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具有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以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演講稿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五月小學生演講稿篇一
大家早上好!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就要離開了教育了我們六年的母校。離別的我們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我們舍不得這三棟高大的教學樓,校園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位位老師,一個個同學,你們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
老師我們不會忘了您的教育之恩。是您像母親一樣用心血哺育了我們。還有一位位校領導,用你們特別的方式鼓勵我們好好學習,默默地位我們的學校奉獻著,我們的校園才會如此美好。科任老師也是那么付責任地教導我們,美術老師仔細地修改著畫本上的一筆一劃:英語老師反復地讀著同學們讀不好的單詞;音樂老師不僅認真地幫助我們糾正音調,還給我們講一些做人的道理。
還有很多的老師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精力。這一點一滴都給予了我們莫大的幫助,老師,謝謝你們辛勤的栽培。
五月小學生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今天,能夠站在這個地方來演講,我感到非常榮幸!我演講的題目是《我驕傲,我是一名教師》。
這首詩深深地感動了我,它讓我感受到了師德的高尚和師魂的偉大。如今我已在教師的崗位上工作了整整十年,對教師的含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有人說,教師是園丁,培育祖國的花朵;也有人說,教師是春蠶,勞作到死絲方盡;更有人說,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認為,教師不是園丁,也不是春蠶,更不是蠟燭,教師就是教師,教師與學生是一對互相依賴的生命,是一對共同成長的伙伴,教師每一天都在神圣與平凡中行走,為現在和未來工作。一位名人曾說過:“教育上的事情看起來很平凡,每天似乎都在周而復始,但要做到淡泊名利,把學生時時刻刻放在心上,一切從學生的發展著想,卻是很不平凡。”教師,就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從事著不平凡的事業。
正是懂得了這一點,我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各個方面都關懷備至。這里我講一個真實的事情:__年,當時國家還沒有實行“兩免一補”,我班有一個學生叫王建軍,九月開學幾天了他還沒來上學。于是我上門走訪,從而得知王建軍的父親病逝,母親也染病在床,家里沒有經濟來源,生活特別困難,無力承擔學費。我回到學校后,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錢來為他交了書本費,又向學校反映,減免了他的學雜費。這樣,王建軍又回到了課堂,和其他學生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著。之后,我一直關注著他,我對他的資助一直持續到他初中畢業。雖然當時我每月工資只有300多塊錢,但對他的資助我毫不吝惜,從書本、文具,到衣服、鞋襪,甚至還有食品、糧食,只要他需要的,我都給他提供。現在,我的這個學生已經在北京的一家公司參加了工作。去年五一,他來看望我,遞給我一個本子。我翻開一看,原來是一個賬本——這個有心的孩子,把我對他的每一次資助都記在了本子上,竟記滿了厚厚的一個日記本。他在日記本的最后一頁深情的寫道:“肖老師,我不知道您究竟為我花了多少錢,但我知道沒有您就沒有我的今天。我從小失去了父親,我希望您就是我的父親。”我笑著對他說:“我只比你大十幾歲,怎么能做你的父親呢?”他竟然一下子激動起來,聲音哽咽地對我說:“肖老師,您知道嗎?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想,將來我一定要像報答父親那樣的報答您,像孝敬父親那樣的孝敬您……”話未說完,眼淚已經奪眶而出。那一刻,我也激動得將要落淚,我感覺到一股熱浪在我的胸中激蕩,我感到從未有過的溫暖和滿足。那一刻,我明白了,教師,固然有著別人無法理解的艱辛,同樣也有著別人無法體會到的幸福!
還有一件事,我至今記憶猶新。我的妻子同樣是一名教師,我們都在學區工作,我們有一個5歲大的兒子。去年九月,妻子去高公莊學區支教,照顧孩子的事情便落在了我一個人身上。每天,我都是提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交給住校的老師,然后趕去學校上班。有一次,孩子病了,不能去幼兒園,我就打電話讓孩子的奶奶趕來照顧孩子。可是由于某種原因,孩子的奶奶沒能及時趕到。眼看上班時間到了,我就和兒子商量,讓他自己在家里等奶奶。可兒子說什么也不同意,抱住我的腿不讓我走。百般勸說無效,我有些動怒了。我把兒子往沙發上一按,斥責道:“你怎么這么不聽話?爸爸要去上班,要去給學生上課。奶奶一會兒就來了。你在家里等奶奶,聽見沒有?”說完我拿起包就往外走。兒子追上來拉住我的衣服,我一把把他推開,迅速跑出門去,把門帶上,從外面把門栓插住。兒子在屋里用力拍打著屋門,大聲哭喊著。我狠了狠心,騎上自行車,直奔學校而去。下班后,我趕回家里,卻得到了兒子被燙傷的消息。原來,兒子打不開門,就想從窗戶里爬出去,他爬上桌子,不小心打翻了桌子上的暖瓶,一暖瓶滾燙的熱水全澆在了孩子的腿上。孩子的奶奶趕到時,孩子正在地上聲嘶力竭地哭著。因為這件事,父母沖我狠狠地發了一通火。妻子沒有埋怨我,但她抱著兒子眼淚啪啪的往下掉。尤其是我在醫院見到兒子時,兒子看我時那種怯怯的,似乎滿含著畏懼和驚恐的眼神,更讓我感到心酸。直到現在,我想起這件事情仍然感到后怕:如果當時孩子出了更嚴重的事情怎么辦?但我沒有后悔,我上班沒有遲到,我沒有扔下班里40幾個學生不管。如果下次再碰到這樣的事情,我也許能采取更好的處理方法,但我仍然不會遲到。
事后,學區領導去我家里看望了我的兒子。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我的學生們分成了幾個組,也輪流去看望了我的兒子。他們用自己積攢下的零花錢為我兒子買了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哄著我兒子做游戲,兒子被他們逗得哈哈大笑。看見笑容重新回到了兒子的臉上,看著這群懂事的學生,我又體會到了那種幸福的感覺。
同行們,有人說:你的心在哪里,你的幸福就在哪里。當我用心去感受教育人生的脈搏時,我感覺到,不管是快樂還是憂傷、艱辛還是迷茫,煩惱還是希望,都是我生命中揮之不去的幸福。
在__年的從教生涯中,我始終把這樣兩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努力以一個教師真誠的愛去理解、寬容、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學生。“用愛撒播希望,用真誠對待學生”便成了我無言的承諾。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一個個孩子加在一起,就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每次走進校園,每次站在講臺上,每次面對學生,我都會強烈地感受到自己肩負的沉甸甸的責任。這種強烈的責任感,讓我在工作中多了一份忘我,在逆境中多了一份堅強,在誘惑面前多了一份冷靜和執著。有人說:“教師的愛是一本寫滿責任的書。”而我,愿意用自己的終生為這本書作一個醒目的注解。
師魂是用愛與責任鑄成的,而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才是教師對學生最深厚、最誠摯的愛,也是最主要、最重大的責任。今天,網絡時代和知識經濟的并駕齊驅為教育賦予了全新的內涵,“教書育人”已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傳授知識,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設者的素質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學工作。雖然我不指望能培養出多少“郭沫若”和“錢學森”,但也絕不能讓“郭沫若”和“錢學森”在我的手中埋沒。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多年來,我的教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教改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領導和同行的認可,他們形象的稱我為“教改急先鋒”、“教學領頭羊”。__年7月,我被縣政府評為“__縣十大杰出青年教師”;__年2月,縣教育局授予我“徳能雙馨教師”稱號; __年7月,縣教育局又授予我“__縣首席教師”稱號;去年2月,縣政府又給予我“嘉獎”獎勵。這些榮譽的取得,更讓我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更讓我堅定了獻身教育事業的決心。
“起始于辛勞,收結于平淡。”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我不是沒有想過三尺講臺之外的世界,然而,當清晨走進校園,面對一個個標準的隊禮,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早”;當走進寬敞明亮的教室,看到一雙雙可愛的雙眸,一顆顆等待塑造的心靈;當課上跟孩子們泡在一起,看到一個個活潑的身影,一張張天真的笑臉,我又是那么激動,那么滿足,終而丟不下承諾,離不開這方熱土。放眼物欲橫流的世界,三尺講臺承載了多少薪火相傳的道德與責任。“立師德,鑄師魂,練師功,樹師表”是這個時代的召喚。三錢粉筆,萬鈞重擔。愛崗敬業、辛勤耕耘、嘔心瀝血、無私奉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就是師德,這就是師魂,這是作為一名教師永遠不朽的追求,是我們應該用一生去守望的精神家園。
五月小學生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
我今天和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榮譽。
榮譽,是一個神圣的字眼,是令人羨慕的光環,是光榮的標志。
人們一提起榮譽,首先會想到那些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那些做出過巨大貢獻,或者是地位顯赫的人。例如楊利偉、成龍等,或者是在座的教授、評委們。是的,他們都享有盛譽,都應該受人尊重。同時我也不會忘記在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默默耕耘、愛崗敬業、甘于奉獻,卻又默默無聞的人們。
難道他們就與榮譽無緣嗎?難道他們就只佩在臺下為領獎者鼓掌祝賀嗎?難道他們就不應該同樣受到社會的尊重嗎?不,我不這樣認為。
我想說說我的一位小學老師,她姓張。教我的時候,她已在講臺上站了30多年。年復一年,一批批學生從她那里受到英語啟蒙,我就是那時喜歡上英語的。而多年過去,張老師還是一位普通的小學英語老師,沒有大獎,沒有稱號,沒有鮮花。
但是在我的眼中,她是最值得得到尊重,得到榮譽的人。我每次在英語比賽中取得成績,得到獎勵,就會想起張老師,就想向張老師道一聲謝謝,就想把榮譽歸于張老師。
所以我認為,榮譽也應該是一個樸實的字眼,是一束在平凡中閃爍的光輝,她應該屬于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五月小學生演講稿篇四
大家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已經度過了小學六年。五彩的童年,璀璨的年華,激情的歲月已離我們遠去。迎接我們的只有煩惱的少年時代,叛逆的青春時期,苦澀的初中時期。我們將褪去幼稚的心靈與面龐。
我雖只與母校相伴三年,但卻情深其中。在這三年,我收獲了同學們無盡的友誼,收獲了老師們無邊的關愛,收獲了寶貴的真情。
“老師”這個令人敬佩的職位。他無私地哺育我們成長,培育我們成為國之棟梁。看著老師頭上的銀絲,眼角的鄒紋,我不禁心寒,熱淚盈眶。老師如同那燃燒的蠟燭,無私地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只為在油盡燈枯之前培養更多的國之棟梁。老師如同園丁,用知識灌充我們的心靈,用道理抒發我們的情感,讓我們感受到知識的雨露,道理的溫暖。
在學習生活中,與我們朝夕相處的不只有老師,還有一群同學。這些同學各具特點。雖然有些令人討厭,有些又令人喜歡,但組合一個班中,也顯出了滿滿的友誼。那種友誼是我們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只有身臨其中才能明白。
同學們,我們朝夕相處的日子不多了,我們要珍惜。人雖已分情還在。我們要努力奮斗,再創昔日輝煌。
祝大家:
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天天向上!
演講人:盧智慧
20__年5月16日
謝謝大家!
五月小學生演講稿篇五
大家下午好!
當你還很小的時候,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用勺子和筷子吃東西,教你穿衣服、綁鞋帶、扣子,教你洗臉、教你做人的道理。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過于父母的養育之恩。值得我們用生命去珍愛,用至誠的心去感激,用切實行動去報恩。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也應有盡孝之念,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撼,要想將來不后悔莫及,從現在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回報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質上的回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遠渡重洋、留學海外,我們時刻要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正如世紀老人巴金所說:“我是春蠶吃的桑葉就要吐絲。”春蠶付出了,也獲得了,得到的卻是人們的贊美與欽佩。
曾記否,父母將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因為我們是父母手心里的寶;曾記否,父母把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我們,因為我們是父母的結晶,是愛的延續。
我不是詩人,也不是歌唱家,既不會用精湛的詞藻來贊揚父母,也不會用唯美動聽的音樂來歌贊父母,我只能用點滴行動來感恩父母。生活中,你為父母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實都是在感恩父母。曾聽說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一戶家庭的三個兒女每天必做的事是寫一封感謝信,其中的內容確是諸如“昨天爸爸買的匹薩餅真香”,“媽媽給我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之類的簡單句,我心頭一震,原來他們給父母寫信,不是因為父母幫了他們多大的忙,而是記錄下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感覺到幸福的一點一滴,他們也許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對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聽了這則小故事,有沒有觸動你的心靈,如果有,從現在起,當父母為你嘔心瀝血時,對父母道上一句“謝謝”!當父母疲勞時,為他們到上一杯濃茶,幫他們捶捶背;當父母生病時,躲在病床前陪陪他們,陪他們多說會話;當你遠在他鄉時,給父母打上一個電話,捎上一句祝福。
風中的風鈴再次響起,似乎在奏響一首感恩之歌,感謝父母的嘮叨,因為他們是為了讓你少走彎路,感謝父母的鞭策。因為他們是為消除你前行的障礙,感謝父母的斥責,因為他們是為了助長你的智慧,感謝父母賦予我們的一切, 讓我們用生命去珍惜,用感恩的心去呵護。
讓我們行動起來,點點滴滴,感恩父母!
五月小學生演講稿篇六
大家好,我是鄒**,我認為有句話說得好:“不想當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個好士兵。”在此我就套用一下:“不想當班長的學生就不是個好學生。”此話怎講呢?因為所謂“班長”,及是“一班之長”,首先要給全班同學作出一個榜樣,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要處處以身作則,其次,要管理班級和同學,要為大眾服務。可以說,每一個競選班長的同學都是要好的。
我認為我有能力做好班長,首先,我覺得我的成績大體上不錯,有資格成為同學們學習方面的榜樣,不過仍有不少缺點,但我會盡力改正。其次,我小學時從二年級開始擔任班干部,在管理班級上多多少少有一些經驗,不過當然也有做得不夠好之處,對于我工作上的弱點我也會盡量克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我有信心當好我們班的班長。
雖說我以前并沒有當過班長,但我覺得有經驗是因為有了機會,沒有人是天生的班長。我希望大家能給我這么一個機會。
如果我當上了班長,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做得更好,成為大家的榜樣,也讓我們班更好,成為全年級的佼佼者。當然,如果大家對我不滿,或者我有什么做得不妥之處,歡迎來“批評”我。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希望同學們投我一票。
五月小學生演講稿篇七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書寫自己的生命傳奇》。
有同學說不能?因為孫悟空是天地所生,是神胞仙胎,并且出生在名山大川——花果山。我們是普通人,出生在平凡的地方,這就注定了我們與神奇無緣。
我們出生的地方平凡嗎?在宇宙的海洋里,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和地球,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奇跡,迄今為止,我們關于生命的確鑿證據,只能在地球上面找到,相對于死寂的宇宙,地球不是名山大川嗎?生命從誕生到進化到人類,用了幾十億年的時間,而孫猴子若想進化成人類,還需要上百萬年呢?因此,我們每個人和孫悟空一樣,都是天地所生,都是宇宙的神奇。
孫悟空出生后,和普通的猴子一樣,在山中,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
我們出生后也和孫悟空一樣,遺忘了自己的生命原本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或者說,許多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原本是一個奇跡。
孫悟空為什么會發現自己生命中的神奇?他為什么可以做美猴王,是他比別的猴子有特別的神通嗎?沒有!他靠的是什么?他靠的是擔當和勇氣。當眾猴發現水簾洞時,誰都不敢進去,孫悟空叫道:“我進去!我進去!”于是,他從此就成了卓然于同類的領袖。
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和筋斗云是與生俱來的嗎?
這段話告訴我們,任何“神通”的修煉都需要強烈的意愿、持久的尋找、刻苦的訓練、謙虛的詢問和追索。
只要像孫悟空那樣努力,就會有奇跡產生。因為生命的潛能是不可窮盡的。今年感動中國人物中有一個叫劉偉的青年,10歲時因一場事故而被截去雙臂,他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用這樣兩句話勉勵自己“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12歲時,他在康復醫院的水療池學會了游泳,兩年后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奪得兩枚金牌;16歲他學習打字;19歲學習鋼琴,一年后就達到相當于用手彈鋼琴的專業7級水平;22歲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一分鐘打出了233個字母,成為世界上用腳打字最快的人;23歲他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舞臺,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男孩的奇跡。感動中國評委會給他的頒獎詞是: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地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
同學們,讓我們記住自己的生命原本就是一個奇跡,刻苦學習,不辜負來之不易的生命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