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報告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報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水工認識實訓報告書 水工概論實訓報告3500字篇一
1、 通過對水庫、水電站、試驗基地以及水文站等的參觀和現場報告,增強對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感性認識,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增加工程概念,豐富生產知識,對將要從事的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和親身感受,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2、 熟水利樞紐的組成與總體布置,各種水工建筑物的作用、布置方式及運行管理。
3、 了解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的基本步驟,加深對工程施工技術、施工組織和施工管理知識的理解。
4、 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系。
飛來峽水利樞紐工程 廣東省水利試驗基地(飛來峽) 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里水試驗基地 西南水閘 北江大堤 佛山市三水水文站
1、 北江大堤
北江大堤是珠江三角洲最重要一道堤防,捍衛著廣州、佛山等城市和三角洲腹地人民生命財產和一切經濟活動。大堤的安危,為歷代政府所重視,并被列入當地水利事業不可或缺一部分。現在,北江大堤雖可曰“固若金湯”,達到抵御百年一遇防洪能力,但這經歷了三角洲人民世代經營,尤其是建國后黨和政府帶領當地人民前仆后繼、防洪搶險、艱苦奮斗、不斷建設的一項成果。隨著時代和環境變遷,不利于北江大堤維護和發揮效益的因素也在增長,特別是隨著珠江三角洲經濟崛起,廣州、佛山等城市連綿區出現,以及大量人口、財富在三角洲集聚,向北江大堤提出了更高的防洪要求。為此,北江大堤的維護和建設需要更加科學、合理和卓有遠見的決策和管理。
現代北江大堤在廣東北江下游左岸,從清遠石角鎮騎背嶺,沿北江支流大燕水入干流南下,入三水大塘、蘆苞、黃塘、河口、西南鎮,止于南海小塘鎮獅山,全長63?34公里,是珠江三角洲眾多堤圍中最長的一條。它所捍衛范圍屬北江、西江三角洲地區,地質時期是珠江溺谷灣一部分,海灣中聳立著一系列小島,晚第四紀(1~2萬年)以來,多次海浸海退,形成西北江復合三角洲,但直到近千年時間里,才堆積形成現代三角洲平原。
綜觀北江大堤地區水利事業是在三角洲網河水文、地形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始于宋代筑堤圍墾,經元明以來擴大和發展,到清代達到高潮。然而只到民國時期,水利才作為一項綜合性基礎設施出現在社會經濟生活中。這個過程和發展規律,又與三角洲開發歷史階段性特點緊緊聯在一起的。宋代北江堤圍主要在發展糧食生產方面起了保障作用,明中葉以后,則在三角洲經濟作物種植,基塘農業興起,促進廣州、佛山等工商業城市繁榮,以及三角洲東部區域發展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作用。北江大堤所具有的直接或間接的航運、防洪、灌溉等功能,雖每因時代而變遷,但它們是作為一個整體互相影響,綜合發揮作用的,且與所在地區社會經濟狀況、生態環境變化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聯系。可以說,沒有水利事業的發展和興盛,三角洲的開發和經濟繁榮是不可能的,北江大堤在其中起了一個舉足輕重作用。即使在今天,水利事業仍是三角洲各項產業發展和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因素,它的歷史作用并沒有因其發展過程完結而泯滅。總結北江大堤修筑、維護、管理等歷史經驗,尋找其成敗得失,對三角洲水利事業、城鎮和流域規劃、產業布局都有重大意義。
2、 飛來峽水利樞紐
飛來峽水利樞紐位于廣東省北部,清遠市飛來峽境內,距省會廣州僅65公里。飛來峽水利樞紐是以防洪為主,兼有航運、發電、供水和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效益的水利樞紐水庫,總庫容19億立方米,最大壩高52。3米,主副壩長2952米,裝機容量14萬千瓦,船閘可通過500噸級組合船隊。
壩址控制流域面積3。4l萬km2,占北江流域面積的73%,水庫總庫容l9。04億m3,防洪庫容l3。36億m3,多年平均年發電量5。54億kw。h。飛來峽水利樞紐工程的開發目標以防洪為主,兼顧航運、發電、養殖、供水、旅游和改善生態環境。
工程為一等工程,擋水建筑物為l級。樞紐建成筑物由主壩、船閘、廠房和副壩等組成,根據地形、地質、施工等條件,從左岸問右岸依次布置為船閘、廠房、溢流壩和土壩。
主壩由兩部分組成∶溢流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共設l6個流流孔,采用弧形鋼閘門,其中15孔為帶胸墻的泄洪孔,另一孔為排漂表孔:土壩為均質土壩,壩頂-長度1826m,最大壩高28。8m。副壩共3座。總長539。3m,最大壩高27m。船閘為單線一級船閘,最大過閘船隊2x500t,上引航道長約l300m,下引航道約l500m。廠房類型為河床式,安裝4臺單機容量為3。5萬kw的燈泡貫流式機組,該機組的轉輪直徑和單機容量為全國之首。
水工認識實訓報告書 水工概論實訓報告3500字篇二
20xx年11月28日—20xx年12月11日
岳城水庫、東石嶺水庫
通過實習讓我們在大腦中建立起水利水電工程模型,對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規模、作用及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水利建設的程序: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及管理和運用。同時對水工建筑物和水電站的工作模式有一個直觀的感性認識,為以后的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達到除害興利目的而修建 的工程。也稱為水工程。水是人類生產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但其自然存 在的狀態并不完全符合人類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 澇災害,并進行水量的調節和分配,以滿足人民生活和生產對水資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壩、堤、溢洪道、水閘、進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魚道等不同類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實現其目標。按其服務對象分為防洪工程、農田水利工 程、水力發電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環境水利工程、海涂圍墾工程等。可同時為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等多種目標服務的水利工程,稱為 綜合利用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的作用可概括為:防洪,發電,灌溉,養殖,通航,旅游,減少下游傳染病傳 播,減少下游水流泥沙含量. 天然水的'地區分布很不均勻,每年來水的數量不同,在年內又往往集中在少 數月份,因此與人類用水多有矛盾。為了解決這些矛盾,人們做了一系列水利工 程。 其中: “水庫”可以把江河流動的淡水儲存起來, 供工農業和城市生活之用。
2.1水利樞紐的組成及其綜合效益
岳城水庫:
岳城水庫位于磁縣境內漳河干流出山口處,是一座大型防洪控制性工程,控制流域面積(晉、冀、豫三省)181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的99.4%,水庫 總庫容13億立方米,是擔負有防洪、灌溉、供水、發電等重要作用的水利樞紐。主要由主壩、副壩、溢洪道、泄洪洞、電站、消能建筑及渠首建筑物等組成。它主要是儲存水源,讓水資源 合理利用主要的經濟效益是給工農業提供水源,主要用于工業用水、農業灌溉、生活用水等。岳城水庫的經濟效益主要以提供飲用水(北方地下水不豐富,而且許多北方城市都出現了因地下水用量過度而產生塌 陷、地沉現象)、水力發電為主。
東石嶺水庫:
東石嶺水庫,面積約9平方公里,位于沙河市區西40公里處的渡口川上,距邢臺市50公里。 秦王湖大壩始建于1969年,1978年主體完工,歷時10年。庫容為6800萬立方米,大壩系水泥沙漿砌石結構的單拱重力壩,壩高81米,壩長252米,壩基寬41米,壩頂寬8米。 是一座以灌溉為主,防洪發電為輔的中型水庫。樞紐工程包括主壩、溢流壩、泄洪洞、輸水洞、水電站。水庫的經濟效益主要以提供灌溉、水力發電以及旅游為主。
2.2擋水建筑物的類型、參數、作用
岳城水庫:
土石壩:包括一座主壩和四座副壩,全長6294.5m。主副壩為碾壓式均質土石壩,加高擴建時用砂礫料在下游進行全斷面壓坡,最大壩高55.5m。加固后的主壩壩頂長3603.3米,最大壩高55.5 米,壩頂寬7.1米,副壩壩頂長2693.4米,大副壩最大壩高32.5米。主壩壩頂高程159.5米,防浪墻頂高程為161.3米。
閘門:進口閘共9孔,凈寬108米,主要是控制泄水、蓄水,設計最大泄量12820立方米每秒。
東石嶺水庫:
主壩:主壩為單曲重力式漿砌石拱壩,壩頂高程384.2m,壩高82.2m,壩頂長256m,壩頂寬8m。
溢流壩:位于主壩中部,堰頂高程378.0m ,溢流面設計采用克-奧曲線,挑坎高程348.0m。溢流壩總寬83m,凈寬72m,最大泄量2229m3/s。
2.3泄水建筑物的類型、參數、作用
泄洪洞:為壩下埋管式,位于主壩左岸,坐落在第四紀膠結不良礫巖上。由進水塔、洞身、出口消能段三部分組成,共9孔。洞徑 6×6.7m,除右邊孔用作電站輸水外,其余8孔均用來泄洪,最大泄量3530m3/s,是我國最大的壩下埋管工程。
溢洪道:位于主副壩之間,基礎以第三紀沙層為主,局部為粘土或礫巖,為開敞式陡槽型溢洪道。
東石嶺水庫:
泄洪洞:位于主壩左岸巖石中,斷面1.9m×1.9m,進口高程328.5m,洞長200m,最大泄量50m3/s。
輸水洞:位于主壩右岸壩體中,洞身為圓形,直徑1.2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進口高程334.0m,洞尾分為3個支洞,其中兩個通往電站水輪機,一個為灌溉洞,最大流量5.5m3/s。
2.4水電站的型式、參數和工作原理。
電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側,于泄洪洞右邊孔內裝設直徑 5m,長 280m 壓力鋼管引水發電,裝機17000kw。水通過電站帶動渦輪進而發電,實現從機械能轉化到電能的過程。
2.5下游消能工的型式、原理
岳城水庫:采用的消能方式是底流消能方式。所謂底流消能是指借助于一定的工程措施(如修建消力池)控制水約位置,通過水躍發生的表面旋滾和強烈紊動來消除余能。即在壩址下游設置一定長度的混凝土護坦,過壩水流在護堤坦上發生水躍,形成旋滾,使水流的能量通過摻氣﹑水分子的相互撞擊﹑摩擦而有一定程度的消耗,以減少或防止下游發生嚴重沖刷。
東石嶺水庫:東石嶺水庫采用的消能方式是挑流消能。 所謂挑流消能就是利用溢流壩下游 反弧段的鼻坎,將下泄高速水流挑射拋向空中,拋射水流在參雜大量空氣時消耗 部分能量,而后拋到距壩較遠的下游河床水墊中產生強烈的旋滾,并沖刷河床形 成沖坑,隨著沖坑逐漸加深,大量能量消耗在水流旋滾的摩擦中,沖坑也逐漸趨于穩定。
本次認識實習,使我對于水工建筑物的構造及作用、水力樞紐工程的基本 原理和運行方式等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 為我們今后進行相關專業課程的繼續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對水力學、水文學、水工建筑物、水利施工和前期準 備工作做了鞏固,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增強工程概念,豐富生產知識,對將 來從事的工作有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親身感受,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 力,在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礎。通過實習,我了解了水利工程需要投資巨大的財 力和物力,整個水利工程不僅是一個地方的水庫而是國家的工程。因此做每項工 程都必須收集盡可能多的水文、地質、氣象等資料,經過嚴密的科學論證,推斷施 工當中可能遇到的一切可能的難題最后再結合當時的國力人力,及技術水平,綜合 一切,最后得出這個工程是該建還是不該建。這樣才能做出造福人類的好工程; 也初步了解了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的基本步驟,加深對工程施 工技術、施工組織和施工管理知識的理解。 通過短暫的實習,讓我受益非淺,自己親身實踐的東西是自己永生難忘的。 對我個人的人生來說 ,我身切體會到了做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做事之前, 要周全考慮到各個方面,更要有邏輯思維和一絲不茍的態度來對待事情,對工作 認真負責、一絲不茍,所以從未發生過重、特大安全事故,希望他們繼續保持發 揚這種精神。這是我應該學習的精神。 最后,我要感謝帶領我們實習的老師,他們不辭辛勞,帶著我們在實習地。 在我們有疑難的時候,為我們解惑。讓我們了解到水利樞紐的結構、用途等一些 我們平時學不到,看不到的東西,為我們以后在工作中快速的容入到工作環境中 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落下一個學生,讓我們在實習期間良好安定的環境,保證了實習的順利完成。
水工認識實訓報告書 水工概論實訓報告3500字篇三
根據畢業實習安排在四年級第二學期,一方面是對前三年專業基礎知識的復習和鞏固,另一方面是為隨后的畢業設計做鋪墊,讓我們對水利樞紐工程的設計和具體建設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因此這次實習相對于前面的認識實習、單項實習更有意義,水工專業畢業實習報告--三期工程。學院統籌安排下,我們02級水工、農水、水動三個專業于20xx年2月25日踏上了此次畢業設計之路。目的地是世界級工程——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在實習教師小組的幾位老師安排下我們的實習流程基本定型在上午聽專題報告,下午做專項參觀實習。報告內容可以概括為:三峽樞紐概況認識、壩工設計、葛洲壩水利樞紐(此三項講座內容由三峽總公司高工李君林老先生主講);三峽水電站設計、三峽工程建設監理概述、三峽水利樞紐截流工程、工程建設監理發展概況(此三項由三峽發展公司李先鎮副總監主講);長江航運及三峽通航建筑物(三峽總公司建設部鄧朝高工主講);施工機械(原三峽設備處處長主講)。參觀內容有:三峽展覽館、壩頂及120棧橋、右岸廠房及三期圍堰、下岸溪料場、三期工程砼拌和樓、葛洲壩電廠。
通過這次實習,我對水工專業在工程實踐中的工作對象、面臨問題及解決辦法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理解。鞏固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增加了行業責任感,實習的日子里也加深了同學友誼,鍛煉了團隊精神。現將實習的有關專業認識和個人感想分兩部分總結報告如下:
總結實習期間專家報告的內容,將這些報告整理成如下幾方面陳述:
三峽水利樞紐壩址位于西陵峽的三斗坪,距葛洲壩工程38km,是一座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環保以及養殖、供水等巨大綜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整個工程包括一座混凝土重力壩,泄水閘,兩岸壩后式水電站,右岸地下廠房,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閘和一架垂直升船機。三峽工程建筑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組成。大壩壩頂總長2309m,壩頂高程185m,水電站左岸設14臺,右岸12臺,總裝機26臺(*32臺)單機容量70萬千瓦(注:另還有地下廠房6臺機組和2臺5萬千瓦廠用發電機),總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22400萬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為雙線五級船閘及單線一級垂直升船機。
三峽工程分三期,總工期17年。一期5年(1992——1997年),主要工程除準備工程外,主要進行一期圍堰填筑,導流明渠開挖。修筑混凝土縱向圍堰,以及修建左岸臨時船閘(120米高),并開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閘、升船機及左岸部分砼壩段的施工。
一期工程在1997年11月大江截流后完成,長江水位從原68m提高到88m。己建成的導流明渠,可承受最大水流量為20000m3/s,長江航運不會因此受到很大影響。可以保證第一期工程施工期間不斷航。
二期工程6年(1988-20xx年),工程主要任務是修筑二期圍堰,左岸大壩的電站設施建設及機組安裝,同時繼續進行并完成永久船閘、升船機的施工,20xx年6月1~15日大壩蓄水至135m高,圍水至長江萬縣市境內。張飛廟被淹沒,長江三峽的激流險灘再也見不到,水面平緩,三峽內江段將無上、下水之分。永久通航建成啟用,7月10日左岸首臺機組發電。
三期工程6年(20xx一20xx年).本期進行的右岸大壩和電站的施工,并繼續完成全部機組安裝。屆時,三峽水庫將是一座長遠600km,最寬處達20xxm,面積達10000km2,水面平靜的峽谷型水庫。水庫平均水深將比現在增加10~100m。最終正常冬季蓄水水位為175米,夏季考慮防洪,可以控制在145m左右,每年將有近30m的升降變化,水庫蓄水后,壩前水位提高近100m,其中有些風景和名勝古跡會受一些影響,實習報告《水工專業畢業實習報告--三期工程》。
三峽水利樞紐效益顯著,擁有防洪、發電、航運、南水北調、漁業及旅游等綜合效益。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如投資、技術、移民、生態、水質、人文景觀等。但是在工程進展至今的現實表明,這些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的。
(1)任務:擋水、泄洪、排沙。
(2)壩型及主要尺寸:攔河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長2309m,壩頂高程185m,最大壩高185-4=181m,最大底寬126m(廠房壩段181m),頂寬15~40m,大壩砼工程量1600萬立方米。
(3)設計標準:千年一遇洪水設計;萬年一遇洪水+10%校核校核洪水時壩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m3/s。
(4)泄洪建筑:泄洪壩段位于河床中部,總長483m,設有22個表孔和23個泄洪深孔,其中深孔進口高程90m,孔口尺寸為7×9m;表孔孔口寬8m,溢流堰頂高程158m,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進行消能。
電站壩段位于泄洪壩段兩側,設有電站進水口。進水口底板高程為108m。壓力輸水管道為背管式,內直徑12.40m,采用鋼筋混凝土受力結構。水電站采用壩后式布置方案,共設有左、右兩組廠房和地下廠房。共安裝32臺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左岸廠房14臺,右岸廠房12臺,地下廠房6臺。水輪機為混流式,轉輪直徑10m,最大水頭113m,額定流量966m3/s,機組單機額定容量70萬千瓦。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閘和升船機(德國合作方正在技術公關中,計劃用螺旋桿技術取代原計劃的鋼纜繩提升技術),均位于左岸。
永久船閘為雙線五級連續梯級船閘。單級閘室有效尺寸為280×34×5m(長×寬×坎上最小水深),可通過萬噸級船隊。升船機為單線一級垂直提升式設計,承船廂設計有效尺寸為120×18×3.5m,一次可通過一條3000噸的客貨輪。承船廂設計運行時總重量為11800噸,總提升力為6000萬牛頓。
三峽工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干工程。三峽工程水庫正常蓄水位175m,總庫容393億m3;水庫全長600余km,平均寬度1.1km;水庫面積1084km2。它具有防洪、發電、航運、旅游等巨大的綜合效益。
經三峽水庫調蓄,在上游形成庫容為393億m3的河道型水庫,可調節防洪庫容達221.5億m3,能有效地攔截宜昌以上來的洪水,大大削減洪峰流量,使荊江河段防洪標準由現在的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荊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運用,防止荊江河段兩岸發生干堤潰決的毀滅性災害,減輕中下游洪災損失和對武漢市的洪水威脅,并可為洞庭湖區的治理創造條件。
三峽工程最直接的經濟效益是發電。三峽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2240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846.8億千瓦時。主管三峽發電的長江電力現已將三峽電能搭接上4條大電網,它將為經濟發達、能源短缺的華東、華中和華南等地區提供可靠、廉價、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對經濟發展和減少環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峽工程所提供的電力資源,如果以火電來算,就意味著要多修建10座180萬千瓦級的火電站。
三峽水庫將顯著改善宜昌至重慶660公里的長江航道,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港(重慶成為深水港)。航道單向年通過能力可由現在的約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運輸成本可降低35-37%。經水庫調節,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從現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長江中下游枯水季航運條件也得到較大的改善。
三峽水庫蓄水使老三峽景觀重新組合,并遷移保護了大量文物,在庫區一支流又開發出原始生態的小三峽旅游區。工程建設本身也是一個難得的景觀。
三峽工程靜態投資900.9億元(1993年物價),工程完成時動態投資約20xx余億元。三峽工程投資來源有:國家貸款,國有電站電價每千瓦時加價0.4~0.7分錢,葛洲壩水電站,三峽水電站發電收入等。預計在三峽工程建成后十年內,總的工程投資本息,包括工程費和移民費,都能用電費收入償還,防洪、航運等沒有分攤投資。而三峽工程防洪、發電、航運等效益是長期的,還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同時應用長江電力上市融資,陸續滾動開發金沙江上游溪洛渡、向家壩、白鶴灘、烏東德四大巨型電站。
長江宜昌段年輸沙量5.3億噸,將淤塞三峽水庫。水庫正常擋水位175m高程,總庫容393億m3,死水位145m高程,死庫容172億m3,防洪庫容221億m3,蓄水調節庫容165億m3。水庫運行方案為:汛期限制水位145m高程,3年一遇洪水56700m3/s以下不調洪,經泄深孔和水電站暢泄,可減少水庫沙淤積。來大洪水,水庫調洪,仍下泄56700m3/s;汛后沖水庫淤積。九月水庫開始蓄水,約兩個月到正常蓄水位175m高程。次年汛前庫水位降至155m高程,利用蓄水發電。在155m水位,可保持川江航運。到汛期,水位又降至145m水位,由于當時流量大,仍可保持川江航運。這是創新的水庫運行方案。經專家實驗及經驗結論,三峽淤沙平衡在30年以后。
經詳細地質調查,三峽水庫庫岸有若干潛在滑坡,大的可達數百萬m3。但是離壩址最近的潛在滑坡,也遠于26km,如發生滑坡,激起的沖擊波到壩前消減到2~3m高,不影響大壩安全。此外,庫岸如發生滑波,由于水庫寬深,不會影響航運。此次實習我們親眼見證了,庫區及壩址區兩岸邊坡都采用了大量錨索和錨桿,邊坡問題處理良好。
三峽樞紐185m高混凝土重力壩和1820萬kw·h發電廠房,工程量大,但都是常規工程,我國有較多經驗。局部地基穩定問題經過處理,能滿足安全要求。70萬kw水輪發電機組,首批從國外進口,后由國內自制。較復雜的是雙線五級船閘,在巖岸內深挖,最高邊坡達170m,下部閘室垂直60m。但是在三峽建設者們的努力下永久船閘已經順利投入使用,至今未見異常。還有3000t客輪的升船機目前正由德國研究。
三峽水庫將淹沒陸地面積632平方公里,涉及重慶市、湖北省的20個縣(市)
水工認識實訓報告書 水工概論實訓報告3500字篇四
實習地點:口上水庫,東武仕水庫,岳城水庫
通過實習讓我們在大腦中建立起水利水電工程模型,對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規模,作用及特點有了很大的了解,了解水利規劃,設計,建設及管理利用。同時對電站的工作模式有一個感性的直觀認識,為以后的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1、口上水庫
位于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鄲約60公里。建于1966至1969年,最大水面2500畝,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壩橫阻于門道川與常社川入口處。為漿砌石重力壩,高81米,長185米壩頂寬10、5米,水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橋。一壩雄踞,宛如銀壁,雄偉壯觀。湖面呈倒“人”字型,分東西兩支。東支為常社川的前段,西支為門道川的前段,各有3公里長。
2、東武仕水庫
東武仕水庫位于磁縣境內滏陽河干流上,距京廣鐵路和磁縣城約7公里,控制流域面積340平方公里,總庫容1、52億立方米。是攔蓄滏陽河上游來水,引蓄漳河客水,保證下游防洪安全和城市供水、農業灌溉,兼有發電、養魚等多種效益的重要水利樞紐工程。
東武仕水庫是邯鄲市直接管理的唯一一座大型水庫,1958年初動工興建,1959年9月初步建成為總庫容6400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1970年4月至1974年4月又擴建為大(二)型水庫。擴建工程主要包括大壩裁彎取直、壩體加高培厚、加固發電洞、新建泄洪洞、擴挖非常溢洪道等工程。
擴建后的大壩壩頂高程111、2米,最大壩高33、3米,壩頂長度2646米,壩頂寬5、75米,壩頂上筑有高1、3米的防浪墻。泄洪洞進口底高程84、5米,共分3孔,每孔凈寬和凈高均4米,洞身全長120米,3孔最大泄量可通過千年一遇洪水流量825立方米每秒。非常溢洪道位于上游左側距離大壩1公里處,進口底高程105米,邊坡1:1、5,縱坡1/1400,全長20xx余米,寬150米。溢洪道進口有一擋水土埝,埝頂高程109、5米,頂長164米,頂寬6米。為保證在非常情況下,能最快拆除擋水土埝,順利溢流泄洪,在埝頂設有豎井式主副藥室各15個,緊急時爆破炸開土埝泄洪。
3.岳城水庫
岳城水庫位于磁縣境內漳河干流出山口處,是一座大型防洪控制性工程,控制流域面積(晉、冀、豫三省)181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的99、4%,水庫總庫容13億立方米,是擔負有防洪、灌溉、供水、發電等重要作用的水利樞紐。30多年來在保障水庫下游河北、河南、山東三省的39個縣(市)的1416萬人,2732萬畝耕地和京廣鐵路的防洪安全,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岳城水庫于1959年10月動工興建,1960年開始攔洪,1970年建成。為提高防洪標準,1987年9月至1991年底對大壩進行加高的同時,加固了溢洪道,改建了泄洪洞,防洪標準由三百年一遇提高到接近二千年一遇。
加固后的主壩壩頂長3603、3米,最大壩高55、5米,壩頂寬7、1米,副壩壩頂長2693、4米,大副壩最大壩高32、5米。主壩壩頂高程159、5米,防浪墻頂高程為161、3米。溢洪道位于主壩左側與副壩的連接處,進口閘共9孔,凈寬108米,設計最大泄量12820立方米每秒。泄洪洞為壩下埋管式,共9孔,斷面為圓拱直墻式,孔徑6×6、7(寬×高),設計最大泄量為3370立方米每秒。
主要泄洪方式岸邊溢洪道,大壩特點是壩下泄洪洞(涵管)。
三天里,我們的先后參觀三個水庫的擋水建筑物包括大壩、閘門;泄水建筑物包括溢洪道、溢洪遂洞等及水電站廠房。
我們先參觀的是擋水建筑物,實習老師及水庫工作人員熱情地給我們講解了大壩的作用、類型及水庫的一些相關數據,隨后我們去了溢洪道,我們進入水下閘門操作室,體驗到了其壯觀,熟悉了工作原理及簡單操作方式。
最后進入的是水電站廠房,廠房又分為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上部結構包括各層樓板及其梁柱系統、吊車梁和構架、以及屋頂及圍護墻等。其作用主要為承受設備重量、活荷重和風雪荷載等,并傳遞給卞部結構;下部結構包括蝸殼、尾水管和尾水墩墻等結構。接著我們觀看了發電機組和它的一些控制設備,那些控制設備都是記錄有關發電機的運行狀態。解答我們提出的各種問題,我們從他們口中知道了那些用途和原理,并且了解了很多的有關檢查設備的方法。接下來我們觀看了巨大的水輪機,共有三臺,連接水輪機的是壓力管道,壓力管道是指從水庫、前池或調壓室向水輪機輸送水量的管道。
(一)水庫的綜合效益
一項水利樞紐工程一般主要具有防洪、發電、旅游等巨大的綜合效益。以岳城水庫為例。
1、防洪
經岳城水庫調蓄,可調節防洪庫容達13億m3,能有效地攔截漳河以上來的洪水,大大削減洪峰流量,使河段防洪標準提高到兩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運用,防止漳河河段兩岸發生干堤潰決的毀滅性災害,減輕中下游洪災損失。
2、發電
岳城水庫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8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8億千瓦時。它將為邯鄲地區提供可靠、廉價、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對經濟發展和減少環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3、旅游
岳城水庫水質清澈,岸邊清爽宜人,是旅游勝地,帶來一定的旅游效益。
(二)對水工建筑物的認識
通過實習,初步形成了對水工建筑物外觀,規模,作用及特點的認識;了解了大壩、閘門、溢洪道、溢洪遂洞及水電站廠房、機組的性能及特點;了解了水工專業的重要性及特殊性,為以后學習專業課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三天的認識實習讓我對我們的專業有了深入了解,明確了未來工作的方向和工作任務。這樣在我以后的學習中更容易抓住重點,學好專業知識。
當然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這些工程存在的不合理問題,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水利工程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我們在實習的時候感受了京娘湖的美好風光,還有岳城水庫對邯鄲、安陽供水之數據。更重要的是眾多的水利工程保護著人民免受洪災之苦,這一切都是水利工程的建設目的。雖然我們這次見到的工程主要是起調洪灌溉的作用。但做為我們水利水電工程的學生都知道水電站才是水利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水電做為一種綠色能源、無污染、不耗能,是國家大力發展的一個項目。
經過老師的介紹,我們還認識做一項水利工程所產生的影響力。水利工程需要投資巨大的財力和物力,整個水利工程不僅是一個地方的水庫而是國家的工程。因此做每項工程都必須收集盡可能多的水文、地質、氣象等資料,經過嚴密的科學論證,推斷施工當中可能遇到的一切可能的難題最后再結合當時的國力人力,及技術水平,綜合一切,最后得出這個工程是該建還是不該建。這樣才能做出造福人類的好工程。
通過短暫的實習,讓我受益非淺,自己親身實踐的東西是自己永生難忘的。我身切體會到了做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做事之前,要周全考慮到各個方面,更要有邏輯思維和一絲不茍的態度來對待事情,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所以從未發生過重、特大安全事故,希望他們繼續保持發揚這種精神。這是我應該學習的精神。
水工認識實訓報告書 水工概論實訓報告3500字篇五
畢業實習是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教學計劃中非常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之一,其目的是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范圍,加深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使學生了解工程建設的.程序以及各設計階段的設計深度和要求,掌握城市給水工程、排水工程設計內容、步驟與方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實地參觀學習、導師指導以及資料查詢等實習方式,收集與畢業設計(論文)題目有關的資料,為畢業設計(論文)作好準備。
自貢市第一水廠(長土)
自貢市中聯環水凈化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
20xx、3、12至20xx、4、9
自貢市第一水廠(長土水廠)座落在貢井區長土鎮,始建于1958年,設計日處理水能力為0、3萬噸/日規模。水廠的水源主要為雙溪水庫水,通過20多公里渠道和后端8公里管道輸送到廠,最大輸水能力為5萬噸/日單管輸水;旭水河重灘堰為該廠的安全備用水源。水源水質達到國家集中式取水地面水源水質標準。水廠主供貢井城區和匯東部分城區。水廠環境優美,為省級園林式綠化單位。一水廠水處理生產工藝為:根據源水水質情況,在引水管道上進行前加氯,源水進入反應池后,在反應池中添加混凝劑進行混凝反應,隨后進入沉淀池進行沉淀反應,沉淀之后的水進入濾池過濾,濾后水經過加氯消毒后進入清水池。清水池的水經過送水泵站送到城市管網。該廠目前在加氯和投藥兩個工藝實行了自動化管理,生產過程實現適時監控。確保出廠水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
自貢市水資源情況:自貢市屬缺水城市,存在資源性、工程性、水質性缺水的特點。
1、不傍大江大河,境內缺乏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水資源總量及工程調控能力有限。
2、工業企業污染嚴重,城區過境的威遠河、釜溪河的部分河段水質已基本喪失使用功能。
3、降雨量時空分布不均。旱災頻率高達58、3%。由于自貢市去年遭受80年難遇的特大旱災后,冬干、春旱接踵而至,致使現有的水利工程蓄水嚴重不足。尤其是作為自貢城區供水重要水源的雙溪水庫,蓄水量嚴重不足。使得城區生活、生產用水矛盾突出。
主要水源是雙溪水庫的優質水,其備用水源為旭水河河水。
在旭水河的上游土丘處,距河岸較近,便于修建岸邊式的取水泵站。地距供水區:貢井區、自流井區的位置相對較近,且方便來水從榮縣的雙溪水庫重力自流到自貢市的長土鎮。距公路較近,交通方便。
采取遠程在線監控:原水水質控制點(在線濁度監控儀、原水水質采樣導管)、濾前水質控制點、濾后水質控制點(水質取樣、濁度、余氯量監測儀)、出水水質控制點、出水水量計、出水水壓表,嚴格控制出水水質。
自貢市供排水公司第一水廠規模為10萬m3/d的老水廠
3、了解水廠使用凈水藥劑(混凝劑、助凝劑)的品種、投量和投加方式方式;消毒方法、投加量及投加設備。
4、熟悉和了解各單項構筑物的型式、構造、工作過程、基本設計參數以及運行管理的內容、方法和經驗。
1)取水構筑物:設計原則及位置選擇,形式和構造,操作管理的內容和方法,取水泵房的布置,給水水泵的選擇及附屬設備的選擇。
2) 混合、反應設備(絮凝池):混合設備類型,設計運行參數。反應池形式、構造及設計要點,設計運行參數(流量、停留時間、g、gt)。
3) 斜管沉淀池:構造、工作特點、設計運行參數和附屬設備情況。
4) 重力無閥濾池:構造,工藝尺寸,配水系統形式,濾料種類,級配及層數,沖洗方式、強度及歷時,膨脹度,沖洗水的供給及排除,管廊布置,自動控制設備,濾池運行操作程序,處理效果等。
5) 消毒設備:消毒方法,加氯量,加氯間及氯瓶庫布置。
6) 清水池及送水泵站:清水池容積、構造及尺寸,送水泵站的工作特點,水泵布置和調度方式。
5、了解水廠自動化設施及運行情況。
6、了解水廠的組織管理及運行的指標,包括人員編制、漏失水量和水廠自用水量,每噸水的電耗、藥劑消耗量、制水成本和水價等。
通過到水廠實地參觀學習,首先對水廠近期的工作情況,工作任務,水源問題,生產工藝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尤其是對水源的突變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有了初步的了解。其次,實地觀察制水工藝,這是一座的傳統工藝,60年代建成時產水幾千噸,后由于城市的發展需要,經改造擴建后變成2萬噸、3萬噸、8萬噸,其中無閥重力式濾池老系統是95年建成投產,新系統是99年建成投產,逐漸完成生產能力增大的改變,對處理工藝:絮凝—沉淀—過濾的工藝流程,以及其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將理論聯系實際,從理論認識到感性認識,更加深刻地掌握了以往所學的知識,理論指導實踐,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理論認識不完善、不全面的地方,更發現了一些自己錯誤的認識,再結合書本,進一步糾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論知識,以此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
1、水廠廠區園林式的設計理念,體現了“環保”思想。
2、采用雙水源(主水源和備用水源)供水,確保了供水的安全性。
3、采用在線監測系統和自動化管理,嚴格確保出廠水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
1、設計時未充分考慮到水廠的發展需要,沒有預留足夠的發展用地。
2、對水源水質、水量的變化,以及一些突發性問題沒有足夠的預見,所以在問題出現時,沒有及時的解決方案。
3、由于水廠的建立是在60年代,雖然后經過一系列的改造,但其生產工藝仍然較為落后,抗沖擊能力較弱。
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我們一定要站在一個高度看問題,分析問題要深刻、仔細、全面,尤其是在我們做設計的時候。
水工認識實訓報告書 水工概論實訓報告3500字篇六
畢業實習是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教學計劃中非常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之一,其目的是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范圍,加深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使學生了解工程建設的程序以及各設計階段的設計深度和要求,掌握城市給水工程、排水工程設計內容、步驟與方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實地參觀學習、導師指導以及資料查詢等實習方式,收集與畢業設計(論文)題目有關的資料,為畢業設計(論文)作好準備。
實習地點:自貢市第一水廠(長土)
自貢市中聯環水凈化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
實習時間:20xx.3.12至20xx.4.9
自貢市第一水廠實習
(一).水廠簡介:
自貢市第一水廠(長土水廠)座落在貢井區長土鎮,始建于1958年,設計日處理水能力為0.3萬噸/日規模。水廠的水源主要為雙溪水庫水,通過20多公里渠道和后端8公里管道輸送到廠,最大輸水能力為5萬噸/日單管輸水;旭水河重灘堰為該廠的安全備用水源。水源水質達到國家集中式取水地面水源水質標準。水廠主供貢井城區和匯東部分城區。水廠環境優美,為省級園林式綠化單位。一水廠水處理生產工藝為:根據源水水質情況,在引水管道上進行前加氯,源水進入反應池后,在反應池中添加混凝劑進行混凝反應,隨后進入沉淀池進行沉淀反應,沉淀之后的水進入濾池過濾,濾后水經過加氯消毒后進入清水池。清水池的水經過送水泵站送到城市管網。該廠目前在加氯和投藥兩個工藝實行了自動化管理,生產過程實現適時監控。確保出廠水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
(二).實習內容:
1.了解城市水資源情況,水廠水源情況,水廠廠址選擇原則,出水水質要求。
自貢市水資源情況:自貢市屬缺水城市,存在資源性、工程性、水質性缺水的特點,缺水原因:1.不傍大江大河,境內缺乏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水資源總量及工程調控能力有限。2.工業企業污染嚴重,城區過境的威遠河、釜溪河的部分河段水質已基本喪失使用功能。3.降雨量時空分布不均。旱災頻率高達58.3%。由于自貢市去年遭受80年難遇的特大旱災后,冬干、春旱接踵而至,致使現有的水利工程蓄水嚴重不足。尤其是作為自貢城區供水重要水源的雙溪水庫,蓄水量嚴重不足。使得城區生活、生產用水矛盾突出。
水廠水源情況:主要水源是雙溪水庫的優質水,其備用水源為旭水河河水。
水廠地址:在旭水河的上游土丘處,距河岸較近,便于修建岸邊式的取水泵站。地距供水區:貢井區、自流井區的位置相對較近,且方便來水從榮縣的雙溪水庫重力自流到自貢市的長土鎮。距公路較近,交通方便。
出水水質:采取遠程在線監控:原水水質控制點(在線濁度監控儀、原水水質采樣導管)、濾前水質控制點、濾后水質控制點(水質取樣、濁度、余氯量監測儀)、出水水質控制點、出水水量計、出水水壓表,嚴格控制出水水質。
2.了解水廠的規模,工藝流程,平面及豎向布置情況。
水廠規模:自貢市供排水公司第一水廠規模為10萬m3/d的老水廠
工藝流程:
3.了解水廠使用凈水藥劑(混凝劑、助凝劑)的品種、投量和投加方式方式;消毒方法、投加量及投加設備。
4.熟悉和了解各單項構筑物的型式、構造、工作過程、基本設計參數以及運行管理的內容、方法和經驗。
1)取水構筑物:設計原則及位置選擇,形式和構造,操作管理的內容和方法,取水泵房的布置,給水水泵的選擇及附屬設備的選擇。
2)混合、反應設備(絮凝池):混合設備類型,設計運行參數。反應池形式、構造及設計要點,設計運行參數(流量、停留時間、g、gt)。
3)斜管沉淀池:構造、工作特點、設計運行參數和附屬設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