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讀后感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讀后感萬字篇一
近期,我閱讀了《中國少年百科全書》認識了不少的科苑精英,了解了我國的科學發展史, 獲取了許多的.科學知識和技術,從而,知道了我們現在的高科技的生活來之不易。
了解了我國的科學發展史。1500年前,祖沖之確定,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6之間;張衡在1800年前,制造了可測定地震的候風地動儀,這是世界上第一臺測驗地震的儀器;1570年左右,李時珍花了30年的時間寫了《本草綱目》;錢三強在1946年底證實了原子核是一分為三。
獲取了許多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我知道了:太陽是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主要包括太陽和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像太陽這樣能自己發光的天體,叫做恒星。像地球這樣自己不發光、圍繞恒星運行的天體,叫做行星。像月球自己不發光、圍繞行星運行的天體,叫做衛星。太陽系的9大行星,以直徑大小排序,依次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水星和冥王星。9大行星沿著各自的軌道,一面自轉,一面朝同一方向圍繞著太陽公轉。由于它們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不同,所以公轉周期也不同,例如,水星距離太陽最近,公轉軌道最短,公轉一周只需80多天,而冥王星公轉一周,則需200多年。在太陽的周圍還有成千上萬的小行星在各自的軌道上圍繞太陽運行。這些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它們主要是由巖石和金屬塊組成,有的直徑只有幾千米。
圍繞太陽運行的還有一種形狀特別的星球,它們拖著長長的尾巴看上去像一把掃帚,叫做彗星。彗星公轉的軌道又扁又長,在地球上看到它們的機會很少,例如哈雷慧星,每個76年才光顧地球一次,人們最近一次觀察到它是在1986年。
科學史上的許多事實都告訴我們,人們對科學的認識和了解是在不斷進步和發展的,人類探索宇宙的進程也是如此。
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讀后感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讀后感萬字篇二
首先,開展各種實踐活動,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經典閱讀大賽。9月,學校推出經典閱讀大賽,班級評選出7個一等獎和12個二等獎,讓經典讀物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扎根,傳承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2)古詩詞朗誦比賽。12月份舉辦了古詩詞朗誦比賽,以選調生號的形式對每個學生進行古詩詞朗誦的積累。
(3)講故事和演講比賽。11月,故事大賽和演講大賽交替舉行,讓同學們說出自己最想和同學分享的故事,讓好書在更多的伙伴中傳播。讓學生用書本給的啟示感染同齡人,激發學生更高的閱讀熱情。
(4)看手抄報展??词謺鴪蠹?,內容豐富多彩,孩子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推薦好書,介紹自己喜歡的主角,在書上畫插畫。
(5)讀卡展示。孩子們用自己的卡片摘抄精彩的段落,寫下最深刻的感受。每個孩子手里都有厚厚的一疊卡片,記錄著讀書的痕跡。
(6)閱讀體驗評價。本學期初,學校開展了閱讀體驗評價活動,交流學生假期課外閱讀情況,也是了解新書、開發來源的機會。
(7)好書推介會。每個班利用班會開好的書籍推薦會,引導學生的閱讀方向轉向優秀的兒童書籍和經典的兒童書籍,讓書籍凈化孩子的心靈。
(8)作家大會。11月,著名兒童作家秦文君來到學校與學生們進行討論。這次作家見面會再次掀起了閱讀浪潮,讓學生們認識了更多精彩的兒童文學作品,引導了他們的閱讀。隨著這些活動的開展,學生可以及時與老師、家長和同學分享他們的閱讀感受。老師、學生、家長、孩子有共同話題,加強溝通。在各種比賽中展示自己的閱讀成績,品嘗閱讀帶來的成就感,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是在班級、學校、家庭中渲染良好的閱讀氛圍,使閱讀成為學生周圍環境的主流氛圍,為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提供保障。
1.保證書源
學校投入專項資金為學校圖書館更新藏書,并定期向學生開放;班級配備書柜,師生共同捐書,形成借閱體系。
2.提供閱讀課程
閱讀課列入課表,每節課每周一節閱讀課。教師針對不同類型的書籍指導閱讀方法;每節課每半個月安排半天,老師組織學生在學校閱覽室看各種書和報紙。
3.在學術校園環境中教育人們
校園的每一面墻、每一個游廊,都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本經典的書,涉及到科學、藝術、古詩詞、建筑、人物、古諺等各個方面,引導學生去尋找相關書籍的根源和源頭,引導閱讀更深入。
4、班級讀書會
(1)書友小隊共讀一本書。實驗班成立書友小隊,5人一隊,選出小隊長,利用下午到校至上課前的20分鐘時間,組織隊員共讀一本書。讀完以后,交流感受,寫讀書心得,貼在班級宣傳欄。
(2)親子共讀。要求家長每月與孩子共讀一本好書,共同做讀書筆記,寫心得感受。每個學生家里都設立了小書架,逐年增加家庭藏書。開學初,教師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發給學生一張書目,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好書。期末評選“書香家庭”,促進家庭閱讀活動的積極開展。
(3)師生共讀。教師通過閱讀指導課向學生推薦好書,學生也可向老師推薦好書,教師閱讀學生推薦的書籍,與學生一同評書,更能激發學生讀書興趣。
(4)實驗班每個星期的班會課都有固定的10分鐘時間是“新書快報”的環節,學生用簡短的語句把自己最近喜歡讀的課外書內容介紹給全班同學,因為同齡人的讀書興趣相似,有時候,推薦人眉飛色舞的講述勾起了學生的濃濃興趣,常常出現許多同學共讀一本書的情況,然后把他們寫的讀后感貼在班級的讀書園地里,引發更大范圍的討論。
課外閱讀在學校、家庭、社會蔚然成風,孩子們以讀書為榮,以讀書為樂,一日不讀書,就感覺似乎缺少了什么。讀書漸漸成為和吃飯睡覺一樣重要而習慣的事情,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一種高尚的心靈需求。
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1、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
有人打過一個不恰當的比喻:課內閱讀是“圈養”,課外自主閱讀就是“放養”。放養不是放任自流,我們的教師就如同牧羊人,把羊兒帶到水草肥美的地方,還要看著他們吃飽吃好。在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我們的教師發現,既要選擇經典的名著,又要選擇重要的時文,還要兼顧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學生喜愛讀的書籍。一味的要求學生讀經典、讀名著,而學生卻很不情愿。他們的興趣更多在于那些與他們生活聯系緊密的作品上,讀這樣的書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體驗生活的快樂,實際地消除他們的煩惱,教會他們處事方法。于是,在學校開展的一次次作家見面會上,一批優秀的兒童作家帶著他們的作品走進校園,為孩子們帶來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兒童讀物。我們的教師,將這些作品的閱讀,與語文教學實踐相結合,如教學《生命的壯歌》一課,同學們認識了令人仰慕的動物小說家沈石溪,閱讀了他的一整套作品。孩子們被深深吸引,從沈石溪的作品中他們了解到許多關于動物的鮮為人知的情感故事,心靈受到了震撼。閱讀推薦課上,老師推薦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笑貓日記》系列,更是猶如香氣撲鼻的心靈雞湯,給孩子們幼小的心田帶來慰藉。還有學習完《裝滿昆蟲的衣袋》一課,孩子們不僅對法布爾充滿敬意,更對他的《昆蟲記》充滿了好奇,喜愛動物是小學生共有的特性,他們很快就迷上了《昆蟲記》,在昆蟲世界里獲取知識和樂趣。品嘗到課外閱讀的樂趣,你不讓他讀都難,幾天不讀課外書,他就會覺得心里空蕩蕩的。讀書成了一種需求,自然也就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
2、“定時定量”進行課外閱讀。
自制能力差、愛玩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讀書是一種肢體相對靜止而思維活躍的腦力活動,天生自抑能力強、愛動腦讀書的學生畢竟是少數,故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體差異性,采用“鼓勵+布置”的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我們的教師鼓勵并布置學生每天自我閱讀不少于20—30分鐘,閱讀內容以新課標推薦的小學生必讀的優秀兒童圖書為主,在完成每天規定的保底閱讀任務后,可以自主選擇閱讀內容只要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報刊、雜志、電子書也可以作為信息補充。每周親子共讀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鐘。教師每日讀書不低于30分鐘,并做讀書摘抄;教師導讀、引讀,在情感上成為學生堅持閱讀的強有力支持。久而久之,無論是師生還是家長,品嘗到了閱讀的甘甜,習慣成自然,讀書漸漸成為和吃飯睡覺一樣重要而習慣的事情,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一種高尚的心靈需要。
成績和收獲成為過去,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讓一屆又一屆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讀后感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讀后感萬字篇三
(一)
在這個寒假里,我讀了一套讓我受益匪淺的書《中國少兒百科全書》,這套書分為四本,分別是:自然環境卷、人類社會卷、科學技術卷、文化藝術卷。
這幾本書中,我最喜歡自然環境卷。自然環境卷主要講了宇宙星際、地球面貌、世界地理、生態與環境、微生物、植物、動物、人體等八大章,每一章里講述了許多小節。
從第一章宇宙星際中,我學習了浩瀚宇宙空間里的物質、星空中的星座、太陽系的主要成員及其特點和其它的行星,天象與歷法,學習了宇宙的起源、792億光年的直徑,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無窮無盡宇宙的奧秘。
第二章講述了地球的演變,透視地球、地球的運動與變化,自然地貌與水域世界、自然災害與氣象,方位和時間、礦產與寶石。通過學習地球知識,讓我更深地了解到地球的知識,了解到地球的神秘,了解到我所處的方位。
第三章第一節介紹了世界陸地的地形地貌、火山、水系、氣候,第二節介紹了世界海洋的構造,氣候及洋流、水體特征,第三節介紹了湖泊的水體特征,自然資源,水系及其變化。通過第三章地學習,深刻知道保護地球家園的重要。
第四章講述了生物與環境的問題,通過學習,因為人們的不良行為、不保護自然環境,產生了許多污染,破壞了大自然。大自然也暴發了許多自然災害,警告人們它已經受不了了,告訴我們愛護地球、不能傷害它,不能破壞大自然。
通過第五章微生物地學習,我了解了許多微生物,如病毒、細菌……,有害的、有益的,有的微生物是人體不能缺少的,有的可以害人,是一點也不能有的。我們應該學習、掌握微生物知識,利用微生物提高我們的生活。
通過第六章植物地學習,我了解到自然界植物的種類、特征、分布,以及各種奇特的植物,這一章最有趣,我學習到了五花八門,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
通過第七章動物、第八章人體學習,我了解到動物的特征、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征,了解到人是一種復雜的動物,在這一章中我了解到了我們身體的構成,從細胞到組織再到系統,了解人體的運動構架,人體的呼吸機能,消化排泄,以及生命的歷程,男女差別等。
通過閱讀《中國少兒百科全書》,了解了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環境、地球植物、動物都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必須從我做起保護環境,熱愛地球,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
(二)
爸爸媽媽送我一本《中國兒童百科全書》,里面內容真是太精彩了!有世界名畫。雕塑還有音樂??戳税倏迫珪抑懒穗娪芭臄z要經過前期準備、現場拍攝、后期制作三個階段,其中包括選劇本。選演員化妝剪接很多程序呢。原來電影是從無色無聲開始的,后來才出現有聲有色的電影。隨著科學的發展電影變得越來越豐富了,從小屏幕變成大屏幕,從平面的變成立體的,如今又出現了數字電影,視覺享受更加精彩。
里面還有很多藝術方面的內容,如文學、書法、攝影等諸多方面的內容,簡直是太豐富了!
(三)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語言是人類思維和表達思想的手段,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我們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征之一。語言這種簡單音節的基礎,是在人類共同的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從猿到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在共同的勞動和生活 中,人們相互之間溝通的需要日益增強。所以,簡單的音符已不能很好地很準確地表達思想和進行交流,于是多頻率、多音節的語言也就逐漸產生。同時,我們人類的發音器官和接受器官、理解器官的機能也日趨成熟。由于我們人類的這種社會性和機能的進化與人類勞動有緊密的聯系,所以勞動是我們人類語言產生和發展的動力之一。現在,我們的語言分為印歐語系、漢藏語系等,同一語言之間親屬關系的遠近,可分為若干語族,以下可再按關系親疏分為若干語支。共同的語言又常是民族的特征。
不只語言,而且我們人類的雙手也是在勞動中從猿的手演化過程是從猿到人的當當制造重要環節。自古猿從樹上下地面,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時起,它們的身體同時也開始變化。直立行走,使古猿的手從輔助行走的負擔中解放出來,從事與腳不同的許許多多的事情。這樣,猿手變得越來越靈活了。從第一次做勞動工具開始,人類的手就從猿手開始進化成人的的手。
在各種勞動中,各種相應的器官也隨著成熟、進化,逐漸變成我們現在的樣子。這中間的過程是漫長的、不簡單的,是要經過無數的困難才轉化來的。
在認識到新知識只后,我認識到人類的進化過程是多么艱辛,我們的祖先是多么得不容易。
我們人類是最高級的生物,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其他們的生命,而傷害他們。這樣就會使我們自己也會得到應有的報應,不會有好結果。所以我們要尊重弱小的生靈,不讓脆弱的生命就這樣消失,它們的生長也是一次次的進化,一次次的轉變而來的。
尊重生命!?。。?!
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讀后感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讀后感萬字篇四
偉大的詩人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如同跟一個高尚的人談話,中國少兒百科全書讀后感?!币槐竞脮鴷刮覀兪芤娣藴\。《中國少兒百科全書》使我享受到了和高尚的人談話的樂趣。
《中國少兒百科全書》共有4本,從宏觀的宇宙天地、海洋探奇、世界風光到微觀的納米技術;又從文明古國的名勝古跡、節日民俗到最新的網絡科技、高新技術時代等,給我們帶來一個個奇妙的未知世界。打開一扇全新的科學之門,帶領我們走進充滿神秘色彩的知識堂。
今天,我閱讀了其中的.一本書《神秘人體》。從書中,我知道了我們的身體是由細胞這種很小的東西構成的。而細胞是由細胞膜、細胞質、高爾基體和中心粒組成的。我們的身體里有200多塊骨頭,骨頭是由活細胞和礦物質混合組成的。如果我們的骨頭斷了,可以通過打石膏把它們重新接上。打石膏是為了防止斷裂的骨頭在愈合過程中移動從而造成錯位。我還知道人類可怕的瘟神艾滋病能通過感染者的血液傳播,但它不會通過唾液或皮膚接觸傳播。對非洲森林里的猴子來說,得艾滋病就像得感冒那么平常。你看了肯定會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吧!
親愛的同學們,聽了我的介紹,是否有一睹為快的感覺呢?我們的人體還有很多未知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和發現。我要多讀科普書,多增長科學知識,用科學解釋身邊的現象,做一個有智慧的人。
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讀后感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讀后感萬字篇五
我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舅爹爹就送給我一套《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小時候覺得它們太大,根本拿不起,也看不動,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在幾乎每天都要翻翻它,查資料預習課文,可方便了。
這套書共分四卷,分別是自然環境、科學技術、人類社會、文化藝術,我最喜歡看的是自然環境卷和科學技術卷。
自然環境卷里有宇宙繁星、地球縱橫、動物世界、植物王國、人體構造等篇目,我最喜歡看的是自然之謎,從這里,我知道了通古斯大爆炸、黑洞、復活節島石像、魔鬼三角、野人、恐龍滅絕等很多我特別感興趣的知識,也因此更明白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科學技術卷除了介紹科學家、數學、物理、化學知識,最令我感興趣的當然是兵器博覽了,有翱翔藍天的`戰鷹,還有叱詫風云的大炮,各顯神通的水火武器以及核武器、生化武器,每每看到這里,我總是在腦子里幻想一副激烈的高科技戰爭場面,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家,維護世界的和平。書中還對我們未來的生活進行了展望,有比電腦更聰明的光腦,有智能大樓、宇宙工廠,還有冬暖夏涼的空調衣服,建在月球上的房屋,通向宇宙的電梯等等。
這套全書知識很豐富,擁有它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歷史、現在和將來,讓我的知識面更寬廣。我在心里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當一名令世界矚目的科學家,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也讓我的舅爹爹為我感到驕傲,因為他送給我的書是我最好的老師。
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讀后感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讀后感萬字篇六
當我看到這本書名的時候,我有一種強烈的想法:想試讀這本《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的書。女兒從小喜歡閱讀,但閱讀歷史故事的書卻是少之又少,她所知道的歷史故事,常常是從一些成語故事書中得到的。當我看到這套書時,我好奇的想知道:一個個枯燥的歷史故事又是如何帶給孩子的。這兩點成了我申請這本書的強烈愿望,讓我驚喜的是《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之三"東周·知心的朋友—東周·嚴厲的大教練"如期而至,非常感謝喆媽給了我這個試讀的好機會。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迫不及待的翻了起來,發現這本書有個獨特之處:書中有兩篇序,一篇是寫給父母親看的,一篇是寫給小朋友們看的。從這個獨特的序中可知,這本書不僅適合小朋友們看,而且也適合我們大朋友們看。
記得以前讀書時的歷史書,里面都是枯燥的文字,很少能吸引自己讀完一個個歷史故事,但這本書卻與眾不同,書中每個故事都有很多幅寫實插畫,生動而形象的畫面展現在讀者面前,把事實與畫面合理的結合起來,不僅畫面生動活潑,而且語言生動、注釋清晰,讓人印象深刻。
先前,不知道自己如何選擇一本好的歷史書給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把長長地歷史通俗的講給孩子聽,看了這本書后,發現書里的一個個小故事不僅充實了自己的歷史知識,而且書中的內容不就是自己想帶給孩子的好東西,值得一讀。
書中有一個特別之處:每篇文章里都有一小塊"說來聽聽"的內容,借助這個小方欄,孩子能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更能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一樁歷史事件。 如:知心朋友里的"說來聽聽",女兒說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好朋友,是因為某個小朋友幫助過她,成了她的好朋友。
從目錄看,全套書共分 14 冊。每冊都是某個歷史時期的故事,這 14 冊書將貫穿上古至現代的中國歷史,為孩子描繪了一個完整具體的輪廓,書以兒童的生活經驗與歷史因果相結合,喚起兒童對歷史的興趣。書中趣味的故事不僅帶給孩子想象與創造的空間,更給他們思考與判斷的智慧,是一部讓孩子認識自己、了解歷史、習得智慧的經典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