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報告嗎?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報告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校園白色污染調查報告篇一
一、引言提起"白色污染",可能沒有人不認識它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廢棄塑料袋和農用塑料地膜、塑料大棚的薄膜都屬于白色污染的范疇,但是要問起它的準確定義來,恐怕就沒有幾個人能夠說出來了,校園白色污染現狀調查報告。那么究竟什么是白色污染呢?所謂的白色污染,就是指由聚乙烯、聚苯乙烯制成的塑料制品,在用后被人丟棄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它們并不都是白色,只是由于這些"典型"大多是"白色"的,因而才得到這樣一個"美名"。由于塑料制品難以分解,所以被遺棄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種各樣的塑料袋,會給環境帶來嚴重危害,然而,令人遺憾和擔憂的是,廣大中小學生對白色污染的危害知之甚少,環保意識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潔的校園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蝕。為了了解、解決我校白色污染的問題,我對校園白色污染的現狀進行了一些調查,并嘗試找出解決和根治的辦法,使我校廣大中小學生了解白色污染給我們帶來的嚴重危害,提高同學們的話環境保護意識,還校園本來圣潔的面貌,促進我校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有關白色污染的相關知識
1、白色污染產生的原由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父母挎著菜籃子上街買菜的畫面從我們的視覺中消失了,代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花花綠綠的塑料食品袋。一次性塑料袋因其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受到商家和消費者的普遍歡迎。如今,一次性塑料袋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在豪華的酒店,還是路邊的小吃攤,無論是在汽車站,還是我們買早點、盛麻辣燙,在餐廳吃各種熱食,隨處都可以見到他它們的影子,我們已經習慣使用商家提供的免費一次性塑料袋,遇到刷雙休日或節慶假日,各種各樣花花綠綠的一次性塑料袋更是充斥著我們的視野,這些被扔棄的一次性塑料袋就形成了現在的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危害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指對環境的危害,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視覺污染主要是指散落在環境中的廢棄塑料制品對景觀的破壞。在校園散落的廢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的不良刺激,影響校園的整體美觀,我們把這種情況稱為"視覺污染"。社會各界對此反應強烈。而潛在危害是指廢棄塑料制品進入自然環境以后,難以分解而帶來的長期的深層次的環境問題,其危害有:第一,廢棄塑料制品填埋在土壤中,對耕種和播種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影響了農作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污染了地下水資源,導致農作物減產或者不產。因為為了使塑料制品成型,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加入各類添加劑,埋在地底下時間長了,其中部分有毒添加劑就會逐漸釋放出來,對土壤以及水資源造成極大的污染和破壞;第二,拋棄在陸地上或者海洋中的廢棄塑料制品,若被走獸、飛禽和海洋生物當作食物吞食,會導致這些動物死亡,海洋中的廢棄塑料制品若是纏住一些艦船的螺旋槳,還會造成海上的交通事故或者人員傷亡,另外,海洋中的塑料的分解至少需要250年;第三,如果將廢舊塑料制品燃燒,則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破壞環境,污染大氣;第四,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棄塑料制品,很難處理,就算把它揀拾出來加以回收利用,但因其質量無法保證,所以其利用價值也很低,不但如此,用做發泡劑的氟利昂被科學界認可為對地球大氣臭氧層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的"頭號殺手",新的科學研究表明,制造一次性塑料袋的原料聚苯乙烯是一種致癌的環境激素物質,一次性塑料袋無論對環境還是對人的身體健康都有極大的危害作用。
3、目前治理白色污染較為先進、合理的辦法白色污染形成的關鍵是廢棄塑料制品不易分解。目前我們所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大多是普通的非降解塑料袋,這些塑料袋的主要化學成分是聚苯乙烯,這是一種使用極為廣泛的高分子材料,因其價格便宜,毒性較低,熔點較高,可塑性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極為普遍,然而,就是這樣一種使用廣泛的材料,它所產生的垃圾卻成了環境保護的一大"惡敵",曾經有人自嘲的稱它為"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明"。從化學原理上來說,這些廢棄塑料制品埋在地底下400年也不會自然分解,而且會不斷散發出有害氣體污染環境,也就是說,在很漫長的一段歲月里,它將"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高分子形態不變。因此,科學家研制了多種自毀可降解塑料,以替代現用的各種各樣的難分解的塑料,如生物自毀塑料、化學自毀塑料、醫用自毀塑料等。制造這些塑料的指導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種化學物質,使塑料能被光照、細菌或者其他化學物質溶解或消除。這些方法的共同特點是造價昂貴,無法與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相互競爭,所以只在部分行業使用,不能在社會上普及。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早已引起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注意和重視。位于紐約市長島地區的莎福克縣曾率先通過立法,禁止使用溶解性差的塑料袋;日本內閣會議也于今年3月10日通過了《容器包裝循環法》修正案,該修正案規定:超市要制定削減發放一次性塑料袋的目標,并且定期向有關部門上報削減成果,對削減力量明顯不夠的超市,執法部門會給與處罰。通過立法形式強制削減一次性塑料袋的做法值得借鑒。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最大限度的削減一次性塑料袋包裝已是刻不容緩。我們盼望著早日出現可以與不可降解塑料一樣便宜的可降解塑料,并且對所有的廢棄塑料制品能夠回收、再生、利用。
三、調查情況為了了解白色污染在我校的現狀,我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園隨機挑選了50人,參加我的口頭調查和問卷調查,共收回問卷47份,占調查總人數的94%,結果如下:問題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嗎?調查者中,有2/3的同學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的同學表示不清楚或者不知道,調查報告《校園白色污染現狀調查報告》。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這與學校教育有很大的關系,但仍有一部分的學生對此不清楚,這也說明,學校還應加強對學生這方面的教育。問題二:你經常購買小食品嗎?調查者中,71%的學生偶爾購買小食品,22%的學生經常購買,只有8%的學生不買小食品。這是因為部分學生來不及在家吃早飯,或者是自己起床太晚的緣故,或是因為父母沒在家等等因素,來學校購買速食品充饑的學生很多。一根油條,或是幾個包子,或是一塊面包等就用一次性塑料袋包裝好帶進校園,這就為校園白色污染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問題三:你是如何處理自己使用過的一次性塑料袋?調查者中,只有7人將使用過的塑料袋隨地亂仍,占15%,而扔進垃圾箱或是保潔桶的占80%,但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都進入垃圾箱,因為根據我在校園內隨機觀察發現,大部分學生雖然知道應當把廢棄塑料袋扔進垃圾箱內,卻總是扔到垃圾箱旁就走人了,風一吹,廢棄塑料袋就滿校園到處亂飛,教學樓前,草坪上,操場上,零星點綴著各種各樣的廢棄塑料袋,特別是起大風時,塑料袋還會在空中旋舞,引得部分小學生邊喊邊追趕,讓人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另外值得提出的是,有兩位選擇其他處理廢棄塑料袋的方法的同學,其中一人表示會把廢棄塑料袋扔進視線所及的垃圾箱內。我看到,校園內的垃圾箱并不是很多,只有4個,而且距離很近,都在教學樓前面,垃圾箱的外殼已經脫落了許多油漆,還偶爾有學生靠在垃圾箱上。雖然學校對此不良現象三令五申,但是還有學生我行我素,不把它當回事,這種現象對我校防治校園白色污染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問題四:請你對我校白色污染的處理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議。調查者中,提出合理建議的學生有很多,歸納如下:(1)學校應對學生加大教育力度,使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多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如辦黑板報,手抄報,出宣傳欄等;(2)同學們不要隨意亂扔垃圾,對隨地扔棄廢紙、塑料袋等垃圾的同學有必要講一講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學校應統一將垃圾分類,回收,集中處理,最好從班級開始此項活動,一是減少我校校園白色污染的危害,二是為班級創收;(4)請學校增設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相對嚴重的地方,如小商店門口,操場附近等;(5)設計一個環境保護標志,掛在校園內醒目的地方,以及時提醒學生;(6)盡量減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包裝物品,并且杜絕使用一次性餐具,以減少污染,還校園一片凈土;(7)派學生做義務宣傳員,向家人、朋友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呼吁全社會增強環保意識;(8)在校園內不要焚燒垃圾,以減少危害。通過調查,我得出如下結論:(1)大部分學生對于白色污染比較了解,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學生對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這就需要學校增強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2)相當一部分學生雖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是依然使用或隨手丟棄一次性塑料袋。由此可見,學校對學生環境保護觀念和意識的培養十分重要,同時,學校也應作出實際行動,如多設置分類垃圾箱,組織回收有價值的垃圾等。
四、我校白色污染現狀的調查通過上一階段的調查,我已經基本清楚我校學生對白色污染的了解情況,與學生初步探討了如何防治校園白色污染。這一階段我的主要目的是調查我校白色污染的現狀,并且對處理方法進行可行性探討。首先,我進行的工作是稱量一個班一天所產生的垃圾,分揀出垃圾的種類、白色污染(如塑料袋、塑料瓶)所占比重各為多少,以此來估算我校一天所產生的白色污染的數量。以四年級(1)班為例,這個班一天所產生的垃圾約重2公斤左右,主要成分是廢紙、一次性塑料包裝袋、塑料瓶以及一些果核等。其中一次性塑料包裝袋有32個,全用于食品包裝,8個塑料瓶,1個玻璃瓶。由此可見,食品包裝袋是校園白色污染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都知道,塑料瓶、玻璃瓶和廢紙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在距離我校幾百米處就有回收站,于是我把重點放在了食品包裝袋的回收再利用上。在學校附近,我遇到一個揀垃圾的人,他把塑料瓶進行了回收,當我問他塑料袋回收的地點以及價錢時,他沒有回答。為了查詢有關塑料的回收情況,我利用課余時間對我鎮附近的幾家廢品回收站進行了調查,發現許多回收站沒有回收塑料的業務,只有一家回收站的老板告訴我,他的回收站只有在棉花破膜時集中回收一次,平時只回收尿素袋、水泥袋等塑料包裝袋,而對食品包裝袋是從來不回收的,這就增加了我校處理白色污染的工作難度,為了學校的長遠規劃和發展,應引起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建立相關有效的管理機制,將廢棄的食品包裝袋最大限度的回收和利用,減少它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五、對策目前國內外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大多是填埋,焚燒,回收再利用,結合我校白色污染的現狀及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認為,我校防治白色污染應遵循"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的原則。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決視覺污染的問題,使校容校貌有明顯改善,這主要靠宣傳教育,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制定條例,督促各班對本班所產生的廢舊塑料妥善收集處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決廢舊塑料包裝袋對生態環境長期的,深層次的危害。
六、結論通過以上調查,我發現校園內是存在白色污染的,就以我校為例,每天要產生1000多個花花綠綠的食品包裝袋,這會使多少畝的土地喪失耕種能力!而且,我校部分學生對于白色污染缺乏緊迫感,采取不以為然的態度,這是十分危險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這樣想,這樣做,那么若干年以后中國還有沒有可供種植和耕作的土地?我們不應該對白色污染這一社會問題不聞不問,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積極的去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宣傳環境保護的有關知識,增強自己的環境保護意識,從而使全社會的人都有環境保護觀念。因此,我建議:第一,根據我的調查以及我所搜集到的資料,建議學校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制度,具體操作方法如下:(1)每一個班級在室內建立一個小型垃圾分類點,將垃圾按紙類、塑料、金屬、電池、其他共五類收集。由于紙類、塑料數量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慮到電池對環境的危害,建議同學們把廢舊電池統一回收;(2)學校設立幾個大型垃圾箱,統一回收各班分類垃圾箱中的垃圾,并且在校園內多設置一些小型分類垃圾箱,學校負責與廢品回收站聯系,定期及時回收再利用;(3)學校應當設立一個評分制度,對垃圾回收工作開展得好的班級進行鼓勵,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第二,應當看到,要想真正從根本上杜絕校園白色污染,就必須在學生心中樹立環境保護的觀念,從一年級開始培養教育,因此建議學校多多加強環境保護這方面的教育,如征集環境保護標志,舉行環境保護歌詠比賽,辦關于環境保護的宣傳欄等活動,使環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第三,加強對學生的環境保護教育的工作力度,防治白色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校班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校師生的積極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白色污染危害的認識程度,提高全校師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并利用我鎮趕集的時間,派學生或用廣播向社會廣泛宣傳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因此建議學校多方面開展公益活動,如在每年的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時,組織學生上街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知識,只有全社會都在講環境保護,才會從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當你從食品店買回糖果、糕點的時候,當你從服裝店選購了稱心服裝的時候,當你從家用電器商場抬回稱心電器的時候,甚至當你從菜攤上買回新鮮蔬菜的時候,帶回來的包裝,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塑料袋,當這些塑料袋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后,如何處理就牽扯到了我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保護觀念。希望各種環境活動象蒲公英的種子,輕盈灑落在城市、郊區、鄉村、路邊、田野,然后落地生根,遍地開花結種,在我鎮各個不同的領域和層面傳播綠色理念,有點到面,蓬勃發展,最大限度的減少白色污染對環境的危害和破壞。
校園白色污染調查報告篇二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
學 生 實 踐 調 研 報
告
課程名稱:實踐調研報告題目:
調研報告負責人:黎澤榮所在院系:機電學院
任課教師:周敏華
日期:2010.5.2
4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社會科學部
校園白色污染現狀調查報告
調查課題:校園白色污染現狀調查報告
調查地點:廣東水利電力職業學院
調查成員:黎澤榮 周泉 劉俊陽 陳妃芳 馮志明 肖嘉潤 謝金青 劉如杰 肖金祥 調查時間:2010年5月
一、引言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難以分解,所以被遺棄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種塑料袋)會給環境帶來嚴重危害。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廣大中學生對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環保意識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潔的校園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蝕。為了了解、解決校園白色污染的問題,我們對校園白色污染進行了一些調查,并嘗試找出解決辦法,使廣大中學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還校園一片凈土,促進太原市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二、有關白色污染的相關知識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對耕作和播種造成了極大困難,影響了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農作物減產甚至不產。如果將塑料燃燒,則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破壞環境。將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鳥、魚類誤食,會造成這些動物死亡,若是纏住一些艦船的螺旋槳,則會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國際上較為先進的白色污染治理辦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關鍵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學家研制了多種自毀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毀塑料、化學自毀塑料、醫用自毀塑料等。制造這些塑料的指導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種化學物質,使塑料能被光照、細菌或其他化學物質溶解或消除。這些方法的共同特點是造價昂貴,無法與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競爭。我們盼望著早日出現可以與不可降解塑料一樣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夠回收、再生、利用。
三、調查情況
我們小組在學校隨機挑選50人參加我們的問卷調查,共收回50份,占100%(調查問卷附表),結果如下:
問題一:你知道白色污染正確解釋嗎?
調查者中,有3/5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2/5表示不清楚,只知道白色污染的表面意思。結果表明,大部分中學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這與學校教育和社會的宣傳有很大關系。但仍有一部分的人不清楚,這表明,學校還應加強對學生的教育。
問題二:你一般情況下使用塑料最多的是?
42%的人選擇平時買東西,34%的人選擇到商場購物,10%的人選擇帶東西回校,14%選擇給別人帶飯。這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那種強烈的環保意識,沒有自己去攜帶一些環保袋,都喜歡去買一些一次性塑料袋,導致白色污染還是那么的嚴重。
問題三:你對防止白色污染的愿望強烈程度如何?
44%的同學選擇一般,36%的同學選擇較強,然而選擇無所謂和較小的同學一共占有8%,由此可見,我們大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是不夠強,現在我國的白色污染那么的嚴重,在整個中國,乃至于世界都極其關注我國的污染問題,居然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認為現在的情況還不算是嚴重,更有甚者認為無所謂,因此,我覺得現在大學生對于白色污染的嚴重性還不夠明確,環保意思相當薄弱。
問題四:請同學對校園白色污染的處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議。
提供建議如下:
1、應從大家做起,推動和保護環境的整潔衛生。
2、政府與環保部門對此問題意識尚顯欠缺,急需跟上。
3、國家應盡快進行替代產品的大量生產,降低成本,以適應需求量,推動污染的防止。
4、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采用可降解塑料,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得出以下結論:①大部分學生對于白色污染比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對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這需要學校增強環保方面的教育。②相當一部分人雖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隨手丟棄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見,學校培養學生環保的觀念十分重要,同時學校也要作出實際行動,如多點做一些宣傳活動,利用學生會的力量去影響其他同學,還有多設置分類垃圾箱,組織回收有價值的垃圾等。
(三)學校白色污染現狀調查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們已經調查清楚了學生對白色污染的了解情況,與同學們初步探討了如何防治校園白色污染。下一步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學校白色污染的情況,并對處理方法進行可行性探討。
從我們平時的觀察,不難看出,食品包裝和飯盒是校園白色污染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還發現,紙張和易拉罐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目前社會上也有回收廢紙、易拉罐的地方。于是我們把重點放在了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上。
通過上網查詢資料,我們得知:塑料是可以回收的,但不可以再利用來制造食品包裝袋(因為造價高,不能保證衛生與安全),只可用作建筑材料或農用大棚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違規生產的個體小企業私自回收塑料廢物,用一些有毒的有機溶劑清洗后再利用,這對人體是有害的。因此,學校在進行垃圾分類回收時,一定要將回收的塑料制品送到正規的回收單位。
四、結論
通過以上調查,我們發現校園內是存在白色污染的,如果每天每間學校都產生那么多的垃圾,這會使多少畝土地喪失耕種能力!而且,學生對于白色污染缺乏緊迫感,采取不以為然的態度,這是十分危險的。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那么若干年后中國還有沒有可供種植耕作的土地?我們中學生不應該對白色污染這一社會問題不聞不問,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積極地去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宣傳環保意識、從而使全社會的人都有環保觀念--這正是我們的目標所在。
我們的建議:
(1)根據我們的調查以及我們所查的資料,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①應從大家做起,推動和保護環境的整潔衛生。
②盡量減少用塑料袋包裝物品,并杜絕使用一次性發泡飯盒
③學校設立幾個大型垃圾箱,統一回收各班分類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園內多設置一些小型分類垃圾箱。學校負責與社會回收單位聯系,及時送出回收來的垃圾。
(2)應當看到,要想真正從根本上杜絕校園白色污染,就必須在學生心中樹立環保的觀念,因此建議學校多多加強環保教育,如征集環保標志,舉行環保歌詠比賽等活動,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
(3)加強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目的還在于向全社會宣傳環保知識,因此建議學校多方面向社會開展公益活動,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時,組織學生到社會上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等知識,只有全社會都在講環保,才會從防治白色污染。
08機械電子工程2008年6月5日
校園白色污染調查報告篇三
課題組長:***課題組員:***
一、引言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難以分解,所以被遺棄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種塑料袋)會給環境帶來嚴重危害。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廣大中學生對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環保意識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潔的校園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蝕。為了了解、解決校園白色污染的問題,我們對校園
白色污染進行了一些調查,并嘗試找出解決辦法,使廣大中學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還校園一片凈土,促進太原市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二、有關白色污染的相關知識
1、白色污染的危害。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對耕作和播種造成了極大困難,影響了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農作物減產甚至不產。如果將塑料燃燒,則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破壞環境。將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鳥、魚類誤食,會造成這些動物死亡,若是纏住一些艦船的螺旋槳,則會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國際上較為先進的白色污染治理辦法。白色污染形成的關鍵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學家研制了多種自毀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毀塑料、化學自毀塑料、醫用自毀塑料等。制造這些塑料的指導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種化學物質,使塑料能被光照、細菌或其他化學物質溶解或消除。這些方法的共同特點是造價昂貴,無法與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競爭。我們盼望著早日出現可以與不可降解塑料一樣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夠回收、再生、利用。
三、調查情況我們小組在學校隨機挑選50人參加我們的問卷調查,共收回45份,占90%(調查問卷附表),結果如下:問題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嗎?調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結果表明,大部分中學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這與學校教育有很大關系(高二化學教材對于白色污染有過講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這表明,學校還應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問題二:你經常購買小食品嗎? 71.1%的人偶爾購買小食品,22.2%的人經常購買,只有6.7的人不買小食品。這是因為,學生族很少有時間在家吃早飯,所以來學校購買食品充饑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裝袋絕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請看以下的調查),這就為校園白色污染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問題三:你如何處理塑料袋?上圖顯示只有7人(占15.6%)將塑料袋隨地亂扔,而扔進垃圾箱的占80%,但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進入垃圾箱中,因為據我們小組成員觀察發現,很多人雖然知道應當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內,卻總是扔到垃圾箱旁,風一吹,塑料袋就滿校園亂飛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兩位選擇其他的同學中。一人表示會把塑料袋扔進視線所見的垃圾箱內。我們發現。校園內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銹跡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過本學期開始后,學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數量,這對于防治校園白色污染是有幫助的。問題四:請同學對校園白色污染的處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議。提供建議如下:(1)學校應教育同學們增強環保意識,多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2)同學們不要隨意扔垃圾,對隨地扔廢棄物的人講講環保的重要性。(3)學校統一將垃圾分類、回收,集中處理。(4)增設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嚴重的地方(如小賣部門口)。(5)設計一個環保標志,掛在醒目的地方。(6)盡量減少用塑料袋包裝物品,并杜絕使用一次性發泡飯盒(現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飯盒就是國家禁止使用的飯盒,但仍在使用)。(7)呼吁全社會增強環保意識。(8)學校不要焚燒垃圾。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得出以下結論:①大部分學生對于白色污染比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對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這需要學校增強環保方面的教育。②相當一部分人雖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隨手丟棄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見,學校培養學生環保的觀念十分重要,同時學校也要作出實際行動,如多設置分類垃圾箱,組織回收有價值的垃圾等。(三)學校白色污染現狀調查通過上一階段的調查,我們已經調查清楚了學生對白色污染的了解情況,與同學們初步探討了如何防治校園白色污染。這一階段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調查我們學校白色污染的情況,并對處理方法進行可行性探討。首先,我們進行的工作是稱量一個班一天產生的垃圾,分揀出垃圾的種類、白色污染(如塑料袋、塑料瓶等)所占比重為多少,以此來估算十二中一天產生的白色污染物的數量。以高二某班為例,這個班一天所產生的垃圾約重2kg左右,主要成分是紙、塑料包裝袋、塑料瓶、易拉罐、發泡飯盒及一些果核等。其中塑料包裝袋有近l00個(幾乎全用于食品包裝),5個塑料瓶,7個發泡飯盒,2個易拉罐(鋁制)。不難看出,食品包裝是校園白色污染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還發現,紙張和易拉罐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目前社會上也
校園白色污染調查報告篇四
校園白色污染調查分析報告
班級:環工081姓名:王環生學號:20083355
對于白色污染問題,我們都不陌生。白色污染是世界十大污染之一,它對我們人類和環境的危害及其嚴重。國家頒布“限塑令”至今已有兩年多,可我們身邊的白色污染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更為嚴重的是,有關塑料制品質量不達標的報導常有出現。近日甚至發現有些加工點為了節約成本竟用醫療垃圾作為生產原料來加工塑料制品,而其中就包括我們常用的食品袋。
就以上情況,我們對校園白色污染問題作了調查。為了有針對性并提高調查的可操作性,我們縮小范圍,以塑料袋為切入點,重點調查我校塑料袋的有關問題,旨在了解我校塑料袋使用的基本情況和廣大同學對塑料袋相關問題的認識和看法,探索一些對減少塑料袋的使用、減少校園白色污染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措施。
此次調查,我們先是通過去圖書館、上網等多種途徑收集相關資料,提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各方面的資料我們每人出了一份調查問卷;然后小組成員在一起開會討論,帥選出有價值的問題并重新出了調查問卷;再后來我們深入到教室、圖書館、寢室、食堂等地方發放問卷進行調查;最后整理問卷數據并得出結論。
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0%的同學很少使用塑料袋,而有73.33%的同學每天都要使用1—3個塑料袋,還有6.67%的同學每天使用的塑料袋超過4個。同學們使用的這些塑料袋有40%來自學校餐廳,40%來自超市,還有20%來自水果、小吃攤。當使用完這些塑料袋,有很大一部分人選擇隨意丟棄,比例高達33.33%。
這些數據表明,我校塑料袋的使用相當普遍。由此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白色污染就在我們身邊,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這不是文明的大學校園該出現的現象。
二、對塑料袋相關知識的認識分析
對于塑料袋的危害,同學們有一定的了解,但很有限。大部分的人只知道塑料袋污染景觀、破壞土壤,塑料袋對人體的危害,同學們知之甚少,這也是大家對塑料袋不離不棄的很重要的原因。知道塑料袋影響農業發展,威脅動物生存等等這些危害的同學更是少之又少,這跟我們的宣傳不無關系。
我們對塑料袋的制作工藝和質量問題認識情況的提問,沒有一個同學的回答是很了解的,而有53.33%的同學的回答是完全不懂,還有33.33%的同學說是一般了解,我想這里面也難免有些人沒有如實回答,可見大家對塑料袋的質量問題的了解是一片空白。
為了擴展大家的知識面,我們對塑料袋在土壤中自行分解一般需要的年限進行提問,被調查者中只有26.67%的人答對,絕大部分人對這個年限估計過低。
三、對減少塑料袋使用的態度和建議的分析
學校餐廳免費提供大量塑料袋,超過90%的同學都知道用塑料袋
打包、盛裝食品雖然很方便,但這樣很不衛生。可是同學們明明知道不衛生,卻還是每天這樣做,其原因有二,一個是抵擋不住方便的誘惑,二是餐廳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們特意向廣大同學就餐廳塑料袋問題征求意見,“學校餐廳提供安全、可重復使用的食品袋,收取一定的費用”這一建議得到80%的受訪者的支持,這可能是減少餐廳塑料袋使用的最有效的措施,并且有些高校就有這樣的做法,還實施得很好。
對減少塑料袋使用的措施方面,53.33%的同學認為提高廣大同學的環保意識是關鍵,40%的人認為對塑料袋收費才能有效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還有一些同學認為學校應該規定禁止使用塑料袋。
通過此次調查,就如何減少校園塑料袋的使用、減少校園白色污染得出以下結論和建議:
一、大部分的同學對白色污染有一定的了解,但還很不夠,對白色污染的危害認識不足,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不定期開展與“白色污染”相關的主題活動,普及白色污染方面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我校免費使用塑料袋問題及其嚴重,尤其是在餐廳,水果、小吃攤點,學校應對塑料袋進行收費。可以要求學校餐廳提供安全、可重復使用的食品袋并收取一定費用,同時要求各超市,水果、小吃攤點對塑料袋收費,并盡可能少用塑料袋。
三、學校應將減少校園白色污染,減少塑料袋的使用提到日程安排中,不能再任其發展。學校可以制定一些計劃,逐步減少塑料袋的使用,或者直接規定禁止使用塑料袋。
校園白色污染調查報告篇五
校園白色污染調查分析報告
班級:數控1班姓名:王宏偉學號:10306270122 所謂“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于隨意亂丟亂扔并且.難于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稱謂“白色污染”,是人們對難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于隨意亂丟亂扔,難于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所以現在提倡不用或少用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購買東西時最好自備工具,減少它的使用。對于白色污染問題,我們都不陌生。白色污染是世界十大污染之一,它對我們人類和環境的危害及其嚴重。國家頒布“限塑令”至今已有兩年多,可我們身邊的白色污染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更為嚴重的是,有關塑料制品質量不達標的報導常有出現。近日甚至發現有些加工點為了節約成本竟用醫療垃圾作為生產原料來加工塑料制品,而其中就包括我們常用的食品袋。
就以上情況,我們對社區白色污染問題作了調查。為了有針對性并提高調查的可操作性,我們縮小范圍,以塑料袋為切入點,重點調查我鎮塑料袋的有關問題,旨在了解我鎮塑料袋使用的基本情況和廣大居民對塑料袋相關問題的認識和看法,探索一些對減少塑料袋的使
用、減少社區白色污染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措施。
此次調查,我們先是通過去詢問街坊、上網等多種途徑收集相關資料,提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各方面的資料我們每人出了一份調查問卷;然后小組成員在一起開會討論,帥選出有價值的問題并重新出了調查問卷;再后來我們深入到街坊、超市、市場等地方發放問卷進行調查;最后整理問卷數據并得出結論。
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0%的居民很少使用塑料袋,而有73.33%的居民每天都要使用1—3個塑料袋,還有6.67%的居民每天使用的塑料袋超過4個。居民使用的這些塑料袋有40%來自市場購物,40%來自超市,還有20%來自水果、小吃攤。當使用完這些塑料袋,有很大一部分人選擇隨意丟棄,比例高達33.33%。
這些數據表明,我鎮塑料袋的使用相當普遍。由此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白色污染就在我們身邊,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這不是文明的城鎮該出現的現象。
二、對塑料袋相關知識的認識分析
對于塑料袋的危害,居民有一定的了解,但很有限。大部分的人只知道塑料袋污染景觀、破壞土壤,塑料袋對人體的危害,居民知之甚少,這也是大家對塑料袋不離不棄的很重要的原因。知道塑料袋影響農業發展,威脅動物生存等等這些危害的居民更是少之又少,這跟我們的宣傳不無關系。
我們對塑料袋的制作工藝和質量問題認識情況的提問,沒有一個居民的回答是很了解的,而有53.33%的居民的回答是完全不懂,還有33.33%的居民說是一般了解,我想這里面也難免有些人沒有如實回答,可見大家對塑料袋的質量問題的了解是一片空白。
為了擴展大家的知識面,我們對塑料袋在土壤中自行分解一般需要的年限進行提問,被調查者中只有26.67%的人答對,絕大部分人對這個年限估計過低。
三、對減少塑料袋使用的態度和建議的分析
市場攤販免費提供大量塑料袋,超過90%的居民都知道用塑料袋打包、盛裝食品雖然很方便,但這樣很不衛生。可是人們明明知道不衛生,卻還是每天這樣做,其原因有二,一個是抵擋不住方便的誘惑,二是餐廳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對減少塑料袋使用的措施方面,53.33%的人認為提高廣大居民的環保意識是關鍵。
通過此次調查,就如何減少社區塑料袋的使用、減少社區白色污染得出以下結論和建議:
四、結論: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了解到: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刮起時,空中就彌漫著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著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但是,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社區早已經設置了“垃圾分類存放處”,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盡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要及時提醒和制止。
通過這次自我組織活動,我們深入了解了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鍛煉了社會實踐的能力。我們都認為這次活動開展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