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四年第四單元批改篇一
兩年前,我家買了兩只可愛的小烏龜,它們剛買回來時還是縮頭縮腦的,我把它們放在一個小缸里。
小烏龜長著一副調皮樣:小巧玲瓏的頭;小黑豆一樣的眼睛滴溜溜的轉;脖子長長的,像探究問題的求知者,脖子上長著五顏六色的花紋,像幾塊色彩各異的七巧板拼接在一起;有一個既堅硬又堅固的外殼,像一座隨身小房子,背上有一塊塊黑色的鱗片,如同足球上的格子,四肢很扁,走起路來像四只在劃船的槳。它們那硬邦邦的龜殼下有一條又粗又長的尾巴,小烏龜的尾巴很短,越往下越尖,它們總想把尾巴藏起來,好象怕人家傷害它們的小尾巴。
我經常喂它們田螺或蝦,小烏龜像餓昏的食肉動物一樣,快步爬過來,大口大口地吃著,一會兒工夫,食物就不見了蹤影,有時候它們還會搶食物呢!我一看這吃相,想到:好一個貪吃鬼!
現如果用手去摸它們的身體,小烏龜就會馬上把頭、四肢、尾巴縮回硬殼去,如果我按小烏龜的殼,小烏龜會立刻趴了下去,又把四肢縮了起來,好一會兒,它們才把四肢伸出來。唉,它們真是膽小如鼠!算了,誰叫那硬殼是烏龜的守護神呢!
我喜歡這兩個既淘氣又可愛的小烏龜,你呢?!
四年第四單元批改篇二
一個可憐的孩子,坐在一堆廢墟中,傷心地用臟兮兮的手捂著臉大哭起來,他身旁的繁華在一剎那間變成了廢墟,他傷心極了──因為他失去屬于自己的家園,他失去了自己最最熟悉的親人,他在心里默默的叫喊著:“爸爸……媽媽……你們……在……在哪呀!”他望了望周圍,又用迷茫的眼睛望著磚頭,用稚嫩的小手一點點的搬開磚頭:“媽……媽別扔下我!”他眼里已經沒有希望,如果他懂事了,他一定會想:為什么會這樣,我的家,我的親人們都到哪兒去了!是呀!這個小男孩的親人到哪里去了呢?原來在日本飛機轟炸時,媽媽用全身護住了自己的孩子,不幸被炸死,孩子艱難地活了下來。后來他被一位拍照的記者看到,送進了孤兒院里。
這時,我想起了媽媽對我說的一句說:“日本人太壞,壞得失去了人性!”沒錯,我總是認為,日本人難道沒有孩子、親人嗎?難道他們就不知道失去親人的危機感和恐懼感嗎?難道他們就只會拿刀槍去殺些無辜的人嗎?我痛恨日本侵略者,在他們的身上充滿著血腥和野心!在他們不像其他國家那樣:熱愛和平,擁抱和平。
直到現在,以日本首相為首的日本人還不肯承認歷史,承認自己給其他鄰國造成的傷害,他們這樣只會玩火自焚。
日本人呀,請珍愛他人的生命,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貢獻吧。
四年第四單元批改篇三
從我開始上學。不必說那么重的書包,也不必說那被稱為“含金量”較高的書。就光是父母的嘮叨和他們的壓迫就已經夠我煩幾個月了。越長大。煩惱越來越沉重,直壓得喘不過氣來。
時間一點一滴悄悄地溜過,轉眼間,六年的小學生活已成為了回憶,踏入了一個嶄新的中學時代,然而煩惱已經臨近,一塊塊地向我沖來了。
也許媽媽是對的,是我這些學習太緊張才會導致我會變成這樣,不管怎么我都不能用這種態度來對待養我多年的母親。哎!還是想怎么去和媽媽道歉吧!
四年第四單元批改篇四
當我手持這一張照片時,我感慨萬分。小時候,我就不斷聽媽媽重復這樣一句話:“日本人太壞了,壞得喪失了人性!”(點明時間和歷史事件。)
一個可憐的孩子,坐在一堆廢墟中,傷心地用臟兮兮的手捂著臉大哭起來,他身旁的繁華在一剎那間變成了廢墟,他傷心極了──因為他失去屬于自己的家園,他失去了自己最最熟悉的親人,他在心里默默的叫喊著:“爸爸……媽媽……你們……在……在哪呀!”他望了望周圍,又用迷茫的眼睛望著磚頭,用稚嫩的小手一點點的搬開磚頭:“媽……媽別扔下我!”他眼里已經沒有希望,如果他懂事了,他一定會想:為什么會這樣,我的家,我的親人們都到哪兒去了!是呀!這個小男孩的親人到哪里去了呢?原來在日本飛機轟炸時,媽媽用全身護住了自己的孩子,不幸被炸死,孩子艱難地活了下來。后來他被一位拍照的記者看到,送進了孤兒院里。(動作和心理描寫恰當好處。)
這時,我想起了媽媽對我說的一句說:“日本人太壞,壞得失去了人性!”沒錯,我總是認為,日本人難道沒有孩子、親人嗎?難道他們就不知道失去親人的危機感和恐懼感嗎?難道他們就只會拿刀槍去殺些無辜的人嗎?我痛恨日本侵略者,在他們的身上充滿著血腥和野心!在他們不像其他國家那樣:熱愛和平,擁抱和平。(發表看法,反問有力。)
直到現在,以日本首相為首的日本人還不肯承認歷史,承認自己給其他鄰國造成的傷害,他們這樣只會玩火自焚。
日本人呀,請珍愛他人的生命,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貢獻吧。
四年第四單元批改篇五
下面這張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仔細觀察照片,想一想這個小孩子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當時可能發生了什么事?這個孤獨的孩子以后命運如何?聯系照片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戰爭是多么的殘酷──它會使有的人失去生命,使有的人流離失所,使文明慘遭浩劫,而戰爭中的兒童更為不幸,我們眼前的這張照片就是有關戰爭,有關戰爭中的兒童的。小朋友你知道戰爭中的兒童是怎樣的遭遇嗎?請你仔細觀察這張關于戰爭的照片,圍繞“控訴侵略戰爭,熱愛和平”這一主題,用心寫好這次看圖作文吧!
1.查找資料,了解歷史背景。
同學們大都是出生于這場戰爭后半個多世紀的孩子,對這場戰爭是缺乏了解認識的。因此,這次習作讓,我們重溫歷史,搜集有關這場戰爭,有關日本侵略者罪行的資料、圖片,閱讀有關書籍,觀看抗日戰爭題材的影片,拓展自己的視野,增強自己對這場戰爭的感性認識,為更好地完成這次習作創造條件。
2.圍繞主體,有序觀察照片。
首先,抓住照片的主體部分,關注照片傳遞的主要信息。這張照片映入眼簾的是照片中央坐地而哭的男孩:他悲傷的啼哭,他的孤立無助讓人揪心。
然后,圍繞這一中心人物,采用由主體到環境、由近及遠的順序,一一觀看照片的各部分內容,進行全面、細致地觀察。
瞧,男孩蜷曲雙腿坐于被炸壞的鐵軌中間,四周是被炸成廢墟的火車站,月臺建筑倒塌,鋼架搖搖欲墜,遠處破壁殘墻,一片悲涼……由近及遠,由人及物,讓我們對60多年前拍下的這張照片,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認識:這幅拍攝戰爭創傷的照片,沉痛而有力地揭示了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犯下的血腥罪行!
3.展開想象,探究前因后果。
這張照片只是歷史瞬間的一個具體場景,但它不是這段歷史的全部,不能看出侵略者如何狂轟濫炸,屠殺無辜的'全貌。因此,同學們必須敞開心扉,大膽想象,探究前因后果。根據照片所拍攝的人和景,想象與照片相關的故事:照片中的孩子怎么到了這個地方?他為什么哭?他的家呢?他的父母呢?這個地方怎么沒有人?人呢?照片中的房子、天橋、鐵路原來是什么樣子?這個小孩能活下來嗎?他未來的命運怎么樣?先想了來,再說出來,然后寫下來。
4.具體描述,表達真情實感。
同學們在寫作時要以孩子為重點,可從孩子的視角來寫,也可以用我們的視角寫,要用凄涼的景物烘托孩子悲慘的處境和命運。習作要按一定的順序寫,可以先寫人,再寫景;也可以先寫照片上的內容,再想象以前可能發生的事;最后想象孩子未來的命運。
內容要具體生動,要真實再現當年戰爭的凄慘情景,可以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字里行間要流露出對侵略者的憎恨,對孩子的同情,對和平的熱愛與向往。
思路1──習作開頭描述照片,中間主體引出豐富合理的想象,結尾點明中心(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思路2──習作開頭點明時代背景(時間和歷史事件),中間主體再現當年的具體情景,結尾對戰爭的發動者提出忠告!
思路3──習作倒敘開頭,寫“我”現在的生活情況;其次,回憶“我”悲慘的童年生活;然后,敘述一個的老人收留了“我”;最后,描述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和“我”對和平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