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十里桂花香桂花香字篇一
現在我的位置是第四大排八組六,手旁就是窗子,而我,又常常喜歡開著窗子。于是,不時地,總有濃郁的桂花香,飄向我的窗內。我貪婪地呼吸著這股香氣,感覺自己就像掉入了無邊無際的香海。我認為我可比其他同學幸福多了,因為我窗口這股濃郁的桂花香。
下課時,我趴在窗戶上,細細地尋找著那棵與我有緣的桂花樹。
那是一棵小桂花樹,但長得很茁壯。這使我的心里,有一種不知來由的歡喜,充溢這心房。
不由得想起了琦君的《桂花雨》。
那是一段多么芬芳的記憶啊!前后兩大片的廣場,全部種的金桂。可以想像,在像現在這樣的金秋十月的好時節,漫步在桂花叢中,那香氣,就可以把你迷醉了。連腳下走的,也不是泥土,而是桂花,這才是真正的金毯,還有帶在香氛的桂花雨,還有和桂花雨相伴的搖花樂,還有桂花鹵、桂花糕、桂花茶、桂花栗子羹……前面的搖花樂,因家旁邊無桂花樹,只得免了,而后面的關于桂花的美味,也因小女子的手拙,無法做出鄉味來,只得做罷。于我來說,這些關于桂花的美食和情景,也只有在夢里才可大賞特賞,大吃特吃了。
桂花香屬于眾人,桂花鄉愁,只屬于人心。誠然,聞上桂花香,無論誰,都會逗起心中無限的綿綿情思,無限的夢幻遐想,這是人心必然。
十里桂花香桂花香字篇二
在那金秋九月,那滿樹的桂花,烙盡心底。
——題記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本是匆匆走的,但忽聞一股淡淡的花香,這香氣如美酒一般沁人心脾。急欲尋源,環顧四周,便看見角落里的一樹桂花。
在這九月的襲襲微風里,這一樹桂花更顯得楚楚動人。急步走近,細細觀賞,便看見它們相依相偎在一起,一小朵一小朵的攢成了一個個金黃的小繡球,玲瓏小巧中散發著醉人的芳香。
目光游索,迫切的想尋出那一樹中最獨特的一朵。可始終沒有答案。我站在花前笑了。這個結果,我早已知曉。這些花兒都有屬于自己的特點,它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們微微張著手臂,擁抱著這金秋九月,擁抱著這一縷陽光,擁抱著凋落下的枯葉。花瓣尖兒微微泛白,后又慢慢變黃,陽光十分巧妙地完成了這件藝術品。
看著看著,不知怎的,這話勾起了我的一些思緒。想追根尋源,但卻又“剪不斷,理還亂”。
猶記在春天時,初見桂花樹的情景。仰頭看著它那肥碩的身軀,粗壯的枝干,翠綠的葉子上閃耀著金色的光輝。那是,它毫不起眼,只認為它是眾多花木中的一種罷了。后來因一次偶然的機遇,才知那是“香飄十里”的桂樹。那時,還好詫異了一會。
如今,在這金秋九月,桂花又開了,而且開的是這樣的美麗、動人。這花影,這花香,一直醉到心底。
人生,如這桂樹,也許你是茫茫人海中最普通的一個,但也要去奮斗,去拼搏,如那桂樹。
在這醉人的芳香中,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十里桂花香桂花香字篇三
走進小院,朵朵鮮花竟相開放,仿佛佇立在花海之中,無法自拔。但挺拔秀麗的桂花樹格外顯眼,青翠欲滴的嫩葉,金色的花朵點綴其中。微風習來,花朵們跳著優美的舞姿迎接秋的來臨,也給院子增添了幾分生氣。
“到了!”奶奶笑著。只見一位年邁的老奶奶從院子里走了出來。我仔細的'觀察這個地方,院子有些破舊,但卻被打掃地井井有條,好似一位歷盡滄桑的老人。那位老奶奶說道:“今年又來送花了?”“對,順便和你說說話。”“嗯,又麻煩你了。”“不麻煩,別客氣!”夕陽西下,已到了晚上。
十里桂花香桂花香字篇四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十里桂花香,牽動我的情絲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天來了,天空高遠,舒云流淌,
我像住常一樣來到學校,剛進校門,便有一服淡淡的花香往我鼻中竄。我知道,是桂花開了。
我不懂花,也不是很喜歡花,但這桂花我可是一眼便認得的,只因我從小便與桂花相伴長大,慢慢地便刻在了腦子里。忘不掉,也喜歡上了。
我確實不急,五歲的小孩腦子里只是想著明天找哪個小伙件去跳皮筋,對這不開花的`桂花樹才過幾天就沒新鮮感了。倒是爺爺奶奶更喜歡待在院子里了,他們搬了兩個躺椅,放置在院中,有時找哪家爺爺下盤棋,或縫補衣物,或就在椅子上曬曬太陽聊聊往事,夕日西下,黃暈的光籠罩著兩個老人,顯得十分安寧。
有一日,我拿著兩個野果子回家,就在門外,聞到了那香味,我扔了下果子,繞到院子里,爺爺奶好也在,并招呼著我過去,用手指著上面,呵呵地笑著:“桂花開了......”我到樹下,看著樹上淡黃色的如米粒般小小的桂花,星星點點,點綴其間,那花是真小,可架不住多,倒也說的上是壯觀。我嚷嚷著要摘花,卻夠不到。爺爺便把我抱到他日漸老去的肩膀上,咬著牙讓我如愿以償。
后來的幾天,爺爺奶奶都在打桂花,好做桂花酥。奶奶說,這幾天桂花的香味最濃郁,我便也跟著在一邊玩,置身在花香中,感覺心情也舒暢了。桂花酥做好后我是第一個嘗到的,奶奶的手藝可真是好。一口咬下去,松松軟軟的口感連同桂花香一起進入口腔中,越嚼越感到回味無窮的清香,這大概是我永生難志的滋味,以至于現在也對桂花酥情有獨鐘,盡管它們都沒有當初美好的味道。我記得奶奶之后還給鄰里都送去了桂花酥,忙來忙去,我卻很少見到奶奶自己吃一口。
在那之后桂花樹打下也成了我最愛的地方,每一年,我最期待的便是桂花開,最怕見的便是花落,一年又一年,花開了幾度,爺爺也隨著桂花香的消逝而離我遠去。現在我到了這個城市讀書。進入初中,竟又見那記憶中的桂花樹,花香馥郁,氤氳著兒時親美好的回憶,牽動著我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