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感悟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感悟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感悟篇一
人生沒有假如,只有現實,而現實是最殘酷的,正所謂“世上沒有賣后悔藥的”,因此,世上也沒有后悔藥可買。
終生相信并恪守這樣一句格言:天上不會掉餡餅。即使天上掉餡餅,也不會砸到我頭上;假如真的砸到我頭上,那也決不會是餡餅,而必定是陷阱。
平生什么都不怕,就怕在什么都懂的領導手下工作。
平生什么都可以原諒,唯獨時時、事事、處處都在原諒自己的人不能得到我的原諒。
成功之時被別人認識,失意之時認識別人。
平生可能把握不住自己的命運,但是必須把握住自己的良心。
良心是我人生的燈塔,激情是我生活的動力,精神是我生命的支柱。
入世做事,出世做人;守住道德底線,莫碰法律紅線。
只有在失敗的情況下永不甘倒下去的人,才有可能成為最后的勝利者。
只要追求的燭光永不熄滅,勝利的旗幟一定會高高飄揚。
信仰能將一切困難和干擾擊得粉碎。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敬我一丈,我敬你到天上。
蹲下去看人,站直了做人,跪下去感恩。
感悟篇二
天寶三年。一個人左手酒杯,右手狼毫,帶著不可節制的詩情在月光下作詩。我從他的身后冒出,叫喊道:太白兄,如此好酒,怎能一人獨享?那位充滿豪情的文人與我徹夜痛飲。忽然,他抓住我的手,嚴肅地說:兄臺今夜是你我二人最后一次傾心而飲,今后只有國家能使我們傾心一愛。第二天,我兩各自踏上仕途。
天寶十四年。安陽的花如戰爭般壯烈而決絕地生長。安陽安祿山發動叛亂,軍旗逆著風向長安翻滾。
長安城中。歌舞升平,燈火如炬。報--叛軍正向長安進軍!樂聲戛然而止,表演的樂工四處逃竄,皇帝躲在龍椅之后。李白跪在地上,請求帶兵迎戰。皇帝準了,然后向四川新建的皇城逃去。
李白隨永王李璘一路南下,馬蹄踏起的塵土紛紛揚揚。兩軍激烈的對戰,地上翠綠的草被染成紅色戰旗倒地。他終于還是倒下了,被敵人俘虜。
一夜,李白輾轉反側久久無法入睡,透過小小的獄窗望著月亮。忽然,牢門悠悠地打開了。他知道是誰來了。我快速說道:李兄快走,我已買通獄卒,此地不宜久留!我們跑出牢獄,翻身上馬,向四川絕塵而去。
還未到皇帝新建的皇城就下起雪來,冬日的陽光照在臉上沒有溫暖,卻是更加寒冷的錯覺。太陽從地平面落下,皇城中發出明亮的光,依舊歌舞升平。此情此景,李白跪地仰天怒嘆:皇帝何時才能對國家傾心一愛!
回憶近些年,皇帝不問政事,整日沉醉于燈紅酒綠之中。李白有感而發:個人之情始終無法改變君主之心,國家之現狀。
感悟篇三
我們都是倔強的孩子,在那些透明的歲月里,通過一條名叫青春的河慢慢溯到成熟。
——題記
于是,每周兩次的社團活動,我積極參加,即使生病也再所不辭。我認真的、受寵若驚般賣力地唱呀,練呀……悠揚的旋律飄揚開來,美妙的樂曲使我忘卻了學習的疲憊……因先前沒受過訓練,故開始時有些吃不消,得了一個星期的咽炎。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和指導下,我堅持著,堅持著……半年下來,我的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嗓音也有了質的飛躍。無意間,我受到了藝術的洗禮,我覺察到自己的潛能了,我不再是天生的“公鴨嗓”,只要努力,我也能行!自信的芽開始在我的心田里茁壯成長……我深信,它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的,一定能!
感悟篇四
如果說我曾經不懂愛的真意,那么我現在明白了,愛不是三言兩語,不是對你的承諾,同時也不僅僅存在于同一物種之間,是無言的,是跨越了種族的最為珍貴的羈絆。
我在一次網上瀏覽時,無意間瞥見一個鏈接,因為好奇心我進去了,然后我就震驚了,雖然,其中有不少我曾經看過的照片,但我依舊為其震驚,看的時候我的心越來越沉,一張張圖片拍擊著我的內心,興許我的內心再脆弱些,淚水便會流下吧,人與獸的界線可能僅僅是進化的不同路線吧!動物亦通人性!
狗不會因為你的落魄而棄你而去,貓不會因為你對它的壞而恐懼你。一位數經破產的落魄商人失去了親人的關心,妻兒的鼓勵,對人生的希望,但一直陪伴他的是一只狗,沒錯,當世界都拋棄了你,它卻始終站在你的后方;一只一出生便失去感受世界的能力——視力,即使你將它扔在地上,它依然要抱抱,上帝的不公沒有磨滅它對世界的渴望。生命是珍貴的,對你的愛是珍貴的,面對不幸依舊用笑容面對的樂觀也是珍貴的!
在日漸冷漠化的社會,愛也是存在的,我們因為少數的列子而采用了極端的自我保護,但并不妨礙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愛,很多人想不都記得幾年前感動了整個社會的那位乞丐吧,他雖然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內心被他人的冷漠視線射的滿是傷,但是他依舊講了兩個小時的勸解,最終救下了一條活活的生命,即使再被漠視,也愿以德報怨。陌生人又有何妨,萍水相逢也是愛的宣泄口!
我愛你,沒有理由;你愛我,不用理由。——后記
感悟篇五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每當聽到《詩經》中的這首詩,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泛出微笑。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我曾以它為起點,親近詩詞,感悟人生。
從五六歲開始,我就在爺爺的帶領下走近詩詞世界。開始時,我并不覺得那一詞一韻有多么好玩。但是,當爺爺帶我讀起這首詩,昏昏欲睡的我刷的抬起了小腦袋,得意地說:“爺爺,編詩經的人可真聰明,連我的名字都知道!”爺爺笑了,說道:“這可是一個古詞,專門用來形容女孩子眉清目秀。現在我們用的很多詞其實都出自古代的詩詞,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傳唱,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你要是能好好讀詩,不但會認識很多新詞,還會有很多其它新的發現。”于是,似懂非懂的我開始體會到,其實,人生有很多趣味藏在了我不知道的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
初次親近詩詞,讓我感悟到:懷著好奇的心去探索,才能發現人生的更多美好。
后來,在讀到宋詞“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時,我正好去北海公園劃船。雖然知道這首詞是描寫西湖美景的,但是,環顧四周,除了游船稍多了一些,不也是“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當然,一個地方的獨有風景,其它任何地方都無法取代。但此刻北海的美景,仿佛將我帶回到一千多年前的西湖。風動柳梢,墨浸陽光。望著四周的碧水、遠處的白塔,還有堤上游人如織,一股淡淡的惆悵悄悄蔓延,我似乎穿越回千年之前的北宋,和詩人一起,泛舟在漣漪微動的西湖之上。
進一步親近詩詞,讓我感悟到:詩中之境便是身邊真實情境的寫照,物我相通,處處皆風景。
上了初中后,又是一番新天地。但是,還沒來得及領略作為中學生的別樣風景,第一次期中考試的到來,就將我壓的昏天黑地。面對驟然增多的科目和需要消化理解的知識,我從無所適從到幾乎自暴自棄。此時,我讀到了“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好像是有人從清泉寺的清泉中打了一盆清涼的水,對我兜頭澆下,讓我滿身清明。這首詩仿佛是專門為了點醒迷茫而焦慮的我,告訴我“既然一個年已不惑的人都能夠發此心聲,小小的考試又何足掛齒!”于是,我努力備考,在期中考試中取得了還算滿意的成績。在詩詞的激勵下,我在隨后的學習中更是全力以赴,到了期末,不但成績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因小見大,對人生又多了一層感悟。
不斷親近詩詞,它給我的,不僅有美景,更有好的心境。不僅有眼前,更有遠方。
親近詩詞,感悟人生。過去十三年與詩詞相伴的日子,不過是我人生道路的小小一段。今后,有更多詩詞相伴,我會繼續細細體味,將我的人生,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