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隨想篇一
走過春節,我感受到的不再是質樸與熱鬧唱盡的繁華,而是初一的悲涼,十五的痛楚。
——題記
兒時的春節還歷歷在目。辭舊迎新的除夕夜上大家圍坐在一起,享受山珍海味的佳肴。一家人其樂融融,有說有笑地欣賞春節聯歡晚會。記憶中的春節聯歡晚會是多么精彩,似乎連一秒鐘都不舍得離開電視機。到了零點,父親將準備好的鞭炮點燃,就這樣我們在“噼里啪啦”的爆竹聲中迎來了新年的第一天。 初一的早晨,全村人擠到寺廟,祈求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拜完佛,人們來到集市。這里早已成了歡樂的海洋。鄉民們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跑旱船,樣樣絕活看得觀眾直叫好。挑著扁擔的小貨郎不停地叫賣著“吹糖人”、“琉璃響”、“猴上樹”等。那響亮的吆喝聲賽過陣陣鞭炮聲。我穿梭在人山人海的人群中,感受那摩肩接踵的熱鬧,興奮、快樂無以言喻。
可是,如今的春節悲喜交加。喜的是新的希望將在新的一年開始,悲的是我要強顏歡笑熬過這個無聊的春節。依然是辭舊迎新的除夕夜,一家人卻和平日一樣,吃完飯各自走進屬于自己的天地,絲毫看不到除夕夜的氣息。惟有窗外的聲聲鞭炮驗證了今晚的存在。年復一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已不再成為期待,老套的小品、老套的歌曲,毫無新意。沒有廟會,沒有人群,初一的大街冷清得如一個不屬于人類的世界。從初二開始,進行了忙碌的走訪。其實質就是吃喝。恭喜發財、新年快樂、大吉大利之類的陳詞濫調說得心里別扭卻又不得不一遍遍反復念叨。形形色色的飲料、酒水擠滿了窄小的胃;道道色彩艷麗的菜肴麻痹著欲哭無淚的舌尖。如此不堪重負的節日,我們還要強作兒時的興奮,觀看徹夜循環的晚會,聽聽屬于別人的笑聲,感受的卻是自己困乏的雙眼、無欲的胃、失望的情緒。
信息發達、媒體渲染的今天,人們對春節注入了太多的期望和商業炒作,將春節負荷得實在太重太重。電視里,明星們喜氣洋洋的笑臉,真心誠意的祝福聲在觀眾眼里只不過是一種形式,一種虛偽。網絡上,精心制作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卻成了網友們紛紛指責的對象。大街上,冷冷清清,似乎新年只存在于家中卻不外露在街上。商店里,年味濃烈,“新春大減價”的活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顧客把錢往外掏。有時,幾位顧客還為了一件商品爭得面紅耳赤,讓人不禁懷疑:“這些商品莫非全是免費的?!闭f到底,還不是商場打著春節的幌子,騙取百姓的血汗錢罷了。唉,這樣的春節不過也罷!
今年的春節復制著去年的春節,不知道明年的春節是否會讓人們眼前一亮。期待著王安石筆下那個“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質樸動人的春節!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斗。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人們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而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春節。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禮花綻放,龍舞翻飛,歡聲笑語蕩漾,春節熱鬧了中國,春節也正走向世界。
春節不僅是中國人的春節,也是世界的春節。
春節首先是個親人的節日、家庭的節日,而人特別是中國人最看重家庭和親情。中國有句老話:“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意思是說一年忙到頭的人們,四處漂流的人們,過春節時一般都要回家,父子兩代,祖孫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個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賢,人們在鞭炮聲中,在鑼鼓聲中,在歡笑聲中,享受著人間溫暖。這種溫暖同金錢無關,同權力無關,同勢利無關,是骨肉情,闔家歡。同時,春節還是加深人與人之間感情、溝通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節日,是團結的節日。不但在親人之間,即使在互不相識“外人”之間,包括在有些隔閡、有些矛盾的人們之間,春節見面時也會客氣一點,會有笑容和寬容。有點理解和關心,一句“恭喜發財”,一句“新春愉快”,誰聽了誰高興??傊?,春節是使人和陸相處、歡樂愉快的盛大節日。
春節是集中展現傳統文化的節日。過春節,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閱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受人喜愛,深入人心。如今,春節不但深入中國人心,還深入了外國人心。重家庭、重親情,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在一些有中國人的國家和地區,外國人也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除了原來的幾千萬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今天還有更多的中國人在走出國門,也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人的進進出出,勢必促進文化的進進出出,有“西學東漸”,也有“東學西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東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華,取長補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歡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春節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在滿懷期待中,春節終于就要到來了,這可高興壞了我。
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息,各個商場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子們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臉上洋溢著節日快樂的笑容。
過新年我最高興做的事就是貼“春聯”呢!“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媽媽特別吩咐我,讓我去找幾對春聯,貼在我家門上。于是,我找到了兩對春聯,我大聲讀道:“喜居寶地千門旺福照家門萬事興”還有一幅上面寫著:“春風春光春意正人喜人樂人自高”媽媽說春聯都是吉祥話,是人們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過上快樂幸福的日子。我們全家一起裝飾屋子,在客廳里,我掛了一個紅艷艷的小燈籠,爸爸又在別的屋子里掛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燈,一閃一閃,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禮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還有的帶著細細的尖兒。它們有的紅艷艷,紅得像冬天的糖葫蘆一樣,有的黃澄澄,黃得像秋天的樹葉一樣,有的綠油油,綠得像夏天的小草一樣,有的粉嘟嘟,粉得像春天的丁香花一樣,屋里很美,我的準備工作終于結束了。
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便準時地圍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們津津有味地看著。晚會的節目豐富多彩:相聲、小品讓我們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讓我們跟著載歌載舞;魔術、雜技讓我們嘖嘖稱贊。晚會進入了高潮,“當當當”十二點鐘聲敲響了,瞧,外面成了煙花的世界。窗外簡直是火樹銀花,格外絢麗??茨乔ё税賾B的煙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滿天繁星”,有的像“龍飛鳳舞”多么像一個“空中花園”!這些煙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點綴得五光十色。我和弟弟也迫不及待拿著煙花跑到屋外,我們先拉了一鞭,在鞭炮聲中,我心想:“新的一年來臨了?!蔽野蛋档卦S下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學習成績能更進一層樓。
大年初一,我們就開始走東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為我們攢點壓歲錢。先是向爺爺奶奶拜年,祝爺爺奶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然后,爺爺奶奶就會說真乖,就開始拿壓歲錢。
真是一個快樂而又溫馨的春節啊。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寸寸土地寸寸風俗,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種民俗。三十六個省區,三十六種文化。每個地區的民風民俗都各具特色。現在讓我給大家介紹我們家鄉的風俗吧。
“吃完臘八飯,就把年來過?!边^年不是大年三十那天,而是一個時期。為了“年”,大家要做很多準備工作,讓年味更足: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鹵。一切都是按著傳統程序進行,所以這些日子家家戶戶都是家家飄香,戶戶歡騰。
到了臘月二十三,族長就會請漆匠來給菩薩貼金。漆匠在貼金前,要念經請菩薩退位,然后在菩薩全身刷上一層生漆,再把黃金貼上,菩薩煥然一新,漆匠在念經請菩薩歸位。菩薩貼金后,族長將菩薩安置在木制轎內,然后放在祠堂前。從臘月二十四起,族里的年輕人就抬菩薩滿村游走。
到了年三十那天,大家都早早起了床,女人們進廚房準備年夜飯,熬漿子貼對聯是男人們干的活。貼對聯要先貼正屋,先把橫批貼個“福星高照”,還要注意上下聯,右為上聯,左為下聯。接著再貼各房門,還要貼些小簽:“出門大利,抬頭見喜”是貼正屋門上,“百無禁忌,萬事如意”要貼正屋墻上,“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是貼谷倉和牛豬雞圈的。過路人一看,大門都貼了新聯,就知道這家要準備吃年夜飯了。
差不多八點就開始吃年夜飯了,鞭炮聲陸續響起,此起彼伏,要持續2個多小時。一掛鞭炮中間不能熄火停響,炮聲越急越密越響,來年就越興旺。放了辭歲的鞭炮,還要奏上歡快的音樂,一家老小就開始吃團圓飯了。
吃完飯之后,男人們還要帶上斧頭上山收“財”,他們要砍一棵大樹,并連根挖起,做守歲的“柴火”,這棵樹要一直燒到初一早上,就是“火大財大”。小孩子們要拿出爆竹和煙花,一直鬧到凌晨十二點五十九秒。這大年三十的燈不能黑,要徹夜亮燈。預示來年前途光明。
一年又一年,“年”就這樣在傳統的緊密急促的程序中,在燈火通明的夜里,在們興奮和疲憊的鼾夢中漸行漸遠。
隨想篇二
喜歡雨天,我說:“雨天是太陽給自己放了個假。”有位朋友很喜歡這句話,有一點靈犀,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有改變一下生活節奏的想法吧。雨天,好像是一個老者訴盡的衷腸,慢慢的從濕漉漉的地面講到心里?!八憋柦浟耸朗碌臏嫔#哉Z調溫婉而綿長。有時候少的是一個駐足、少的是心底的遙想。
雨天,給了你一個晴天沒有的角度,去重新審視生活;雨天,給了你一個晴天沒有的假期,去繼續休整內心:雨天,給了你一個晴天沒有的清爽,去安然的用身體呼吸。當每一個毛孔,通過心靈,自然地感受著這雨后,天地靈動之氣的時候,那是自然畫出來的,完美的幸福。
關于雨天的記憶有很多,想來想去,好的占大多數吧,“災一步,吉一步”,少不了磕磕絆絆,心靈飛出了不順的境遇,猛然發現,對于大多數人,好事是生命的主流。我們老是犯一些相同的錯誤,忽略最簡單的幸福,老是因為一件不好的事否定生命的整個過程。對于短短的生命過程,喜或悲是轉瞬或長久的傷逝,對于別人(不是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生命是個過程,所有幸福的感覺,都是“心理價值”。歲歲年年都有雨,雨下多了,下少了,都會出問題。我很好奇,我們遇到過一滴同樣的雨么?那樣一滴雨,有多少次真真的進入了我的生活,進入了我的內心深處?雨見證了人類將近兩百萬年的衍進,它的眼中人類又是什么樣子?呵呵,以上幾個問題純屬不合時宜的亂想了。太陽放假,云層值班,我的心也該信馬由韁的“放放風”了。
心靈,牽動腳步,不知不覺的走到了家附近的那個公園了,除了身體的呼吸,好像還有大地呼吸的聲音,沒有平時的熙熙攘攘,很多自然地聲響是很奇妙的。比如你看到的湖面的漣漪,你就知道雨滴在和那一輪湖水在對話;比如你聽到了穿林打葉,是綠色的菩提,在用最淳樸的林音在為雨伴奏;比如你看到露珠搖曳,你知道那是一抹綠色最好的笑容。這個園子我接觸了二十年了,我沒出生前,它就已經存在了很久了,幾代人的寄情與此。早晨鍛煉,黃昏漫步,溜個小狗,搞個老年合唱啥的,少不了手風琴般的自由的游走。早晨,城市沒醒,園子先醒了,夜晚,華燈初上,園子里也少不了熱鬧的安詳。這么多年,園子里大大小小的變化,路的方向沒有變。雨送走了人群,卻歡欣鼓舞的迎來了我,走的也是濕漉漉的熟悉。
雨下久了,也會懷念晴朗和艷陽,這個水龍年,雨確實跟我們很“親密”。至于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用身體呼吸。好像雨天的呼吸更特別一點。至于我,好像在雨天,每一個毛孔都是自由的。
隨想篇三
“當——當——當——當……”郵電大樓的鐘聲響了十下?!鞍Γ瑫r間過得真快呀!”學習了一整天的我伸展了一下疲憊不堪的身體,被密密麻麻的字占滿了的眼睛也終于忍無可忍了,“先鋒”眼皮發出了“它們一家”熬不下去的“紅色下垂預警信號”?!昂冒桑 蔽业拇竽X也感到力不從心了,終于決定小憩一下─—到陽臺上看看久違的夜空。
哇!只見天上的星星如寶石、如珍珠,晶瑩璀璨、閃閃發光,散在這漫無邊際的夜空之中,彎彎的月亮躲在薄紗似的薄云后面,充當著“尋寶船”的角色。
望著這美麗迷人的夜空,我的思緒漸漸回到了金色的童年。記得那時侯,七八月的夜晚,我們一家人總會在晚飯后擺張小桌子,放上些個水果,再擺幾張小板凳兒,用來納納涼。我是個調皮的孩子,不愛坐小板凳,但對爸爸的肩情有獨鐘。那時四五歲的我,常會坐在老爸的肩上悠然自得地與天上的小伙伴們對眨小眼睛,還時不時唱上一兩句:“一閃一閃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院子里飄蕩著我稚嫩、愉快的走了調的歌聲。沉浸在歌的海洋中,我們一家充滿了幸福與快樂。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到了該上小學的年齡了,晚上看夜空的次數也逐步下跌。不過,每到周末的晚上,我都會在和爸爸洗完澡回家的途中欣賞欣賞夜空。有時,我會一邊看一邊說:“爸,我知道我長大了干什么了?!薄笆裁囱??”爸爸笑著問。我鄭重其事地說:“我要當一位偉大的宇航員,去遨游星際,還要到月球上建基地?!薄昂脴拥?!”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說道,“好好學,打好基礎?!薄鞍?!好的!”我暗暗打下決心,一定要夢圓太空。為此,我刻苦鉆研、勤奮學習,終于以全縣前10名進入了全縣最好的初中。
可是,因為這里是群英薈萃的地方,競爭非常激烈,繁重的學習任務也常常把我壓得喘不過氣來,再加上“周闖關”、“月考”“期中、期末考試”,更是讓我能夠好好休息甚至只是賞賞皎月、看看繁星的機會也快“絕跡”了。唉……作業作業你何時了啊!“哎呀,不好!”我一拍腦門,“作業還沒做完呢!”我飛快地跑回書房,繼續我那“艱苦的歲月”。
隨想篇四
人生的道路并不總是平平坦坦,難免要遭遇坎坷磨難,總會迎來人生的秋季。
面對人生的秋季,不應是頹廢沮喪,不應是畏縮不前,而是應采取積極的態度與有力的措施,度過人生的秋季。
一九三二年,三十五歲的但丁迎來了人生的秋季。那一年,他遭到權貴的迫害,被當政者無情的宣判終身流放,永遠不準返回佛羅倫薩。
這樣的遭遇,對一般人來說也許是沉淪和毀滅,然而對但丁,這卻是一個偉大的開端。但丁從此開始了流亡生活。他說:”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離開佛羅倫薩,他旅行,觀察,思考,游遍了意大利,認識了社會各階層的人物,他每天都在思考生命的意義,思考國家的命運和人類的前途。然而,他沒想到,告別故鄉,就成了永遠的游子,在他活著的時候。竟然再沒有機會進佛羅倫薩。
晚年的但丁,將一生的經歷和思考,傾注于《神曲》的創作,一個游子,客居他鄉,心含著愁,同樣也懷著憧憬,用鵝毛筆寫出了一行行奇妙的詩句。但丁在詩中夢游地獄、煉獄,歷經千難萬險,最后抵達天堂。他那竟人的想象力與深邃的思想,實在令人驚嘆。但丁說寫《神曲》的目的是“要使生活在世界上的人們擺脫悲慘的遭遇,把他們引到幸福的境地”,他是為愛和理想創作。
人生的秋季并不都是讓人害怕的困難,還有豐收。但丁遭受那么大的身體與精神的打擊,他的不斷耕耘卻讓他在人生的秋季有了可喜的收獲——《神曲》。這樣巨大的成功,并且是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實現的,可見他承受了多少常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所以,不要總是認為人生的秋季痛苦、悲涼,好好整理整理自己的心緒,踏實地、堅定地向前走去,總會遇見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人生的秋季,即是充滿挫折、艱苦的季節,也是充滿精彩、喜悅的季節。人生的價值或許就是體現在人生的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