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大嫂散文篇一
是收獲的季節,紅色是她的主色調。你瞧!田野上的高粱火紅,山洼里的柿子橘紅,崖畔邊的酸棗黑紅。一片片、一團團、一簇簇紅得耀眼,紅得成霞,紅得翻浪,相互映射,相互比照,相互爭艷,就這樣紅紅的秋韻圖在大地無邊無際地漫延開來——。
秋高氣爽,秋陽普照,到處穿梭著我們農村人勤勞忙碌的身影。站在外面看是美麗的,可生活其中的人們更多的是艱辛和苦痛!
由于姊妹多、勞力少,我的姐姐小學畢業就輟學了,成為爸媽干農活、做家務的小幫手。尤其在瓜果成熟的秋季,打酸棗、打核桃,摘柿子、摘野梨等,姐姐身手敏捷又能吃苦;姐姐用辛勞換回的錢常常是家里很重要的經濟來源。
酸棗果實肉薄,富含維生素c;而酸棗仁入藥有鎮定安神之功效,主治神經衰弱、失眠等癥,因而在野果中很受藥材販子的青睞。每到秋天,家鄉的滿山滿坡惹來了一批又一批打酸棗賣錢的人們,我的姐姐毫不例外成為其中小小的一員。她左手拿鐮,右手提籃,肩背竹簍像好多村人一樣在山谷溝岔瘋子似的跑開了。
山坡樹林能去的地方酸棗早被人打光了,只有路險坡陡懸崖上的酸棗還在靜候著勇敢的人來采摘。掛在山崖邊的那一串串酸棗個大、溜圓、喜人,在微風吹拂下搖晃著紅撲撲的小腦袋,仿佛在說:“親愛的姐姐,我們生長了這么久,左等右盼,許多人望而卻步,你就帶我們走吧,讓我們生活得更有意義些!”姐姐環顧四周,察看地形,立馬有了攀登崖壁的辦法。她左手抓住草根,右手用鐮刀開路,既像一個探險家又像一個蜘蛛俠在陡直的懸崖峭壁上小心翼翼地攀爬著,稍不留神就有跌落的危險。她壁虎似的緊貼崖壁慢慢地攀登著,近了,近了,快靠近上面的一大簇酸棗了。突然,腳下的土塊“嘩啦”一聲掉落了,只見姐姐眼疾手快,左手抓緊棗樹根,右手用鐮刀勾住棗樹干,雙腳懸在半空中像蕩秋天一樣搖來晃去。她在攢勁,尋找機會,又見她雙腳輕輕一蹬,便踩在了先前用鐮刀砍挖的小土臺上,腳站穩,身子挺直,終于摘到了別人摘不到的酸棗,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啊!
摘酸棗并不像摘桃、蘋果那么輕松容易。酸棗周圍全是棗刺,一不小心,手指就被扎得生疼。一秋下來,姐姐的手、胳膊和臉被棗刺劃出一道又一道血痕,身穿的粗布衣裳也被撕得一綹一綹的。為了能換幾個錢,姐姐是拿命在搏啊!姐姐用打酸棗得來的二十多元錢要干什么呢?給她買一件漂亮的上衣嗎?給她買一雙念叨了許久的新鞋嗎?或者要買扎頭發的蝴蝶結和彩色皮筋嗎?真讓人感到意外,她買回的竟然是做棉鞋用的黑條絨布和一團雪白的新棉花。
周末回家,看見炕上一雙嶄新的黑條絨棉鞋,“誰的呢?”我好奇地問。姐姐瞅見我從學?;貋盹w快地跑進屋里,拿起新棉鞋愛不釋手地說:“這是姐給你做的,你的腳是不是又凍腫了?快試試,合適不合適?”我簡直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姐姐辛辛苦苦跟著爸媽風里雨里在野地干活也正需要棉鞋呀,她怎么舍得讓我穿呢?我的淚水情不自禁,奪眶而出。姐姐看出了我的心思連忙說:“穿吧穿吧,你在外面上學,我在家里怎么都好辦。姐沒念下書,就盼望你好好念,考上學,將來改變咱家的窮面貌!”我默默點頭,記住了姐姐的叮囑。這周,我高興地穿著姐姐親手做的棉鞋趾高氣揚走進了學校,軟綿綿,熱乎乎,舒服服,腳下生風,仿佛要飄起來了。平時我因為個子矮小常被同學譏笑,穿著姐姐新做的棉鞋,我覺得一下子長高了許多,再也不怕腳凍了,再也不受冷的苦了。下晚自習后,我脫下棉鞋,用鞋刷刷了一遍又一遍,用手摸了一次又一次,恨不得把自己身體縮小,全裝進棉鞋里,暖暖和和、舒舒服服地睡一宿。我滿眼疼愛地注視著棉鞋,不由得用臉蛋親吻棉鞋,用心感受毛茸茸的條絨鞋面。最后我把棉鞋當做寶貝似的,用報紙包好放在床頭底下。半夜,“窸窸窣窣”的聲音把我從夢中驚醒,我馬上意識到寒冬臘月老鼠也在搜尋溫暖的藏身之地,一定是可惡的老鼠在啃咬我的棉鞋,摸黑拉開電燈,跳下床,翻開報紙,兩只鞋面上各有一個小窟窿,好似黑洞洞的槍口面目猙獰地逼視著我。我氣得不知說什么好,兩行無助的淚水順著臉頰滾落?!八览鲜螅览鲜?,我恨死你了!這是我姐姐費心費苦的結晶,就被你無端地毀壞了!”我想著想著,竟然哭出聲來,吵醒了熟睡的同學。他們也很同情我的遭遇,一起幫我驅趕老鼠,咒罵老鼠!——回想我們那時的求學日子真是苦啊,不像現在的學生身在福中不知福,教學樓、暖氣管、公寓樓、架子床、熱水袋、甚至電熱毯等等,環境好,吃住好,令人羨慕嫉妒!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知不覺,姐姐在娘家拼死拼活地勞動了四五年。那時候糧食短缺,人們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只有少數人家勞力多、掙的工分多,才有口糧吃。姐姐嫁到了溝對面一戶吃糧稍有寬裕的人家。姐姐雖然出嫁了,但還惦記著自己的爹娘和未成年的弟妹,不時偷偷地悄悄地把她家的面、饃、菜拿來叫我們吃。有一年寒冬臘月放了寒假,別人家年終從隊上都分到了糧食(主要是小麥和玉米),而我們家只有爸媽兩個勞力,他們掙的工分根本不夠養活一家六口人,只能向隊上借糧食,但要低三下四,求爺爺告奶奶,經過大隊支書、小隊長、會計、倉庫保管員一一審批,很麻煩很費時間。此時,我們家已經整整兩天兩夜沒吃的了。弟弟和我在媽媽面前像小貓一樣有氣無力地“嗚嗚”著:“媽——我餓,我餓——!”但媽媽又有什么法子呢?傍晚時分,爸媽從地里勞動回來,我和弟弟又哭著:“我要吃,我要吃的!”爸爸傷心無奈地低著頭。忽然,“騰”地一聲,好像一個人跌倒在我家院子的大門門檻上,隨后傳來姐姐熟悉的聲音“媽——我來了!”我急忙止住淚水,飛奔出屋,只見姐姐搖晃著身子,吃力地站起來。爸媽也趕緊出來扶住姐姐,她顫巍巍地說:“媽,快,看面條倒了沒有?”原來,姐姐散工后,急急忙忙從她家拿了一蒸布熟面條和“金裹銀”玉米面饃往我家趕,心急火燎被門檻擋倒。我想,一定把姐姐摔疼了吧,但她并沒有在意自己腿疼而是很快解開蒸布,露出白花花的面條,我們狼吞虎咽,片刻功夫把可口的面條吃個丁光。而姐姐站在旁邊默默地看著,一口也沒有嘗。吃畢,媽媽才查看姐姐的腿。啊——我們大吃一驚,一條血口子已經把她破舊的褲子染紅了一大片。簡單地包扎一下,姐姐就告辭了,又沖進迷茫的夜色中回去了。姐姐每隔三四周就到我家一趟,來時衣兜里總揣些蒸饃、餅子或者其它什么吃的。一進門碰到啥活就干啥,掃地、做飯、絞水、拉糞,一點也不說累。她還把平時積攢的零錢,一元、兩元、數額不等交給媽媽接濟我們艱難的生活。姐夫和姐姐一樣樸實、勤勞,他們倆開磨坊、種烤煙、栽蘋果、務西瓜,日子越過越紅火,最早成為他們村上的萬元戶!
時過境遷,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老天不虧善心人,厚土不負有德家。我沒有辜負姐姐的期望,曲曲折折,最終考上大學,跳出農門;后來,兩個外甥都很爭氣考取他們心儀的大學。我們都通過不懈地努力和拼搏,擁有了不錯而穩定的工作,成為對社會和國家有益的人。姐夫姐姐現在跟著外甥幫著帶孫子孫女,享受著天倫之樂。吃了千般苦,受了萬般罪,姐姐得到了她應得的幸福生活!我衷心祝愿我的好姐姐未來生活得更快樂、更美好!
我的大嫂散文篇二
大哥心腸好,但脾氣急躁,動輒音量提升“高八度:對大嫂吼。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的大嫂并不示弱,每遇此便倒豎眉頭,瞪起漂亮的大眼睛頂幾句,然后拂袖而去,好長時間不理大哥,只見瘦削的脊背和后腦勺兒。大哥是有口無心之人,吼罷、惱罷很快便忘記了,而這不經意的高八度帶來的后果便是很長時間的苦惱和無聊的懲罰。
他們年輕那會,火氣正旺盛呢,每當大哥吼叫時,我便嚇得趕緊躲開,接著招來母親對大哥的一頓數落。這樣的光景持續了好些年,直到后來我去外地念書才離開那個熱鬧而溫暖的“大雜院”。
善良而急躁的大哥,剛剛六十出頭便因突發心肌梗塞而命歸黃泉。追悼會上,大嫂幾次昏厥過去。那時我明白了他們的愛情并沒有因為大哥的“高八度”而大打折扣。
個性要強的大嫂孤獨而寂寞,后來在女兒們和鄰里們的勸導下慢慢平靜了下來。不知何時起,大嫂的話語變得多了起來。而且與先前的說話風格截然不同,似乎在向人們陳述著一個永遠沒有結尾的故事,更多時候又像是在自言自語。
知道大嫂不容易,便常抽空去看她,可說話不到三句半,便將大哥提起,有時候若有所思,表情凝重沉浸在很深很深的回憶里,有時候又顯得特別興高采烈般,把大哥掛在嘴邊滔滔不絕:你大哥說……你大哥在時……那個時候你大哥他……如果女兒們在旁邊,她的精神頭更足:你爹……你爹他……令人欣慰的是,每當提起大哥,大嫂的臉上便泛起紅暈,顯得格外精神。奇怪的是,那種久違的喜悅、興奮和對一件事情的重復表達,我們并不覺得那是在喋喋不休,感覺像誰?是祥林嫂嗎?不,她是我們最親的大嫂,她在懷念,無休止的、時刻不停地懷念我們的大哥,只是這份深切的懷念有些神經質,甚至有些“走火入魔”。盡管如此,我們都在靜靜地聽,耐心地迎合。
沒有大哥的日子里,大嫂是快樂的,幸福的。因為回憶是美好的,大哥永遠活在她心里。此外,活著的,還有大哥的優點和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早先,那可惡的“高八度”不知何時從大嫂的生活里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我的大嫂散文篇三
俗話說遇見就是緣分。不久前,我進入了一個新的工作環境,遇見了一個特別的新同事。
他今年20來歲,高高的個子,打扮得精神干練,顯得格外帥氣。嘴角總掛著一絲淡淡的微笑,落落大方。我跟他的交往就在他的極度熱情中拉開帷幕。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并沒有很多其他的想法,只是帶著難以撫平的好奇,還有如何跟他溝通和相處的猶豫。但是,在往后的一段時間里,這些都被淡淡地帶過。他還是我的良師和益友。
他是我工作的良師。論年齡,我是他的兄長;論才能,他是我的師長。長期以來,我一直從事文字工作,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讀讀寫寫上,在其它方面真是不敢恭維。新的工作需要拍攝相對專業的照片作為文字配圖,這已經成了橫在我面前的第一道坎,對拍照和相機使用一知半解的我遇到了難題。在不知所措的情況下,他主動來教我。從相機的調校到拍照注意事項等等方面手把手地傳授。每當他的手勢比劃我不能理解時,他就用筆寫、電腦上敲字或者用手機打字讓我看。這還不止,他在在微信、自媒體稿件排版、視頻錄制、工作創新等多個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常常讓我感到羨慕和欽佩。
他是我人生的益友?;蛟S同人性和善良相比,一個人身體上的缺陷顯得微不足道。公司有員工食堂,初來乍到的我不知道地方也沒有餐具,第一次是他領著我去并用他盛菜的`碗為我打來了一份美味佳肴。在我看來,這是一種禮遇,是一種善意,更是人格層面上的坦誠和尊重。或許我這一生都會記得。他還是一個積極向上、勇敢樂觀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缺點,只不過大家對待這個缺點的態度和方式不盡一樣而已。他并沒有因為自己生活在無聲世界里而怨恨,也并沒有因此而消沉。他喜歡學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不斷探索創新,經常查資料和翻閱相關書籍,成績有目共睹;他喜歡運動,乒乓球、羽毛球樣樣都在行,還上過正式的市級羽毛球賽場。
人生就該如此,為自己而精彩。我們已是老友。
我為我的聽障同事點贊。
我的大嫂散文篇四
于是,我只好斟一壺仆仆風塵或許喝下后許久才能夠覺悟的散聚,于一場宿醉后再提筆臨帖:唯感念此生一路上所有遇見的珍記!或,就這么獨自,靜靜地,輕輕地,軒窗前佇立,用一懷感性的繾綣來詩化歲月鋒利!用一眸回首,來繼續我對每天每個時辰,每個當下,都念念不忘的顧盼依依!就當,日子全部的錦瑟歲華仍存留在情緒間溫暖!婉約!清晰!
我的大嫂散文篇五
在二十一世紀,各路明星紛紛四起,唱歌跳舞樣樣都有,但他們卻不是我心中真正的偶像。
我心中那個偶像沒有李冰冰的美貌,也沒有李宇春動聽的歌喉,更談不上天王天后身后嗚嗚泱泱大片粉絲,他甚至面容干黃,還有不少皺紋,他甚至五音不全,知名度低下,但在我眼中他那滄桑的臉,仿佛可愛的花朵,他那道道皺紋,都是初升的月牙,他那無力的聲音,都如陣陣天籟,因為我愛他。
我心中的偶像,沒有周杰倫般舉手投足的時尚,沒有電影明星精湛的`演繹,更沒有郭敬明那超好的文筆,他甚至不知道周杰倫為何人。但她也有著自己的一片世界,春天灑下滿田種子,夏天把院子開辟成菜園,閑暇時跳跳舞,忙碌時停不下腳步。他的一舉一動都讓我感動她的善良,他的一字一句,都是世界上最美的文章。因為我愛她!
我心中的偶像,沒有成龍的一身正氣,也沒有李連杰敏捷的身手,更談不上韓紅那無私的捐贈。他甚至有時占點兒小便宜,他甚至無法跳上一塊兒不高的石頭,他甚至因為怕被騙而不給街邊小乞丐施舍一塊錢。但在我眼中,他貪的小便宜也是點點可愛,他笨拙的身手宛如雜技般滑稽,他那對陌生人的冷漠,也是一種明智。因為我愛他!
她也許對一切都漠不關心,但對我的關心沒有一刻停止過。他,也許不會說出很多的道理,但我的教養和人格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他也許做不到很多簡單的動作,但他永遠不會放下保護我的雙臂。
這就是我的奶奶,她是我的英雄,我永遠的偶像。
我的大嫂散文篇六
1996年5月25日,在襄陽農校圖書館的一側,有代表畢業與永恒的合影產生了。照片上的文字是:湖北省襄陽農業學校農學9201班畢業留影。這里面坐著的是我們班的8個女生,我們的老師,和經??畚覀兎值膶W校的領導們。站著的是我們班的42位男生。
在學校大門口的路旁,我不曉得是和誰送走了最后一個非隨州籍的同學,在上車的瞬間,他回頭揮手再見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他眼中涌出的'淚水,我們的淚水終于是不再克制了,這淚水不同于我們全班在賓館進行畢業晚餐時的男生的淚水,那次的淚水里有太多的酒類存在。這次不同,沒有聲音,只是揮手。1992年10月,陌生的我們在襄陽農校匯合了,1996年6月,熟悉的我們又從這里分開了。我明白,有的人也許我們永遠不會再見了!我在這一年經歷了同學的離別。
回到了鎮上我父親單位分的二間平房里,開始了我的又一個生活。很不幸的是各處市,縣的同學們在1996年9月陸續的上了班,轉入了另外的一種人生軌跡。而我們隨州的同學們,不知道是因為何種原因,得在家待業,不能夠上班。我們的力量太小太小,不懂這個社會。我一生最不喜歡的就是百無聊賴般地等待著。而在6月,我的侄兒出生了,母親得去襄樊照料他。家里就有我和父親了。從小我就害怕他那種冷淡而又嚴肅的面孔。我們很少說話。我只喜歡他去上課,以便可以是我一個人呆在家里。慢慢地,他的脾氣壞起來了,莫名地發脾氣,我曉得是對我的。我選擇沉默。我知道他是因為我的不能夠上班,他心里煩透了。他惟有日復一日地對我發脾氣。我惟有日復一日的沉默著。他總是對我說:“外國人的父母是養到16歲就不管了的,你今年多少歲了?”我惟有的是把我的近視眼鏡從我的鼻梁上取下來并慢慢用我的手捏碎了它,只到我的手流出了血為止。我很想說:“爸爸,你曉得我內心的苦嗎?”但我沒說一句話。我身上沒有一分錢。我不曉得我應該是往哪里去。只到我哥哥一家人從襄樊回來,給了我一百元錢。他們曉得我的苦。
就這樣度過了我的1996年。我不再想回憶的1996年。離我遠去了。
我的大嫂散文篇七
寫年終總結的第四年,忽然發現前三年都是直接打在屏幕上的。心有不甘,提起筆來。
幾乎每一次寫作都是籠罩在繁雜的事務中。每一次寫作都很痛苦,每一個字都是理想和現實的決裂,是曾經和現在的格斗。
今天是12月24日,晚上的圖書館空座位多,大概是去過平安夜了吧。讀了一個很欣賞的男孩子的隨筆,像是觸了電。
一次面試:三月底,風還是刮得臉生疼。啞子似的'太陽光破壞了黑白水墨畫,柳樹枝生硬地歪斜。只有放到天外的風箏,眥目才能看見的小黑點,配得上勝譽。哪有什么“淡妝濃抹總相宜”,舉目四望,一片蕭瑟,荒蕪得令人大失所望。三小時的路程,一周后即將第二次高考的我,顫抖著說完了每一句練習千萬次的話。我害怕,但是我始終笑著。
兩次高考:我承認自己的心理素質很差。幾乎每一天,自我鼓勵與否定并存,對時間停滯與加速的希望交織,勇往直前與果斷退卻死死對峙。朋友的來信說“天快亮了”。可天亮之后又是無止盡的黑暗。我裝作很樂觀的樣子,一只腳懸在半空中。
一個重大選擇:感謝自己,早早地找到了方向。他們的理想來了又走,或是從沒出現過。你的卻平靜得像一潭水,直到回望才讓人驚訝。原來讓任何決定變得簡單起來的解藥就是“心有所屬”。猶豫只是因為還沒有那么重要,堅定的結果是無論有什么風格的結局,你都能喜歡得鼓掌。
一場旅行:四角天空里沖出象牙黑的枝干,染坊里掛著藍花布的似水年華。一陣酒香飄來,子夜的歸宿就在眼前?!帮L啊,水啊,一頂橋”。密密麻麻的文字竟和大片的木色空白結了姻緣,夕陽下高大翠綠的樹和小小的人兒都立著。白日里清新淡雅小橋流水人家的素顏,一等到夜幕降臨,天空由藍變紫變黑,河水變綠變黑,燈光就成了她的濃妝。吉他聲里,你是否還記得那年的老郵局和灰墻壁啊。
十八歲感謝勇敢的自己,感謝每一個人。喜歡返璞歸真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