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新聞消息篇一
消息即狹義的新聞,它是對新近發生的有社會意義并引起公眾興趣的事實的簡短報道。小編收集了關于新聞消息的寫作方法,歡迎閱讀。
(一)采訪是消息寫作的基礎采訪不僅是消息寫作的基礎、也是所有新聞體(尤指新聞報道體裁)寫作的前題和基礎。要寫消息,要寫出好的、有新聞價值的消息,首先要求記者深入細致地采訪,占有豐富、典型而真實的材料。這就要求記者要有較強的新聞敏感,善于獲取新聞線索,掌握基本的采訪方式、方法,有熟練的采訪技巧。要求記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實踐中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上天”有路,“入地”有門,巧問詳聽,勤記細想,在有限的時間地進行成功的采訪,為消息寫作做好準備、打下基礎。
采訪和寫作的關系非常密切。看起來是先有采訪、后有寫作,前者是認識實際的過程,后者是反映實際的過程,而實際上,采訪能力強自然有助于寫作效率的提高,而寫作能力強,則可做到在采訪中心中有數、心里有底、針對性強,從而提高采訪的效率。
(二)消息的結構
消息的結構通常指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消息的構成,即一篇消息稿內容上的結構成分,一般由標題、消息頭、導語、主體、背景、結尾幾部分組成。二是指消息的結構形式,即作者對已過濾的新聞材料進行總體性安排或布局的方式。
消息的結構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打破了記敘事件的常規,在材料的時間特征上,往往呈現以下公式:
首先是“總體性倒敘”。即將最后結果或后發生的卻富有吸引力的材料,置于篇首。
其次是“局部性倒敘”(即“倒敘中的順敘”)。即在局部性倒敘中又用順敘說明過去一段時間內,“開始如何,后來又如何”。
最后是“總體性順敘”。即“現在正在如何,進一步又如何”。
(2)它按重要性程度來安排材料,決定段落層次的順序。常呈現為“重要”、“次重要”、“次要”、“更次要”、“補充”、“進一步交待性材料”的順序。
(3)它的導語常是直敘型的部分要素導語,它包含了最重要的事實,又往往具有相對獨立性,可獨立成章,變成“簡明新聞”或“一句話新聞”。
(4)對事件過程的敘述往往較簡略,每段文字都很簡要。
倒金字塔式結構便于受眾迅速掌握全篇之精華,滿足受眾盡快獲取最新消息之需求;便于記者迅速報道新聞,將最重要的新聞事實,最先發出去;便于編輯選稿、分稿、組版、刪節,如在版面不夠時,可從后往前刪,無須重新調整段落。但它也易于造成程式化、單一化的毛病,而且,它比較適宜寫時效性強、事件單一的突發性新聞,而用它來寫非事件性新聞、富有人情味、故事情強的新聞,就不太適合。
例如:
中新社北京九月五日電 中國中青年新聞工作者的最高獎“范長江新聞獎”從今年開始進行評獎,以后每兩年評選一次。
記者從中國記協和范長江新聞獎基金會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凡在評選年度不超過55歲的中青年專業新聞工作者均可參加評選。評選范圍包括正式批準登記的報紙、通訊社、廣播電臺、新聞時事類刊物和新聞電影等單位的新聞編輯、記者、播音員(包括節目主持人)以及從事新聞理論研究、新聞教育的專業人員。
首屆“范長江新聞獎”最多評選采編人員10名,是否設提名獎待定。評選結果將在明年第一季度公布。
據悉,海外新聞工作者參加評選的辦法另行擬定。
范長江新聞獎基金會主席、新華社社長穆青任評選委員會主任。評選委員會由新聞界專家和知名人士組成。
此結構形式又叫編年體結構。也有的稱其為金字塔式結構,其實并不準確。時間順序式結構通常不一定有單獨的導語,往往按時間順序來安排事實,先發生的放在前面,后發生的放在后面。這種結構敘事條理清晰,現場感強,且很適合寫那些故事性強、以情節取勝的新聞,尤適合寫現場目擊記。其缺點是開頭平淡,難以一下子吸引受眾;消息的精華也可能淹沒在長篇的敘述之中。
例如:凍死的孩子重新復活
美國威斯康星州一個名叫麥肯羅的孩子,今年只有二歲半。一月十九日,在家里人沒有注意的情況下,他穿著一身睡衣,只身來到零下二十九度嚴寒的室外。家里人發覺后把他抱回屋里時,麥肯羅的一部分血液已經‘凍結’,手腳也都僵硬了。當他被送往醫院時,體溫已下降到十五點五度。但是,在經過了包括使用心肺泵等先進設備搶救以后,麥肯羅竟然奇跡般地復活了。像這樣處于低溫狀態下的人能夠死而復生,在世界上是沒有先例的,就是參加搶救麥肯羅的醫生也對此感到驚嘆不已。
現在,除了他的左手可能會留下由于凍傷后遺癥引起的輕度肌肉障礙以外,其它恢復都很正常,估計三、四周內,即可恢復健康。
此種結構重在通過對比,揭示差異,從而突出新聞主題。如《人民日報》1982年7月18日關于順義啤酒廠和青島啤酒廠的報道就用的這種結構。此則消息首先用的是對比性的標題。
兩個廠為什么建設一快一慢?
權力下放爭主動?d?d順義啤酒廠一年建成投產
婆婆太多難辦事?d?d青島啤酒廠擴建扯皮兩年
然后是對比性的導語,在對比性的導語下,又用了兩個對比性的小標題:
“順義廠:地方有主動權,領導重視,各方配合”。
“青島廠:婆婆太多,公文旅行,相互掣肘”。
最后,又有一個對比性的結尾:
“兩個廠情況如此懸殊,發人深省。”
此結構通常把新聞中最重要的事實概括到導語中,然后將多項需并列出示的內容以提要形式,用數字程序一一分列出來。有時也可不用數字標示,而用“?d?d”引出各個要點。
此結構多用于記者招待會的報道。記者應善于組織問題,報道內容應忠于原意,行文時,也應注意內容的連貫和層次的明晰。
婚禮唁電 新娘尋死覓活
春節前夕,解放軍某部三連戰士肖建軍,收到“父病故速歸”加急電報,匆匆趕回山西省臨汾老家。
跨進門,卻見室內張燈結彩,墻上貼著大紅“喜”字,小肖一下愣住了。母親將他拉在一邊說:為能使你參加大哥的婚禮,我瞞著家里人發了封假電報,你可要保密。母親的一片“苦心”,使小肖只好撒謊騙父親和家里人說自己出差順路回家。
2月8日哥哥結婚。婚禮程序完畢。親朋好友正在推杯換盞,頻頻敬酒時,郵遞員送來一封電報,小肖父親接過連忙展開,只見上寫:“聞建軍父不幸病故,三連全體官兵致電表示沉痛哀悼。”其父氣得渾身顫抖,遂質問兒子。在坐的新娘弄清原委,“哇”的一聲大哭沖出門去,頭撞墻尋死,多虧眾人相勸事態才未擴大。其母悔恨地說:“都怪我荒唐行事,闖下大禍”。
2、散文式結構
就是吸收散文在結構和表達等方面的特點,材料和層次安排自由、靈活,語言表達不拘一格。如郭玲春寫的《金山同志追悼會在京舉行》一文即是如此。
新聞消息篇二
(2)質疑法律條文、行政法規
(3)質疑某種做法或說法
(4)對新做法或者新現象的贊許 這是褒揚類的評論,尤其應注意表揚代表了社會進步方向的現象。
(5)關注細節和細致的分析 就別人提供的新聞報道中提到的細節;自己是新聞的目擊者所觀察到的細節;生活中的細節。
(6)深入全面的思考與分析
(7)逆向思維和換位思考
(8)理性的分析
論證的方法
簡短是新聞評論的特征,往往不可能有較長的論證過程。因此新聞評論的論證過程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有些短評,可能只是直接提出觀點。
a、 直接論證
如果是事實論據,要考慮事實發生的概率,要看事實的代表性如何;若為理論論據,要注意觀點的權威性,尋找相對有權威者的觀點作論據。
b、 比喻論證
c、 比較論證
d、 間接論證
e、選言論證
為證明某一觀點a的正確,窮盡地列舉出除a以外的可能即b、c、d……,并證明b、c、d……的不正確,從而證明a的正確。
f、反證法(近似說法:歸謬法)
要證明a為正確,提出與a相反的觀點-a,并證明-a的不正確,從而證明a正確。
新聞評論的結構
(1)、遵守基本范式和不拘一格的統一
a、基本范式是何樣的以及形成基本范式的原因:
基本范式即:新聞評論在結構上往往分為開頭、中間和結尾三部分。
(2)、“開門見山”模式
在新聞評論寫作中,在文章開頭就將引起寫作的事件或現象說出來;把觀點、論點放在文章開頭,此時,事實是普遍情況且是大家能感知的,先凸出觀點,沒必要多說事實。
立論:以建立自己的觀點為主體的文章。
駁論:以批駁錯誤觀點為主體的文章,駁論不以反駁作為目的,反駁只是手段,還要提出自己的觀點。
(4)、全文的寫作:論點的逐步深入
(5)、結尾
新聞評論的標題
標題的擬定,大多有三種情況:引發議論的事件在標題中顯現出來,事件本身很吸引人;觀點很吸引人;所批駁的觀點很引人注目。
標題的擬定,大體應做到:生動、簡明;藝術化的效果(詩意的、耐人咀嚼的);語言新穎。
評論標題的類型
a、 論斷題《有才無德最可怕》《科學不相信等級》
c、 號召題《把新時期廣東人精神堅持到底》《到西部去》
e、 批評題《博士離校即可任職“副縣”,不妥》
h、 建言題:提出建議性的言論。《高校對畢業生應加強就業指導》
新聞消息篇三
作者:孔子博
今天我看了一個新聞,這個新聞是一個女人給15歲男孩獻骨髓。
我感覺這位女人很勇敢,不怕獻骨髓的疼痛和痛苦,能夠堅持到最后。
我覺得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良心,都愿意就人。
新聞消息篇四
一:關于撰寫教育新聞稿件的意義
第一,是在推銷學校,不花錢做好廣告。做好新聞報道工作,能夠真實、及時、有效地反映工作成果。不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一天到晚都在干工作,確實也做出了很多成績,這些成績如果能夠通過新聞媒體反映出來,讓大家都知道,效果會更很理想。所以,做好教育新聞報道,就等于不花錢在做最好的廣告。
第二,是提高自己,全面增強自身素質。結合工作撰寫新聞稿件,能夠對我們個人的成長進步,形成直接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撰寫新聞稿件對作者的綜合素質是有一定體現的。寫新聞稿件,需要作者有一定的查找問題、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方案的能力,具有較為扎實的文字功底。所以,雖然大家工作都很忙,但于公于私,還是值得在百忙之中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寫新聞稿件。因為這件工作確確實實很有意義。并且,搞教育新聞,我們也有自身獨特的優勢。我們對教育工作的熟悉程度,對教育工作的重點、難點把握得更準。這一點對于搞好新聞報道工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
二:關于新聞稿件的幾個基本要求
第一,新聞事件要具有創新性。大家都聽過關于新聞的一句話,就是“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是新聞”。這句話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充分說明了新聞選題的側重點,就是應該在“新”這個字上下功夫。在我們現實工作中,我們可以把新聞性理解成工作中的創新性,是可以讓大家感到眼前一亮的。我們的教育有很多亮點,有很多創新的工作,值得我們去總結、去報道。
《新聞消息寫作技巧》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