲,也是幸福的。
速 度
只有奔馳在祖國西部的路上,你才會懂得什么是速度。
出發的時候,我一再告誡自己:路上開車要慢,要穩,要把速度控制在100——120之間,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速度。從天水到天祝,從天祝到臨澤,我基本上是按照這個速度跑的,跑得輕松自如,跑得怡然自得。
所以從臨澤往西,往酒泉、嘉峪關走的路上,我的車速基本穩定在160左右。有兩次,在一段筆直的幾乎看不見盡頭,用詩人海子的詩來說就是“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的路上,我狠踩油門,將車速提到了200。200公里啊,同志們!這也許就是一個1.6排量的車所能達到的極限速度了!
無法形容那種速度帶來的自由和快感!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阿根廷足球隊,有一個和馬拉多納并肩戰斗的卡尼吉亞,曾接老馬妙傳,一腳淘汰了當時陣容鼎盛的巴西隊,被譽為“風之子”。我想,當我開著時速200公里的車飛馳在祖國西部的寬闊公路上,我就是一個當仁不讓的風之子!
在風的猛烈吹拂下,那時候車似乎不是在行駛,而是在路上飛!“我要帶你一起去飛翔,走遍世界所有的地方”……蔡琴在《張三的歌》里這樣唱著。此時我覺得我就是劉三,你就是王三,他就是薛三……我們就是那群夢想著走遍世界,卻終將老死在小城天水的中年男人。
拌面和烤肉
到了新疆,不吃拌面和烤肉,如同來了天水,沒有吃漿水面和呱呱一樣,不算來過。
從哈密到吐魯番再到烏魯木齊,在新疆的日子,每天中午拌面、晚上烤肉就成了我雷打不動的飲食組合。這就像老天水人一樣,每天中午不吃一頓漿水面、晚上不炒一盤洋芋絲,簡直就不是過日子。
先說拌面。我曾在新疆之外的n個不同地方吃過新疆風味拌面,直到來了新疆,我才知道我所吃過的那些拌面充其量也就只是風味而已:徒有其表,不見真傳。如同吃呱呱必須要在天水的小巷里,坐在那些不干不凈的小攤上一樣,要吃一碗真正的新疆拌面,也必須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拌面卻在背街小館處。
到烏魯木齊的那天下午,頂著烈日,走了半個多小時,穿過了數條小巷,才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飯館里吃到了最地道的新疆拌面。一盤芹菜炒肉,一盤拉條子,一碗面湯。所謂地道,就以這種極其樸素的形式呈現。那是我此生吃到的最好吃的拌面。面之筋道,菜之家常,湯之粘稠,令人長久回味。
順便說一句,在新疆吃拌面,面是可以免費加的,管飽。這充分說明拌面是屬于底層民眾的,是屬于下苦人的。因此我覺得:拌面就是勞動人民的面,就是拌著汗水和艱辛的面。
再說烤肉。烤羊肉串是新疆的代名詞,這幾乎是中國人普遍的共識。在新疆,晚上轉夜市,最常見的就是烤肉攤。新疆的烤羊肉串給我最直觀的印象就是肉多且大,三塊錢一串,那肉量足可比天水的三到四個。想必你見過天水越來越小的羊肉串吧?有時你都難以想像怎樣才能把那么丁點的肉串到鋼簽上,那該需要多么高超的技藝,需要多大的耐心,需要怎樣的心靈手巧啊!
烤肉加烤馕,才最新疆。把馕烤熱了、烤焦了,就著肉吃,或者把肉卷到馕里吃,有點類似于天水的烤餅夾肉,別具風味。絲絲小雨中,坐在一條昏暗且雜亂的小巷里,在一群大聲喧嘩的維族兄弟中間,間或相互遞一支煙。而肉是嫩的,馕是酥的,這時再有一瓶啤酒……人生的享受,莫過如此吧。
天 氣
新疆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早上出發時,烏魯木齊大雨瓢潑,而且這雨已斷斷續續下了一夜。到吐魯番近200公里的路上幾乎都在下雨,時大時小,時急時緩。雨刮器在眼前左左右右晃了三個多小時,讓人心煩意亂。這其間有些路段是單行道,當大車呼嘯著和你擦肩而過時,雨霧會瞬間噴得你什么都看不見,危險系數相當高。我把車速控制在70和80之間,守著自己的車道,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快到吐魯番時,雨停了,心里一陣竊喜。于是一腳油門,迅速將車速提至120。但還沒走多遠,前面突然毫無征兆、一陣密似一陣地刮起了沙塵,能見度頃刻之間降到了不足百米。大風過處,沙子打得車窗叮當作響,車前窗上仿佛被蒙上了一層灰布,一切都仿佛霧里看花。趕緊松了油門,降了車速。看遠處一坨一坨的風夾著土,夾著沙撲面而來。不是一陣一陣的風,是一坨一坨的風!無遮無攔,肆無忌憚,好像要把沉積了一輩子的寂寞全部發泄出來似的,不講一點道理。
路過鄯善縣城的時候,沙塵天氣就像來時一樣,又幾乎是突然之間,毫無征兆地消失了。也許是剛剛下過雨,路邊一排排的楊樹,仿佛沒有經歷過剛才撲天蓋地的沙塵一樣,身姿茁壯,葉片翠綠。也許是楊樹們對這自然的一切都司空見慣了吧。它們平靜地隨風起舞,用這片廣闊大地上惟一的綠色,讓人們體會到活著的希望。但這時,風,又一陣緊似一陣,狂野地吹了過來。
西部的風,很黃很暴力!起初因為路上車很多,車速提不起來,始終在100以下,所以并沒有覺得今天的風有多大。但到一個收費站時,車停了下來,我卻感到車身在一陣陣地左右晃動。不是地震,是風!不止我的體重較輕的小白軒,我看到前面的一輛大越野也在隨著風的吹動不停地晃動!收費站的窗口是收一個就趕緊關住,我繳錢的手甚至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伸到窗口前。我問今天的風有多大?收費員說,差不多10級左右吧!
10級大風!哈哈,我心里猛地一陣激動。一個人開著車跑一趟新疆,在我心里,這輩子可能也就這么一次。以后如果還來新疆,我會帶著母親、老婆和女兒,坐飛機或火車,而且一定要在八九月,等哈密的瓜和吐魯番的葡萄都熟了的時候,輕松地游玩,美好地享受。而這次能夠多多地經歷和感受,尤其是體驗一把新疆的大風,于我也是一件很有紀念意義的事。
激動歸激動,10級大風中開車的艱難我算是好好體會了。那種飄浮感,那種無根感,那種車隨時都會被掀翻到邊坡里的危險感……讓你的心時時刻刻吊在嗓子眼里。尤其是在和對面的大貨車會車時,你的小轎車仿佛邂逅了多年未見的戀人,身不由己地想貼上去發生點什么的那種不顧一切的沖動,讓人覺得又累,又刺激。
在與大風其樂無窮的糾纏中,路邊一處云霧繚繞的雪山吸引了我的目光。雖然可能相距數十公里之遠,但雪山如在眼前,如此之美,如此之壯觀,如此之震撼心靈。我趕緊停車拍照。但風,吹的我幾乎連車門都打不開。反復幾次之后,好不容易下了車,還沒來得及站直身體,一陣風就猛地把我掀倒在了車身上。
于是只能癟著嘴,身體微微下蹲,扎著馬步,努力在風中站穩,那模樣估計跟便秘似的,極不雅觀。而我的雙手,竟然沒辦法把相機舉到我眼前!匆匆拍了幾張,就上了車。那狼狽,那慌張,那手足無措,嘿嘿,如果你在現場,你會笑出眼淚的。
下午5點多,車快到哈密時,風小了,雨又開始了,下得很大。在城里轉了兩圈(大雨讓我迷了路),找了家賓館住下。冒著雨出去吃飯,一把烤肉,一碗臊子黃面,讓沒吃午飯的胃感到妥貼和踏實。
回到賓館,躺在床上,想著所遭遇的天氣,回味著新疆的廣闊和神奇。這時,天卻慢慢晴了。一縷陽光透過窗子,灑在床上。
那時已經是晚上8點多鐘了。清新的陽光照耀著哈密城,一派祥和與寧靜。
問 路
開車走遠路,走西部的路,走新疆的路,問路是常有的事。
雖然這次一路向西,我準備了兩個gps導航,一個車載的,一個手機版的,但用過這玩意兒的人應該知道,一切僅供參考,出錯概不負責。
朋友講過一個與gps有關的故事。話說那還是寶天高速沒有開通的時候,朋友去西安辦事,順便花3000多塊錢給自己的車裝了一個導航。本來從西安到天水,沿著大路一直向西就ok了。但出了西安城,這個燒包朋友忽然想起剛裝的gps,心想,錢都花了,何不試試?高科技啊。當時車上還坐著兩個美女,朋友想耍人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于是就試試。這一試,就試到漢中去了。車上的兩個美女經常往返于西安與天水,她們首先發現了情況。她們說,哥你的導航好像出了問題哎?路不對哎!朋友說怎么可能呢,我設的目的地是咱們天水市政府招待所,你們好好坐著聊天,累了就瞇會,到了我叫你們。于是乎,車跟著導航,一騎絕塵地朝著所謂的市政府招待所而去。朋友甚至因為相信導航而對路上的若干個指路牌視而不見。結果就是,不知不覺到了漢中。結果就是,朋友的臉相當的綠。結果就是,關了導航一路看著指路牌,一路不恥下問,于午夜時分到達了市政府招待所。結果就是,第二天一早朋友就把他的導航拆了,扔了。tnn的,什么高科技,狗屁。
有鑒于此,所以在路上,永遠只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嘴巴。比如今天,車進入敦煌市區時,居然連一個指向阿克塞的路牌都沒有。于是每到一個叉路口,我都要放慢車速,找人問路。
問路最關鍵的是要找對人。我的第一選擇一般是當地的司機朋友。有人說第一選擇應該是交警,我不這么看。大部分交警都有職業病,他看到車、看到司機,第一個念頭是你是否違章了,該罰款還是該扣分。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我一般不會問交警,不給他罰我錢、扣我分的機會。
迄今為止,我開車去過很多地方,還沒有遇到過不熱情的司機。同行相惜,開車出門不容易。很多司機不但會詳細地告訴你路該怎么走,還會提醒你哪段路彎道多,大車多,不好走,要謹慎駕駛;哪段路上攝像頭多,罰得厲害,要注意降低車速。也有站在路邊抽煙、等待客人的出租車司機會注意到我的外地號牌,說兄弟你是開了很遠的路來的吧,路上安全第一,祝你一路順風。
每當這時,我的心里就會很溫暖。雖然只是一句最簡單、最平常不過的祝福的話,但對于一個身在異鄉的人,那會是一種最樸素、最實在的踏實和溫暖。
所以在天水,每遇外地的司機或旅人問路,我都會耐心、細致地告訴他路該怎么走,有時也會說上一兩句祝福的話。將心比心,我們都有可能去外地,都有可能成為異鄉人。盡你所能,善待、幫助每一個人,世界自然就會和諧。
責任編輯 郭曉琦
相關熱詞搜索:;在路上字篇三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題記
人類,自降落繁塵之日,便注定了這一生的命運;自踏入社會之日,便定向了自我生存的方式;自離開大地之日,便宜走完了這一條短暫而又漫長的道路。回首暮望那道上的足跡,一個個是那么深刻而銘記!
隨著年齡的漸長!經歷的世事越來越多!對人生的感悟也越來越深,總覺得人在這個世上有太多的無奈!也有大多需要追求的東西,總是把自己放入累人的忙碌追尋之中,結果往往事與愿違!
有人說,走路需要一雙鞋;也有人說,走路需要一雙腿!而我說,走路需要九個字:不抱怨、不折騰、不怠慢。
路上,我們不抱怨:人生在世,或為生計為名利勞碌奔波;或為忠義愛情追求探尋。但最終化為黃土。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本是一條很直的路,由于我們心中的太過于完美的迫切,由于一些阻止你前進因素的阻攔,你必然會產生一種極為憤怒的心理!那就說明,你正步入迷茫的深淵。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的農夫劃著小船,船上裝滿自家的農產品,準備向另一個村子的居民運送。那天,天氣酷熱,農夫劃著小船,汗流浹背,累得苦不堪言。為了在天黑之前能返回家中,他心急火燎地劃著小船,希望趕緊完成運送任務。突然,農夫發現前面有一只沿河而下的小船,迎面向自己快速駛來。眼看兩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絲毫沒有避讓的意思,農夫認為這是有意要撞翻自己的小船。
“讓開,快點讓開!你這個白癡!”農夫大聲地向對面的船吼叫道,“再不讓開你就要撞上我了!”但農夫的吼叫完全沒用,盡管他手忙腳亂地企圖讓開水道,但為時已晚,那只船還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
農夫被激怒了,他歷聲斥責道:“你會不會駕船,這么寬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當農夫怒目審視對方的小船時,他吃驚的發現,小船上空無一人,他大呼小叫、歷聲斥罵的只是一只掙脫了繩索、順河漂流的空船。
這就如同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般,當你向他人抱怨、怒吼的時候,面對的或許只是一只空船,那個一再惹怒你的人,那一件激發你的事,絕不會因為你的斥責而改變他的航向,試著去寬容身邊的一切,試著去理解他人的苦衷!這將是一個好的起點!
路上,我們不折騰:思想決定成敗,頭腦決定前途。每走一步都走向一個終于要達到目標,這并不夠,應該每步就是一個目標,每一步都自有價值!日本松下公司一次招聘員工,應聘者如云。經過一番面試,只有靜子、慧子、珍子三位女士脫穎而出,或為進入最后一次考試的候選人。三個人條件不相上下,都畢業于名牌大學,又是各有千秋的美女,為了“笑到最后”,他們都在小心翼翼地做著準備。
三個人馬上行動起來。靜子用手反復去揩那塊污點,結果反而把污點越弄越大,白色制服最終被弄得慘不忍睹。她這才開始緊張起來,紅著臉央求人事部長能否給她再換一套制服,而人事部長非常抱歉地說:“絕對不可以,而且,我認為,你沒有必要再到總經理室去面試了。”靜子愣住了,當她知道自己已經被取消了競爭資格后,只好眼淚汪汪地離開了人事部。
與此同時,慧子經飛奔到了洗手間,她擰開水龍頭潦起自來水開始清洗那塊污點。很快,污點沒有了,可另外的麻煩也來了,制服的前襟處被浸濕了一大片緊緊地貽在她身上。慧子只好快步移到烘干器前,打開烘干器,對著那塊浸濕處烘烤著。烤了一會兒,她突然想起約定的時間,她抬起手腕一看表:糟糕,約定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于是,慧子顧不得把衣服徹底烘干,趕緊往總經理室跑。
趕到總經理室門前,慧子一看表,8點15分,恰好還沒有遲到。更讓她感到盡幸的是,白色制服上的濕潤處已經不再那么明顯了,要不仔細分辨的話,根本看不出曾經洗過。何況堂堂一個大公司的總經理,怎么會死盯著一個女孩的衣服看呢?除非他是一個色鬼。
慧子正準備敲門進去,門卻開了,珍子大步地走出來。慧子看見珍子的白色制服上,那塊污跡依然醒目地“躺”在那里。慧子的心一下子踏實了,她自信的走進辦公室,得體地道聲:“總經理好。”總經理坐在辦公桌后面,微笑地看著慧子白色制服上潮濕的那個部位,好像在“分辨”著什么,這讓慧子有點不自在。
“問題的關鍵是,珍子小姐沒有讓我發現她制服上的污點。從她走進我的辦公室,那只黑色公文包就一直優雅的放在她的前襟上,她沒有讓我看見那塊污跡。”總經理說。
所以,在路上,任何時候我們都要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有頭腦、有智慧的人!當你折騰了很久,折騰得很累而結果卻不理想時,你要反省你自己,有沒有去利用那小小的工具,有沒有認真的動動頭腦,去走好每一步。
誰知轉眼之間,老板就向他要文件:“你負責預備的那份文件和數據呢?”他就按他的想法告訴了老板。老板聞言,臉色大變:“怎么這樣?我已計劃好利用在飛機上的時間,與同行的外籍顧問研究一下自己的報告和數據,好別白白浪費坐飛機的時間呢!”這位員工的臉色一片慘白,出差結束老板回國后,他受到了老板的冷落!
激情粉碎怠慢,沒做出成績只是因為你沒深入下去,這就好像潛水,沒別的辦法。只要你一個猛子扎下去,行動起來,鉆進去,進入狀態,你才會發現問題一個個迎刃而解。要想把明天的路走好,必須先把今天的路走完。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與其思緒混亂,不如理清路線!
與其拖延為伴,不如生機立現!
每個人,都有一個引導自己前進的夢想,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這個夢想里,一定含有某種能激勵你自我拓展、自我要求的因素,而這些要素至少也會幫助你不斷成長、改變、進步。
不抱怨、不折騰、不怠慢,這就是路,就是千萬成功人士走出來的路。他們,無怨無悔,風平浪靜!我們渴望成功,更要熱愛挫折,因為,許多人奮斗的激情正在被挫折而喚醒!
貴陽一中高三:董柱紅
在路上字篇四
成長,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想想自己也已經走了十四個春秋,任路邊的景再怎么動人,我只能不斷前行。
走在路上也許磕磕絆絆,但親情相伴自己便永遠不會孤單。氣溫降低他總會提醒你多穿衣服,你卻為了追求所謂的骨感時尚而將她的囑咐置于不顧;生病時她總會不停的嘮叨,嘴上說著再也不管你,手中卻端著一杯熱水。總是那些小到不能再渺小的事,回想起來,帶來的卻是如潮水上岸般的感動。試問天下所有人,還有誰可以像她---你的媽媽那樣對你無微不至的關心?答案當然是沒有。對于她,你是唯一。
十四個春秋,媽媽不曾離開過我。陪我走過的每段路,每個拐角。突然想起龍應臺在《目送》中的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父母怎能忍著看著我們走遠而不去追?只是你不曾回首,看看他們潸然淚下的悲痛。走在路上,親人是最大的動力,他們給予你的是全部,他們迫切的希望你收下全部的愛,而不是嘴上的行動。
走在路上,酸甜苦辣都要品嘗一番,喜怒哀樂也會體味一遍,最純真永恒的卻是背后默默支持你的家人。前進吧,別辜負了他們對你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