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那么你知道演講稿如何寫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一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文明的社會,需要文明的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美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贊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二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以前,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數都是用英語書寫的。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做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都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國恥。"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后的*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的殘跡,40萬平方米的*廣場上竟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然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口香糖斑痕與*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基礎,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肩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什么用呢?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中華民族也自古就有尊敬師長的優良美德。在我國歷,最早開創私人講學的孔子,據說有弟子三千,學有所成的有"七十二賢"。張良橋頭真誠拜師。作為新中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不忘師恩的故事,更給我們留下美談,做出榜樣。1959年,毛澤東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座,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
孟德斯鳩曾說: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文明美德。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二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文明美德,是作為一個人必須擁有的,你要別人對你文明,首先你就得懂得文明,懂得美德,我們就從美德說起吧!什么是美德?微笑是一種美德,尤今曾說:“笑是無言的禮貌,一個微笑,使你贏得整個世界。”養成好習慣是一種美德,陳鶴琴說:“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福;習慣養不好,終生受累。”保護環境也是一種美德,雨果曾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傳承文明,踐行美德。一定有許多故事,今天我就講幾個吧!
第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是良好文明美德的體現么?
第二個故事:在秦朝,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一向誠實守信,從不出爾反爾,答應別人的事,從沒有做了一半就放棄……人們就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于是,就有一諾千金這個詞了。
文明,與美德同行;美德,與文明共創。一個有文明地方就有美德;一個有美德地方就有文明!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前進的道路已經鋪好,我們要頑強的走下去。首先我們要具備小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擁抱文明,牽手美德,結伴同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三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在文明的進程中,人類創造了日益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絢麗多姿的精神文明。中華民族以自己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創造了獨具特色的中華文明,為人類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長河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留下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貢獻了眾多澤及后人,深刻改變世界的發明創造,在天文歷法、數學、農學、醫學和人文科學的許多領域,都曾引領世界,推動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今天,我們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煥發出強勁的活力,從過去貧弱,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令世人矚目。
中華文明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共同的財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跡。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是中華文明的受益者、傳承者、傳播者,有責任、有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使照耀中華數千年的文明之光在當代中國熠熠生輝,發揚光大。
孔融讓梨、雷鋒助人、屈原投江這些美德故事,是我懂事以來聽到最多、印象最深刻的,令我久久不能忘懷。
爺爺送過我一本書,書名是《我們的榜樣》,其中的人物故事讓我記憶猶新:孔融禮讓謙虛,這使我接觸到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雷鋒叔叔無私奉獻,讓我體會助人為樂的快樂;而屈原投江的偉大胸懷,成就我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書中許許多多的美德人物是我們民族悠久文明的縮影,他們是我人生中不斷學習的榜樣!
傳承文明美德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光榮任務,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樹立崇高志向,以文明美德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讓我大聲向所有的人呼吁:“文明美德,從我做起,讓世界更加文明,更加和-諧!”
傳承文明美德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光榮任務,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樹立崇高志向,以文明美德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讓我大聲向所有的人呼吁:“文明美德,從我做起,讓世界更加文明,更加和-諧!”我們相信,通過大家共同努力,使青少年從平常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傳承文明,踐行美德,他們必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譜寫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華章!
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三年級2班的,感謝老師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在這里有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美德善行”的看法。
中國素有“文明古國”之稱,自古以來中華民族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的開篇即告訴我們,善行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其實美德就像一顆幼苗,只有你天天澆灌,天天培養,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
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大敗而歸,氣息奄奄的劉備,戀戀不舍地望著自己那懦弱無能的兒子,一字一頓地叮嚀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要因為壞事小就去做,不要因為好事小就不去做。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逐漸養成良好的品德和修養。
想讓美德善行伴我們成長其實非常簡單,我認為, “善”就是講道德,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厚德重義;“行”就是實踐,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那么做為一個學生,我們如何進行我們的善舉呢?其實善也很簡單,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給弟弟妹妹講講不會做的難題,給媽媽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給勞累的爺爺奶奶捶捶背;在學校將摔倒的小同學扶進教室,給身邊忘記帶學具的同學借一支筆,看到地上有垃圾,主動撿起來,下課時給老師接一杯熱水,在社會中尊老愛幼,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這都是善舉。對于我們來說這些都是很簡單的事,只不過我們平時不注意而已。同學們,善就在我們身邊,行就在我們心中,只是看你如何去實踐。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我相信古人能做到的,我們也一定能做到! 在這里,我代表所有學生向大家承諾:我們要不以善小而不為,腳踏實地踐行“善行渠縣”的號召,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讓社會人人做善事,天天有善舉,處處興善行。
我的演講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五
小時侯,我總是覺得書上常常說的真、善、美似乎離我很遠,每當我問到媽媽什么叫做真善美時,媽媽總是笑而不答,只是讓我在生活中去慢慢體會。
記得我7歲那年,每天早上,媽媽非要我吃一個雞蛋,而我卻非常討厭吃雞蛋,覺得它難以下咽,但看著媽媽嚴厲的眼神,我終于還是強迫自己把它吃了下去。來到學校,我又迫不得已的去吃媽媽為我準備的蘋果,當我在吃蘋果時,看著小伙伴在長廊上自由自在地玩耍,我真是恨不得把蘋果砸在地上,大聲告訴媽媽:“我并不想吃蘋果!”但一想起媽媽那嚴厲的眼神,卻又不敢。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當我發現自己比同齡人的身體都要強壯,腦子也比原來機靈多了,我這才恍然大悟,才懂得了媽媽為什么非逼著我吃雞蛋和蘋果。那天,當我再次看到書包里媽媽為我準備的洗得干干凈凈的紅蘋果時,我沖進媽媽的辦公室,哭著說:“以前是我不懂事,但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了母親的偉大,母愛的無私,媽媽,我今后一定聽你的,因為我知道你是為我好。”
這時,我覺得真善美就是母親逼著兒子吃蘋果和雞蛋。
我漸漸的長大了。九歲時,愛闖禍的我在操場上摔了一跤,把膝蓋摔破了一條口,疼得站也站不起來。恰好我的同學劉松慶路過了,急忙跑過來扶起我,并大聲疾呼:“劉霽樅都受傷了,大家快來幫幫他呀!”其他同學尋聲趕來,把我扶到了學校的醫務室。校醫周老師為我處理傷口時,我看到了同學們頭上大顆大顆的汗滴,鼻子一酸,不爭氣的眼淚就流了下來。多好的朋友啊!我為自己有這樣的好朋友感到幸福。
這時,我覺得真善美就是好朋友在我遇到困難時那真摯的關心和幫助。
而今我已是十歲的少年了,我已經學會了用我的眼睛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真善美。那天,天陰沉沉的,很冷,奶奶提醒我上學路上帶把傘,。我嘴里答應著,但心里卻不怎么在意,沒有帶傘就大步流星地去上學了。放學后,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我站在校門口一家居民房的屋檐下,焦急地盼望著大雨快停,可它卻越下越大,絲毫沒有停地意思。正在這時,房子的主人—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打開門,從我的背后傳來一個親切的聲音:“小弟弟,你家在哪兒?快把這傘拿去,趕緊回家!”說完,就把傘撐在我頭頂上。望著老爺爺漸漸在雨霧中漸漸消散的身影,我心頭暖呼呼的。
這時,我又覺得真善美就是陌生老爺爺在下雨天撐起在我頭頂的那把遮風擋魚的傘。
真善美就在我們身邊。她是母親無私的愛,同學真摯的愛,陌生老爺爺溫暖的愛和這世界上所有的愛。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六
大家好,我是!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華美德——崇尚禮儀”。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自古就被譽為“禮儀之邦”。中華美德——禮儀的歷史也源遠流長。從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到雷鋒的感人事跡,再到今天的21世紀,禮儀體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在馬路上扶盲人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禮儀就像是一朵美麗的花,開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弘揚著中華美德——禮儀。
今天,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也應該注重禮儀。見到老師要問好,碰到同學要點頭微笑,不小心傷害別人要道歉,這都是我們基本需要做到的。可是就僅僅這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認為是很少很少。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和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不僅應該做到懂禮儀、做禮儀,還應該向社會呼吁,弘揚禮儀這個中華美德。
尊老愛幼,這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禮儀之道,可是這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曾看看到這樣一段公益廣告:在公交車上,一站到了,上來一位拿著重物的花甲老奶奶,可是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老奶奶環顧四周,只見車上的年輕人們都熟視無睹,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在看窗外,權當沒看見。這是,一位挺著大肚子的孕婦竟然站起身為老奶奶讓座,老奶奶只得唉聲一嘆,車上的人們臉都紅了。最后,廣告上出現一排字:禮儀,尊老,在哪?
這個廣告,令我感慨萬千。21世紀,科技越來越先進,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可是在社會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素質卻退步了。那流傳下來的禮儀之道漸漸的在社會上消失不見,人們面對需要幫助的人們,只是冷血嘲笑;面對自己的親生父母,甚至都大打出手;人與人之間再也沒了心平氣和的溝通,只有互相難聽的謾罵。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禮貌待人、尊老愛幼。用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次點頭,把禮儀帶到生活中,帶到社會上,把禮儀的種子播撒在人們的心中。
崇尚禮儀,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七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六一班白瑞光,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民族文化爭做美德少年》。
在這個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的季節里,全國上下正在開展爭做“美德少年”活動,這是胡*爺爺在給少先隊的一封信中提到的爭當“四個好少年”的要求。胡爺爺的號召,不僅是對全國少年兒童的關心,也是對全國少年兒童的關愛。他要求少先隊員們人人努力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誓做合格*人。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這次我校開展爭當“美德少年”主題活動,全校同學都要積極參加這項活動。爭當“美德少年”應該從我做起,從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我們爭當祖國的好少年,要熱愛祖國、樹立遠大理想,為了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前進;我們爭當祖國的好少年,要品德優良,尊老愛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擁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爭當祖國的好少年,要學習雷鋒精神,牢記“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亙古不變的真理,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挽起友誼的雙手向著未來,勇敢登攀;我們爭當文明好少年,要勤奮學習,上課專心聽講,下課好好復習,按時完成作業,要知道,豐富的知識才是我們翱翔的翅膀;我們爭當文明好少年,還要培養自己獨立的能力,在家幫媽媽做家務,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如果大人不在家,要自己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我們爭當文明好少年,更要遵守小學生守則,時時刻刻記住,我是一名少先隊員,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從小講文明,長大為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們爭當祖國的好少年,要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用充沛的精力把祖國建設的重任,扛在雙肩。
同學們,真正能做到文明好少年,是很難的,可又是很簡單的,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認真做好每件事,就一定能成為文明小少年!同學們,行為成就美德,從現在起為自己訂立一個目標。在學校、在家庭、在社會,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在“榮明恥,從我做起”“美德少年”活動中,更加全面地發展。
同學們,今天,我們是株株幼苗,在學校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明天,我們便是根根棟梁,撐起祖國大廈,使它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做一個文明守紀的好少年。讓“爭做美德少年”的活動在我們的學校開花,結果。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八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記得上小學的第一天,爸爸給我背上新書包,告訴我:“寶貝,今天你正式成為小學生了,在學校里要爭做美德少年,好好學習。”爸爸等于給我說了一個謎,什么是美德呢?如何做美德少年呢?這幾個字懵懵懂懂地埋在了我的心底,但我明白這是爸爸為我定的目標。
經過1年7個多月的學習,我漸漸明白了什么是美德。
《棉鞋里的陽光》教給我孝敬老人的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家里,我經常給爺爺奶奶捶捶背,陪他們聊天,給爸爸倒杯茶,幫媽媽洗洗衣服。
《小鹿的玫瑰花》讓我知道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過年的時候我用自己的壓歲錢買了許多課外書,和爸爸送回農村老家,讓那些農村的小伙伴們也能讀到新華書店的書。
《窗前的氣球》帶給科里亞的不僅是氣球,更是同學的關心和愛。每次同學生病后返校,我總是幫助同學解決難題,當同學的橡皮、尺子丟失時,我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學習了《淺水洼里的小魚》,我懂的了保護動物,就常常帶一些食物去喂路邊那些流浪的小狗。
美德是一幅美麗的畫,美德是一首悅耳的歌,它是月亮,是盞指路的明燈,它是太陽,能照亮世界每個角落,它是一粒種子,能結出億萬枚碩果。
沿著一路春風,我追隨著我的美德。原來美德就在每個人的心中,就在我們的身邊。我愿做一個像雷鋒叔叔那樣的人,為世界獻出我的愛。
中華美德,代代相傳。從弟子規中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到文天祥的“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三字經中的“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我們還是小學生,還不具備精忠報國的豪氣,但是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當我們在馬路上看到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時,我們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過馬路;當我們看見有人摔倒在地時,應及時攙扶一把;當我們在路上見到貴重的物品時,應及時交給老師,做到拾金不昧。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不僅要具備中華傳統美德,更要努力學習,增長智慧。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相信勤奮會讓你擁有智慧。
親愛的同學們,播撒下美德與智慧的種子,你一定會收獲一片森林,讓我們從這個美麗的五月開始一起努力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九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叫程開元,是四(4)班的同學,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參加“十佳美德少年”的演講比賽。
在家里,我是一名勤勞的小助手,姥爺做飯時,我會在他的旁邊,一會兒給他拿鹽罐,一會兒給他遞盤子,米飯熟了,我又會給全家人盛上香噴噴的大米飯,看到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飯我心中很快樂,因為我為每頓飯都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媽媽直夸我是個“棒兒子”。
在學校,我是一個懂文明,懂禮貌的孩子,見到老師同學我會主動說聲“老師早、同學早”。同學們有困難,只要我發現了,我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在學校組織的“獻愛心”捐款活動中,我毫不吝嗇的拿出平時積攢的零花錢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感覺到能為他人做點事情就是快樂的。
在校外,我也力爭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乘坐公交車時,看見老人和帶小孩的阿姨總是主動讓出自己的座位,有一次我還主動的為一位老爺爺投了一元錢的車費,我知道一元錢微不足道,但它是一份愛心幫助的體現;在我們的家屬院,看到小朋友折花踩草,我會及時制止他們,并告訴他們“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我們要愛護他們”,雖然我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我知道人人都講文明,懂禮貌,熱愛自然,那么我們生活的地球不就更美好了嗎?
在這次“美德少年”的評比活動開展以后,我會在生活和學習上更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動來感化身邊的人,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在此我倡議所有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向“美德少年”邁步,向自己豐富多彩的人生邁步!
這就是我,一個富有愛心,樂于助人,懂禮貌的陽光男孩。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十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輝煌,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璀璨的傳統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仁人志士層出不窮,中華美德熠熠生輝,民族精神世代傳承。
在華夏大地,這片波濤洶涌的大地上,在寒風凜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著一面用愛凝結成的,萬古流芳的旗幟。
中國年歷史,中華人民的美德卻漸漸消失,但這件事讓我難以忘懷講信用,說到便做到,這件事也改法。
講信用,說到便做到。那是在一個周五的下午,我爸爸新給我買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鋼筆。我的好朋友小琳,用著羨慕的眼光仰慕我的鋼筆,說:“好漂亮的鋼筆,一定很貴吧!我也好想要啊。”聽了這句話,我的尾巴都翹到天上去了,“是啊,我爸爸買給我的,很貴的,要在專賣店才有。”小琳咽了口水,好像有事相求,但又不好意思。“能借我用用嗎?”,“星期一一定還你。”這一句讓我不相信。因為小琳家很窮。我還是答應了。放學后,和小琳告別后,回家了。星期六,我想去她家看看,但一進門,她歉疚的表情映入了我的眼簾。她坑坑巴巴的說:“對不起”就迅速的跑了,這讓我在此懷疑。不就后她來到了我家,手上還拎什么:“你這么啦,是不是不舒服!”“對不起,我把你的鋼筆弄丟了。”我很驚訝。“我一定會補償的,這是我用壓歲錢買的,把你鋼筆弄丟了,對不起。”我十分感動,她真是說到做到。這正是中華美德。“這只筆要一百多元。和那只筆一模一樣,一樣金光閃閃,從這到專賣店去要兩個小時。她是多么的講信用啊,這只小鋼筆,她愿意用自己的錢去保護友誼,這讓我感動流淚。
信用,你只要去信守,所有人都會尊重你和你做朋友,所以禮節美德很重要。
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十一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文明的社會,需要文明的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美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贊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二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以前,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數都是用英語書寫的。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做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都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國恥。"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后的*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的殘跡,40萬平方米的*廣場上竟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然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口香糖斑痕與*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基礎,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肩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什么用呢?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中華民族也自古就有尊敬師長的優良美德。在我國歷,最早開創私人講學的孔子,據說有弟子三千,學有所成的有"七十二賢"。張良橋頭真誠拜師。作為新中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不忘師恩的故事,更給我們留下美談,做出榜樣。1959年,毛澤東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座,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
孟德斯鳩曾說: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文明美德。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十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六一班白瑞光,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民族文化爭做美德少年》。
在這個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的季節里,全國上下正在開展爭做“美德少年”活動,這是胡*爺爺在給少先隊的一封信中提到的爭當“四個好少年”的要求。胡爺爺的號召,不僅是對全國少年兒童的關心,也是對全國少年兒童的關愛。他要求少先隊員們人人努力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誓做合格*人。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這次我校開展爭當“美德少年”主題活動,全校同學都要積極參加這項活動。爭當“美德少年”應該從我做起,從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我們爭當祖國的好少年,要熱愛祖國、樹立遠大理想,為了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前進;我們爭當祖國的好少年,要品德優良,尊老愛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擁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爭當祖國的好少年,要學習雷鋒精神,牢記“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亙古不變的真理,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挽起友誼的雙手向著未來,勇敢登攀;我們爭當文明好少年,要勤奮學習,上課專心聽講,下課好好復習,按時完成作業,要知道,豐富的知識才是我們翱翔的翅膀;我們爭當文明好少年,還要培養自己獨立的能力,在家幫媽媽做家務,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如果大人不在家,要自己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我們爭當文明好少年,更要遵守小學生守則,時時刻刻記住,我是一名少先隊員,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從小講文明,長大為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們爭當祖國的好少年,要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用充沛的精力把祖國建設的重任,扛在雙肩。
同學們,真正能做到文明好少年,是很難的,可又是很簡單的,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認真做好每件事,就一定能成為文明小少年!同學們,行為成就美德,從現在起為自己訂立一個目標。在學校、在家庭、在社會,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在“榮明恥,從我做起”“美德少年”活動中,更加全面地發展。
同學們,今天,我們是株株幼苗,在學校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明天,我們便是根根棟梁,撐起祖國大廈,使它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做一個文明守紀的好少年。讓“爭做美德少年”的活動在我們的學校開花,結果。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十三
小時侯,我總是覺得書上常常說的真、善、美似乎離我很遠,每當我問到媽媽什么叫做真善美時,媽媽總是笑而不答,只是讓我在生活中去慢慢體會。
記得我7歲那年,每天早上,媽媽非要我吃一個雞蛋,而我卻非常討厭吃雞蛋,覺得它難以下咽,但看著媽媽嚴厲的眼神,我終于還是強迫自己把它吃了下去。來到學校,我又迫不得已的去吃媽媽為我準備的蘋果,當我在吃蘋果時,看著小伙伴在長廊上自由自在地玩耍,我真是恨不得把蘋果砸在地上,大聲告訴媽媽:“我并不想吃蘋果!”但一想起媽媽那嚴厲的眼神,卻又不敢。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當我發現自己比同齡人的身體都要強壯,腦子也比原來機靈多了,我這才恍然大悟,才懂得了媽媽為什么非逼著我吃雞蛋和蘋果。那天,當我再次看到書包里媽媽為我準備的洗得干干凈凈的紅蘋果時,我沖進媽媽的辦公室,哭著說:“以前是我不懂事,但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了母親的偉大,母愛的無私,媽媽,我今后一定聽你的,因為我知道你是為我好。”
這時,我覺得真善美就是母親逼著兒子吃蘋果和雞蛋。
我漸漸的長大了。九歲時,愛闖禍的我在操場上摔了一跤,把膝蓋摔破了一條口,疼得站也站不起來。恰好我的同學劉松慶路過了,急忙跑過來扶起我,并大聲疾呼:“劉霽樅都受傷了,大家快來幫幫他呀!”其他同學尋聲趕來,把我扶到了學校的醫務室。校醫周老師為我處理傷口時,我看到了同學們頭上大顆大顆的汗滴,鼻子一酸,不爭氣的眼淚就流了下來。多好的朋友啊!我為自己有這樣的好朋友感到幸福。
這時,我覺得真善美就是好朋友在我遇到困難時那真摯的關心和幫助。
而今我已是十歲的少年了,我已經學會了用我的眼睛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真善美。那天,天陰沉沉的,很冷,奶奶提醒我上學路上帶把傘,。我嘴里答應著,但心里卻不怎么在意,沒有帶傘就大步流星地去上學了。放學后,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我站在校門口一家居民房的屋檐下,焦急地盼望著大雨快停,可它卻越下越大,絲毫沒有停地意思。正在這時,房子的主人—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打開門,從我的背后傳來一個親切的聲音:“小弟弟,你家在哪兒?快把這傘拿去,趕緊回家!”說完,就把傘撐在我頭頂上。望著老爺爺漸漸在雨霧中漸漸消散的身影,我心頭暖呼呼的。
這時,我又覺得真善美就是陌生老爺爺在下雨天撐起在我頭頂的那把遮風擋魚的傘。
真善美就在我們身邊。她是母親無私的愛,同學真摯的愛,陌生老爺爺溫暖的愛和這世界上所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