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民風民俗作文400篇一
土樓的特點是防火防盜,擁有“一座住百戶”的驚嘆統計,他的直徑約80米,高20米,在一層一層土樓的包圍之下,真像是中國式的城堡。
土樓的由來是因為有一個人,在山中看見了圓形平地,于是,用一磚一瓦建造了這了不起的建筑。這個建筑一造出來就震驚全國。還曾有個笑話:曾經美國來了一群特工,看了這個圍屋,覺得像導彈發射臺,于是便潛入進去,想在屋內探個究竟。后來結果就可想而知了,不僅沒有發現導彈,還被領導罵了一頓,因為他們的.歷史知識不淵博。
南方的土樓很接地氣,樓中有嘍,家家相連,戶戶相接,親如一家。其建筑結構奇特,圓樓外左右有對稱的半月形館相輔,外觀建筑恰似一頂封建官吏的烏紗帽,主體是以我國神奇的八卦樓所布局,中華五千年為之驕傲。上次我去福建,就親自看了圍屋“土樓”。我看見的就是一個高大的圓圈,走進大門,首先,人還要繞一圈才能進入住處,住處里到處沉浸著歷史悠久的氣味,黃土坡磚一直經久不衰。
民俗文化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強烈地顯示著我們這個民族獨有的生活特征,歷史建筑永垂不朽,也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民俗建筑——土樓,讓我們踏上民俗之旅,走進中國傳統文化尋找祖國文化的根源!
民風民俗作文400篇二
我的家鄉——寧鄉,這個小縣城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的西部,這里雖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眾,但家鄉的閃光點常吸引人們的關注。其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民間傳統習俗就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節日的氣氛最能體現出傳統習俗的魅力。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日是春節。春節還沒到,家家戶戶進入臘月后會陸續殺豬,特別是在農村里,殺豬后會請村里人大吃一頓。我的家鄉除夕定會吃雞、魚、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雄雞,將它整只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喻義“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節后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面里裹著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時,什么事都圍繞著“圓”,那么自然就離不開燈了,家鄉有一個持續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為家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燈會,現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無奈極了。
……
我的家鄉雖是個小縣,但卻有著幾千年濃厚的文化底蘊,承載了祖先流傳下來的民風習俗,為中國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方特色。
民風民俗作文400篇三
今年過年,我們去了龍游外婆家。外婆準備了很多年貨,樣樣都體現了龍游的年味民俗。
發糕是這座小城最正宗的“年味”,因為發糕代表了“年年發,步步高”的美好愿景。每逢過年,外婆就在自己家“炊糕”,還在發糕上用“洋紅”點幾下,喻意好彩頭。
八寶菜,即用八種蔬菜混合炒在一起,紅紅綠綠的,看著很誘人,其實這是為了人們酒肉后清理腸胃的一道素菜。
蔥花饅頭的味道好極了,它的做法是先把五花肉剁碎,然后再將筍沫和蔥花拌在一起,塞進饅頭里,蒸熟后就是香噴噴的了。
芋頭肉粽是我最愛吃的,它是用芋頭和五花肉拌在一起的粽子。
大年三十這天,我和姐姐一起把大門上的舊對聯換下,貼上新的。晚上,外婆還送我一個大公雞燈籠,這也象征著“紅紅火火”吧!
過年,必然少不了鞭炮,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鞭炮聲、煙花聲不絕于耳。還有象征著一家人團圓的年夜飯,大家說說笑笑,溫馨愉快的吃完了。
外婆家的年味很濃,這個年過的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