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容感悟。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字篇一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分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的描寫了-現代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他描寫了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現代城鄉生活,刻畫了以孫少平等為代表的普通人的形象作品,反映了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交織,整個作品讀來令人回腸蕩氣。
曾經讀過很多小說,也有一些小說,情節個-引人入勝的,讀之不愿意放下的,但卻沒有一本像路遙的絕筆之作,《平凡的世界》,這么深入人心的作品。看到書中平凡的世界中,一個個平凡的人物,就如他們正活在我們的身邊一樣。
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么去生活,和我們怎么對待生活的態度,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讓我們忍受痛苦,那你一定要咬緊牙關挺下去,正是這些苦難與痛苦,才會讓人偉大,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我們每個人心理上總不希望悲劇發生,然而生活中并不是如此,我想這也是作者想要給我們揭示的東西。
故事的結局,少安的妻子被查出了重癥,少平深愛著的田曉霞,死于一場洪水中,我們想象中的那些美好結局并沒有發生,也許這正是作者承受了太多生活的苦,對生活體驗的深刻,感受到生活帶給人們的這種不完美,而正是這種不完美,才是更加打動人的一種美,正如維納斯的斷臂一樣,是一種殘缺的美,我們由此也理解了作者路遙,把這種美刻畫出來,那么我們也就理解他對作品中人物結局的安排了,正是如此安排,讓生活的真善美達到了統一。
生活沒有如果,平凡的世界告訴了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于這個時代,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做的就是怎樣讓我們能生活的更幸福,無論我們胸懷遠大理想,還是想要平凡的生活,他們都是我們追求幸福的一種途徑,無論怎樣,我們都不能失去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要學會生活,懂得珍惜,感謝生活賜予我們的一切,任何時候都要用一種生生不息的虔誠和熱情去對待這個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字篇二
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以小人物的目光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的故事為主線,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小說中的故事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起伏,卻是以普通人的視角傳遞出生活的真諦,勞動的偉大和對生活的執著與熱情。
小說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孫少平這個人物,他平凡而真實,就如同我們每個人的縮影。起初因為貧窮,他的骨子里有種深深的自卑,他是嚼著黑饅頭的“非洲漢”,但當他遇見田曉霞后,他仿佛認識了一個新的世界,這使他重新審視起自己的生活。踏入社會的孫少平,不顧周圍人的勸阻,毅然投身于艱苦的“攬工隊”。盡管他的內心仍舊有著自卑的心理作祟,但此時的孫少平更多的是自尊與自強,貧窮并未能吞沒他的意志,使他迷失方向,反而在磨礪與苦難中讓他逐漸成長、成熟。孫少平是平凡的,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勞動者,孫少平又是不平凡的,他有著堅定的信念和對理想的追求,不斷戰勝自我,腳踏實地,用自己的熱情和雙手去創造生活。
正如書中所說“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已去爭取和奮斗;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命運總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辛中,才使人成熟起來。”生活于每個人并非平等,有人生來一帆風順,有人終其一生坎坷磨難,但生活的強者會把每一次的困難與挫折視為上帝所賜予的禮物,直面它,跨越它。
新教師培訓時,我曾去參觀了上海市啟星學校,那是我第一次接觸特殊群體的孩子。聽那里的老師介紹說,他們中的一些孩子或是智力殘障,或是自我封閉,更有一部分孩子因為家庭的原因,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盡管他們有著比正常孩子看似不幸的童年,但令我驚訝的是,我未曾在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上看到他們的絕望與自棄。他們坐在教室里,學畫畫、學寫字、折手工、拼七巧板,這群孩子用他們稚嫩的小手創造著他們心中的七彩世界,擦去了生活帶給他們的一抹灰暗。
無論是《平凡的世界》里自尊自強的孫少平,還是現實生活中天真活潑,無憂無慮的啟星孩子,他們的身上都閃爍著對生活的熱誠與希望。我們的生活難免有不如意的時候,離開了象牙塔,初入職場的迷惘,人際關系的復雜,層出不窮的壓力都容易令我們望而卻步。尤其當我們面對困難與挑戰時,我們不能被生活所主宰,而要戰勝自己心底自卑怯懦的聲音,化壓力為動力,不忘初心,創造我們平凡但有意義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字篇三
一棵小草平凡而渺小,它正在泥土中努力地長出新芽,以自己的方式在春天里為自己掙一命!但我想不通的是,盡管它再努力,不過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它長不成參天大樹,然而它就這樣認了嗎?不,它沒有!至少它為社會貢獻了一片綠意!
此時,我在想我們大多數平凡的人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做一個平凡的人,可我們就這樣認了嗎? 看了《平凡的世界》,我思考了很久,原著自1980年出版以來,一直就鼓舞了許多的人,我一直思考其中的矛盾之處,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劇,所展現出來的都是苦的,是不如意的,是掙扎的!它不像其他的文學作品給人的結局是浪漫的,是歡快的,是溫情的!
它給人的結局是未知的,是迷茫的,如果真的要追根的話我們只能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世界里辛苦地奮斗,是為了讓自己不再平凡下去!
他和田曉霞美麗的愛情并沒有走到最后,在它最絢爛的時候戛然而止,曉霞意外離開了這個世界,給少平留下無盡的痛楚,少了她,少平活著的意義就少了一大半,他躺在礦區的空地上,在夢中有外星飛船帶他走,逃離這個令人悲傷的世界,但夢醒后他還得繼續生活下去,因為還有另一個家等著他。他師父去世后,他主動承擔起了煤礦棚戶區那個溫暖家庭的責任。雖然他有足夠的理由和能力留在城市,同時還有另一個優秀女孩金秀的示愛,但他有著自己的原則,又走進了那個隨時可能出現危險的煤礦,繼續他的人生與責任。
總是有挫折和苦難,但如果你愿意,總還是能在黑暗中尋得星星點點的光明。
我們度過的每一天,那么相似又那么的不同。今天還是和昨天一樣,睜眼起床吃飯忙碌,明天或許和今天一樣。或許大多數的日子里,我們都或多或少磨洋工。覺得看不到未來。即使想用自己的努力去前面看看究竟會怎樣,卻也終會有迷茫,茫然不知所措。讀完整部書。要從黃土地的書里逃離這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我們這些平凡的人到底應該去追求哪些東西;這真是一個永恒的哲學話題;也就是所謂的生命的意義。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需要思考一輩子的問題。路遙想要勵志,勵志的方法也是正確的,為我們日后創造了一個美好社會,讓我們在真實生活中變得積極向上、充滿陽光。
我們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平凡的人在普通的崗位上擔任著不同的角色,在這些角色里,總有些人的境界是無法企及的,這不是學問的深造,不是金錢的堆疊,不是權力的炫耀,而是在這個平凡的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讀社會這本大書,用不斷地探索與實踐書寫了一部閃耀著光輝的人性的宏偉篇章。懷有希望的心情自然是能過得更好。
平凡的世界是很殘酷的,這句話可以雙層理解,一種可以指小說的本身,也可以說我們現實生活。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什么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我奮斗了十八年只是和你一起喝咖啡”人生的命運的確不是我們所掌握的,或者說我們掌握的空間卻是很有限的!我一直堅信地認為:所謂的英雄就是認識生活的本身卻仍去熱愛她!大多數人不可能成為偉人,理性地認識并接受平凡的可能,并且讓平凡的世界和平凡的生活也值得一過!大多數人的努力不是卓著,而是一種平凡的生活!因為畢竟這是一個由平凡的人組成的平凡的世界,但在平凡的世界里,溫情地活著,每天做努力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那么即使平凡也不簡單!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字篇四
這些日子一直在看《平凡的世界》,早些年也看過,只是走馬觀花的看,如今又看,細細的揣摩,慢慢的體味,心靈受到感動和震撼,路遙以他哲思質樸的文字,讓讀者了解了75年-85年間中國農村的縮影-雙水村的變化,和雙水村的農民特別是青年人對待生活和愛情的態度。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農村生活題材的小說,農村人窮困的生活,在田地耕作的辛苦,現代的城市年輕人也許不理解,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想法,對我來說卻是感同身受,因為我也經歷了那個年代,也曾經在田地揮汗如雨,勞動是一筆財富,是創造美好生活的途徑,這本書就是向大家闡述勞動著是幸福的,不管你是在哪個時代,只要你熱愛生活,做生活的主人,用心真誠的面對,你永遠是強者!
《平凡的世界》里對人物的描寫也是栩栩如生,淳樸厚道的孫少安,對人生不屈不撓的孫少平,善良卻飽受感情折磨的潤葉,執著愛著潤葉的李向前,對人生和未來充滿向往朝氣蓬勃的田曉霞,還有為朋友兩肋插刀,一如既往的愛著只見過一面藏族女孩的金波,還有金秀,蘭香,潤生,每一個人物都是平凡的,卻都是在平凡中見真情,每讀一篇文章,每一個人物,都會為之感動,為之落淚,路遙先生將現實的無奈和對浪漫的向往刻畫的形象逼真,讓人覺得這些人就是鮮活的生活在你的面前。
孫少安,一個忠厚老實善良的農民,在反復的權衡和自己青梅竹馬的潤葉感情后,痛苦的和潤葉分手,毅然決然的娶了一個山西的媳婦,在改革的浪潮之下,追逐人生的更大的目標,建起磚廠,成為首富,遭受磚廠塌陷的挫折后,再度東山再起,迅速的富裕起來,還不忘雙水村的父老鄉親,建學校,造福人民,成為新型農村的典范!最打動我的還是孫少安,在想為自己的家多一點幫助謀一點財富的時候,卻遭到批判,內心的苦楚,煩惱,痛苦折磨著這個忠厚善良的男人,躲起來宣泄自己的情感,而自己的父親,不放心自己的大兒子跟隨其后,父子二人痛哭的情景,讓人心酸,讓人淚水漣漣,命運的不濟,對這個家庭帶來苦難,可是濃濃的親情卻讓這一家人心系一處,邁著更堅定的步伐走向生活!
文章中孫少平這個人物更是讓廣大的讀者特別是農村出身的那個時代的人捕捉到自己的影子,家庭困頓的孫少平,在高中時代為了挽回自己的自尊,懷著自卑的心理,總是在別的同學拿走自己的白饃后才拿自己的黑饃,短暫的戀情,讓孫少平對愛情有了新理解,畢業后,少平的一段教師經歷讓他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的渴望知識,在時代的變遷中,少平對生活更多的思考,熱情洋溢的他不甘在家中成為平庸的農民,他積極的追求城市的生活,珍惜機遇,打小工對少平是一種體格的鍛煉,背石頭,讓孫少平的后背淤血,潰爛,但是肉體的疼痛沒減少他對知識面的拓寬,挑燈夜讀,是他每每要做的事情,田曉霞的賞識,幫助和愛情,讓孫少平對未來充滿了憧憬,但同時兩個人地位的懸殊讓他時刻矛盾,他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中去了煤礦,原以為孫少平和田曉霞會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田曉霞為搶救一個小女孩卻意外的死亡,讓人不覺傷悲。金波的友情自始至終貫徹其中,為了朋友兩肋插刀,對少平無私的幫助,和朋友交心,都讓少平有所依靠,有所依賴。少平最終選擇留在了煤礦,選擇了平凡,這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人性的真善美在他身上真實的體現。
還有,真誠善良的潤葉,在得知孫少安已結婚的消息后,心灰意冷,嫁給李向前,也沒體會到一絲一毫的幸福,面對執著愛著自己的李向前,她選擇了逃避,婚姻的不幸,讓李向前痛苦萬分,酒后駕車導致車禍,被迫截肢,患難見真情,潤葉卻在此時擔負起了一切,與李向前走到了一起,這就是有情有義的善良女人!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正是這些有情有義的平凡人,濃濃的親情,不變的友情,厚重的愛情,對人生不倦的在追求才使這人生變得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字篇五
少平和紅梅之間是標準的“同病相憐,共同愛好”。兩個孩子的家境同樣很low,自卑與敏感讓他們彼此心意相通;而看書則成為他們顯示與其他同學的差異的唯一選擇。這種相通讓他們彼此感到溫暖,這種選擇則讓他們有了些許驕傲與存在。
嚴格地說,少平和紅梅之間不能算作“戀愛”。這段微妙的情愫之于少平,讓他感覺到了一種驕傲與自信,打開了新的生活,人也變得開朗積極,有一種“天總是藍的,云總是白的,陽光也不會偏偏不照在我的頭上”的由衷喜悅,也是一種標準的理想主義。而紅梅則無疑成熟現實的多,由于一直生活的比較壓抑,從進城讀書的那天起,她就寄希望于擺脫過去,融入高一個層次的社會,找一個體面的男朋友則是現實的途徑之一。所以她對貧窮的少平是一絲一毫的“愛情”也沒有的,有的只是基于個人感受的“憐憫別人,也讓別人憐憫自己”。所以,同樣是煥發青春,少平是因為與漂亮的紅梅有了某種朦朧,而紅梅則是因為放假吃的好一點,有了相對體面的新衣服。兩個人的根本訴求和體驗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一旦家境與修養都很出眾的養民突然關注到紅梅的時候,紅梅的精神突然就被陽光籠罩住了,這是個她一直夢寐以求可以改變自己一生的機會,相比之下,“同病相憐,共同愛好”的少平一下就黯淡無光了。
而在少平,卻一切蒙在鼓里,在遭受籃球場上的“羞辱”之后,他很困惑的是為什么前幾天還有“書夾白面餅”的浪漫,突然之間就“殘忍”結束了。是的,他不知道,紅梅早已“移情別戀”,開始享受新的陽光與溫暖,只是給少平造成了“無意的風情萬種”的感覺而已。
謝天謝地,我們的少平沒有沉淪,而是把這次“失戀”事件當做最好的一次人生自我教育的經歷,注定對他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事情到此為止,少平與紅梅之間再無瓜葛。唯一的例外,是紅梅臨畢業的時候,遇到她的“最大危機”的時候,少平挺身而出,做了一個男人應該做的事情,此是后話。
不管怎樣,盡管角度不同,價值觀不同,他們之間都感受到了彼此的善意與溫暖,只是他們的人生從此分道揚鑣,不再相逢。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字篇六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所著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小說,圍繞孫家兩兄弟寫了當時社會城市與鄉村的生活。
孫少平和孫少安兩人平凡的一生,卻擁有不平凡的奮斗,對生活不平凡的熱愛。盡管,他們兩人在奮斗中常常受到生活的種種打擊,被生活驅使,但從不放棄!就拿少平來說,他為了生活,放棄了學業,失去了愛情,但他并沒有成為生活的奴隸——至少他的精神還是自由的。
他還懂得讀書,懂得思考,考慮自己的未來。而孫少安則不同,他從十三歲就開始種地,懂得家里的難處,養活家人。在那種時代背景之下,人們當然要先吃飽飯了,連飯都吃不飽還談什么精神追求。
再來看現在,人們已經是錦衣玉食,明明已經成為了一名有文化的人,為什么還是經不住金錢的誘惑呢?盡管那時生活艱苦,吃了上頓沒下頓,但是樸素是那個時代的特征,就是因為那種窘迫,人們才會明白生活的珍貴與美好。
少平對于前途的不懈奮斗,在那代人總是極其稀少的,是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貫穿他的思想的東西,就是奮斗不息的精神,堅韌不拔的精神,無論面對任何挫折,他都能堅持的這種精神。雖然他和田曉霞的愛情最終以悲劇而告終,但孫少平也承受了下來。田曉霞最后的犧牲既得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這更是塑造了一個更加完整的.孫少平。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而這些世界又個組成了我們生活的世界。我們都是平凡的人,世界也是平凡的世界,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追求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字篇七
每個人構筑自己世界的態度都不同,作為自己生活中的主角。教育,思想,現實,理想都會讓自己的那一方小小世界與眾不同。但沒有一個人的世界是平凡的,尤其是當我看見書中那一群熱血青年,在時代和身份的限制下依然生生不息時,我想,為世俗奮斗也許比看破紅塵的自命不凡更為值得。
孫少平,我為他的身世而感到惋惜,我總覺得這樣一個充滿拼搏精神的少年卻生在了這樣一個時代,但或許是因為苦難和挫折造就了這樣一個堅強的男兒,更要感謝的是他堅韌不拔的意志。因為從來不是苦難造就了一個人,而是那個人在苦難中沒有放棄自己。他雖身在一個農民家庭,精神卻很豐滿,身上充滿了一種闖蕩氣質,也許他是農村的一部分年輕后生的縮影,從不屈服于命運給他的安排。當他的哥哥問他為什么要這樣折磨自己時,他回答不知道,但我想,他內心是知道的,因為書和那些報紙教給他的是一種不安于現狀的拼搏精神,他想要他的世界不再平凡。
看到他,我想到了巴金老先生寫的《家》《春》《秋》中的三少爺覺慧,但唯一不同的是覺慧的家里雖然很有錢,但家里的人心卻很渙散,外面舊制度橫行,他是為了心中的正義而站出來。而孫少平在一個充滿溫情的家庭,但家里卻很窮,所以他為了自己也為了家里而出去闖蕩。雖然是在兩個完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但這也許就是少年精神,是一種永不放棄的拼搏精神。少年永不服輸,他用自己的血和肉去構建自己的世界,也深深影響著別人的世界。
讓我感動的除了他身上那種堅韌不拔的意志,還有他心中的善良和勇敢正義。跛女子侯玉英先前對他百般刁難,還打小報告給老師,導致他的書《紅巖》被沒收,還揭發他和郝紅梅的事,但是當她被水沖走,而沒有一個同學去救的時候是他毅然跳入水中救了他。之前郝紅梅因為他的身份不愿意跟他在一起,卻和顧養民在一起了,還高調地在人前炫耀,但最后便是她偷了店里的手帕被關起來的時候,孫少平卻救了他。他在黃原城里打工的時候,遇到一位被包工頭侮辱的小女孩,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自己這份掙錢又多又輕松的工作,并把自己掙的錢都給了那位小女孩,以此來幫助她。
我想他的這一切性格,不僅是因為大哥的熏陶,更是因為書給他帶來的影響。因為大哥雖然也具有那種堅韌不拔和不安于現狀的品質,但他畢竟沒上幾年學便回去勞動了,思想并不是很開闊,總是在吃食和錢上發愁。也沒有時間沒有欲望去想那些精神層面的東西。雖然有時候在他的思想深處,也會覺得缺了點什么,但是他并沒有深入去思考。書給孫少平帶來了更多,正是因為看了《白輪船》她才有勇氣去救了那個小女孩,正是因為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才有勇氣去面對所有的苦難,變得勇敢起來。書讓他這個本來沒有機會出去的孩子知道了,更多眼界也變得開闊起來。
除了書,他的一些朋友也幫了他許多。比如說田曉霞,這是因為她一直與他一起看書,一起討論國家大事,他才沒有放棄,即使沒有考入大學,他還是堅持看書,堅持做精神上的熏陶。在她的鼓勵下,他似乎能戰勝所有阻礙。還有金波,在上學的時候總是給他提供幫助,他們在傷心的時候也能相互聆聽,他們彼此了解。有這樣一位可以傾訴的朋友,也是一件幸事吧。
也許你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但其實幸運與不幸運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我們自己的世界,即使平凡,只要我們永不放棄為之努力,它散發出最精彩的光芒。而我們生活的整個世界,也會因為我們一個個不平凡的小世界而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