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那么我們寫演講稿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推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一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進一步指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近年來,全國各地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無數實例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也探索形成了很多“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途徑。
無數實例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告誡人們:“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會對我們進行報復。”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完全符合恩格斯所揭示的自然界良性循環運行規律,告誡人類要妥善處理好與自然的關系,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習近平總書記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深刻分析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明確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為建設美麗中國開辟了嶄新的思路。全國各地無數實例有力地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視察時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揚“右玉精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山西省右玉縣是一個典型的風口沙漠縣,從建國初期開始,歷任縣委書記克服重重困難,發動群眾植樹造林,治理風沙,創造了綠色奇跡,造福了右玉人民。
類似的例子在全國還有很多。塞罕壩幾代人堅持不懈地在沙漠上植樹造林,將其變為美麗的綠洲。隨著內蒙古庫布其沙漠的植被恢復,不僅對降低京津地區風沙災害產生積極影響,還使得當地經濟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甘肅省嘉裕關市用10年時間,把戈壁灘治理成宜業宜居的生態城市。
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棗花流域,從前人均8畝田(陡坡地,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畝產糧食80-100斤,人均產糧約600斤,吃不飽,人均純收入不足400元。后來,大力進行植樹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優化了生態環境,建設人均兩畝高產穩產田(水平梯田,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實現畝產糧食600-800斤,人均產糧1360斤。現在,糧食吃不了,其余6畝田退耕還林還草,人均純收入1450元。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安徽最大的優勢之一。長期以來,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轉型。
1989年3月,安徽省委在石臺縣召開山區會議提出“五八綠化規劃”(五年消滅荒山,八年綠化安徽)。池州地區抓住這一機遇,以占全省2.5%的人口,提前一年消滅占全省16%的宜林荒山任務,森林覆蓋率由1988年的28.7%提高到1997年的54.4%。當時,安徽財力薄弱,全省用于“五八綠化規劃”的省財政補助資金每年只有2000萬元,在省委與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精神,圓滿完成了任務。1996年12月,原國家環保局批準池州成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經濟示范區。
2017年,安徽在全國率先建立林長制,全省確定在皖北平原沿淮江淮分水嶺沿江皖西大別山皖南山區六大片區,設立旌德縣等30個不同類型的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先行區,建立了省市縣鄉(鎮)村完備的“林長制”組織體系。這些地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了試點工作。可以說,“林長制”的實施,為實現“綠水金山就是金山銀山”創造了安徽模式,提供了安徽經驗。
探索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視察時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成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對此,我們應學深悟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結合實際探索創新,將其轉化為建設美麗中國的具體行動。
良好的生態環境如果用好了,可以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因此,筆者認為,不僅可以將良好的生態環境當做資本進行運營,還要學會經營生態環境,在治理改造基礎上對生態環境進行科學利用,使其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比如,安徽淮北對采煤塌陷區進行修復治理。塌陷淺的地方填土造地,發展種植業養殖業,修路,建房;塌陷深的地方形成湖塘水面,四周種植楊樹柳樹,水中養魚,發展生態旅游等。
再比如,阜南縣蒙洼洪洼是淮河流域重要的行蓄洪區,有14個鄉鎮35.5萬人,大水來時一片汪洋,大水退后滿目荒涼。以前,只看到這里作為行蓄洪區的劣勢,忽略了洪水過后,這里還有肥沃的土壤。因為洪水不能種糧食,但可以改種不怕水淹的楊樹。從2001年開始,兩洼人民抓住退耕還林的機遇,大力推行林權制度改革,在60多萬畝荒坡地低洼地大量種植楊樹和杞柳,發展楊樹板材加工柳編加工等產業。在林下宜糧則糧宜菜則菜宜草則草,在草地上放牛放羊,在低洼水面養鵝養鴨養魚養珍珠。多措并舉,全縣累計解決26萬人的就業問題,其中貧困人口20萬人以上。現在兩洼生態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互生共存,畝均收入1500元以上。這是一個通過發展循環經濟,經營生態環境的成功范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關部門支持農民在沙漠邊緣種植紅柳,在紅柳根部接種大蕓(肉蓯蓉),既防沙治沙,又保護和發展了名貴中藥材大蕓,每畝價值3000元-5000元,顯著增加了農民收入。
內蒙古自治區沙漠中生長了大量沙柳,通過用沙柳造高檔包裝紙,替代同類進口產品取得成功。同時,沙柳的嫩枝丫還可做成牛羊飼料,調動了農民種植沙柳的積極性。既防沙治沙,又發展了產業,還增加了農民收入。
下大力氣保護好綠水青山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綠水青山,抓住了這個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旅游產業的關鍵。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健康的土壤安全優質的食用農產品,是全人類永恒的需求。發展多功能大循環農業,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路徑,可以充分利用綠水青山,發展農家樂民宿經濟等旅游產業。
當前,全國各地正在大力推進新基建項目建設。筆者建議,在建設這些大項目的同時,要選擇一批投入較低性價比高的“強安全不污染保生態多就業能賺錢高品質利健康惠民生”的“短平快好省優”技術和項目。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在一個地方種樹種草,首先要弄清這個地方的生態原貌,根據原來植物生長的特點規律來選擇樹種草種,科學合理地種樹種草,通過退耕退牧來還林還草還水,最根本的是還生態。植樹造林過程中,林種樹種的選擇要做到五性:生態性適地性經濟性需求性觀賞性。
其中,生態性是指要做到針闊葉混交,喬灌草花藤科學搭配,否則單一樹種容易發生病蟲害;不同樹種對雨水的吸納量和土壤中水分的涵養量差距很大;選擇對有益氣體釋放量大對有害氣體吸收量多的樹種;根據適地性經濟性需求性發展經果林。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制度體制創新,解決不同部門各自為政各管各的相互分隔的難題。同時,還應統一思想,整合力量,采取扎實舉措,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更大貢獻。
推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二
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近年來,“清單”制度逐漸進入大家的視野。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堅決消除權力設租尋租空間。”
今年初,習總書記在北京聽取了我市蓮都區委書記林健東的匯報材料后,特地問起:“麗水沒有霧霾吧?”林健東回答,xx年,麗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優良率達到%。去年10月,麗水被《人民日報》推薦為全國16個“洗肺”城市之一,“秀山麗水、養生福地、長壽之鄉”聲名遠揚。
然而,經濟發展,始終避不開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的供求矛盾。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戰略,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把握綠色生態發展的潛在障礙,正視并妥善處理。寧波大學校長沈滿洪指出,綠色發展的障礙主要來自于技術和制度兩個方面。當技術條件一定的條件下,制度就是一個重要變量。
當前,我市舉全市之力,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戰略,打造麗水城市品牌,“制度”這個變量躲不開、繞不過。“清單”制度作為一項制度創新,就是破除綠色發展障礙的有效手段之一。
標準化思想最早起源于遠古人類的聲音、符號、記號及象形文字。現代工業,有了標準化,機械零部件的互換性得到統一,成就了機器大工業時代。如今,除了工業,標準化思想早已滲透到農業和服務業的各個領域,通過制定、實施不同層級、不同領域的標準,實施標準化的各組織機構在科學管理水平、綜合競爭力水平、組織管理效率、質量安全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極大提升。以標準化手段,加快“清單”制度建設,可從這幾個方面進行:
1、統一“清單”梳理標準。依照權力屬性對權力進行分類,清權厘權。如有的地方權力清單將行政權力劃分為行政審批、行政處罰、行政征收、行政給付、行政獎勵、行政強制、行政確認、行政裁決、行政規劃及其他權力等10大類。并對每一類行政權力的梳理標準一步明確,對于可以細分的,要求細分到具體行政行為。全面梳理、摸清底數。并依據“權力法定、市場自主、社會自治”的原則,科學確定“保留”與“清理”各權力事項。對無法律法規依據或原法律法規依據被廢止的行政法規,予以取消。
2、逐步實施標準化管理。第一步,對保留的審批事項實行標準化管理。制定出臺市縣級審批服務等服務地方標準,使審批規范化、透明化,將目錄、業務內容、辦事指南、網上運行、數據共享、監督檢查等要素以標準的形式予以明確。第二步,以審批標準化管理為基礎,全面建立行政權力清單制度,逐步把標準化管理推廣到包括審批和非審批權力在內的所有行政權力上。
3、爭創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政務服務標準化對于提升政務服務水平、規范政務行為非常重要。目前,我省、市均設有服務業
標準化試點項目,可定期向標準化主管部門申報。通過選取某一領域如行政審批中心,申報試點創建,以標準化為引領,搜集有關標準,建立健全政務服務標準體系,推進標準宣貫實施,可以大大優化政務流程,壓縮時限,努力實現權力清單化、程序標準化、評價公開化,實現行政審批事項少、效率高、服務優。
4、強化學習培訓,落實“清單”制度。舉辦各類專題學習培訓會,邀請有關領導和專家作專題報告,并按各部門分類編排《清單手冊》,廣大干部深入學習,增強法治思維,提高業務水平。務求按“清單”開展各項工作,推動制度落到實處。完善“清單”制度實施的反饋機制與評價機制。
“清單”制度是充滿活力的制度創新,是提高辦事效率、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的突破口。以標準化手段推進這一創舉,加快制度落地,有利于坐擁生態優勢的麗水,充分用好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推動綠色生態發展,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推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三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精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設美麗幸福新xx,實現xx科學發展、低碳發展、可持續發展、超越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的戰略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指明了方向。習總書記指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從人類社會的演進歷程來看,當前正處在向生態文明過渡的關鍵時期。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綠色革命”,是對傳統工業文明的超越,它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生態文明新時代,就是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諧共生的時代。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指向,描繪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觀,實現了發展理念的新提升。我們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社會和諧,就是要“兩座山”,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對“兩座山”關系的認知,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為了追求經濟發展,不考慮或者很少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一味索取資源。第二個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但是也要保住綠水青山。這時候經濟發展和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人們意識到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沒柴燒”。第三個階段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財富,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是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生態優勢可以變成經濟優勢、發展優勢,這是一種更高的境界。這三個階段,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是發展觀念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人和自然關系不斷調整、趨向和諧的過程。?
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是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謀求更高品位、更高水準、更高境界發展的科學路徑。習總書記在xx任職期間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走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并明確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xx來說尤為如此。只要你們守住了這方凈土,就守住了‘金飯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戰略,是總書記布置給我們xx的重大課題,也是近年來xx發展的寶貴經驗。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把xx建設成為兼具生態之美、發展之美、和諧之美,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有機統一的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區和生態經濟示范區。?
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是建設美麗幸福新xx,譜寫好中國夢xx篇章的現實要求。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既順應當今世界綠色潮流發展的時代要求,順應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需要,更是源于對我市市情和自身優勢的科學考量。綠水青山是xx最大的資源和后發優勢,我們必須堅定綠色生態發展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以勇氣和實干推動綠色發展,走出轉型升級的發展新路,將生態優勢最大限度轉化為競爭優勢、經濟優勢、民生優勢。?
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必須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時代最強音,是經濟社會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xx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堅持不懈推進改革。我們要用好改革“利器”,搭建起“綠水青山”通向“金山銀山”的橋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全會的決策部署中去,圍繞全面深化改革來定任務、抓工作,向改革要綜合效益,向改革要更大紅利。?
我們要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人民生活在環境優美,山川秀麗,風景如畫的美麗幸福xx!
推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四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精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設美麗幸福新麗水,實現麗水科學發展、低碳發展、可持續發展、超越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的戰略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指明了方向。習近平同志指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從人類社會的演進歷程來看,當前正處在向生態文明過渡的關鍵時期。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綠色革命”,是對傳統工業文明的超越,它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生態文明新時代,就是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諧共生的時代。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指向,描繪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觀,實現了發展理念的新提升。我們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社會和諧,就是要“兩座山”,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對“兩座山”關系的認知,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為了追求經濟發展,不考慮或者很少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一味索取資源。第二個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但是也要保住綠水青山。這時候經濟發展和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人們意識到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沒柴燒”。第三個階段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財富,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是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生態優勢可以變成經濟優勢、發展優勢,這是一種更高的境界。這三個階段,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是發展觀念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人和自然關系不斷調整、趨向和諧的過程。
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謀求麗水更高品位、更高水準、更高境界發展的科學路徑。習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職期間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走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并明確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只要你們守住了這方凈土,就守住了‘金飯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戰略,是總書記布置給我們麗水的重大課題,也是近年來麗水發展的寶貴經驗。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把麗水建設成為兼具生態之美、發展之美、和諧之美,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有機統一的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區和生態經濟示范區。
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是建設美麗幸福新麗水,譜寫好中國夢麗水篇章的現實要求。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既順應當今世界綠色潮流發展的時代要求,策應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需要,更是源于對我市市情和自身優勢的科學考量。綠水青山是麗水最大的資源和后發優勢,我們必須堅定綠色生態發展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以勇氣和實干推動綠色發展,走出轉型升級的發展新路,將生態優勢最大限度轉化為競爭優勢、經濟優勢、民生優勢。
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必須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時代最強音,是經濟社會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麗水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堅持不懈推進改革。我們要用好改革“利器”,搭建起“綠水青山”通向“金山銀山”的橋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全會的決策部署中去,圍繞全面深化改革來定任務、抓工作,向改革要綜合效益,向改革要更大紅利。
我們要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人民生活在環境優美,山川秀麗,風景如畫的美麗幸福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