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初二昆蟲記讀后感字篇一
今天,我讀了法布爾所寫的一部名著——《昆蟲日記》。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用畢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完成了《昆蟲日記》這部昆蟲學巨著,他也因此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法布爾刻苦鉆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日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后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近了現代文明。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容易。他出生于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后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后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一生興趣,就是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fā)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日記》。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秘,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總是這多一個小括號,那落一個小數點什么的。同法布爾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
讀過《昆蟲日記》和法布爾的生平,我感受很深,《昆蟲日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再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
初二昆蟲記讀后感字篇二
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
這是一部值得傳給下一代的書
哈佛大學113位教授推薦的最有影響的書
法國歷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影響世界的經典著作
19世紀末,法國杰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捧出一部《昆蟲記》,世界響起了一片贊嘆之聲。沒有哪個昆蟲學家有法布爾那么高的文學修養(yǎng),沒有哪個文學家有法布爾那么高的昆蟲學造詣,《昆蟲記》堪稱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范。
初二昆蟲記讀后感字篇三
周末,我讀了一本叫《昆蟲記》的這本書,這本書不僅讓我開闊了視野,還讓我學到了課本上所沒有的知識,心里感覺收獲很大。《昆蟲記》是本科普書,作者法布爾向我們介紹了在人們眼里看起來很渺小的昆蟲。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我知道了關于昆蟲的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比如在田野里經常閃爍著亮光,大家都知道是螢火蟲的杰作吧!以前,我只知道螢火蟲只吃樹葉、草,讀了《昆蟲記》后,我大吃一驚——螢火蟲竟然是肉食性動物,主要獵物是蝸牛。螢火蟲先用嘴里的兩顆獠牙向蝸牛注射毒素,再用一種特殊消化液把肉湯液化,蝸牛就這樣成了螢火蟲的美食。螢火蟲會發(fā)光是因為發(fā)光帶上面有層白色涂層,是有一種非常細膩的顆粒構成的。然后由白色涂層供了可氧化物質,導管則輸進了氣流,當可氧化物質與氣流相遇,便產生了光。
在法布爾的眼里,昆蟲也是有情感的,它們的世界與人類世界是平等的,也有著自己的自信、尊嚴和自強。書里寫了昆蟲們有趣的生活。瞧,螢火蟲捕食:“螢火蟲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地扭著,每扭一次,還要稍加休息一下,似乎想了解一下扭的效果如何。”蟋蟀的歌聲:“這時它的鞘翅發(fā)出‘利利利’的柔和的顫聲,圓渾、響亮,富有節(jié)奏感。整個春天都是這樣唱著,從不間斷。”我看了,忍不住笑了起來,真有趣!
還有一些些在人們眼里不起眼,甚至有些討厭的昆蟲,也教會了我很多知識,成了我的老師。蝎子,教會了我遇到困難我們不應該亂了手腳,應該積極地想辦法去對付它;蜘蛛,教會了我做任何事都要細心、認真;教會了我做人要熱情,要知道,快樂別人,就等于快樂自己呀!
讀了《昆蟲記》,我知道了大自然的奇妙,昆蟲界里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同學們,讓我們好好學習,長大后去探究昆蟲界的事情吧!完成法布爾還沒完成的事。這個周末我讀了這本書,感覺受益匪淺啊
初二昆蟲記讀后感字篇四
“世界上很少有人會從事這個職業(yè)的,我們也不指望從這份工作中掙錢,但是我們不必介意,因為能獲得很多有趣的知識,從某種意義上看,這比任何一個職業(yè)都有意思。”
這是在《昆蟲記》中摘出的法布爾對自我工作的看法,是的,像觀察昆蟲這一行業(yè)確實從事的人寥寥無幾,因為從中得不到一分錢,但為什么法布爾會從事這一職業(yè)呢?是出于對昆蟲的熱愛嗎?沒錯,在他的野外實驗室中,法布爾就把昆蟲當做人類,甚至當作自己的朋友,非常的尊重和喜愛它們,以至于忘我的融入到昆蟲的世界去體驗昆蟲的樂趣。由于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有時法布爾在研究與記載的過程中也不忘用生動的話語把它們形象的比喻一番,比如描寫蟋蟀的一句話:“上面一對則是控制碼擦得器具,蟋蟀只用了其中4個發(fā)音器就能將音樂傳到百米之外,可以想象它的聲音多么急促。”還有描寫蜘蛛的一句話:“這些即將結束生命的‘苦行主義者’不愿死在蜂房里,于是他們自行解決了葬禮,讓自己跌落在土穴下面的坑里……”可想而知,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是多么深,深到這位“昆蟲世界的維吉爾”寧可為昆蟲設計一套結婚禮服,也不會動腦筋去參加上流社會的晚宴。
在《昆蟲記》中,我們不僅可以學到昆蟲學,還可以學到昆蟲學以外的東西,比如解刨學和化學,法布爾用生動脫俗的語言把幾門枯燥乏味的科學描繪的有聲有色,而且在他的語言中沒有半點虛假,因為他堅持“科學可以被修飾,但不能被修改。”這使我們能在昆蟲記中學到真實可靠的科學,而且能把他們好好吸收。而我每每在享受科學的樂趣中,法布爾老人為此付出的艱苦勞動,我卻毫無體會。后人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遠眺,人類才得以進步。這使我感受頗深。
《昆蟲記》不但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著作,更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它讓我了解了為自己喜愛的東西而付出一切去追求的精神,了解了一種追隨遠離塵囂世界的高雅情趣,更重要的是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尊重。
法布爾老人讓我了解昆蟲世界,而昆蟲則讓我永遠記住法布爾。
初二昆蟲記讀后感字篇五
懷著激動心情,翻開了手頭上這本有些泛黃的書,這是父親年輕時最愛看的書之一。這本書叫做《昆蟲記》。它是由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創(chuàng)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記載了100多種昆蟲。據說為了研究昆蟲,1880年,法布爾用積攢下的錢買了一幢老宅子,他給它起了個名字:荒石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法布爾穿著縫縫補補的滿是泥土的麻衣大褂,用杵鎬挖鏟平翻,終于將荒石園變成了一座蟲蟲樂園。他把多年來的勞動成果匯聚在一起,于1907年,《昆蟲記》問世。這樣一部巨作,怎能不讓世界為之轟動呢?
法布爾正是以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向我們展示出如此宏篇巨作。作者在書中也不僅僅是無趣的科學報道,而是用幽默風趣的語調表達出作者對昆蟲的喜愛,對自然界的贊美,以及渴望發(fā)現更多關于大自然的奧秘。讀書時,我腦中總是浮想聯翩:想那神秘的大自然,想那一幅幅昆蟲的圖畫,想那為了生計四處奔波的昆蟲。那未化繭為蝶的毛毛蟲,那為了兒女忍痛吃下自己丈夫的螳螂……回想,我們人不也是這樣嗎?
在這部書中,令我最感動的是螳螂那一篇。戀愛中的螳螂情侶,在雨露的清晨,在夕陽西下互相偎依,手牽手得訴說愛情的秘密。可是它們不得不面對的是一個嚴峻的問題……這天新郎在眾昆蟲的祝福下步入了婚房。數月過后,雌螳螂懷孕了,雄螳螂并沒有因此開心,反倒愁眉苦臉的。原因是雌螳螂的營養(yǎng)跟不上,必須補充大量的營養(yǎng),而雄螳螂也諸事不順,他不僅自己營養(yǎng)跟不上,更別說妻子了。此時的他有兩個選擇,一是逃走,二是犧牲自己。一個禮拜過后,昆蟲們發(fā)現雄螳螂不見了,在它們的追問下,雌螳螂道出了秘密:雄螳螂為了妻子和他的孩子,英勇的慷慨犧牲,也就是變成了雌螳螂的營養(yǎng)補給。為了孩子,螳螂夫妻都選擇了最痛心的選擇。回想起來,我的父母也為我犧牲了他們的青春,犧牲了風華正茂。作為子女難道我們只要默默享受嗎?不,我們應該用愛去呵護他們,力所能及地做家務回報他們。
我仿佛置身于法布爾寫的文章里,一個個一閃而過的畫面匯聚成一個個很真實的故事。我喜歡這部書,喜歡這部書的幽默,喜歡在讀書時沉浸在想象中。不要因為一只蟲子而感到害怕,即使它們是個微小的生命,你卻不曾得知它們擁有怎樣的內心世界,所以,讓我們翻開那本《昆蟲記》,感受昆蟲的美好世界吧。
初二昆蟲記讀后感字篇六
夜晚,我安然入睡,那扇通往夢幻離奇的世界大門緩緩的又被打開了。
夜空寂靜,我在無邊的森林里探尋一人,途徑一個叫云野的地方。
一條長滿青苔的小路綿延而去,在山林深處,出現一間清寂的樓閣,埋在厚厚落葉下的一口井,傳出水流的聲音,除此之外,聽不到其他聲響。抬頭看到屋檐上雜亂地放著摘下的菊花和楓葉,才知道這里是有人住的。
這里的主人生活如此清凈,原來住的是亨利,他在描繪著森林里小家伙們的一舉一動,趣味而蘊含哲理,你將見識到一個奇妙神秘的昆蟲世界。螢火蟲、蝴蝶、金步甲……它們被亨利賦予了人的思想和情感,整個云野都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氣息。
我親眼見證了毛毛蟲的蛻變;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分泌物……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從昆蟲記里蹦出,而又生動體現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叢林自然規(guī)律。
后來我終是被屋外汽車路過的聲音驚醒了,可今夜,又值滿月,秋風習習,朗朗的月色投射到那幅剛裝好的畫前,正映著幾只瓶中的螢火蟲……山林深處水流的聲音仿佛很遙遠,又似乎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