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是一種信仰愛是信仰篇一
早上好!
我受陳仕恩校長的委托,在莊嚴的國旗下,發表本學期第一次國旗下講話。
在8月21日上午,幾乎所有國人都在關注一件事,幾乎所有國人都在說著一個詞:中國女排!
此刻,中國女排,就是中國人的集體興奮點!
此刻,中國女排,就是全體中國人心中的女神!
是她們,再次開啟了中國女排的夢幻模式。
是她們,再次喚醒了中國人的女排精神情結。
中國女排在四分之一決賽時,艱難對戰占據主場優勢的東道主。而最終前兩屆奧運會冠軍、本屆小組賽5戰全勝的巴西隊,被中國隊3:2打敗了!
從此,中國女排開啟了熱血模式。在8月19日的半決賽,中國女排以3:1擊敗荷蘭隊,艱難挺進決賽!
如此激烈的比賽,就連見過大風大浪的郎平,也大呼受不了。8月21日上午,與塞爾維亞決賽,她又從歷史走向現實,再次來到我們身邊,喚醒我們那一種記憶,那一種精神!什么記憶?中國女排五連冠的驕人成績和無上榮光。什么精神?曾經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女排精神!這是一種永不言敗、永爭第一的中國精神。不論在體育領域,還是在經濟領域、科技領域、軍事領域,中國人都永不言敗!
老師們、同學們,中國女排帶給我們的感動和自豪是毋庸置疑的,獎牌的數量也固然可以成為中國日益強大,“居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證明。但是激情終將過去,輝煌終將成為歷史。靜下心來想一想,里約奧運結束了,它會留下什么?是被人們淡忘甚至遺忘?果真這樣就豎人的悲哀了。
我們要知道:一個缺乏理想信念的民族,就是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追求和目標,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的民族;這樣的民族是沒有任何希望和前途的。民族如此,個人亦然,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而中國女排的精神真是當下我們所急需的。
同學們,有一句話叫“青春沒有彩排”,的確如此。盡管你們都是自己人生的導演,是自己人生的演員,在青春的路上一路自導自演,但不能彩排,因為“時不待我”,你們的青春不會再來。
盡管如此,青春沒有彩排并不可怕,只要我們頭頂理想的藍天、腳踏堅實的大地,發揚中國女排永不言敗、奮力拼搏、永爭第一的精神,我們也能贏得人生無數場比賽。因此,我們需要讓平時的每一場考試都成為沖鋒的戰役,讓每一次挫折都成為前行的動力!
同學們,你們正處于人生的關鍵期,高中的三年,往小了說決定你能否上大學,上什么樣的大學,往大了說決定了你的人生和事業,決定你是否有尊嚴地活著。高一同學如果說你現在還在為中考發揮失常而懊悔,高二同學還在覺得學習枯燥無聊而作業不交上課睡覺,還在想著打游戲玩手機談戀愛,那么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你青春的綠草地正在荒蕪。
請看看我們身邊的同學,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國女排的拼搏精神。早上6點40左右,晚上6點半左右,同學們就自發在教室學習,或讀背文綜知識要點,或做理科題目。早早讀時同學們學習的勁頭尤為感人,有全班起立精神抖擻朗讀的,有或站或坐自由誦讀的,但無一例外的是認真投入,即使我們從他們身邊走過也不會有絲毫影響。
還有今年4月份,歷史學業水平考試,時間緊、學習任務重,但我們二中師生頂住壓力,齊心協力備考,最終取得了234人參考,全部通過,其中3個普通班的ab率達到42.6%,接近全省的平均水平的好成績。之后,同學們備受鼓舞,一致要求參加10月舉行的政治學考,甚至有幾個班級的同學寫聯名信給陳校長提出他們的訴求,學習積極性高漲,拼搏的勁頭十足,從“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們可愛的政治老師們,也咬緊牙關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作為二中的普通一員,我為二中有這樣一群師生而欣慰,因為我從你們的奮力拼搏中看到了二中的希望。
老師們、同學們,在今年的高考中,我校師生給麗水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市委書記史濟錫也對此做出了重要批示。今年我校學生702人參加高考,上線694人,升學率達到98.86%,本科及以上上線人數459人。其中,純文理276人參加高考,本科上線135人(含上重點線2人),純文理本科上線率48.9%。 藝術類380人參加高考,本科上線313人, 被211、985、九大美院錄取14人;體育類本科上線7人,被211學校錄取1人。我校體藝類上線人數占了全市體藝類總數(1137)的近三分之一。
同學們,生當如夏花之燦爛,我們的青春更應是奮斗的姿態,讓我們不懼艱險,繼續發揮女排精神,不斷奮勇向前,實現我們的夢想!
愛是一種信仰愛是信仰篇二
從檢這些年,我常常揣摩,我們的檢察工作離執法為民究竟有多遠?我常常思索,一名檢察官所做的努力,能否真正讓老百姓信服和滿意?我常常追問,面對崇高的法律,有時我們究竟該如何取舍?我身邊的同事們給了我這樣的答案:初心和使命。
忠誠 懸起法律利劍
“他,是一個不懼挑戰的先頭兵,案件再難啃難纏也是堅韌不拔從不退縮,總是能夠突出重圍迎來勝利”。他就是我院職務犯罪檢察部負責人劉科長,作為一名年輕的80后科長,他承辦的楊某某等十三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一案,犯罪嫌疑人以團伙形式,相互交叉介紹從東營市范圍內10余家煉化企業向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內的50余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共計750余份,稅額達6億8千8百萬余元。該起案件是當年基層受理的首例重大復雜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要在短短一月內圓滿完成對四十三本卷宗,7000余頁案件材料的審查起訴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他加班加點從紛繁復雜的證據材料中理清頭緒,對每位被告人所供的細節問題及矛盾點深入企業一一核查,精心擬制出庭方案、答辯提綱,在庭審現場,多名被告人對全部或大部分指控的事實拒不認罪,其委托的辯護律師也以種種理由作無罪或罪輕的辯護,對此,劉科長憑著充分的準備和深厚的法律功底,機蛀敢、沉著應對,最終使被告人全部低頭認罪,有力地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捍衛了法律的尊嚴。
奉獻 源于一片丹心
作為一名未檢人,如何讓更多的孩子遠離犯罪,如何更好地保護孩子健康地成長,是她一直在想和一直在做的事情。她就是負責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封主任。20xx年廣饒發生了一起轟動全國的“5.16”校園縱火案,造成了4死23傷的嚴重后果。案發后她第一時間提前介入,與偵查人員一起分析研判案情,商定訊問提綱,多次復勘現場,并找到本案關鍵物證。為避免程序違法和證據瑕疵,24小時待命,對偵查人員所取得證據及時審查,對存在瑕疵紕漏及時補正。抱著將案件辦成鐵案的想法,對證據進行了反復細致的審查;由于案件社會關注度高,案情復雜、證據量大,又要在最短時間內高質量的辦理完畢。她幾乎吃住在單位,白天提審犯罪嫌疑人、查看現場、核實證據、匯報案件進展情況;晚上翻看案卷、制作審查報告,72小時完成了審查批捕工作,40天將案件提起公訴。那段時間深夜的辦公樓里未檢辦公室始終燈火通明。連續半個多月沒有見過媽媽的孩子,每晚都會打電話問她,媽媽你什么時候能加完班啊。可是,看到案卷里無辜的孩子們掙扎于烈焰之中、利刃之下時,她的眼里充滿了淚水,她的心里燃起了熊熊怒火。我們無法讓時間倒流,阻止事情的發生,可是我們可以用法律的武器,還孩子們一個公平正義。出庭支持公訴時,面對全盤翻供、信口雌黃的被告人,封科長用扎實完整的證據鏈條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被告人一審被判處死刑,人民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為民 方顯公仆本色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這是一名60后老檢察常常說的話,他就是派駐大王檢察室任主任。派駐鄉鎮檢察室作為檢察機關的窗口,是聯系基層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任主任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村(居)檢察聯絡室,聯絡室成立后不久,任主任就接待了一位特殊的上訪戶孫某,20xx年孫某19歲的獨子因車禍去世,妻子也因痛失愛子,不久離世。孫某精神打擊之下,整日借酒澆愁,當他得知某部門工作人員因疏忽給他漏報一次性5000元的失獨補助,他認為勝作人員故意為難、搪塞他,為此他多次上訪。當任主任耐心地聽完他三個多小時的訴說之后,孫某詫異的說:“我每次上訪,心情都很激動,說話也很難聽,別人早早就把我攆出去了,你真是不一般。”第二天,任主任便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核實相關情況,積極協調當地政府相關領導和負責人。幾天后,漏發的5000元補助金交到了孫某手里,布滿老繭的雙手顫巍巍的接過補助金時,緊緊地握著任主任的手,激動地哽咽了……,頻頻的向任主任鞠躬致謝。
就是這樣,緣于強烈的公仆意識,緣于不負人民重托的一片赤誠,我們用自己的滿腔熱忱踐行著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檢察宗旨,捍衛者憲法和法律的尊嚴,密切著黨和群眾的魚水深情。在廣饒里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檢察官,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樸實無華的言行,他們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只有平凡普通的工作,任憑歲月更迭,任憑青春流逝,唯一不變的就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
新的時代召喚新的夢想,新的使命彰顯新的擔當,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勉饒檢察人將牢牢把握檢察機關的憲法定位,有效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努力擔當起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者、捍衛者的歷史使命,繼續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方式來實現公平正義,咬定青山不放松、擼起袖子加油干,以堅忍不拔、鍥而不舍的努力不斷奮力前行!
愛是一種信仰愛是信仰篇三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就是《珍惜時間》。這個世界上延綿不盡的就是時間;這個世界上不能復制的就是時間;這個世界上公平的也是時間。
時間,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如果我們不緊緊抓牢它,它就會悄悄地從我們手指邊溜走。也許有的同學會說,我從來沒有浪費時間,可是我怎么覺得時間還是那么少呢?連作業都做不完。這就對了!時間是由一分一秒累積起來的。其實,在你每次不經意地做作業的效率慢一點兒的時候,別人就已經把那點超出的時間用于做其它比如閱讀方面的事。別人就會在其它方面超過你,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差距,這時,你如果不搶時間,爭分奪秒,你就會和別人形成非常大的落差。
的確,時間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無價之寶,"時間就是金錢"。"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已成為公認的信條。物質的財富,人們都可以用雙手去創造,唯獨時間是無法創造的。無論是創造物質財富或是精神財富,都必須花費一定的時間。從這個意義上說,生命與財富,都是向時間暫借的。
有人說: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誰重視現在,誰就擁有將來。時間無法創造,唯有去爭取。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來計算時間的人,多出了59倍,因為時間老人的無私與慷慨,乃是珍惜時間的富有者向時間老人贏得的獎賞,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利用好每一分鐘去學習,去創造,是成功的保證。
時間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貴的。金錢買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時間使成一個人生命的材料。”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稍縱即逝。 然而,時間是寶貴的。雖然它限制了人們的生命,但人們在有限的生命里可充分地利用它。魯迅先生說過,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勞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我覺的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成功的人,珍惜每分每秒,成就輝煌,而失敗的人正因為抱著“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思想得過且過,消磨時間,在他們眼里時間是漫長和無謂的, 而當他們回過頭之后,才發現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才發現時間的可貴,可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惋惜:時間易逝,于是長嘆曰:“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趲少年”。的確,時間的流速真另人難以估計,無法形容。樹枯了,有再青的機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燕子去了,有再回來的時刻;然而,人的生命要是結束了,用完了自己有限的時間,就再也沒有復活,挽救的機會了。正如“花有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就這樣一步一步,永不返回。而這又正告誡我們莫把寶貴的光陰虛擲,要珍惜時間,愛護生命,利用每分每秒,不要虛耗它。
愛是一種信仰愛是信仰篇四
父親是上世紀50年代的大學生。母親出生在山溝農村,很小就不幸成了孤兒。從我記事時起,父母親一直相敬如賓,從未為瑣事紅過臉。良好的家風和成長環境也養成了我們兄妹樸實、友善的性格。
偶然整理,我想不到還能保存著父親的幾十封家書,這不期而遇,讓我覺得異常珍貴。印象里,父親給我寫信,大概是從我踏入軍營時起寫的。那時,我第一次遠離家鄉和親人,從小就喜歡聽父親勵志求學的故事,緊張的生活能讀到父親的來信是件快樂的事。后來,隨著通訊的發達,書信漸漸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電話、微信,可父親的家書依然沒有間斷。他常說:通訊固然方便,但不能替代書信。對我們這代人來說,書信更能體悟到親情,它是文化也是傳承,信如見人,更能讀出你的精神和思想。
父親的家書,印象最深的有三次。一次是我參加軍校考試那年,父親來看了我一次。那次,我與父親聊了很久。后來,父親就給我寫了一封家書,讓我的思想包袱不要太大,要輕松面對考試,人生道路很寬廣,并激勵我“既然選準目標,就應有擔當的勇氣,勇往直前,無怨無悔”。父親的話猶如一泓清泉,給我無形的力量。
記得從我第一次入隊到入團,父親總是會督促我走在最前面。入伍第一天起,我便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直到軍校畢業未能批準,為此我也曾灰心過。父親知道后對我說:“即便是入不了黨,也要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要求去約束自己,做到心中有黨、行動忠實于黨。”父親建議我好好地學習一下黨章。翻開黨章我一頁頁地往下讀,越學越讓我意識到自己離一名黨員的要求實在是太遠了。也就從那時起,我不再計較自己的入黨申請書是否能夠通過,也不再計較自己是否能夠成為一名黨員。用父親的話說,以黨員的標準去要求自己就夠了。后來,我加入了共產黨,而且成為一名基層黨組織書記。
妻子和我都來自異鄉,結婚后,父親給我寫了一封家書。那時,電話已經很普及,人們日常交際基本上已經不寫信了。父親在信中跟我說了一些維護婚姻的道理,提醒我要學會相互謙讓,相濡以沫。現在我已為人父,對父親的話有了更深刻地體會,夫妻間幸福,靠的不就是包容、理解和信任嗎?他的眼里,兒子就是他一生不變的牽掛和教化的責任。
好家風潤物無聲。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以家庭為基點,再將傳統美德、時代精神傳遞到整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