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2023年盧梅坡雪梅二首詩歌朗誦怎么寫一
朝代:唐代
作者:溫庭筠
西溪問樵客,遙識楚人家。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隨雨暗,一徑入云斜。日暮飛鴉集,滿山蕎麥花。
這首詩沒有直接寫盧岵,也沒有直接寫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寫盧岵處士山居的景色,以景襯人。
首聯兩句是說先向砍柴的人打聽盧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遠遠地認準方向走去。通過“問樵客”、“遙識”的寫法,暗示出盧岵山居的幽僻。作者不稱砍柴的人為樵子、樵夫,而稱之為“樵客”,意味著這個砍柴者并不是俗人,這對于詩的氣氛也起著一定的渲染作用。
頷聯兩句寫一路所見,是近景。古樹老根纏石,仿佛它天生是連著石頭長起來的。湍急清澈的泉水,把面上的浮土、樹葉沖走了,露出泉底的沙子來,更顯得水明沙凈。這兩句形象地描繪了幽僻山徑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而與此相應,作者用的是律詩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對拗,在音節上也加強了高古、清幽的氣氛。
頸聯兩句寫入望的遠景。“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顯得幽暗,看不清楚。“一徑入云斜”和“千峰隨雨暗”相對照,見得那通往盧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彎彎一直通向煙云深處。這兩句改用協調的音節,一方面是為了增加變化,一方面也是和寫遠景的'闊大相適應的。
尾聯兩句又改用拗句的音節,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適應的。而寫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為了寫人,為了襯托古樸高潔的“處士”形象。
“蕎麥”是瘠薄山地常種的作物,春間開小白花。在日照強烈的白天里,小白花不顯眼,等到日暮鳥散,才顯出滿山的蕎麥花一片潔白。蕎麥花既和描寫處士的山居風光相適應,同時,也說明處士的生活雖然孤高,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絕;借此又點明了作者造訪的季節是春天。
全詩的層次非常清楚,景物寫得雖多而錯落有致。更重要的是通過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讀者對盧岵處士生活的古樸和人品的孤高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作者的這種比較特殊的表現手法,應該說是很成功的。
s("content_relate");【《題盧處士山居 / 處士盧岵山居》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山居秋暝原文翻譯及賞析09-10
《贈衛八處士》原文及賞析10-17
秋夜喜遇王處士原文翻譯及賞析09-10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原文及賞析10-21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原文譯文及賞析09-27
王績《贈程處士》賞析09-27
盧梅坡雪梅賞析10-30
《柳梢青·送盧梅坡》賞析09-29
《闕題》原文及賞析10-19
題臨安邸原文及賞析11-19
s("download_bottom");2023年盧梅坡雪梅二首詩歌朗誦怎么寫二
柳梢青·送盧梅坡原文及賞析
柳梢青·送盧梅坡
作者:劉過
朝代:宋朝
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后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逐舟行。
劉過作為辛派詞人,人們總喜歡將他與“金戈鐵馬”、“整頓乾坤”、“誓斬樓蘭”聯系在一起,豪放粗獷是其詞的當行本色。但他有些詞卻寫得蘊藉含蓄,委婉動人。這反而顯得他是真豪杰,體現出他的真性情來。魯迅先生有句話:“無情未必真豪杰”,這首《柳梢青·送盧梅坡》正是體現了這一點。
盧梅坡,南宋詩人,劉過在京城杭州交結的朋友,這首詞是劉過為他送別時寫的。它描寫了送別時的,尤其是送別后劉過對友人魂牽夢縈的思念之情,寫得情真意切,饒有余味。
上片寫離別之苦。前三句寫聚,寫餞別時對舊日交游的回憶。寫聚,作者從兩人的交往中選取了兩件具有典型意義的活動加以敘寫。陶潛在《飲酒》詩中說:“秋菊有佳色,裘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泛菊杯深”化用陶詩,寫在重陽佳節,他們共飲菊花酒,其樂陶陶的情景。深,言酌酒之滿。一個“深”字,把他們暢懷酣飲的.情形描寫出來了。
漢樂府《橫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歡聽的笛曲。李清照《永遇樂》詞中有“染柳煙濃,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遠”化用李詞,寫在春天的時候他們攜手踏青,欣賞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聽那余韻悠長的笛聲。遠,寫笛聲悠長。一個“遠”字,展現了他們勝日尋芳的愉快心情。這兩句詞,不僅形象地再現了他們歡會的場面,還巧妙地暗示了他們歡會時間的短暫,不過是從秋到春,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線。如果說“泛菊”二句暗示了他們歡會的時間,那么,“同在京城”則明確地交代了他們聚會的地點。短短十二個字,就把他們聚會的節令、地點和情景交代清楚了,構思縝密,惜墨如金。后三句寫“散”,寫餞行時惜別心情。“聚散匆匆”是關鍵句,是這首詞的題眼,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聚”字結上,“散”字啟下,“匆匆”二字,表示他們不論是對“聚”還是“散”,都感到時間短暫,一種友情難以暢敘的遺憾襲上心頭。“云邊”二句具體寫“散”。在這里,作者使用了兩個比喻,說明他們此別之后,如云邊的孤雁,深以失侶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處漂泊不定。這兩句詞情景交融,景中見情,情中生景,哀婉動人。比之柳永《雨霖鈴》“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雖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讀者傷心動情。
下片寫別后之思。換頭三句先用設問句式加以提頓,直抒胸臆,鏗鏘有力,說明盧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傷情”,然后用“魂飛夢驚”四字,說明他是如何“傷情”。“魂飛”,寫他因友人離去而失魂喪魄,六神無主;“夢驚”,寫他為不能再見到友人而輾轉反側,無法安睡。前邊用“幾度”二句加以總括,就把作者“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可奈夢回時,一番新別離”(秦觀《菩薩蠻》),希望夢見友人但又怕醒來只是一夢的復雜感情描寫出來了,語句間情深意切。
寫到這里,作者感到還沒把他的相思之情寫足,于是又用“后夜相思”三句翻入一層,寫他想象中追隨友人旅程遠去的情形。這三句詞,化用蘇味道“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上來”(《正月十五夜》)和賀鑄“明月多情隨舵尾”(《惜雙雙》)句意,說明在離別之后,他的心像飛塵一樣時時緊跟在盧梅坡的馬后,又像明月一樣處處追隨在盧梅坡的舟旁。這樣的寫法,層層深入,步步緊逼,生生把作者對友人的無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將出來,深化了主題,擴大了詞境,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s("content_relate");【柳梢青·送盧梅坡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柳梢青·送盧梅坡》賞析09-29
盧梅坡雪梅賞析10-30
《柳梢青·茅舍疏籬》原文及賞析10-27
馬嵬坡原文及賞析10-17
雪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9-10
悲青坂原文及賞析10-16
送頓起原文及賞析11-30
高陽臺·落梅原文及賞析10-12
摽有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9-11
詠落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9-10
s("download_bottom");2023年盧梅坡雪梅二首詩歌朗誦怎么寫三
柳梢青 送盧梅坡原文及賞析
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
覺幾度、魂飛夢驚。
后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逐舟行。
回憶當年,你我同在京城,共飲菊花酒,同聽悠遠的《梅花落》笛曲。你我聚散匆匆,如云邊孤雁,又如水上浮萍,到處漂泊不定。
離別之后,讓人怎么不傷心動情?夢里也曾幾度相會,但是夢醒后,因為見不到友人,又失魂喪魄,六神無主,輾轉反側,無法安睡。后半夜的相思,心像飛塵一樣時時緊跟在友人的馬后,又像明月一樣處處追隨在友人的舟旁。
盧梅坡:南宋詩人,劉過在京城杭州交結的朋友。
泛菊杯深:化用陶淵明詩,寫重陽佳節兩人共飲菊花酒。泛,漂浮。深,把酒斟滿。
吹梅角遠:化用李清照詩,寫在春天時候他們郊游賞梅。梅:梅花。角:號角,這里指笛聲。遠:指笛聲悠遠。
浮萍(fú píng):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須根。可入藥。 吹梅:吹奏《梅花落》。
劉過作為辛派詞人,人們總喜歡將他與“金戈鐵馬”、“整頓乾坤”、“誓斬樓蘭”聯系在一起,豪放粗獷是其詞的當行本色。但他有些詞卻寫得蘊藉含蓄,委婉動人。這反而顯得他是真豪杰,體現出他的真性情來。魯迅先生有句話:“無情未必真豪杰”,這首《柳梢青·送盧梅坡》正是體現了這一點。
盧梅坡,南宋詩人,劉過在京城杭州交結的朋友,這首詞是劉過為他送別時寫的。它描寫了送別時的,尤其是送別后劉過對友人魂牽夢縈的思念之情,寫得情真意切,饒有余味。
上片寫離別之苦。前三句寫聚,寫餞別時對舊日交游的回憶。寫聚,作者從兩人的交往中選取了兩件具有典型意義的活動加以敘寫。陶潛在《飲酒》詩中說:“秋菊有佳色,裘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泛菊杯深”化用陶詩,寫在重陽佳節,他們共飲菊花酒,其樂陶陶的情景。深,言酌酒之滿。一個“深”字,把他們暢懷酣飲的情形描寫出來了。
漢樂府《橫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歡聽的笛曲。李清照《永遇樂》詞中有“染柳煙濃,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遠”化用李詞,寫在春天的時候他們攜手踏青,欣賞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聽那余韻悠長的笛聲。遠,寫笛聲悠長。一個“遠”字,展現了他們勝日尋芳的愉快心情。這兩句詞,不僅形象地再現了他們歡會的場面,還巧妙地暗示了他們歡會時間的短暫,不過是從秋到春,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線。如果說“泛菊”二句暗示了他們歡會的時間,那么,“同在京城”則明確地交代了他們聚會的地點。短短十二個字,就把他們聚會的節令、地點和情景交代清楚了,構思縝密,惜墨如金。后三句寫“散”,寫餞行時惜別心情。“聚散匆匆”是關鍵句,是這首詞的題眼,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聚”字結上,“散”字啟下,“匆匆”二字,表示他們不論是對“聚”還是“散”,都感到時間短暫,一種友情難以暢敘的遺憾襲上心頭。“云邊”二句具體寫“散”。在這里,作者使用了兩個比喻,說明他們此別之后,如云邊的'孤雁,深以失侶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處漂泊不定。這兩句詞情景交融,景中見情,情中生景,哀婉動人。比之柳永《雨霖鈴》“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雖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讀者傷心動情。
下片寫別后之思。換頭三句先用設問句式加以提頓,直抒胸臆,鏗鏘有力,說明盧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傷情”,然后用“魂飛夢驚”四字,說明他是如何“傷情”。“魂飛”,寫他因友人離去而失魂喪魄,六神無主;“夢驚”,寫他為不能再見到友人而輾轉反側,無法安睡。前邊用“幾度”二句加以總括,就把作者“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可奈夢回時,一番新別離”(秦觀《菩薩蠻》),希望夢見友人但又怕醒來只是一夢的復雜感情描寫出來了,語句間情深意切。
寫到這里,作者感到還沒把他的相思之情寫足,于是又用“后夜相思”三句翻入一層,寫他想象中追隨友人旅程遠去的情形。這三句詞,化用蘇味道“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上來”(《正月十五夜》)和賀鑄“明月多情隨舵尾”(《惜雙雙》)句意,說明在離別之后,他的心像飛塵一樣時時緊跟在盧梅坡的馬后,又像明月一樣處處追隨在盧梅坡的舟旁。這樣的寫法,層層深入,步步緊逼,生生把作者對友人的無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將出來,深化了主題,擴大了詞境,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s("content_relate");【柳梢青 送盧梅坡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柳梢青·送盧梅坡》賞析09-29
盧梅坡雪梅賞析10-30
《柳梢青·茅舍疏籬》原文及賞析10-27
馬嵬坡原文及賞析10-17
雪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9-10
悲青坂原文及賞析10-16
送頓起原文及賞析11-30
高陽臺·落梅原文及賞析10-12
摽有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9-11
詠落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9-10
s("download_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