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比朗誦更自然,更自由,可以隨著講稿的內容而變化站位。一般說來,不要在演講人前邊安放講桌,頂多安一個話筒,以增加音量和效果。演講的直觀性使其與聽眾直接交流,極易感染和打動聽眾。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演講稿模板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集體溫暖演講稿三分鐘篇一
冬天,這個詞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而且我們現在生活的季節就是冬天。冬天非常美麗。
早晨起來,冬霧迷蒙了整個天空。天空仿佛隔著一層薄薄的白紗,霧散之后,立即出現了一幅奇景,那青松的針葉上,凝著厚厚的白霜,像一樹樹潔白的秋菊,那落葉喬木的枝條上裹著重霜,宛如一株 株白琢的樹,垂柳銀絲飄灑,灌木叢都變成了潔白的珊瑚叢,千姿百態,令人撲朔迷離,恍惚置身于童話世界。
下雪了,路旁的樹木綴滿了銀花,毛茸茸的,比原先粗壯了,建筑像瓊樓玉宇似的閃著銀輝。小路上就像鋪了一層白色的地毯,又仿佛是妙手的畫家為大地繪成了一幅白色、純潔的畫案。
天氣漸漸暖了,書上的雪漸漸融化了,雪水順著樹干流下來,半溶的雪水,好似露珠一般,滴滴答答的落下來。
既然冬天這樣美麗,那么冬天又是什么顏色的呢?
如果我問你的話,你一定會回答說:“冬天是白色的。”可如果你真的這樣說,那么你就真的大錯特錯了,白色并不代表冬天。
漫步在小花園中,昔日里爭芳斗艷的花兒們早已凋謝,唯有萬年青和松樹還那么挺拔。萬年青的葉子猶如一把把利劍,松樹的身上仿佛插滿一枚枚綠色的繡花針。它們在寒冷的季節里仍倔強的生長,顏 色還是那樣的綠。嗯,冬天是綠色的。
來到城市居民小區的邊沿,會看到許多泡桐和白枋。雖然它們已經失去了裝點它們的茂密油綠的葉子的權利,可它們那深棕的枝干依然可以抵擋的了冬天猛烈的寒風。因此,冬天是棕色的。
看吧!冬天未必是白色的吧。冬天像一個巨大的調色盤,它能調出春天的鵝黃和嫩綠,夏天的墨綠和淺藍,秋天的金黃和深紅,還能調出三季的活潑與深沉。冬天是無比燦爛的,冬天的顏色是無比豐富 的。
冬天,你真的非常美麗,你在我們的眼前展現了一幅幅優美的畫冊,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幸福和快樂!
集體溫暖演講稿三分鐘篇二
大家好!我叫__,是x縣公路管理局分水養護站一名養路工人,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如果您厭倦你的工作您就會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每一天都像是在煉獄里煎熬。我們都是普通老百姓,我們沒有萬貫家財,我們的生活是和工作息息相關的,不是工作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工作。即然這樣我們就應該熱愛工作,熱愛生活。
不能做電腦上的cpu,不妨做一個小小的零部件默默的保證電腦的正常工作。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就要像螺絲釘一樣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發揮能力,做出貢獻。
作為一名養路工人,平凡的工作崗位需要我們的無私奉獻。正是有了我們公路人的無私奉獻,才有阡陌縱橫的路網,才有四通八達的橋梁,才有聳立在大地上的豐碑。在祖國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的今天,公路對經濟起著重要作用,正是有這樣無私奉獻的公路人才使我國的公路事業蒸蒸日上,人民群眾出行更加便利。我們應把工作當成人生追求,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堅持自己的工作崗位,履行自己的工作責任,扎扎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
愛崗是我們的職責,敬業是我們的本分,奉獻是我們崇高的追求。讓我們滿懷激情和希望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共建和諧美好明天。
集體溫暖演講稿三分鐘篇三
大家好!
什么是“幸福”?孩子們說,有溫馨的家就是幸福;父母說,兒女快樂就是幸福;老師說,學生成才就是幸福;醫生說,救死扶傷就是幸福……。然而這一切一切的幸福,都有“安全”作它們的保障。沒了安全,我們就失去了生命的保障;沒了安全,我們就失去了溫馨的家庭;沒了安全,我們就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沒了安全,我們就失去了一切。要想獲得幸福,珍重生命、安全生活就是基礎。它就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警示線,時刻為我們敲響生命的警鐘。
所以,有安全才有幸福!
由此看來,做好眼前的安全工作是十分重要,不容忽視的,它直接關系著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與健康,牽系著每個家庭的溫暖與幸福,影響著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它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聯,息息相關。
在學校,我們要以身作則,下課時,不在教室里追逐打鬧,上下樓梯時靠右行,不擁擠;上體育課時先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再進行各項運動,集合或散場時有秩序地進退場,注意用電安全,不搞惡作劇,學習有關用電、用水、野外受傷以及躲避自然災害等生活常識。
在校外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把校內學到的安全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如過馬路,走人行道,不闖紅燈,不隨意跨越欄桿;下雨時,不在大樹下躲雨;外出時,不在電線下玩耍,不在野外游泳……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措,卻足以維護我們的生命安全。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請珍視我們僅有一次的短暫的生命吧!讓我們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使安全永駐心中!
集體溫暖演講稿三分鐘篇四
前面的門牌上寫著“四年級二班”,老師推開教室的門,把我領了進去。我的心“咚咚”地跳個不停。緊張、害羞、擔心,使我把頭深深地埋了下去。我覺得自己的臉熱得滾燙,只好靦腆地站在教室門口。
“我這里有熱水!”……
我的眼睛濕潤了,沒想到這個連爸爸媽媽臨走時都忽略的“小事”,卻成了這個班級新學期里的頭一件“大事”。更讓我沒想到的是,老師綜合了各種“方案”的優點,把我安排在朝陽那面的中間,左側就是暖器,陽光照射在我的身上和書桌上,明亮而舒適。同桌是全班的“狀元”。老師告訴我,如果學習上遇到什么困難,這位同學可以隨時提供幫助。
寒風拍打著窗戶,不時發出“嗚嗚”的聲音。我這個從“特區”來的學生坐在新集體的“特區”里,感受著無盡的春意!今天,我終于懂得:集體就是送走嚴冬的春天,集體就是驅趕寒冷的溫暖!
集體溫暖演講稿三分鐘篇五
大家好!
只有溫暖的內心,才能體會到世界的溫暖。
我是飛蛾——撲得到火。
大年初二,夜晚11點,我一個人在房間里開著臺燈寫數學作業,邊寫邊哭,我覺得我就像一棵在陰暗角落里孤獨生長的綠蘿,抑或是一只灰色的小蛾子。
我初三了,還有一個學期就要升學考試了,可是我數學太差。老師忙,同學忙,沒人管我。升學的壓力導致我患上青少年普遍具有的“青春期綜合癥”,心情變得愈加焦躁易怒,壓在心里的這份煩悶也不知道如何抒發才好。于是,我只有孤獨。
從明天起,不再走親訪友,不再談天說地,寒假的熱鬧屬于別人。我足不出戶,緊閉房門,耐著性子與那大一堆令我頭疼的數學復習資料爭斗。天很冷,望而生畏的資料很冷,我的心更冷。但為了自己的未來,我只能硬著頭皮坐下。起初腦海里一片茫然,但我想起了一段話:“如果天不滋潤我們,如果地不滋潤我們,我們自己可以滋潤自己,將淚水和汗水化作金燦燦的收獲,化作一幅美麗的金色的人生圖畫。”自己滋潤自己,我開始將靜下心來啃書,啃著,啃著,我的心便漸漸暖了,書也漸漸地暖了。我漸漸地有了進步,我漸漸地茅塞頓開,我漸漸地有了收獲。寒假過完,我的數學大有長進,中考時考了102分,我也考上了重點高中。此時我豁然明白,蛾子雖小,卻也能飛,撲向夢寐以求的火焰那刻,我的世界開始溫暖起來。
我是煤油燈——本身是暖。
我讀書,溫暖了我自己,溫暖了那個寒假,最終溫暖了我的初中年華。我現在覺得那只小飛蛾已蛻變成一盞煤油燈。“我是一盞煤油燈”,嗯,我覺得我是盞煤油燈,燈罩子外面是冰冷的,生硬的,不近人情的,可燈罩子里的燈芯兒是一團燃燒的火,靜下心來讀書就是那支持火苗的油,有了油這火才永遠明亮。我就是盞煤油燈,那我還需要從別人那里得到什么溫暖呀,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溫暖的啊!而且我不僅溫暖自己,我還能照亮別人。
我是艷陽天——照耀萬物。
我想僅僅是一盞煤油燈,能量還是很有限的,但只要我能靜下心來讀書——那就是我的油,我會涅槃成艷陽天。我曾聽過一句話,只有溫暖的內心,才能體會到世界的溫暖,那么已成為煤油燈的我,就請再讓我擁有更多來自自身的溫暖,讓我成為可以溫暖大家的艷陽天吧!
我會照耀萬物的生長,我會潤澤大地上的生靈,我會驅散人心的陰霾,我會帶來希望,我會溫暖世間,因為我是艷陽天,我擁有的溫暖來自自身,這溫暖足以令我內心強大到無堅不摧。
我相信我能做到!
集體溫暖演講稿三分鐘篇六
青春如歌,奏出了激昂的曲調、譜寫了華麗的樂章;青春如筆,描繪了多彩的畫卷、印染了壯麗的藍圖;青春如火,溫暖了花樣的年華、點燃了沸騰的熱血。我們追逐著夢想的足跡,給青春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或飛上天空、掠過大海,或是停留在某一片土地上。于是,我在石橋鎮東沖村這片熱土上踐行著青春的夢想。
還記得去年的七月,懷揣著對未來的期許和對人生價值的追求,我來到了石橋鎮,成為一名駐村工作者。
選擇駐村,我是幸運的。作為一個地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我從小就目睹了農村土地的貧瘠,感受了農村生活的艱辛,所以我的夢想就是回到大山深處,用自己的雙手為山里的老百姓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巧的是,畢業后我被安排到東沖村參加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這也讓我跨出了追逐夢想的第一步。
選擇駐村,我是快樂的。作為眾多農村知識青年中的一員,能夠為村民們做實事、辦好事,并且能夠感受老百姓的快樂,是一件無比欣慰的事情,尤其是看到他們肯定的眼神時,更是如獲珍寶般快樂。記得去年冬天的一個周末,東沖村9組的村民到活動室反應情況,老伴昨天去世了,唯一的兒子又身患重病,請求給予民用煤幫助,以便安葬好老伴。了解情況后,我立即向領導匯報了這個情況,我及時向民政辦申請。第二天我和駐村的幾個同事在村支書的帶領下把煤送到老人家中時,老人眼睛里沒有了疑惑,有的只是說不出的喜悅。她走過來撫摸著我的頭說著: “孩子,謝謝你!”熱淚奪眶而出。那一刻,我也流淚了,但不是因為心酸,而是為民解憂之后的輕松,是服務百姓之后的快樂。
選擇駐村,我是充實而無悔的。駐村工作伊始,恰逢石橋鎮進行大規模建設,每天的工作日程都安排得滿滿的,白天道路改造、房屋立面改造、農技培訓、矛盾化解,晚上動員、開會、協調等等。這滿滿的工作讓我見證著東沖村的變化。村里的路變寬了。在“一事一議”、扶貧等項目的推動下,東沖村完成了通村公路、串戶路及庭院的硬化工作。村里的房屋變新了。隨著“四在農家美麗鄉村”項目建設的推進,村內所有的房屋都漆上了亮麗的黃色,戴上了古樸的青瓦,仿佛每一個角落都吐露著新的氣息。村里的人民變富了,通過各類種養植技術培訓的開展,提高了村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拓寬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村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而這些變化中,我投入了自己的真情,付出了自己的心血,這些變化讓我沒了閑暇,我也在繁忙中體會了駐村的充實。
有人說:“農村是一所大學、一個大舞臺、一個大熔爐,能夠從基層干起,才能夠經風雨、長見識、成良才”。所以我堅信: 智慧源于勤奮,偉大出自平凡。我將忠于自己的選擇,用駐村工作的實際行動去詮釋同步小康工作,讓我的汗水滴落在東沖村的每一個角落,滋潤村民們干涸的心田,溫暖我無悔的青春。
有這樣一群人,春天踩著晨露,為群眾運去春耕的良種;夏天頂著烈日,為群眾捎去防汛抗洪的消息;秋天迎著朝曦,為群眾帶來秋收的喜悅;冬天冒著嚴寒,為群眾送上溫暖的食糧。這群人有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駐村干部”。我自豪我是其中一員。
我第一次到大寨村,懷著緊張而又激動的心情,我在車上幻想著駐村生活。幻想里,村民們特別友善,每天給我送瓜果蔬菜,喜歡聽我山那邊的世界。
經過一個隧洞后,車向左轉,駛入了一個沒有護欄的水泥路,山腳下就是一條波濤洶涌的大河,我很驚恐,我不禁從美好的幻想中醒來。車被開到山腳,前面是一條黃泥路,坑坑洼洼,還有滑坡的跡象。地上的坑使車激烈地顛簸著,我所有美好的幻想也隨之完全醒了!
那天我們走訪了村民匡維華家。他家共4口人,妻子患了宮頸癌,一雙兒女在讀書,弟弟是個精神病患者,還有70多歲的患病老母親。家里唯一稱得上現代化的物件兒就是切豬草機。他家房子很暗,很矮,到處彌漫著酸臭味。離開時,我鼓起勇氣對他說了一句:大哥,你一定要堅強。眼淚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流了下來。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一家人以后怎么辦?孩子將來怎么辦?我能為他們做點什么?無數個問號,在我腦子里轉。我暗自下定決定:我一定要為他們做點什么。
通過咨詢,我得知,全國婦聯針對女性“兩癌”患者有一個救助基金。這個消息讓我興奮不已,第一時間我就想通知匡大哥。我幫他將診斷書和用藥清單等資料搜集并上報到縣婦聯,通過我的幫助,匡大哥得到了一萬元的救助款,另外,他弟弟還符合向鄉民政辦申請臨時救助的條件,我積極幫助他辦理相關手續,獲得了鄉民政辦的臨時救助款。
幾天后我剛剛到辦公室,就看見匡大哥提著自家種的玉米在等我了。他肩膀上全濕了,膝蓋以下全是泥漿。我們四目對望,他沖著我笑,眼眶卻紅了;我眼眶紅了,心里卻甜了。那一刻,我覺得我真的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干著一個令人自豪的工作。
現在村里的新修的路剛好經過匡大哥家門口,在我們的幫助下,他開了一個小小的雜貨店,生活算得上是有滋有味了。下村路過他家的小店,經常能聽到里面傳來的歡聲笑語。說到過去,匡大哥這個七尺男兒會忍不住抹眼淚,重復著那些大同小異的感激話語。
我想,為民服務的路上,只有不畏艱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才能換來群眾對你將心比心的信任與愛戴。干群同心,才能大踏步地邁向小康的明天。
你們聽,遠處正傳來一個響亮的聲音:風雨群眾路,真情暖人心。
2013年2月底,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巖上村,開始了我工作中的另一段旅程。我又回到了熟悉的農村,兒時農村生活的場景一幕幕地浮現在我的眼前,我的心中滿是興奮。
駐村伊始,正好趕上巖上村的小康房改造建設。在農村,會有一戶多房和一房多戶的情況,我們商量著以房屋間數來發放補助款。經核實,大石洞片區共有410戶1286間房屋,每戶房屋補助8000元,可以補助328萬元,用這328萬元除以1286得到每間房屋可以得到補助款2550元。同時考慮到部分老百姓資金有困難,我們向平關鎮政府反映,每間房屋按1500元發放啟動資金來幫助老百姓建房。
房屋在建了,道路修通了,村民們也用上了干凈的自來水,休閑廣場建成了。從遠處眺望巖上村,收入眼底的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但這些夠了嗎?我一遍遍地在心里問自己,不夠,這還遠遠不夠,巖上村老百姓的收入從哪里來,致富的出路在何方,沒有富裕,談何小康。就在我們為巖上村的發展尋找出路的時候,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傳來,貴州花世界農業園區落戶火鋪鎮沙淤村和平關鎮巖上村。駐村工作組協同平關鎮政府和巖上村支兩委一起,開始了巖上村片區的土地測量工作。九月的雨水打濕在身上,已有絲絲的涼意,但大家都顧不上這些,手持gps測量記錄儀,奔跑在園區規劃的土地上,雨水可以浸濕我們的褲腿,粘泥可以減緩我們的步伐,但什么困難也別想攔下我們為老百姓工作的激情,為了盡快地完成測量土地的任務,中午的伙食也是送到地里頭去的一碗炒飯。僅僅五天的時間,完成了巖上村片區2000余畝土地的測量工作。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完成了園區的水庫用地、一環路和二環路用地的測量工作以及園區內的墳墓搬遷工作。
巖上村三組的村民在杜明飛的帶領下成立了一個農民養羊合作社。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曾遇到過不少的困難,駐村工作組得知這一情況后,在駐村組長的帶領下,我們幫助合作社從羊圈的設計改造,種羊的引進方式,防疫檢測,銀行貸款等方面幫助合作社一步一步走出困境并逐漸發展壯大起來。
看到巖上村日新月異的變化,我真是喜在眉梢,我覺得自己沒有辜負黨和政府當初選派駐村干部的期望,也沒有辜負巖上村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希望,看著蒸蒸日上的巖上村以及它的光明未來,我終于可以大聲地說出——我是一名合格的駐村干部!
難說再見,兩年時間的駐村工作即將結束,我心中滿是依依不舍之情,難舍巖上村在一起駐村工作的兄弟情,難舍巖上村勤勞善良的老百姓,難舍巖上村的一草一木,點點滴滴。巖上村的一切都在感動著我,這也必將成為我在工作中繼續前進動力的源泉。
集體溫暖演講稿三分鐘篇七
在我書房的寫字臺上擺放著一張照片,那是去年學校組織會操比賽活動時留下的一張合影。照片上,每個人都身著漂亮的校服,英姿颯爽,精神飽滿。每次坐下看書學習時,我都要仔細端詳一會,那是我朝夕相處的同學們,是我團結和諧的溫馨集體。生活在這個集體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同學之間的`友愛之情。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鏡頭二:冬,來臨了。刺骨的寒風考驗著我們的意志,而正巧今天又考1000米,穿這么多衣服怎么能跑呢?為了成績我豁出去了,麻利地脫掉了衣服。但身材“苗條”的我卻凍得瑟瑟發抖,等到第二圈時,我呼吸急促,腳冷得都快抬不起來了,聽著同學們給我熱情地加油,我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剛跑完便叭在了地下,在這時,我的衣服快速被同學拎過來:“穿上吧,小心著涼!”我的心里感動一陣溫暖,是呀,這樣的朋友,我怎能不交,這樣的集體我怎能不愛!
鏡頭三:活動時間,同學們都在剛剛修建的籃球場上打球,而我卻盯著84分的數學卷子發呆,獨自在教室內咀嚼考試。突然,一個溫暖的聲音在我耳旁響起。我一愣,不由得抬起頭來,原來是我的摯友石,他關切地問我:“怎么不和我們打球?”我苦笑著,擺手拒絕了,但他一下將我拉起“找時間我幫你復習,走吧,現在打球放松一下。”我頓時感動一股暖流在我胸中涌動,失敗的苦澀一掃而光。我和他勾著背快樂地走出了教室。
我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這里的每一個同學都是如此有愛心、熱心、同情心,這個班級是多么溫暖啊!雖然再過一個多月,我們就即將告別這所共同生活了六年的可愛的母校,各奔前程,但是我們這份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將永遠留在這里!
小草感動于大地,因為大地給了它綻放生命的舞臺;小鳥感動于蒼穹,因為蒼穹給了它展翅飛翔的天空;我感動于這個溫暖的集體,因為是這個溫馨的集體,給了我無限的熱忱和不竭的動力。我為是這個集體的一員而自豪、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