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婆婆家的大花園語篇一
;每年過年最怕的就是,去距離我家600多公里的魯西南農村過年。
每次和我媽打電話傾訴,她扎心的安慰更能凸顯出她絕對是我親媽。
活該,誰讓你不聽話,非得嫁給農村人。
我媽沒有貶低農村和農村人的半點意思,她只是不了解農村的風土人情,因為她并沒有到過這里。我相信如果她到了這里,也一定會像我一樣,不但不適應,還會被自己的勇氣所感動,并把這里當成自我修行的最好場所。
冷對我來說是最大的挑戰,雖然已經立春,但北方農村空蕩的大院子和4米半層高沒有暖氣的屋子,依然抵御不了肆虐的嚴寒。
無論吃飯還是洗刷,在屋里還是屋外,無論我知道羽絨服有多笨重和貴重,都沒勇氣脫掉。
我心疼1000多元的羽絨服就這樣變為鄉村居家服,還感恩這些天我的命絕對是羽絨服給的。
老二一家比我們早來幾天,已經陸續感冒,又給我增添了一份感冒恐懼焦慮癥。
婆家很多東西明顯都是擺設,屋里主客廳的沙發幾乎沒人坐過,全家百分之九十的時間,不是在院子,就是在廚房圍著爐子吃飯,聊天,嗑瓜子。
講真,我真的很嫉妒這超級和諧的一家人,到底有什么話題可以讓他們十幾口人這樣長久地聊下去。
我的原生家庭就三個人,要么無話可說,要么就是吵架。
兩個北向臥室陰冷常年不見光又靠路邊,在房頂開了個能透進微弱光的帶欄桿的小窗戶,怎么看都像監獄。
南向兩個臥室朝陽,有大窗戶且都裝了空調,一個公婆住,一個被來早的老二一家人占了。
此時來晚的我,內心崩潰程度是乘以n的,我們一家人,就像失寵后被打入了冷宮。
而我們的命早已緊緊地和那唯一的取暖工具,一床電熱毯合為一體。
我一邊給女兒唱睡前歌,一邊聽著房子里自己的回聲,女兒問我床上奇怪的味道是什么,我也快被這樟腦球的味道熏暈了,我們又不是蟲子。
以前多次問過老公為啥家里不裝土暖氣或者土炕取暖,答案居然是,那多臟多不美觀啊!
僅這一句話,足以證明婆家的房子有一大半都是閑置的、為了給人看的、絕對沒有利用價值的東西。
回家才一天,我發現鼻涕是黑的,指甲縫是黑的,就連睫毛上都落滿灰塵,再看其他人和其他物件,例如廁所的肥皂盒、廚房的暖瓶塞子,隨手拿起院子里的任何一件東西,也是如此。
這樣我就安心了,不是我一個人這樣就行。
我,這個最美村花之星即將冉冉升起。
院子里曬著我洗的衣服,要么多次被大風吹掉,要么被燒柴火的黑煙熏臟,連同女兒穿了半天就烏黑油亮的新衣服的袖子,我統統不忍直視,又視而不見。
前幾天就做好的丸子、薯條、烙餅等干貨,都用紅色塑料臉盆裝著,同樣把臉盆當家的還有兩只老鱉,兩條鯉魚。
過個年,臉盆真是立了大功。
一條草魚足足18斤,臉盆實在放不下,居然用了洗澡盆,并且年后二弟家還要帶回去給即將出生的老二洗澡。
望著這條大魚,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海棠。
當我親眼目睹這些雞、魚等動物生龍活虎過,又親眼目睹它們被血腥宰殺后,是一點食欲都沒有。
早飯婆婆買了兩個暖瓶的雜面粥,濃濃的豆香味撲鼻而來。配滿桌炸貨,十分可口。
中午侄子喝羊肉湯時一直喊油太多,我喝了一口以為公公是燉了一鍋羊油。蘿卜燉肉皮簡直分不清蘿卜還是肉,這菜今晚吃不完,又用一個搪瓷洗臉盆裝起來備著過幾天再吃。
這里的飯菜特別好吃,因為加了太多醬油、鹽、肥肉和鹽,公婆一直忙碌做菜、上菜,我們都吃得很撐,又一直不夠吃的感覺一直吃。
來了兩天居然發現我沒吃過一點兒水果,今天啃了個蘋果,就像吃了一杯冷飲一樣透心涼。
我懷念我娘家城市的新年,住在有暖氣的小區,大年三十包餃子,全家一起去飯店吃個團圓飯,初一拜年,初二之后的每天都是逛商場,看電影,逛廟會,去縣里的景點玩耍。
可婆婆家,從臘月二十三以后就開始殺雞宰魚,拌餃子餡,炸丸子,烙餅,蒸饅頭,貼對子,放鞭炮,似乎有忙不完的事。
婆婆給女兒買了兩朵和結婚新娘新郎戴的一樣一樣的花,說大年初一給她戴頭上。
鞭炮可以肆意地放,從屋里去院子廁所的路上,頭頂上就是獵戶座。蹲在只有水管沒有水池的地方給女兒刷奶瓶,一邊吸收月光的精華,一邊認為這奶瓶永遠也洗不干凈。
沒有工作,生活悠閑,作息全被打亂,早上吃完飯已經十點,中午吃完飯已經下午三點,晚上十一點我和女兒還睡不著,因為他們一家人聊天的聲音太大。
女兒天生的基因,很快融入農村環境里。看見爐子里燒火就喊救命,拿著澆地的水管子去救火。
和哥哥在院子里放炮,騎著掃把扮演女巫;
滿嘴農村小土話,喝水說成了喝匪,二叔喊成了樂叔。在家不是還跟我唱英文歌嗎?看來外教口語課真是白上了。
手機網絡差的好處是,我的一條信息要發十分鐘才能成功,更好的是女兒徹底放棄了玩手機,而是跟本不再纏著我,一刻不停地探索大自然。
我躲在屋里,看著《月亮和六便士》。他們一家人在院子門口,雙手插兜,一起聊著天,還不忘和路過的同村鄰居高喊著對話。
無論我來這里多少次,依然都是臨走前一天才能適應,并且無論從飲食、作息、語言、愛好都和他們格格不入。
每天最幸福的時刻,是躺在開了電熱毯的床上準備入睡,然后婆婆提醒我們,睡前不要忘了關掉電熱毯。
我真想提醒她忘沒忘記我們住的房間,說話能看到哈氣。
我同學說羨慕我回農村真好,上山打野味,下河抓河鮮,男耕女織,他說的這些,這里都沒有。
我一個老同學朋友圈曬了幾十張全家人在瑞士雪山滑雪的照片,另一個同學曬出了和男朋友在喀麥隆過節的照片。
我真想曬一張我在燒火、鋤地、喂雞、砍柴的照片讓你們知道一下,此刻度秒如年的我究竟有多充實。
公婆去年有四分之三的時間在我們家度過,年前臘月二十才回來,并且過了年又要回我們家。
我實在不明白他們這樣大張旗鼓地來回奔波,只為了回來過個年?說實話,除了忙碌、臟亂、生猛之外,我沒有在這里嗅到一絲年味兒。
對老公說了,這幾天我遭遇的種種不適應和困惑,老公只是鄙視地一笑,這些他都同樣經歷,但這些他卻視而不見,甚至根本不值得一提。
他說,到農村過年,體驗的就是這種和城市不一樣的環境,這種對他來說即熟悉又陌生的環境,他都很享受。
如果農村和城市一樣,干凈暖和又冷漠,還不如不回來,或者感覺像回了一個假農村。
農村的新年和城市最大的不同是,人們不會認為過年真沒意思。
我一直在尋找著老公所說的幸福的感覺。
也許就在農村人忙著殺雞宰魚揉面蒸饃烙餅時,在房前屋后貼對聯放鞭炮時,在鄰里親戚各家各戶拜年賀歲時,在院子里喝茶聊天曬著太陽打著麻將時。
這些地方都藏滿了一絲絲純樸濃郁的年味兒。
公公和婆婆愿意千里迢迢趕回來就為過個年,也是他們對家鄉、對新年的一份不愿遺忘的情懷。
這種感覺,如果不回來,永遠也找不到。
我理解這種情懷,可惜永遠也不能適應和接受,只好把每次回婆家過年,當成一次無法逃避,又難以忘懷的修行。
相關熱詞搜索:;婆婆家的大花園語篇二
今天,要去婆婆家,我特別高興!
農民們頂著烈日,用點點滴滴的汗水,才換來香噴噴的米飯。我以后再也不會浪費糧食了。
婆婆家的大花園語篇三
1、 在游戲情景中愉快地練習進餐的正確姿勢,養成文明進餐的良好習慣。
2、 繼續學習使用禮貌用語:“好!”“謝謝”、“再見”“請”等。
炒米1斤,碗勺各30個,雞婆婆和雞寶寶頭飾 各1,圍咀,圍裙各1個,餐巾30條,小兔、小狗、小豬頭飾各10個,桌子3張,椅子10張,小房1座。
1、 老師富有情趣地說:“今天我和小朋友玩個游戲叫“到雞婆婆家作客”,我扮演雞婆婆,╳╳老師扮演雞寶寶,你們吶,扮演小動物。雞婆婆請小動物到我家作客,你們高興不高興?好!看我扮演雞婆婆了,先戴上頭飾,再系上圍裙,像雞婆婆嗎?請小朋友也來扮演小動物,請1組2組小朋友扮演小豬,3組4組小朋友扮演小兔,5組6組小朋友扮演小狗,來吧,自己戴頭飾(戴好坐在座位上)。
3、 雞婆婆分別請小動物來作客(分3批)
小動物作客時“雞婆婆”和“小動物”要注意禮貌,雞婆婆態度親切地檢查幼兒進餐的姿勢,對規則遵守好的,吃得干凈的要予以表揚。(強化規則教育)
4、 雞婆婆作結束講話:“今天雞婆婆和雞寶寶心里真高興,小動物來作客又懂禮貌,又會吃飯吃得真干凈,你們在家,在幼兒園是不是也是這樣自己吃飯的?你們都是好寶寶,歡迎你們下次再來作客,下次請你們吃水餃好嗎?(好!)好,小動物再見!”(雞婆婆再見)
教育活動始終讓幼兒在游戲情景中進行禮貌情感交流,使進餐規則得以自然傳遞和操作練習,幼兒做做,學學,學學,做做,在做中學在做中教,在學中做,做中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