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大班立體圖形大變身教案篇一
1.引導幼兒在游戲情境中,為吉米安排一份合理的午餐。
2.鼓勵幼兒能與同伴合作記錄并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圖片、統計表,錢幣(1元、5元、10元),幼兒菜譜,黑板。
活動過程
1.出示圖1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吉米,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觀察圖片)小結午餐時間到了,吉米肚子餓了,今天爸媽不在家,吉米要自己去買午餐。
2.出示圖2看一看,吉米一共有多少錢?(1o元)(2)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又快又準確地數出這里一共有多少錢?(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小結:把相同面值的錢幣放在一起,就能很快地數出一共有多少錢了。
(1)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不同面值的錢幣,請你們用自己的辦法取出10元錢。
(2)你們是怎么取錢的?(各取了幾張什么面值的)把取錢的方法記錄在統計表中。(統計)小結:可以拿各種面值的錢幣,(合起來是10元)這樣買東西會很方便,不用一直找零。
(1)吉米拿著錢來到了餐廳,他該買些什么呢?
(2)(幼兒觀察菜譜)兩兩合作為吉米設計一份10元以內的菜單。(將幼兒設計的菜單展示在黑板上,交流分享)
小結:挑選食物時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口味,還要想想食物是否有營養,不能偏食、挑食,當然還要算好價錢,不能超支。
(1)(幼兒觀察菜譜)四人合作為吉米設計一份10元以內的菜單,要既營養又實惠。
(2)互相交流設計的菜單,分享經驗。
大班立體圖形大變身教案篇二
1.今天小超市開業了,你們想去逛逛嗎?
2.逛超市買東西需要什么呢?(出示裝有硬幣的小包,請幼兒猜猜里面裝的是什么。)
3.取款機里有很多的硬幣,請小朋友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6個硬幣。
4.跟好朋友檢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對了。
1.看看硬幣是什么樣的嗎?它兩面的圖案一樣嗎?
2.正面是什么樣的?反面有是什么樣的?
3.你們知道一個硬幣是多少錢嗎?那你們手里有多少錢呢?
4.現在時間還早,超市還沒開門呢,我們來玩個拋硬幣的游戲吧!
5.請小朋友回到座位上,把6個硬幣輕輕撒到盤子里,
6.看看有幾個正面?有幾個反面?然后把它記下來。
7.幼兒游戲,并記錄操作結果。
8.展示記錄情況。你玩出了幾種情況?你是怎樣記錄的?游戲“猜硬幣”
9.我手里有6個硬幣,我將他們藏在兩只手上,你們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幾個?
10.和旁邊的小朋友玩一玩。
1.小超市開門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們的價錢是不一樣的,請小朋友用6元錢買兩樣東西,每個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錢用完。2.幼兒自由購物。教師做營業員檢查幼兒活動結果。
3.送禮物。跟客人老師講講6元錢買了幾元和幾元的東西。
大班立體圖形大變身教案篇三
1、積極參與活動,感受電教活動樂趣。
2、操作課件,學習用""""表示兩個數量的關系。
3、通過課件認識"""",理解符號含義。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課件、圖片
導入:小朋友,你們見過河馬嗎?它是什么樣的?
教師:瞧,有一只小河馬,它的嘴巴也是大大的,它呀還是一只貪吃的小河馬,吃東西時,大嘴巴總是朝著多的方向張開。
教師:小河馬,胃口大,河馬爸爸來喂它,食物來啦,看是什么?(出示課件)……小結:(小河馬的嘴巴總是朝著數量多的方向張開)教師:小河馬,胃口大,爺爺奶奶來喂它,食物來啦,香蕉一樣多,這下小河馬不知道要朝哪邊張嘴巴了?小河馬閉起嘴巴。(出示已經學過的`=號)
2.小動物送果實,幼兒練習掌握小河馬張嘴方向。
教師:"咚咚咚"誰來啦?(小馬)小馬給小河馬送來了吃的?猜猜小河馬的嘴巴會朝那邊張開呢?(幼兒操作電腦)同樣的方法引出小貓、小雞。
教師:貪吃的小河馬大大的嘴巴總是朝著多的方向張開。其實在這個大嘴巴里還藏著一些有趣的符號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觀察河馬不同張嘴的方向,認識理解""""符號。
教師:小河馬的這張大嘴巴是朝哪邊張開的?
(大嘴朝前大于號,尖尖朝前小于號。嘴巴扁扁等于號。)教師: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2.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示符號,理解符號的正確運用。
教師:小河馬家的食物真多呀,我們來看一看,比一比,應該用哪個符號。(出示課件,選擇正確的符號)
1.幼兒分組進行摘果子比賽。
教師:農場里的果子熟了,你們愿意幫助小動物們摘果子嗎?我們來比賽,在一段音樂中,看看哪一隊摘的多?(幼兒操作)
2.集體統計比賽結果,練習用數字記錄,使用""""符號。
活動延伸
在區角活動中繼續練習""""符號的運用操作。
大班立體圖形大變身教案篇四
1、進一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半點。
2、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幼兒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1、時鐘模型每人一個,1—12的數字頭飾一套。
2、大時鐘兩個。
1、撥鐘聽時間,復習整點及對表盤結構的認識。
2、學習看半點。
(1)動畫城每天什么時間播出?引出半點。
(2)出示兩個大時鐘,一個是整點,一個是半點,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二者指針的不同,認識半點。
(3)撥針演示,引導幼兒了解分針、時針的運轉規律,分針走半圈,時針走半格。
3、幼兒操作。
(1)幼兒驗證分針走半圈,時針走半格。
(2)教師說出一日活動的安排時間,讓幼兒練習撥整點,和半點。
4、游戲鞏固《分針帶著時針轉》。
12名幼兒戴1—12的數字頭飾,按順序拉成圓圈,表示一個大表盤,再請2名幼兒扮分針,1名幼兒扮時針,在圓內邊念兒歌邊轉圈。兒歌結束兩針要指向教師事先要求的時間,扮數字的幼兒當裁判看是否正確。
1、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注意觀察時鐘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2、回家和家長共同制作小鐘表。
大班立體圖形大變身教案篇五
1.能將常見圖形分解出不同數量的各種圖形,發現圖形之間的分割、組合關系。
2.能創造性的運用各種圖形組合物體形象,學習按一定規律數圖形。
1.教具: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拼成一幅畫(機器人)。
2.學具:圖形寶寶、卡紙、膠棒、小剪刀等。
1.出示“機器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請你們看一看這幅畫與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由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組成)
2.幼兒分組操作學具,探索發現圖形的變化。
(正方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分別將拿到的圖形折一折,看一看每種圖形能變出什么圖形,好嗎?
部分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
師:小朋友們的想法都很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按你們的想法剪開,只剪一下看看圖形有什么變化。
(1)三角形。
幼:三角形——變成兩個三角形。
師:怎么變得?你來演示一下吧!奧(邊對在一起折,這叫對邊折)三角形對邊折可以變成2個小三角形。
師:那小朋友們,誰還知道三角形還可以變出什么圖形?
幼:三角形——變出一個梯形和一個三角形。
(2)正方形。
師:正方形可以變成什么?誰來演示一下?
幼:正方形——變成了2個三角形。
師:正方形像這樣對角折可以變成2個小三角形。
師:誰還知道正方形還可以變出什么圖形?
幼:正方形——2個長方形。
師:怎么變的?你來演示一下吧?奧,像這樣對邊折的話,正方形就可以變成2個長方形了。
師:誰還知道正方形還可以變出什么圖形?
幼:正方形——梯形。
師:怎么變的?你來演示一下吧?奧,像這樣不對稱折的話,正方形就可以變成2個梯形。
(3)長方形。
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正方形、梯形。
(4)圓形。
圓形——變成了2個半圓形。
3.用拼一拼、比一比的方法,引導幼兒探索圖形之間的分割、組合關系。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沿著剪刀剪得痕跡拼一拼,圖形又有什么變化,大家有什么發現。
小結:一個圖形折一下剪開后,可以變成兩個圖形,這兩個圖形合起來和原來的圖形一樣大。
4.將剪開的圖形繼續變化,看每種圖形還能變出什么圖形,數一數變出多少個。
5.觀察圖形拼圖,按順序數出圖片中的圖形及數量。
6.播放音樂,幼兒進行創意拼貼畫。
師:咱們也用咱們剪的圖形制作一幅畫吧!
大班立體圖形大變身教案篇六
1.在游戲中,嘗試有規律排列材料。
2.能手眼協調地進行操作活動;學習按規律說說自己的排列方法。
3.有興趣地參加活動。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布娃娃一個;吸管,長紙條,蠟光紙若干;膠棒若干。
1、出示娃娃,引起幼兒興趣
(1)老師以娃娃口吻說:“小朋友你們好!我要開一個商店,需要你們幫我加工一批項鏈和腰帶,你們愿意幫我嗎?”
(2)出示范例腰帶“我需要這種樣式的腰帶,誰會做?”“這是怎么做的?”
引導幼兒說出排列規律。
2、介紹材料,幼兒操作。
(1)老師:“我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這邊一排是做項鏈,那邊是做腰帶的材料;膠棒用完,蓋子要蓋上。做好后送給娃娃,要說:“娃娃,我給你送項鏈了……”
(2)幼兒上位操作,老師指導。
3、結束。
“小朋友,謝謝你們,為我們加工了這么多漂亮的項鏈和腰帶,下次,我再請你們幫我加工好嗎?”
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感知規律,讓幼兒增強觀察力和思維能力。難點是再現或再造規律,能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序。在環節設置上,我采用了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方法。
大班立體圖形大變身教案篇七
活動目標:
1、根據情景和相關數量,嘗試編加、減法應用題并進行計算,體驗其中的快樂。
2、初步了解應用題的三要素:兩個已知數和一個問題。
3、發展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根據情境自編應用題。
難點:能夠清楚、準確的.表達圖意并進行提問。
活動準備:
1、貼磁教具、掛圖。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游戲。(復習10以內數的組成)小朋友,今天老師和大家玩一個游戲,想不想玩?大家要遵守游戲規則:老師出示一個數字10,問:10可以分成4和幾?是幾就把你手中幾的卡片舉起來。違反游戲規則就被開除游戲。(進行游戲)二、講解應用題的基本結構。
(一)加法應用題。
小朋友真聰明,以前我們學了加法和減法,今天老師要用一些小故事來考考大家,小朋友可一定要認真聽清楚老師問的問題再回答,看誰拒收最積極!
請幼兒列式計算。5+4=?
(2):像這樣用問題來考大家的小故事叫應用題,應用題都是講述一件事情,告訴大家兩個數,提出一個問題。用加法來計算的叫加法應用題。
應用題的結構:講述一件事情,知道兩個數,有一個問題,2、:貝貝羊先買了3個西紅柿,又買了4個,小朋友輕便一個加法應用題考考大家。
出示貝貝羊,按以上模式出示教具請幼兒觀察,提醒幼兒嘗試編加法應用題。(列式計算)(二)減法應用題。
1、:胖胖豬把9個西瓜運回家,吃了2個西瓜,還剩幾個西瓜?用什么方法算?請幼兒列式計算。
利用以上情境,胖胖豬有9個西瓜,吃了2個,還剩幾個西瓜?(列式計算)總結::這種用減法酸的應用題矯健法應用題。減法應用題和加法應用題一樣,要將一件事情,,知道兩個數字,提出一個問題。
2、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并嘗試編應用題,最后列式計算。
貝貝羊買了7個西紅柿,送給寶寶兔2個,請小朋友來編一個應用題。
三、多種形式聯系編應用題。
1、結合掛圖編應用題出示掛圖,誰最先能編出來。(幻燈片)2、生活實例編應用題小朋友,有十角錢,買尺子花了5角錢,還剩多少錢?這就是一道應用題,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編應用題,大家可以來試一試。
我們生活中的事情變成有趣的應用題,大家就能很快的計算出來,知道問題的答案,解決問題又快又方便。
活動延伸:情景數學幼兒用書p150頁,利用多媒體引導幼兒觀察,自編應用題并進行口述,然后列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