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與愛同行篇一
那是一段沒有燈的路,陰森悠長,我曾無數次地想要從這里走過,但總無法克服心中的恐懼。直到那一天,我又在那個路口徘徊不前,卻看到路的那邊,有個紅紅的小點在跳動著,閃爍著,一點一點向我靠近,我的雙腳仿佛灌了鉛,無法走開,那小小的紅光近了,近了,進入了路口燈的光暈中,是你,持著一根煙。
“正好出來買煙遇到你,一起回去吧!”你拋下這句話,轉身就走。我緊緊地跟著你,眼睛緊盯著你手中的紅光不敢移開,終于平安無事地到了家門口。
“你先上去,我抽煙。”你示意我趕快上樓。進了家門,迎接我的依然是媽媽的微笑。
“你爸去接你了,沒有碰到嗎?”媽媽邊取走我的書包邊說。我愣了一下,微笑著沒有回答。
從那以后,你沒有再來接我。當我走在那陰暗的小路上時,眼前浮現的始終是你燃著的煙,手心里殘存的,仍是你身上的溫度。我不再彷徨,因為,有你同行。
那是一條似乎開不到的高速公路,夜已經深了,我坐在你的身后,仿佛仍能感覺到你的疲憊,你從倒車鏡看我,大概以為我已經睡著了。我微微睜開眼凝視你的頭發,一根,兩根,三根,白發多得有些數不過來。我在心里對你說:“有你同行的十四年,我很快樂,很幸福。”我將手放在你的肩上,輕輕地撫摸著,你愣了一下,又看了看倒車鏡,我笑著。終于到了一個休息站,你遞給我一瓶水,慢慢地說:“有你同行,也挺好的。”我仍然笑著不說話,那個晚上,我的手再也沒有拿開,只覺得有種力量,將我們的心緊緊的連在了一起。
在一個又一個夜里,在一個又一個路口,我們都勇敢地前進,從不畏懼。即使不能緊握著彼此的手,但我們的心仍十指相扣。彼此的心中,似乎都深藏著對方溫暖的心意。無論我,還是爸爸。
有你同行,很好。
有你的愛伴我同行,真的很好很好……
與愛同行篇二
海明威曾言:“沒有人是海面上一座孤立的島嶼。”的確,世界像一個巨大的網,每個人都與形形色色的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面對紛紛擾擾的世界,只有融入群體,方可看到人生的瑰麗。
亞里士多德說過:“離群索居的人,不是野獸就是神明。”人是群居性動物,離不開群體,離不開社會,任何偉大成就都有著群體的共同努力。
《千與千尋》《龍貓》等多部動畫電影是許多人童年記憶中的一抹明艷色彩,其制作人宮崎駿也被稱為“劃時代的動畫大師”。不可否認,宮崎駿個人的繪畫技藝、觀點構思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更不能被忽視的是那些或許平庸的幕后人員。試問:如果只有宮崎駿一人扛下所有的工作,我們還有機會收獲如此多他的動畫所帶給我們的感動嗎?可見,個人的出彩是很重要,但個體只有融入群體之中,才能創造出更輝煌的成就。
洞察古今中外,這樣的事例多如夜空廣布的繁星。“飛人”喬丹曾四次帶領公牛隊奪得世聯賽冠軍,但當他被成群的記者、粉絲贊美時,他卻感謝公牛隊:“是公牛隊成就了‘飛人’喬丹。”且不說球隊參加比賽有一定的人數限制,就說喬丹即使再厲害,以一當十也會分身乏力。所以,群體成就個體,個體離不開群體,就像植物被扔進沙漠不可生存一樣。
誠然,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我們當于獨處之中尋求內心的寧靜。但尋求獨處并非離群索居,沒有人能夠脫離社會,不論是孔子的慎獨還是今人的獨處,所表達的是能夠忍受內心的孤獨感,在寂寞之中積蓄沉潛,其斬斷的是精神與物質、欲望的聯系,而非與人們、與社會的聯系。每一個在孤獨中沉淀自我的人,必將回歸群體,借助群體的力量,在群體之中展現自我風采!
可見,世界的本質是聯系。我的前提是有你、他們的存在。所以唯有你我同行,個體融入群體,才能到達更遠的地方,看見更多的風景,收獲更多的精彩。
與愛同行篇三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一路有父母、教師、同學、朋友……的同行陪伴,使我們茁壯成長,實現夢想……也別忘記,正因為對手與我們一路同行,才激發了我們無窮的斗志。
在步入初三前,我和丹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我們每一天一齊學習,取長補短,我們約定,要一齊進入ab班。到了初三開學的第一天,教師告知我們:我和丹一齊被選上進入ab班。聽到這消息的時候,我們高興得喜極而泣。
于是,我們暫時分開了。每一天早晨,我都去操場跑步。可每次我剛踏入操場,就看到丹離去的身影。于是,我每一天更早地起床,即使天氣是多么地嚴寒或酷熱,但只要一想到丹已經跑完步在課室學習的時候,我心中數千萬只的睡蟲立刻被我趕跑。我便立刻起床,投入到新一天的緊張學習生活中。
在體育課上,我們測驗800米,剛好我和丹在同一組。站在起跑線上,我稍稍彎下腰,緊握拳頭,眼睛注視著前方的教師,心中暗暗想到:我必須要比丹跑得快!開始測試了,一開始,我和丹都遙遙領先,而我只快了丹一點點。但到了第二圈,我漸漸感到乏力,耳朵開始有像蚊子那樣的“嗡嗡嗡”的聲音,我看到身旁的松樹的移動速度越來越慢,我看著不斷有同學超越了我。我便產生了中途退出的想法,可是當我看到跑在我前面的丹,她擺動的雙臂依然是那么地瀟灑有力,我突然覺得從腳底踴起了一股力量,這股力量激勵著我完成了賽程。
一路與對手同行,在競爭的過程中我們磨煉意志,攜手并進!
一路與對手同行,讓我們有勇氣去應對學習生活中的種種磨難!
一路與對手同行,我們的生活更精彩!
與愛同行篇四
語文是一道迷人的風景,令人陶醉;語文是一陣醉人的花香,令人回味;語文是一杯可口的清茶沁人心脾。語文的世界是奇幻的,成長的路上,語文一路伴我同行。
從我咿咿呀呀的學話開始,便和語文交上了朋友。那時,我只會被動地跟著媽媽學“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并不知道語文的神奇力量。
上小學后,逐漸領略到了語文的美好,我經常沉醉于語文的世界。當我聽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時我心里充滿愧疚,暗下決心不再浪費糧食;當聽到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詩句我潸然淚下;當見到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我暗下決心做一個堅強的人;當學到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時我對自己充滿信心,并鞭策自己,加倍努力。漸漸的小學課本里的語文滿足不了我的欲望,我迫切的盼望對語文有更多的了解。
到了中學,更多的接觸到了語文,它慢慢打開了我狹小的視野,向我展現了一片蔚藍的天空。
我明白了語文就是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明快樂觀;就是陸游“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豪邁壯闊;就是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語文也是賀知章筆下的二月春風,是徐志摩眼里的康河柔波。我陶醉在它的世界里,甚至驕傲的以為自己已經穩穩的把握了語文的內涵。
直到那一天,我無意中看到古色古香的茶壺上鑄印著五個小字:可以清心也。剛小聲的讀出,在旁邊的媽媽便笑著說:“換個順序讀!每個字都可以當成第一個字來讀的”。我疑惑的輕讀“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看到媽媽會意的笑容,再反復品位一下這幾個神奇的漢字,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語文的博大精深。語文好神奇呦!它真的像孫悟空。不!它就是孫悟空。會把自己變來變去,令人眼花繚亂,令人心馳神往。由此我也明白了原來語文不只在課本上,生活中的語文海洋更寬廣。
現在,我開始嘗試用筆闡述心中的語文,不論我的童話、小說在別人的眼里是多么稚嫩,我都會堅持不懈,因為,我明白語文總是青睞執著的人!
語文——我的良師!我的益友!成長路上有你同行,我的內心會更快樂,前進的腳步會更穩健。
與愛同行篇五
當我們受傷時,有人給予安撫;當我們生病時,有人給予關愛;當我們遠行時,有人在時時刻刻的擔心著。
啊!這個人用乳汁哺育了我,她為我付出了全部。這個人就是我的母親!
記得,那一次我突然生了一場大病,全身都長了水痘,奇癢難忍,你在床邊一向照顧我。
晚上,我癢的忍不住了,要去撓,你抓住我的手,告訴我:“不要撓,撓了就會留疤的!”我聽了母親的話,但有時,我還是會撓幾下,迫不得已,媽媽只好想了個招。用紅色毛線捆住了我的手,因為怕我疼,所以捆的異常松。
整夜,媽媽都在我身邊守候著我,她緊緊地抓著我的手,一刻都不放松,當我忍不住要去抓時,總是有股力量系著我,它能把我催眠,把我帶入夢鄉。
我明白母親一夜沒睡,一向把著我的手,母親,您總是默默的付出。
慢慢的,我長大了,要到鎮上讀書,因為沒有校車,所以要在校住宿。那時,我很小,明白要離開媽媽,我心里很害怕,我哭了,抱著媽媽的腿不肯放開。媽媽讓爸爸出去,但一會兒又回來了,手里還拿了一個被風吹歪的棉花糖,爸爸遞給了我,當我拿了棉花糖的那一刻,父母迅速的跑向門外,我立刻把棉花糖扔到地下,追了出去,教師在后面追我,而我卻追著前面的爸爸媽媽,我看到媽媽用手抹著眼睛,我明白媽媽哭了,他們越跑越遠直至消失。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過得很艱苦,無時無刻想著母親,雖然那里有很多的小伙伴,但他們一點也沒消逝我的鄉愁。
有一天晚上,教師找我,她對我說:“你的爸爸媽媽來了。”我很高興的像只飛舞的蝴蝶,我跑向他們,他們見到我也笑了起來。我看到母親的臉上暗淡無光還多了幾條皺紋。我明白她也無時無刻的想著我。看到他們手中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我立刻請他們進屋坐下。
我看著他們走了,母親還不時回回頭。我哭了,我為有這樣的母親而自豪,母親,我愛您!
不管您在哪里,您永遠與我同行!
與愛同行篇六
綠色,總給人清爽、新鮮的感覺,因為它是自然、純樸的。我很喜歡綠色的東西,因為它教會了我怎樣做人。
小學時,老師經常帶我們到郊外去植樹。當時由于稚嫩,我還悟不出其中的道理,總以為把樹種下去就算完成了任務,但老師告訴我們,種樹并不是將它置于坑中就完了,還要時常給它澆水,才能擁有一棵樹,一片綠地。真的,種樹是種下一個希望,種下一片能讓我眼睛更加清明,心靈更加純潔的綠地。所以當我遭遇不快時,我總喜歡到郊外去看看那一棵我親手植的樹。
看著它那結實的軀干,能在風雨中生存的樹干,我欽佩不已。再向上看,那是一片綠得發亮的葉子,在微風下晃動,看著它,眼里只剩下綠色。不再被俗事所累,是葉子,不,是綠色教會了我怎樣去對待世事,是它讓我參悟了人生的真諦——人不可太過追名逐利,應讓“綠色”常存心中!
后來知道許由為了拒絕誘惑,竟然到水邊去洗耳朵。我想他一定是心存綠色的,自然就有了高尚的品格,純自然多好啊,自由自在,不為世之誘惑所染。
“世人皆醉我獨醒。”這是屈原的大智慧,這是向統治者發出的悲嘆,也是心中潔白的心靈發出的呼聲。屈原,我為你的出淤泥不染而折服。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陶老的這句詩,我總喜歡拿來讀一讀,體味那份返璞歸真,恬然自得的心境。我想,陶淵明之所以不被世之誘惑所動,不為世之強權所屈,是因為他心中存有一片綠地,那是他所向往的,因為在那兒不會有官場的明爭暗斗,不會有煩人的俗事。
自己沒有做官的經歷,自然不會有屈原和陶潛他們那樣的煩惱。既然是凡夫俗子,難免被俗事所累,每當不順心,考試失意,糾纏于蠅頭微利時,我就告訴自己,趕快到郊外去看看那棵自己植下的樹,看看那份綠,它常常能讓我找到“回家的路”!
現實生活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太多的人在為名利而奔波,他們眼光被利益所驅,心被利益所役,我覺得他們應該種下一棵綠樹,更在心里種下一片綠地,只要心中有了綠色,那么人就不再匆忙,不再勾心斗角,不再為僅有的利益奔波一生。
綠色,自然的代表,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潔眼液,綠色,我將與你同行!
與愛同行篇七
酒之香,未品先醉;茗之香,唇齒久留;花之香,濃郁芬芳。凡是世間之香,終有消散之日,酒盡,茶涼,花敗,香消不復焉。唯有書香亙古不變,伴我同行。
——題記
忘不了讀書時的那種沉迷與陶醉,那種微妙的感覺難以言喻,只感覺自己完全沉浸在另一個境界中。黃山谷說過,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古人還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類的話。其實,讀書倒不見得真的有什么目的,很多情況下全然只是興趣而已。然而,真正投入其中以后我才發現,書頁中有哲人深隧的智慧,有對生命誠摯的熱愛與奉獻,散發著特有的氣息,讓我獲得滿足與喜悅。孔子曰:“溫故而知新。”是的,即使是一些已經看過的書,我也依然能在溫故知新里,重新獲得一層的領悟與啟示。它讓我在現實的泥沼中,跋涉到一個更為美好的精神領域里。
曾幾度忘卻都市的繁華,捧一本書,清晰地看見陶淵明一身布衣,享受著“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每天在那云霧繚繞的南山山邊,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真是羨煞旁人。
曾幾度忘卻生活的緊張,捧一本書,清晰地看見詩仙李白放下最愛的酒杯,拔出心愛的寶劍,昂首吟道:“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充分顯出那份獨步天涯、追尋夢想的瀟灑與不羈。
曾幾度忘卻社會的無情,捧一本書,清晰地看見了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擲地有聲的話連同他煙斗里的煙草味,銘刻在了中國的歷史上,刻在了中國人的心里。
曾幾度……
與愛同行篇八
雖然只進行了三天的軍事訓練,但我受益匪淺。雖然我們深深感受到軍訓的痛苦,但在痛苦中享受樂趣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首先,受苦,以軍人的姿態站著很累人。我覺得我的腿從膝蓋以下不再在我的控制之下,我的腳底似乎已經裂開了。但正是因為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們才理解導師的困難。一分鐘在舞臺上,十年在舞臺上的辛勤工作,教官的辛勤工作,換來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力量和雄心。因此,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為更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還有幸福。當我回憶起整個排和其他排一起唱軍歌時,我感到非常高興。因此,即使痛苦是身體上的,也是令人愉快的。
經過三天的訓練,我不僅掌握了軍隊常規運動的一些要領,而且對軍隊的紀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軍訓期間,教官們會一個接一個地加強訓練,直到我們的行動協調一致并符合標準。這需要我們樹立團隊精神。如果隊里有一個人表現不好,整個排都不好。我記得在一個安靜的早晨,我確實有一種堅持不住的感覺,但我還是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在細雨中,學生們并不害怕雨點打在身體和帽檐上,讓雨水和汗水融為一體,浸透了神圣的軍裝。
在軍訓中,我們學會了服從命令,并意識到軍訓不僅是鍛煉身體,也是鍛煉生活意志。只要一個人有毅力和堅強的意志,當他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時,他會勇敢地站起來繼續前進。
軍訓真的要結束了。
艱難的日子即將結束,我非常高興。
但在我快樂的同時,我仍然有一點懷舊。
如果大學是一本書,軍訓生活就是書中美麗多彩的一頁。如果大學是一出戲,那么軍訓就是劇中的一個精彩場景。如果大學是一幅畫,那么軍訓生活就是畫中最耀眼的顏色。
未來的一天將會帶來巨大的責任,人們將會首當其沖。他們會讓自己的心臟和思維疲勞,讓自己的骨骼和肌肉疲勞,讓自己的皮膚挨餓,空耗盡他們的身體,做他們想做的任何事情。因此,他們將鍛煉耐心,獲得他們無法獲得的東西。軍訓就是這樣。
軍訓考驗我們的體能,磨練我們的意志,豐富我們的大學生活,是我們一生中難忘的記憶。
與愛同行篇九
下午回點多,張澈和兩個小學同學都發來了信息,問我打不打籃球,剛好放學,下了網課,我尋思和他們一塊打會兒吧,于是便問了媽媽是否可以和他們一起打,媽媽也同意了。
我騎上自行車,來到綜合樓等待著三位“騎士”,先和張澈會合了,他們倆隨后就來了,待集合完畢,四人一塊兒騎車向老圖書館對面的稅務局的旁邊的球場騎去。
那時大概四點四十多分,高掛在天空上的紅日絲毫沒有要落下來的意思,望著映照在柏油路上的我們四人的影子,以及路邊的那幾棵柳樹的影子,除了影子的透黑,柏油路上漫反射來的金光也為這幅“畫”增添了別樣的色彩,隨手拍應該就可當作藝術品!
那球場的氛圍很好,都是一片歡聲笑語,祥和的樣子,那的球友們大部分都是一些叔叔和大爺,以及一些十分友善的哥哥,盡管在當時沒有機會去上場打,但聽著大爺們談論,看著大爺們自信的出手,在精神上也算是一種富足,當一位上了歲數的大爺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搶斷,他說:“看這頂級的搶斷意識和頭腦…把我追得笑了半天,不過確實厲害!
從球場出來,天已經黑了下來,路上彩燈依舊亮著,與朋友們說著話,騎行在大街上,時而喜,時而沉默,但心中依然很舒服!
有時間,叫上你的好朋友出來放放風,感受青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