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是練習(xí)普通話的好機(jī)會,特別要注意字正腔圓,斷句、斷詞要準(zhǔn)確,還要注意整篇講來有抑有揚(yáng),要有快有慢,有張有弛。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yīng)該怎么寫演講稿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美食演講稿篇一
凍米糖是我們青陽當(dāng)?shù)氐闹麄鹘y(tǒng)美食。
說它好吃,是因為它有甜、香、糯、脆的特點。餐前餓的時候,抓一把凍米糖放在手里,那誘人的香味飄散開來,絕對讓你抵擋不住,掰一片放在嘴里,那種綿、糯、爽、脆的感覺讓人欲罷不能,甜絲絲的直達(dá)心底。
每到臘月,人們就開始為做凍米糖作準(zhǔn)備了。做凍米糖可不簡單,要經(jīng)過好幾道復(fù)雜的工序。首先要用上好的糯米,先在冷水里浸上一兩天,再用蒸籠蒸熟,然后攤開在簸箕里開始凍,直到凍得用手一搓就散成一粒一粒的時候,再拿到太陽下曬,曬干后放入炒砂一塊炒,使之膨化待用。
把麥芽糖、白糖、飴糖放入鍋內(nèi)融化后,放入炒好的凍米、黑芝麻等一起攪拌,拌勻后,放入糖箱內(nèi)壓平,用刀切成一片片,即可完成。
凍米糖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c等。潔白如雪、清香爽口、入口消溶、甜蜜無比。凍米糖還可加上桂花、陳皮等天然香料,形成色、香、味俱全的糕點。
每年春節(jié),我都要從外婆家?guī)Щ匾淮笃績雒滋锹浴F綍r放學(xué)回家,我都要拿出幾片來犒勞一下自己。
凍米糖真是我百吃不厭的美食呀!
美食演講稿篇二
我的家鄉(xiāng)在陜西,那里有好多特產(chǎn)和風(fēng)景。陜西的菜雖然沒進(jìn)中國八大菜系,不過陜西的羊肉泡饃和岐山臊子面等,都很不錯。接下來我就說說陜西的羊肉泡饃。
其實羊肉泡饃的吃法大家都知道,一定要把饃掰的很碎,據(jù)說這樣才好吃羊肉泡饃的湯非常的醇香。到陜西不吃羊肉泡饃就等于白來了。一定要吃哦。這里還有鏡糕,甜甜的好好吃的,而且顏色還很漂亮。
陜西還有很多美食,在這里不跟大家一一說了。歡迎來陜西做客。
謝謝大家!
美食演講稿篇三
提到我最喜歡的家鄉(xiāng)小吃,那就非芋包莫屬了。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介紹吧。
芋包的上半部像一個個的小褶似的,下半部是圓嘟嘟的形狀,有些像一個圓柱。制作芋包的主要原料是菜芋和木薯粉。
將菜芋洗干凈,放入鍋中,加水沒過芋子。煮熟后,剝?nèi)ビ笃ぃ臓€。再放入適量的木薯粉,揉搓至軟硬適度不粘手為止。因為做芋包的坯是用白色的木薯粉和菜芋攪拌而成的,所以芋包的表面是白色的。木薯粉和芋子的份量一定要剛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則攪拌出來的坯不是太硬就是太粘,不僅不好包,而且口感也不好。
芋包的餡可以用瘦肉、香菇、豆干、紅蘿卜等食品搭配而成,它是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做的,不過不要放甜食。把準(zhǔn)備好的餡一一切碎后,一起放到鍋中翻炒一番,調(diào)好味,就可以起鍋了。把炒熟的餡裝在一個稍大一些的盆子里,盆子中間要放一個倒扣的碗,以便把餡中的水分瀝干,然后再放到一旁,等晾涼了再包。如果餡中的水分太多,餡太燙手了,包出來的質(zhì)量就不好了。
芋包坯和餡都準(zhǔn)備好了,就開始包芋包了。首先從芋包坯中捏出一小塊來,揉捏成一個小碗似的面皮。一定要記住,要捏得很均勻,要是太厚了,吃的時候要嚼得久一點;要是太薄了,在蒸的時候,皮會裂開,餡也就漏出來了。然后,把餡舀一些到“小碗”中,在“小碗”的邊緣捏出一個個的褶,然后左手掌心托住“碗底”,右手的食指和拇指一齊把這些小褶往中間聚集,捏成一個小圓錐似的頭,一個圓嘟嘟的芋包就這樣做成了。
最后一個步驟就是把芋包放入沸水中煮熟。差不多好了之后,就會有一股香噴噴的味道撲鼻面來,打開鍋蓋,只見一個個芋包脹鼓鼓的浮出水面,看了都讓人。再用漏勺把它們撈到盆子里,淋上一些老酒、醬油、豬油,放些味精,蔥花等調(diào)料即可食用了。那個味道吃起來軟潤香滑,讓我們吃了還想吃。
家鄉(xiāng)的小吃雖然很多,但是我最喜歡的是獨具特色的芋包。
美食演講稿篇四
上有瑤池瓊漿佳釀,下有衡陽美食名揚(yáng)!
在衡陽,你絕對不容錯過的十大地道美食:
一、石鼓牌酥薄月餅,又名太師餅,有140余年的歷史,做工精細(xì),風(fēng)味獨樂獨特,松酥可口,有濃厚的麻仁、玫瑰、桂花清香,香酥而不油膩,有理氣解郁、和腸胃、通血脈、潤肌膚、祛風(fēng)潤腸的功效。
二、祁東黃花菜,已有500多年歷史,經(jīng)典菜肴!經(jīng)典所在:在黃花含苞欲放時采摘,食材可新鮮烹飪,也可經(jīng)過蒸制曬干再烹飪。黃花菜味道鮮美,有非常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和醫(yī)用價值,具有養(yǎng)血平肝、利尿,健胃生津等功效。
三、衡山九龍李,在衡山栽培已有300余年歷史,果實在每一年的6月成熟,皮薄而堅韌,果肉緊致黃白色,核小、肉脆、汁多、味甜,可鮮食,也可加工成罐頭,梨干,果脯,果酒等,具有解渴提神之功能。
四、唆螺,又名喝螺,愛吃辣的朋友,只要看見就能讓你垂涎三尺。唆螺湯鮮味美、清香脆嫩、清火開胃、爽口宜人。做法:選大小均勻的田螺、石螺,用清水養(yǎng)幾天,讓田螺把體內(nèi)的雜質(zhì)污物全部吐出,然后剪去螺尾,再加鹽反復(fù)搓洗干凈,配以茶油、生姜、辣椒、醬油、姜蒜爆炒,然后倒入筒子骨湯蓋煮。食用時,手持螺口對住嘴,吸氣唆取螺肉,故名唆螺。
五、祁東叫花子雞,說名字不雅,但那做法、色澤、味道,絕對讓人難敵誘惑。相傳朱元璋在南方吃了敗仗,精疲力盡,饑腸轆轆,看到一個叫花子在火堆旁烤一團(tuán)黃泥,疑惑不解,等叫花子敲開黃泥,把香氣撲鼻的叫花子雞獻(xiàn)給朱元璋時,朱元璋吃后,贊不絕口,叫花子雞也隨著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故事而源遠(yuǎn)流長!
六、衡陽米粉,用新鮮的魚肉和米粉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味道鮮美,湯汁濃稠而且爽心養(yǎng)胃,對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吃一碗魚粉,這就是家鄉(xiāng)的味道。
七、耒陽壇子菜,主要特色是香、脆、咸、辣、酸、甜,營養(yǎng)豐富,能刺激食欲,加工工藝非常講究,可謂花樣百出。
八、衡東土菜,歷史源遠(yuǎn)流長,是湖南當(dāng)?shù)氐奶厣巴敛送酢保蔷哂歇毺氐牡胤叫钥谖恫穗龋韵闵慵选⒚牢犊煽凇I養(yǎng)保健而譽(yù)滿三湘,蜚聲湖廣。
九、臘味合蒸,將烘烤秘制的夫子肉、臘魚肉、臘豬腸,臘豬耳,配以當(dāng)?shù)靥厣亩构亩缃丰u合蒸一小時,顏色美觀、香醇多味。
十、衡陽燒烤,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燒烤都是隨處可見,尤其是晚上,燒烤人們夜生活的主要方式,食材新鮮,制法和配料更具地方特色,品種非常豐富,能用來做菜的都可以烤,常見的特色烤品有:韭菜、生蠔、烤魚、香芋片、黃喉、脆骨、水豆腐、豆皮、茄子各種青菜,各種蘑菇、魷魚、鳳爪、豬尾、豬鞭、牛鞭,牛板筋、狗爪、鴨腸、雞胗、鴨胗牛肉、羊肉、豬肉、雞肉等等。
美食演講稿篇五
你們好!
精美的櫥窗內(nèi),那些有著鮮艷外表,爆表顏值的零食,越來越深受大家的喜愛。在街上,它們隨處可見,如各類蛋糕、甜點、花式飲料等等。而那些傳統(tǒng)美食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進(jìn)步而慢慢消失。
走進(jìn)五(3)班,就讓我重新帶你體味一下傳統(tǒng)美食的味道吧。我們特別邀請了慈溪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德和塘坊”的諸伯伯為大家現(xiàn)場制作慈溪傳統(tǒng)美食——“老鼠糖球”。
同學(xué)們很有禮貌地和諸伯伯打招呼。并用興奮的目光看著諸伯伯從桶里拿出一大塊黃褐色的糖栓在木棍上。諸伯伯熟練地做著每一個動作,一掛,一拉,一掛,一拉……無限循環(huán)這個動作,我們發(fā)現(xiàn),那糖的顏色變得越來越淡了。
諸伯伯從木棍上取下糖,頓時,從我面前飄來一股誘人的香味。只見伯伯在桌上慢慢把糖揉圓、壓平,接著把餡包進(jìn)去,最后的樣子真像一個大餃子。這還沒完呢!隨后,諸伯伯又把它搓得長長的,此時,餡已經(jīng)均勻地融合在里面。諸伯伯用兩只手的大拇指掐住一個點,再一擰、一拉,“哇!”同學(xué)們歡叫道,原來是第一個“老鼠糖球”完成了。諸伯伯告訴我們:“老鼠糖球”學(xué)名為水糖球,因為水糖球成型后一頭拖著一條長長的如老鼠一般的尾巴,所以又俗稱為“老鼠糖球”。
這看似簡單的制作過程其實并非這么簡單。已經(jīng)有31只“小老鼠”誕生了啦,不過你看它們,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尾巴有長有短,真是一個比一個“特別”啊!
終于可以品嘗這只美味的“小老鼠”啦!它的味道甜兒不膩,比那些散裝稱斤的糖好吃多了。真令人流連忘返,贊不絕口。
大家品嘗著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美食,嘴里甜甜的,心里甜甜的,笑容也是甜甜的!
美食演講稿篇六
大家好!
關(guān)于“佛跳墻”這個名字還有一個小故事:清朝某寺院旁有一個聚春園酒家,一天大廚用山珍海味秘制的一道菜,做完時香傳十里,禪僧聞得其香,竟不顧佛門戒律,放下木魚,越墻前來覓食。故得其美名。
剛開始,我還不相信這個故事,可親自品嘗后才有所體會。有一次爺爺生日,我們到位于東街口的聚春園吃飯,爸爸特地點了佛跳墻,不一會兒,一個大壇子端了上來,服務(wù)員剛打開蓋子,濃香四溢,久久沒有散去。
我不禁產(chǎn)生疑問:“這是用什么時候東西做的?一問才知道,原來是用魚翅、海參、鮑魚、干貝、火腿、雞鴨、羊等十幾種食材做主料,加之花菰、冬筍、紹酒、桂皮、姜片、白蘿卜為輔料,經(jīng)過蒸、炸、泡等幾種方法烹制,封貯于壇中,食前用谷糠皮文火煨熱,啟壇時香傳十里。我的天哪!這么多種食材,這么多道程序,我可要好好品嘗一下閩菜的頭把交椅——佛跳墻。
我連忙用勺子舀了一碗,魚翅入口滑嫩,海參有嚼頭……吃完后口齒留香,回味無窮,難怪寺中和尚越墻覓食。也難怪佛跳墻揚(yáng)名海內(nèi)外,來福州的中外游客,無不以品嘗“佛跳墻”為樂。
今天的家鄉(xiāng)美食,都要歸功于家鄉(xiāng)的先人,如果沒有他們閩菜能成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嗎?所以,愛家鄉(xiāng)的美食,也要愛家鄉(xiāng),多了解家鄉(xiāng)!
謝謝大家!
美食演講稿篇七
在我的心中,朋友就似一本厚重的書,富有內(nèi)涵,讓人百讀不厭。有一種想細(xì)細(xì)品味的欣喜和沖動。朋友似一處優(yōu)美的風(fēng)景,一直讓我留連、欣賞、贊嘆。
真誠的友誼,是一首永恒的歌。
炎炎夏日,友誼便似一杯清新透涼的冰紅茶,滋潤著人們干渴的喉嚨。
秋風(fēng)瑟瑟,友誼就如隨風(fēng)而落的佳葉,構(gòu)成了金秋時節(jié)的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寒冬臘月,友誼就是一朵朵迎雪而立的梅花,綻放開來,溫暖著人們的心田。
魯迅和瞿秋白,在30年代白色恐怖籠罩下,曾結(jié)下一段崇高而感人的友誼。兩人深深交談后,都深深被對方高尚的人格,淵博的學(xué)識所吸引,很快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當(dāng)時,瞿秋白先后幾次到魯迅家過避難生活。在共同生活的日子里,他們一起評論文章,交流學(xué)問。
這個故事,體現(xiàn)了魯迅和瞿秋白兩人真摯的友誼。
讓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故事。
是的,友誼是關(guān)心,是互助,是春風(fēng),是暖流,是一個人進(jìn)步的動力。
友誼,是理想土壤中的小花,是宏偉樂章上的兩個音符。沒有友誼,生命之樹就會在時間的濤聲中枯萎;心靈之壤就會在季節(jié)的變奏里荒蕪。
古往今來,歌頌友誼的詩句有很多。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王勃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千古年來,人們念著它們,受著它們的感染,演譯著一幕幕動人的篇章。
最后,讓我們說:“認(rèn)識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