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武夷山字篇一
;春日融融,惠風和暢,我來到了享有“奇秀甲東南”之美譽的巖茶之鄉武夷山,開始了一場心靈之旅。
“來到武夷山,不漂算白來。”因為導游的這句話,我們先去漂流9.5公里的九曲溪。九曲溪漂流是從第九曲開始,順流而下,一直漂流到第一曲。竹筏是用兩組粗大的竹子連接而成,這樣做,是因為竹筏漂流到終點后,便于拆卸運回位于第九曲的起點。竹筏的前部高高翹起,聽撐筏的艄公說,這是將竹子在火上烘烤之后才弄彎曲的。竹筏旁邊包裹了一些橡膠輪胎,來減輕竹筏在漂流中與沿途石壁的碰撞。每只竹筏的中后部都安裝有供游客坐的三排六張竹椅,椅子的四腳巧妙地嵌在竹子上挖出的圓孔里,十分牢固。
一路上,山環水轉,水繞山行,山丹、水碧、樹綠、天藍相映成趣,真是“一溪貫群山,兩巖列仙岫”,水中鵝卵石清晰可見,人如在畫中游動,不禁心曠神怡。艄公一前一后,頭戴斗笠,專心致志地撐著竹篙,避開沿途突立中流的礁石。也許是經過千年的磨礪,有些石頭上清晰地留下了長篙上鐵尖頂出的凹痕,顯影出九曲溪的滄桑久遠。
相比我以前去過的一些名山大川,武夷山的海拔并不高,但爬起來卻并不那么簡單。如攀爬有“亞洲第一巨石”之稱的天游峰,海拔只有408米,聽說曾有登山運動員攀登到山頂,只用了十幾分鐘。可當我們沿著在石壁上開鑿出來的狹窄石道拾級而上的時候,就感到了它的陡峭與險峻。也許是抱著“不到險峰非好漢”的心理,在爬山的隊伍里,有白發蒼蒼手拄拐杖的老人,也有天真活潑的兒童,特別是看到一對夫妻模樣的當地人,腳穿解放球鞋,各挑著幾箱礦泉水,一級一級地往上攀登,那意志更是令人肅然起敬。
到了山頂,峰上林木蔥郁,放眼四望,就像在瀏覽一幅寫意的山水畫卷。但見遠山蔥蘢群峰小,俯瞰沿著山腳迂回流淌的九曲溪,恰似一條翡翠色的玉帶,一只只動感的竹筏,給畫面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游遍白蓮渡、集云關、賓曦洞、語兒泉、法語懸河、不浪舟、普門兜、坡仙帶這“虎嘯八景”,再游大一線天和螺螄洞等天然景觀,就有一種探險的感覺了。螺螄洞形似一個巨大的螺螄,盤旋而上,水聲淙淙,出口處僅可容一人爬行而出。出來后,頓生豁然開朗之感,回眸一望,只見石壁上苔蘚斑駁,與附近的修竹盎然成趣。最險的還是一線天,石壁就像被一把利斧劈開一樣光滑筆直,100多米的一線天,連接起靈巖洞、風洞、伏羲洞等3個巖洞。隨著石道的延伸,路越走越窄,最窄處只能側身穿過。人在夾縫中走,石壁上有水珠滴落,寒氣逼人,黑暗中隱隱有一絲光亮,給這段旅程平添了幾分神秘意趣。
武夷山的景區比較集中,逶迤綿延,依九曲回腸的溪水群山環抱,所以武夷山的美,是涇渭分明的。這山這水,就像一對千年相擁的戀人,山因水而俊秀粗獷,水因山而婉約嫵媚。看山,奇石嶙峋千姿百態,如讀一篇充滿意象的抒情散文;看水,曲徑通幽渾然天生,如吟一闕清新雋永的清詞。
在武夷山品茶,是一件極愜意的事。在紅袍步行街,我們欣賞茶藝表演,穿旗袍的武夷山茶女,俏麗苗條,一邊給我們篩茶,一邊講述武夷山的茶文化。武夷山終年光照短,氣壓低,是茶葉生產的好地方,著名的茶王“大紅袍”就生長在這里。喝茶多年,第一次知道了茶葉得來原來并不容易,要經過毛揀、分篩、復揀、風選、勻堆、焙火等多道工藝才能制成,不禁在心里對武夷山種茶人的勤勞智慧發出由衷的贊嘆。按照武夷山茶女的講述,我們一盅一盅地觀色、聞香、識味,呷一口,咂吧一下嘴巴,嗅一下鼻子,悠閑中,一顆浮躁的心,似乎一下子變得寧靜、淡定。
離開武夷山時,我的行囊里已裝滿了當地的巖茶、紅菇、冬筍、朱子孝母餅等土特產,也裝進了武夷山的裊裊茶香和旖旎風光,還有對武夷山人勤勞樸實的美好印象。
(責編:孫達)
相關熱詞搜索:;武夷山字篇二
十一黃金周,天氣晴朗,經過一個晚上的養精蓄銳,我們一家來到了因大紅袍茶而出名的武夷山。
武夷山最難爬的峰非天游莫屬了,整座山有將近一千多個臺階,最陡的地方,前面一個人幾乎就在我的正上方。但這絲毫沒有減少我對爬天游峰的熱情。
站在山下往山上望去,只見山峰層巒疊翠,綠樹成蔭的山坡上,隱藏著一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從山腳一直蜿蜒到山頂。
我隨著人群開始爬天游峰。前半部分還算平坦,到了山腰,路就變窄變陡了,我和哥哥相互攙扶。一旁的鐵柱子好像是從天上掛下來的。往下看,是萬丈懸崖,似乎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似的。
終于登上了天游峰,我眺望山腳的九曲溪,綠水環抱著青山,青山呵護著綠水,仿佛是一幅山水水墨畫。竹筏一葉接一葉地劃過,水中的紅眼魚在竹筏旁歡快地跳舞。一旁的清泉從山上直泄而下,好像有一層白雪蓋在頭上。
下了天游峰,我們還去了一線天,隨著人們的叫聲,我走進了山洞,天哪!天空只剩下了一條縫,我暗暗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奇妙。
武夷山的景點還有很多,虎跳崖、水簾洞,各有各的奇妙之處,真不愧是“武夷山水甲東南”啊!
武夷山字篇三
2月13日,我和家人一起去了武夷山登天游峰。
剛到天游峰上腳下,就看見高聳入云的天游峰。因為正在下雨,所以山上圍繞著一層薄薄的霧。看起來很壯美。我看這山不但高而且山勢十分險峻,就不由自主擔心了起來。我又看了旁邊的牌子,上面寫著共有848級臺階呢!而且臺階的最“變態”的傾斜角度大于90度呢!
開始登山了,爬了一會,我變得又渴又累、汗流浹背。本來想休息一會,但是爸爸卻說越休息就越累,于是我聽爸爸的話繼續往前走。沒過多久,雨停了,天空的景象真是“雨過天晴白云飄,藍天架起彩虹橋。”令我感到仿佛置身于仙境中。
在登到山中間的時候,我們看見七條凹進去的地,導游說這是“仙人的手”,它凹進去的原因是因為被水常年沖刷。這就是所謂的: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快到山頂的時候,我實在太累了,忍不住想要放棄了。可是媽媽卻對我說:“堅持就是勝利。”就這樣,我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頂峰。
在登天游峰的整個過程中,我學到了、了解到了許多東西,也對自己登上了山,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
武夷山字篇四
國慶期間,爸爸、媽媽帶我去游武夷山,我最喜歡第二天的“水簾洞”之行。
于是,我拿著面包,走到池塘邊,站在臺階上。我用右手掰了一小塊面包,把它碾碎以后,再拋到池塘里。忽然,向我游來一條大魚,接著又游來第二條、第三條。我繼續撒面包屑,池塘就變得熱鬧起來了:到處都是魚影,到處都是魚聲。大的、小的、黑的、紅的,有的拖著尾巴一搖一擺地游來游去,有的在水面上吐出一個個小泡泡,有的躍出水面,一口吞下了面包屑。
這時,從遠處又游來了一條小魚,它穿了一身灰色t恤,披了一件虎皮外衣,我叫它“小虎皮”。小虎皮喜歡逛街,可是它逛街不像我媽一樣,從這家服裝店,走到那家皮鞋店。而是在池塘里東竄西竄,毫無目的。當它聞到面包的香味時,就會揮動著鰭和尾巴,鼓動著一張一合的魚鰓,飛快地游過去。來到面包屑前,它猛地張開嘴,一口吞下,再吐出來,又吞進去,又吐出來,反復幾次以后,才吃到肚子里去了。也許是面包屑太大了,它一口吞不下的緣故吧!
武夷山字篇五
哈!武夷山是一個很多茶樹的山,其中,景色最美的山峰,當然是數“天游”啦!今天,我們就去了爬天游峰!
早晨,做好準備工作后,我們乘車來到了一條涼爽怡人的小道上,順差小路往上爬,身旁的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參天大樹,美極了!地上時不時會蹦出幾個青蛙,看一看旁邊,是一條細長的溝渠,溝渠里是清澈見底的泉水,如果把手伸進溝里的話,準會覺得冷冰冰的,像吃冰棍一樣!昂頭望去,一座山峰矗立于山頭之上!它就是著名的天游峰!
再看一看身后,已經是崇山峻嶺,懸崖峭壁了,看看下面,是一條青青的河流,它直穿天游峰,在我們腳下嘩嘩地流過,如同大自然的節奏。
下山了,這一段可是很筆陡的路,這一部是三百六十度的旋轉,一部分是樓梯,似乎是垂直的。
看完了武夷山,我向它揮了揮手,再見!武夷山!
武夷山字篇六
今年暑假,我去了一趟武夷山。在那里我看到了天游峰,大王峰,玉女峰,水簾洞,九曲溪,武夷宮,大紅袍,一線天等等。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九曲溪,大紅袍,一線天,水簾洞。
九曲溪的水清澈透明,小魚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快活極了!旁邊還有一座玉女峰,看起來好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妙齡少女。在玉女峰的左側有一座大王峰,好像一位英俊少年。
大紅袍是一種茶,生長在九龍窠峽谷的峭壁上,它曾被譽為“茶中之王”一年產量十分稀少,而且十分難從峭壁上采下來,但這個茶也可以治病,所以十分珍貴。
一線天為什么叫一線天呢?因為一線天四周都是黑黑一片只有一線光照下來,所以叫一線天。如果要進一線天的話,必須拿手電筒一個人一個人的過。因為一線天很窄,也很潮濕,像一條縫。聽導游說這里還有罕見的白蝙蝠呢!
水簾洞有兩股清泉不停流淌,好象淚水嘩嘩嘩嘩的流動,在水簾洞的頂層有一個觀音娘娘的像。觀音娘娘手拿玉瓶,刻得栩栩如生,和活的一樣。
通過這次游玩,我知道了武夷山有罕見的白蝙蝠,和珍貴的大紅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