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推薦紅色經典詩歌朗誦簡短一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創作于1980年。這首歌曲生動活潑,時代感強,洋溢著熱烈的青春氣息,充滿奮斗豪情。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揚起改革開放的浩蕩東風,喚醒了沉睡的中國大地,到處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剛剛從藩籬中解放出來的中國青年,目睹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激情飛揚,用歌唱表達時代心聲,立志為“四化”建設奉獻青春和力量。
滄桑巨變,歲月有痕。四十多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印刻著那一代青年艱苦創業的奮斗歷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當代青年要志存高遠,強化使命擔當,闊步邁向新征程,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揚起理想風帆,重整行裝再出發。理想是燈,信念是塔。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指引人生航向。1921年,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從嘉興南湖出發,駕駛一條飄搖不定的“紅色小船”,開啟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探索之旅。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靠一代代人薪火相傳、接力奮斗,“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碑敶嗄暌赂业負撈鸸鈽s的歷史使命,把個人理想融入到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偉大斗爭中,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重整行裝再出發。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擦亮青春底色,砥礪奮進再登攀。生逢偉大時代,青春更加精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了“十四五”規劃,擘畫了2035年遠景目標,發出了進軍“第二個一百年”的動員令,這是一幅美麗中國的全景圖,振奮人心,催人奮進。回想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新一輩”,面對“惹人的春光”,緊跟時代步伐,奏出最強音符,用汗水和智慧創造出時代業績,這是青春的力量、奮進的力量?!岸辍边^去,他們已到遲暮之年,留下了“光榮屬于八十年代新一輩”的美好回憶。當代青年要擦亮青春奮斗底色,發揚“八十年代新一輩”實干苦干的精神,爭做干將闖將,到艱苦環境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再立新功,增光添彩。
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吧,相會在新時代的大舞臺上,矢志奮斗,砥礪前行,不負青春韶華。
推薦紅色經典詩歌朗誦簡短二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紅星是咱工農的心,黨的光輝照萬代.……”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它是電影《閃閃的紅星》的主題歌。
《閃閃的紅星》是紅色大作家——李心田爺爺的作品之一,可是有名的紅色經典少年文學作品,這幾天,我在圖書館借了這本書,認真地讀了這個故事。
書里講了一個叫潘冬子的孩子,從一個七歲的兒童,成長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的故事。小冬子,出身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冬子的爸爸參加了赤衛隊,將大地主、大壞蛋胡漢三抓獲,卻不慎讓他逃走了。后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長征,冬子爸爸跟著紅軍走了,爸爸留給冬子一顆閃閃的紅星。當紅軍剛剛走上長征的道路時,冬子媽媽卻犧牲了,冬子被轉移到了宋大爺家。但是不久,宋大爺不幸被捕,冬子又被轉移到了茂源米店。
可是,米店的沈老板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奸商,他不但往米里摻沙子,還囤米并高抬米價。為了不讓憤怒的窮人們買米,就勾結官府,結果一個可憐的、饑餓的孩子被子彈活活打死……接著,沈老板又勾結上了胡漢三,冬子就在米店里放了一把憤怒的火焰,可惜沒有燒死走狗胡漢三。后來,冬子被好心的姚公公收留了。這時內戰爆發,冬子也漸漸長大了,成為了光榮的解放軍戰士。當他回鄉時,正好趕上了抓胡漢三的時候,冬子沖到最前面,勇擒胡漢三。最后這個殺死過無數革命戰士的大劊子手,被正義的子彈處以死刑。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潘冬子真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好少年。他生活在那樣的一個年代,吃盡了苦頭卻依然勇敢地和惡勢力斗爭,還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窮苦人民。再想想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在爸爸媽媽細心地呵護下長大的,可以在窗明幾凈的學校里學習,可以嘗到美味的食品,可以感受到申奧成功的喜悅,可以看到神七飛天的壯觀……,我們應該加倍珍惜現在的生活。
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加倍努力,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記得去年汶川大地震的時候,看到電視上那么多的人遭受不幸,特別是還有和我差不多大的同學被掩埋在廢墟里,我很難過。我讓媽媽帶著我,把過年攢下的壓歲錢都捐給了災區的孩子,我希望他們能夠堅強勇敢,重建家園!
同學們,如果你在玩電腦游戲、在看卡通漫畫、在聽流行歌曲,請拿起這本紅色經典吧!相信你會和我一樣,在感受到潘冬子的聰明、堅強和勇敢后,會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會更加好好地學習知識和本領,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推薦紅色經典詩歌朗誦簡短三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唱響紅色經典,繼承光榮傳統”。
火紅的五月,鳥語花香。在風景如畫的七里河,紅歌嘹亮、紅旗飄飄、紅舞翩翩。二十個班級,全校近千名學生相聚一堂,引吭高歌,共同誦唱振興中華的錚錚誓言,一起傾吐祝福祖國的肺腑之言。在這里,我們不僅深深地感受到了09級學生唱紅歌的似火熱情、飽滿精神,同時,我們的思想也經受了一次紅色文化的洗禮,享受到了一次紅色精神的盛宴,這次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
當我們置身于那歌如海、舞如潮的壯觀場面時,任何人都會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都會情不自禁地放開歌喉抒發自己的紅色情懷。那一刻我們用歌聲告慰革命的先烈,用激情祝愿偉大祖國的騰飛。我們激動,我們振奮,我們仿佛置身于火紅的映山紅花海之中。
在聽了那么多首膾炙人口的經典紅歌之后,不禁想起老一輩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頑強的作風和不屈不撓的品質,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他們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頑強精神,為了理想而不斷地拼搏努力。在學習上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敢于自我挑戰。在生活中樹立積極向上人生態度,比奉獻、比學習、比進步,克服一切消極的因素,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時代青年。
紅歌就是號角,催人奮進;紅歌就是旗幟,引領我們繼往開來。我們將用紅歌鏗鏘的音調激勵自己奮發向上,今日用知識來武裝自己,明天來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推薦紅色經典詩歌朗誦簡短四
每當五星紅旗隨太陽一同升起,耳邊又響起雄壯昂揚的《義勇軍進行曲》,總會令我感動,每次我感動就會憶起我們人民革命的艱苦歷程,想起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__年前的今天,由于王明的“左”傾錯誤,八萬紅軍被迫離開中央根據地,從南中國的崇山峻嶺中開始了漫漫長征。長征路上,面對著自然界種種艱難困苦,地方軍閥、國民黨_的圍追堵截,他們都毅然挺過去了。瞧!那冰冷的空蕩蕩的十三根鐵索,他們“飛”過去了;瞧!那高聳入云的大雪山,他們翻過去了;瞧!那杳無人煙的草地,他們踏過去了。
在整個長征的368個日日夜夜里,他們一共爬過了18座崇山峻嶺,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份,占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部隊的包圍,挺進和順利通過了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紅色大軍,面對著30萬武裝精良的敵軍,攜帶著數量龐大的輜重,在一個地球上最為險峻的地帶迂回穿插,最終征服了二萬五千里的艱難險阻。這一切,讓今天的人們,長久地發出神奇的感慨。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毛澤東主席寫的《七律.長征》
詩: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正是這些肩負著偉大使命的中華兒女,以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長的道路。是他們,嚇得敵人聞風喪膽,狼狽而逃;是他們,突破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婁山關;是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將共和國的國旗抹成了紅彤彤的顏色;是他們,憑著一股執著的精神,創造了這樣一個歷史的奇跡,走向抗日的最前線,提起了祖國生死存亡的重擔!
怪不得毛主席會這樣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歷曾經有過像我們這樣的長征嗎?12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個人的兩只腳,長驅2萬余里,縱橫12個省。請問歷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沒有,從來沒有的?!?/p>
沒錯,這正是我們這些中華民族的子孫后代引以為驕傲的。我們不會忘記這一輝煌的斗爭業績。今天,我們要從紅軍長征的精神中汲取勇氣、力量和智慧,繼承先烈們的遺志;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現代化強國,讓我們的人民自由幸福!
我們年輕一代,正走在先烈們為我們開辟的社會主義大道上,走向現代化燦爛的未來。
推薦紅色經典詩歌朗誦簡短五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
大家好!
甲:今天的陽光格外溫暖,照耀著我們燦爛的笑臉。
乙:今天的校園格外絢麗,飛揚著我們心頭的喜悅。
甲:在我們熱愛的校園,始終跳動著最活躍的文藝強音,為我們的學習生活涂抹上濃艷的時代色彩。
乙:為了推動學校藝術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豐富活躍同學們的課余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激發同學們對藝術的興趣和愛好。今天我們在這里特舉辦文化藝術周· 紅色經典詩詞誦讀決賽活動。
甲:今天,我們相約在這舞臺,回望激情燃燒的歲月,用赤誠的心曲緬懷革命先驅不朽的足跡。
乙:今天,我們相約在這舞臺,聆聽國學經典的溫馨,用仰慕的情懷感受歷史蘊含的詩風詞韻。
甲: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用真情謳歌理想,暢想美好未來吧!
乙:朋友們,請揮舞激情的雙手,共同來奏響我們絢麗的青春樂章吧!
合:20xx年校園文化文化藝術周· 紅色經典詩詞誦讀決賽現在開始!
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國學經典,誦讀不衰。經典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經典是圣賢留給我們的一曲絕唱,溫馨而久遠。誦讀經典,讓華夏精神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讓民族文化支撐起我們的脊梁。請欣賞327班誦讀的一首國學經典《國風》
乙:中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人們常把祖國比作母親,歌頌祖國母親,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題。這是億萬炎黃子孫的共同心聲。請欣賞323班給我們帶來的詩朗誦《中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甲: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少年自由、少年進步,就如那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哦!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請欣賞338班朗誦的《少年中國說》
乙:抑或是十里長亭,折柳相送;抑或是桃花潭畔,踏浪而歌;抑或是默默無語兩行清淚,抑或是對酒當歌豪情干云。讓我們一起來欣賞350班齊誦的《送別》
甲: 三十年斗轉星移,三十年大江東去。我們贊美你啊,盛世中國輝煌的三十年;我們贊美你啊,盛世中國的奮進三十年。請欣賞330班朗誦的《盛世中國》
乙:哦,中國,我要用太陽金色的語言為你寫一首詩,用心海浩瀚的蔚藍為你填一首詞,用春天百花的色彩為你畫一幅畫,用五星紅旗的煜煜光芒為你唱一首歌。請欣賞322班配樂詩朗誦《青春中國》
甲:眾所周知,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的精華,她沉淀于歷史的長河,她升華于現代社會。我們誦讀經典,就是在弘揚民族氣概,就是在展現自我風采。一首長歌行,仿佛又把我們引上那詩風詞韻繚繞的古老年代。請欣賞342班表演的詩朗誦《長歌行》
乙:中國少年如日出東方,光照環宇;中國少年如蛟龍出海,氣撼長天。請欣賞326班表演的詩朗誦《中國少年》
甲:祖國萬歲,猶如編鐘響徹天宇,每一個音符都是驚心動魄的春雷;祖國萬歲,一聲最響亮的贊美,讓我滿眼都是如雨的淚水。讓我們一起高呼----祖國萬歲吧!請欣賞321班表演的《祖國萬歲》
乙: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們不能蹉跎了歲月,我們又豈能為明日所累?我們堅信: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我們的明天就是一片朗朗晴空。請欣賞346班誦讀的古詩《明日歌》
甲: 聽吧,盛世中國告訴你一個地球的驚喜;聽吧,盛世中國告訴你一個東方的奇跡。我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正昂首闊步走進一個盛世中國。請欣賞316班誦讀的詩歌《盛世中國》
乙:這是一個流傳久遠的傳奇,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美麗傳說?;咎m,一個從古代走進了現今社會的巾幗英雄。請欣賞347班誦舞的《木蘭辭》
甲: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在偉人的眼中,秦黃漢武算什么?唐宗宋祖算什么?成吉思汗算什么?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請欣賞334班的誦舞表演《長征》
乙: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想浮動月黃昏。 梅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她冰肌玉骨、獨步早春、凌寒留香、清逸幽雅,別具神韻的品性歷來深為人們所鐘愛。請欣賞349班表演的誦舞節目《花魂·梅韻》
甲:春花秋月什么時候才了結?往事你能知多少?雕欄玉砌應猶在,問您能有多少愁?那愁喲,正像一江春水向東流。一曲《虞美人》,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給世人留下無窮的反思。請欣賞332班給我們帶來的配樂詩朗誦《虞美人》
乙:我們有著一雙寶石般的黑色眼睛,我們有著大地般黃色的皮膚。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們擁有四大發明,我們擁有孔夫子、司馬遷和岳飛。我們有飛天的夢想,我們也有高喊中國得分的壯志豪情。 請欣賞348班表演的詩朗誦《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甲:當五大洲傾聽東方聲音的時候,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當五星紅旗在奧林匹克賽場上升起來的時候,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當世博會向全世界人們展示中國力量的時候,我驕傲,我是中國人!請欣賞328班表演的詩朗誦《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乙: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萬里長征 是一條紅河流,它流淌的是革命理想;萬水千山是一條紅飄帶,它浸染的是堅定信仰。多少年過去了,我依然能看見那滾滾洪流間紅旗招展;多少年過去了,我依然能聽見雪山草地中紅歌嘹亮。請欣賞352班表演的詩朗誦《長征》
甲:最后,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青少年活動中心為我們表演情景劇《歷史的眼淚》
甲:中華經典的千古風韻還在我們的心頭蕩漾
乙:紅色經典鏗鏘音韻還在我們的耳邊回響。
推薦紅色經典詩歌朗誦簡短六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由于“左”傾路線的危害,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不得不離開蘇區,開始了偉大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福建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之一。1934年7月,紅七軍團進入福建,在閩贛蘇區休整補充后率先北上,進入閩浙蘇區與方志敏領導的紅十軍團會合后,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北上抗日先遣隊在皖南地區遭到敵軍的瘋狂圍攻,最終失敗,方志敏、劉疇西、等領導人壯烈犧牲。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紅軍主力八萬多人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長征。三萬多八閩兒女參加這個偉大的歷史性壯舉。在長達一年多的戰略轉移過程中,八閩兒女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勝利到達陜北的,已經不足三千。湘江之戰,以閩籍指戰員為主的紅五軍團第34師和紅三軍團第18團承擔斷后任務,血戰十天,以全軍覆沒的代價掩護黨中央和紅軍主力渡過湘江,7000多人幾無所存。在祁連山腳,西路軍血灑河西走廊,紅五軍團悲歌高臺城下,數千名歷經雪山草地考驗的閩籍紅軍指戰員馬革裹尸。在遵義城下,在赤水河畔,在金沙江邊,在大渡河頭,在皚皚雪山,在茫茫草地,在六盤山,在直羅鎮,到處都灑下了八閩兒女的鮮血。(這是先遣隊在那樣的歷史大背景前提下而進行的)
一個遠離喧囂的偏僻的小山鎮——赤溪,距城關53公里,四面環山,峰巒疊起,每座山峰都在溪中長出,山清水秀,正因為這樣的地理條件,尤其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葉,我們的先輩們,沒有你們這樣的幸運,在頭上壓著三座沉重的大山剝奪了他們的幸福感,或者說是給生活帶來了痛苦。他們為了解脫這些痛苦,就付出了血的代價,為了國家,他們拋投骨,灑熱血。
今天你們生長在紅旗下,特別在這改革開放的大環境里,你們就很難體味到那時的背景,殘忍,是的,現在我就講講,我們赤溪鎮的一些黨史吧。
赤溪是一個小山鎮,三十年我們這里交通不便,信息不靈,但是,便于革命志士開展活動的好環境,因此,我們全鎮上下基本掀起參加革命風,據完全統計有108人參加革命,比霍童鎮還多三個,真是一個奇跡啊。
由于這幾天我都在忙于陳榮凱副省長要來我們鎮里調研工作和《文革寧德知青篇》文稿一書的征稿活動,很多精力都被用在這方面,于是今天就簡單地聊聊幾點有關我們赤溪鎮的黨史吧。我們北上抗日先遣隊軍團長尋淮洲,政治部主任劉英,政治委員樂少華,參謀長粟裕與閩東工農紅軍葉飛、葉秀藩、范式人等領導人,于1934年8月21日9點許,在陽谷村會師,先遣隊首先傳達了黨中央重要指示對閩東黨政軍的建設提出寶貴意見,同時也促進了閩東革命形勢發展。這個隊伍有6000多人馬,擁有大炮、槍支彈藥、無線電等設備,當時住雜暴滿了夏村、桃源、赤溪三個村莊,并給我們留下50多幅標語在古民居墻壁上(連興座、巫濟業厝),遺憾的是至今已只有三條依稀可見。第二天,凌晨,由我閩東游擊隊隊員引路,從龍案嶺出發,途徑班竹、社洋,然后又直入福安磻溪、康厝,于下午兩點左右攻下福安重鎮穆陽鎮,最后,當天我閩東游擊隊員原路返回。今天我們站在這塊碑子面前,就足以讓我們揭開當時閩東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的序幕,開展重溫陽谷北上抗日先遣隊和閩東紅軍會師為主題的紅色旅游,對宣傳革命歷史,發揚紅軍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結束四年游擊戰后,還根據當時先遣隊傳達精神要求,閩東特委動員1600多人參軍,經過一周后且動員了4000多人,挑選了1500名。經過軍事訓練后,于1938年開往前線,這支隊伍就是新四軍第三支隊六團,葉飛任團長,阮英平任副團長。解放初期,這些隊伍不是犧牲在抗日戰線上,還是犧牲在抗美援朝戰線上,最后回鄉的也只有12個老紅軍,迄今已全部不在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