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英雄人物篇一
戚繼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出身將門。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歲襲父職為登州衛指揮僉事。三十四年(1555年)調浙江都司僉事,次年升參將,鎮守寧波、紹興、臺州3府。9月,倭寇800人進掠龍山所,戚繼光等即率10倍于敵的明軍前往阻擊。
倭寇分3路沖殺,1萬多明軍竟不堪一擊,陣漸大亂,紛紛潰退。戚繼光看到形勢危急,縱身跳上一塊高石,連發3箭,3個倭寇頭目應聲而倒,倭寇群龍無首,倉皇退逃。三十八年(1559年)臺州倭亂頻繁,百姓深受其害。數千名倭寇包圍桃渚千戶所,戚繼光從寧波率兵連夜馳援臺州,解桃渚之圍,殲入侵海門倭寇。
之后,親去金華、義烏等地招募精壯農民和礦工3000余人,以岳家軍為榜樣進行編練,終成聞名天下的戚家軍。戚繼光針對南方的地形和倭寇作戰特點,創造了長短兵器配合,因敵因地變換隊形、攻防兼宜的“鴛鴦陣”,使用飛刀、飛槍、飛箭的火箭等,屢次打敗倭寇。三十九年(1560年)春,改任臺(州)、金(華)、嚴(州)參將,駐守臺州。
在沿海造烽堠,修城墻,訓練守軍。四十年(1561年),數千名倭寇在臺州登陸。戚繼光率軍出擊,在寧海健跳(今屬三門),臨海花街、上峰嶺、白水洋和太平(今溫嶺)新河、長沙等地,連續9次挫敗倭寇的進犯,救出數千名被擄難民。
史稱臺州大捷,亦稱臺州九戰九捷。次年夏援閩,搗破倭寇在橫嶼的老巢,并乘勝破牛田、興化的倭寇,連克60余營。四十二年(1565年)與俞大猷剿平廣東倭寇,解除東南倭患。后戚繼光在薊州鎮守16年,邊備修飭,外敵不敢輕易進犯。因受排擠,于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調廣東戍守。后遭誣陷,奪職回鄉。戚繼光對練兵、治械、陣圖等都有創見,他的優秀軍事理論著作《紀效新書》、《練兵實紀》、《止止堂集》,倍受兵家重視。
英雄人物篇二
在1917年偉人致教育家黎錦熙的信中,這樣評價曾國藩“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從這樣的評價中,我們也能夠看出他對曾國藩的認可,同時,這9個大字,字字珠璣,筆筆精彩,也以往的書法作品有很大的不同點,而且還透著一股沉著穩重之氣,雖然和以往的作品相比,沒有那種開闊的感覺的,但是整體上卻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這種感覺也是非常獨到的,甚至還有一種雄渾之氣,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番偉人的這9個大字,一同感受其書法的獨到魅力。
從第一個字“愚”上看,轉折之筆最為精彩,干脆利落,而且別有精彩,轉折之后,順勢而下,而且是一筆帶過,而中間里的內容卻非常簡省,而下面的“心”字,穩穩地拖住上面的內容,顯得非常穩重,而第二個“于”字,寫得卻非常輕松,自如,線條雖然纖細,但是卻非常有力感,尤其是右邊的內容,一筆而下,順便帶過,而第三個字“近”字,最有姿態之美,“斤”字,三筆寫出,很是輕盈自在,尤其是走之底的書寫,就采用了一個豎折就完成了,可見,在造型上,偉人拿捏的十分精準到位。
第四個字“人”,卻寫的相對厚重,而且捺筆采用了反捺的形式,精準而且富有姿態之妙,妙不可言,“獨”字點畫多,但是卻寫的非常輕松自如,而且力量感十足,這就是最為精致的地方之一,而這個字還有一個最大的看點,就是雖然點畫多,但是筆筆連帶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富有造型之妙,接下來的三個字,和“獨”字一樣,都有異曲同工之妙,一筆書之,精彩紛呈,可見,他對書法的見解是多么深刻,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正”字雖然寫的非常傾斜,而且整體上卻給人一種很中正的感覺。
相對于偉人的其他題字作品,或者書法作品,我們會發現,他的這9個字卻別樣精彩,對此,分享你的看法。
英雄人物篇三
在古今中外,有許多英雄人物值得我們去敬佩,他們在這個世上已奉獻了自己的全部,這些真正的英雄人物是當之無愧,是被人們歌頌的。
俗話說的好,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此刻有多少英雄人物為拯救更多的生靈而犧牲,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其中一位。她叫孟麗萍。孟麗萍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人物,她為人們奉獻了許多,但她自己卻永遠跨入了天堂的大門,再也回不來了。
那一年,我國某一山區發生了一場大洪水,房屋都被大水淹沒了,大家無路可去,全被困在了一個小島里。那里沒有什么吃的,大家渴了就喝露水,餓了就吃野蘑菇和野菜,但又有多少人為這個而中毒身亡,當時的他們真的是痛苦不堪的……就這樣他們在小島上整整生活了半個多月,后來這可怕的'洪魔終于結束了,但是他們卻被困在那里回不去了,因為面臨在他們面前的是類似長江的大河。他們又怎么過去呢?正當他們百感交集之時,面前卻駛來了一條小船,船上有一位女人身穿雨衣緩緩駛來。此時島上被困的人們都歡呼起來啦,他們為有一點生機而興奮。那為船上的女人便是——孟麗萍。
孟麗萍緩慢得劃了過來,她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她一到岸上就馬上跟他們說,‘不用怕,有我呢。我一定會救大家出去的。’話音剛落她就馬上開始了她的救援行動,可是她的那條船一次只能載重5個人,但島上卻困著上千個人,孟麗萍憑著自己勇敢和毅志成功營救了被困的人。到她自己一個人架著小船前行的時候,突然這可怕的洪水又將再次襲來,那可惡的魔爪抓走了孟麗萍,只剩那小船還在那擺著擺著……孟麗萍在她活著的最后一刻向岸上的人們大喊‘平安啦,我為祖國而驕傲’此刻岸邊的人們早已泣不成聲。
多好的人啊,當年的她才年僅21歲……盡然就這樣被奪去了她花一般的年齡,就像是一支被折斷的小花落入水中,將失去一片生機。后來被拯救了的那些人們為了哀悼孟麗萍,把這個村叫為‘宇平村’象征著與孟麗萍永遠在一起。
是的,我國古今中外流傳著許多英雄人物,如雷峰,魯訊……他們都為我們做出了很多的貢獻,他們的光輝永遠的銘記在我們的心中。
英雄人物篇四
陸游(宋)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
文天祥(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陸游(宋)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林則徐(清)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于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岳飛(宋)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地陬。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
馬蹀閼氏血,旗裊可汗頭。
歸來報名主,恢復舊神州。
陸游(宋)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