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孝道傳承中華孝道篇一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神州大地處處盛開的美景;古往今來,孝順父母的故事、佳話、美談縈繞于心、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百善孝為先,真正懂得“孝”的人才是有正確人生觀的人。在父母的呵護下,我一點點“發芽”,一點點成長;我不是一出生就是天才,所謂的天賦也不是與生俱來,父母誘導我開卷有益,指引讓我飽讀詩書,培養我對音樂的興趣,讓我學習鋼琴,陶冶情操、開闊視野;父母更是身體力行教給了我做人的道理。
孝需要去領悟,去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實踐。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大年夜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說笑、聊新年的打算、回憶起一些往事、趣事,一家人是那么的和諧,其樂融融。這時爸爸給奶奶端上一盆熱洗腳水說:“媽媽我給您泡腳,您辛苦了!”,媽媽也湊過來給奶奶按摩,這就是孝道吧!
孝順父母不要等,不要抱著“等長大了,賺錢養活父母,現在什么都不做”的想法。孝順父母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父母沒日沒夜、廢寢忘食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時,遞上拖鞋、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飯后為爸爸媽媽送上一杯水;回家了跟爸爸媽媽問好;離開家里告訴爸爸媽媽去哪里等等。孝敬父母不需要等長大,爸爸媽媽在慢慢地老去。
孟郊的詩句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恩情是難以報答的,我們只有從小做起,自我獨立,分擔家務,傳承中華文化孝道之風。我要多學習一些孝文化,做一個孝順的好少年。
弘揚孝道,傳承美德,孝順是一盞明燈,將照亮我的路。
孝道傳承中華孝道篇二
第一段:引言(200字)
中華孝道作為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傳統美德,尤為重視對父母的孝順和尊敬。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我深刻體會到了中華孝道的意義和價值。在與父母相處的日常生活中,我對中華孝道的理解越來越深刻,也從中汲取了許多心得和體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中華孝道傳承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回溯歷史(200字)
中華孝道在中華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并深深扎根于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從古代到今天,中華孝道一直被重視和傳承?;厮輾v史,我們會發現許多關于孝道的故事,如孟母三遷、孟子教母、母愛軼事等。這些故事通過代代相傳,成為了中華民族孝道傳統的一部分,并傳遞給后代人。
第三段:現實應用(250字)
中華孝道并不僅僅停留在故事和傳統中,它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得以體現和應用。尊敬父母是中華孝道的核心,它要求我們尊重父母的意愿,傾聽和理解他們的需要,并以實際行動表達對他們的關心和愛。我堅信,只有通過真實的行動和細節,我們才能真正傳承和體現中華孝道的精髓。
第四段:經驗分享(300字)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學到了許多關于中華孝道的經驗,并將它們應用于與父母的相處中。例如,我盡力尊重父母的意愿,尊重他們的選擇和決策。在面對分歧時,我盡量以理性和友善的方式進行溝通,并謙卑地接受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我盡力回饋父母的辛勤付出,通過陪伴、關心和照顧,讓他們感受到我的孝心和愛意。
第五段:價值體會(250字)
通過實踐,我深刻體驗到了中華孝道的價值和影響。尊敬父母不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對家庭親情的珍視。通過尊敬父母,我們可以建立更親密、更信任的家庭關系。中華孝道的傳承不僅僅局限于對父母的尊敬,還包括了關愛兄弟姐妹、照顧年邁的祖輩等。這種擴展的孝道觀念將促進家庭和睦和社會和諧。
總結(50字)
中華孝道是中華民族寶貴的傳統美德,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傳承和實踐中帶給我許多心得和體會。通過尊敬父母,照顧家人,我深切體會到了中華孝道的價值和意義,也從中汲取了為人子女的力量和智慧。
孝道傳承中華孝道篇三
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以來都是以孝為先。弟子規上也說過:“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褥。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后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于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后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p>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后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后妻像木頭一樣,呆呆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p>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后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社會主義在發展,我們的精神文明也應該在發展,尊老愛幼不是我們的口頭禪,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孝道傳承中華孝道篇四
中華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代代相傳,至今仍然深受人們的重視和尊崇。作為華夏子孫,傳承中華孝道無疑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通過學習和傳承中華孝道,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傳播中華文化的精髓,同時也可以提高自身的人際關系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下面將從感悟孝道的重要性、培養孝道的方法、傳承孝道的具體行動、倡導孝道的必要性以及我個人的中華孝道體會等方面展開論述。
首先,孝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孝道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傳統中華孝道倡導對父母的敬愛、孝順和侍奉,同時也包括對長輩的尊重和關心。孝道作為基本道德準則,可以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通過傳承中華孝道,我們能夠培養出更多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人,形成更加和諧的社會環境。
其次,傳承中華孝道需要培養和加強。傳統中華孝道是源遠流長的文化基因,但在現代社會中,尊重和關愛老人的思想觀念逐漸淡化。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年輕人重視中華孝道,提醒他們孝道的重要性,增強孝道意識??梢酝ㄟ^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式,教導年輕人如何尊敬和照顧老人,如何與長輩和睦相處。同時,要推動社會和制度的發展,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從而培養和加強中華孝道的傳承。
第三,傳承中華孝道需要付諸具體行動。除了理論上的學習和教育,我們也應該付諸實踐行動??梢試L試利用業余時間去看望和陪伴長輩,給他們送上關心和溫暖;在家庭中,要主動承擔家務勞動,關心父母的身心健康,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在外出時,要注意禮貌,尊重周圍的人和物,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通過這些行動,我們不僅能夠加強與長輩們的聯系,也能夠為他們樹立孝道的榜樣,同時也能夠影響周圍的人,傳遞中華孝道的精神。
然后,倡導中華孝道的必要性也是不可忽視的?,F代社會的發展,雖然帶來了物質生活的豐富和便利,但也帶來了快節奏的生活和疏遠感。在這種背景下,倡導中華孝道可以喚起人對家庭價值和親情的思考和反思,提高人們對家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倡導中華孝道,可以幫助年輕人更好地認識和珍惜父母的養育之恩,保持家庭和睦,推動社會關愛文化的發展。
最后,個人對中華孝道的體會是,中華孝道是一門終身修行的學問。在家庭中,我努力尊敬和孝順父母,盡可能地關心和幫助他們;在朋友圈和社會中,我希望能傳遞中華孝道的精神,鼓勵他人關心家人和長輩。通過實際行動,我深切體會到中華孝道的力量和美好,也深切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名中華子孫的使命和責任。只有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實踐,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傳承中華孝道,繼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總而言之,傳承中華孝道是每個中華子孫的使命與責任。通過學習和傳承中華孝道,我們能夠理解和弘揚中華文化,提高個人素質,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只有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們才能夠成為真正的中華子孫,不斷傳承和發揚中華孝道的精神。
孝道傳承中華孝道篇五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我們常說人生是一場旅行。沿途有各種風景。不同的人陪伴我們走過不同的時光,旅程的終點也將是我們生命的終點。生于人生起點的我們,開始尋找自己的方向,匆匆前行,不愿留下一片美好的風景。雖然生活是單行道,但我們害怕孤獨。很多人互相幫助,畫了很多相交的路。
我們在尋找那些與我們同行的人的方向,那些給我們的生活留下深刻印記的短暫時刻。那些人總是不在了,那些情節也無法重復,于是我們開始咀嚼過去的畫面,用親情、友情、愛情去珍惜珍貴的過去。
其實親情在后面,不回頭很容易忘記。
當我們第一次睜開眼睛的時候,世界上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父親,一個是母親。當我們還在蹣跚學步時,他們在我們背后小心翼翼地幫助我們。當我們歡天喜地地奔跑時,他們在我們背后大聲沖鋒;當我們傷心哭泣時,他們在背后悄悄開導;當我們跑到遠處時,他們默默地盯著我們身后。有些人總是會走得越來越慢,他們的愛會在我們身后積累。我們常常凝視遠方,卻不知道之所以走了這么遠,是因為我們曾經有兩只手在身后。
其實親情就在下面。不讀,總覺得很普通。
其實家庭雖然遠,但也不遠。雖然我們似乎要離開,但我們總是在等待?;厥淄?,送上一個吻,送上一份祝福,生活會為之增色。
謝謝大家。
孝道傳承中華孝道篇六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以孝為話題的作文:孝的傳承。這句話中包含了一個字—————那就是“孝”。自古以來,孝是中國人民五千年來追求的美德,是我們屹立在東方的一種信念,也是一種文化素質。然而孝道,也是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
有一次母親節,我和姐姐商量著給媽媽買什么禮物好,也不知道媽媽需要什么。不知不覺就逛到了飾品店,突然看見掛在店門口的一條絲巾,非常精致、溫暖,話題作文《以孝為話題的作文:孝的傳承》。又想到媽媽經常會感冒,只要帶上這條絲巾,她就不會感到寒冷。我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于是,我把絲巾當做禮物送給了媽媽。她非常高興,語重心長的對我說:“非常謝謝你們,你們的心意,媽媽已經收到了。以后可別瞎買東西了,只要你們是關心我的心,就算送再貴的禮物也比不上你們的這一片心?!?/p>
聽了媽媽的話,我受益匪淺:大孝無痕,有一種愛,很小很小,那就是孝。無須驚天動地,無須甜言蜜語,小處著精神,微處見真情。天下所以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不需要你為他們付出多少,只需要我們盡一份孝道。只需要在爸爸媽媽下班時,給他們倒一杯溫水,為他們解除干渴;在爸爸媽媽疲勞時,為他們捶捶背,這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孝了。若爸爸媽媽你為了打發他們而送他們很貴重的禮物,即便你送一個金庫,這樣的禮物也是毫無意義的。若你在爸爸媽媽出差時,給他們一句充滿愛的叮囑,而這是用千金也換不來的,這是與前面成反比例的。
孝,貴在恒。弟子規上有這么一句話: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冬天要幫爸爸媽媽鋪被子,讓他們感到溫暖;夏天幫爸爸媽媽把床鋪扇涼;早上要向爸爸媽媽問好,放學以后要及時回家向爸爸媽媽稟報平安。其實父母最關心的還是我們的安全,只要每天都按時回家,這也算是小孝。
同學們,你們想做一個小孝子嗎?那就從現在開始,從今天開始。其實要做到孝非常簡單,孝,既不需要做出多么驚天動地的事,也不需要說多么感人的話語,更不需要送父母多么貴重的禮物。只需要你一顆感恩的心;只需要你時常掛念他們,關心他們,這就是孝。讓我們把孝變為一種傳統時刻記在心中,人人爭做孝子。讓天空變得更加湛藍,白云變的更加柔軟,讓這世界充滿愛與光輝!
孝道傳承中華孝道篇七
孝順,自古以來亙古不變的話題。子女對父母的孝順,父母對長者的孝順,在生活中處處皆可看到。孝順如同一縷春光,溫暖了人們的心靈,孝順如同可愛的音符,將整個社會變得和諧美麗。
小伙子從這天晚上八點一直打到明天早上,又從明天早上一直打到晚上……就這樣日復一日,不停歇的連續打了三天麻將,結果他卻突然之間暈倒了。送到醫院,竟然是大面積的腦出血,他們的家人很著急。經歷了這樣慘痛教訓,他才懂得了親情的可貴,從此努力完成學業,找到工作,孝順他的家人。
古代,也有許許多多孝順的事例。一個小孩,名叫孔融。他小時候就非常的孝順他的父母及長輩。一次他的父親從集市上買來的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梨,他的哥哥說:“你最小了,你先挑個大的!”但是他卻執意不聽,他說:“大的應該給應該給哥哥和爸爸,最小的才能留給我?!彼募胰思班従訉λ文肯嗫?,說:“小小年紀,真么孝順真不容易啊!”此人果然后來也有了出息,在朝廷當了大官,他的孝道在民間口口相傳。
孝道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卻是一個日新月異的話題。在這個現今的世界,只有保持孝道,保持本真的愛,才能將美好的品質發揚光大。其實孝順。并不是多么高大,它融合于于生活的點點滴滴。只有用心感悟,用愛堅守,才能將孝道溫暖人心!
孝道傳承中華孝道篇八
從古至今,泱泱華夏的子孫無不顯示著一個民族傳統的自身魅力——“孝”。中華兒女潑墨揮灑出章章“孝”的佳篇。這邊“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那邊“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
俗話說得好:“君子立身,孝字為本。”如果你想在社會上立身,就必須學會“孝”。“孝”的上半部分是一個“老”字,下半部分是一個“子”字。其內涵就是一個老人把自己的拐杖扔了,而自己的孩子能立刻跑過來,扶住老人,其實,這就是最基本的“孝”。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孩子因為與他的父母吵架,離家出走了。他走在大街上,路過的好心人問他:“小朋友,你怎么了?”那個孩子回答“我和父母吵架,便離家出走了?!薄澳悄沭I嗎?”好心人問道?!梆I”,孩子有氣無力的回答道。好心的市民二話不說,轉身從旁邊的小店買了一碗餛飩給他吃?!爸x謝!謝謝!”那孩子連聲說道?!拔抑皇墙o了你一碗餛飩而已,而你的父母卻給了你那么多,你難道不應該感謝他們嗎?”好心的市民說道。
孩子突然明白了過來,于是就飛快的往家里跑去。。孩子回到家對父母說了很多感恩道歉的話,他也知道了孩子是父母的全部心血,父母在孩子身上寄托了所有,便從此發奮讀書,成為了一個杰出的人物。想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當代的大詩人——艾青。在古代和現代,人們都應提倡“孝”道,因為“百善孝為先”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人如果做不到孝順自己的父母,那么就算他再有才華也沒有。
“忠孝”二字無處不在,人們善于發現孝道,也用其來自勉,例如:“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等等。“孝”有三境,“父母在,子不遠游,游必有方。”此為第一境,“事父母,能竭其力,養則致其樂,病則到其憂。”此為第二境,“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此為第三境,居此平衡,我自認為不過第一境。
在我們生活中,無論是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布滿著許多“孝之花”。你不能忘記這是一份深厚的感情,這是一份綿綿的愛。我緊握雙手,因為擁有而感到滿足,有一股溫情拂拂然涌進我的心田。我深深的感動,惟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才不枉這一生。
“孝”就如一杯飄香的清茶,只有細細品味才能嘗盡其中的味道。
孝道傳承中華孝道篇九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當然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道理都很淺顯,但是生活中,我們在理所應當的享有著這些的時候,卻常常少了一顆感恩的心。感恩很多人,很多事,其咎都源于不會,不愿感恩。的確,中國的文化傳統讓我們很難從口中說出“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然而,這不應該是借口。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所以,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朋友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感恩給我們所經歷的坎坷。我不會忘記不久前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和同學逛街,一個也就四五歲的小男孩,從前面跑了過來。因為已經是冬天,羽絨服把小男孩撐得圓嘟嘟,像個小皮球滾動了過來。他問我到動物園坐哪趟車,我告訴他就在那邊坐4路車。他高興地又跑了回去。我和同學就往前走。我們都走得挺遠的了,聽見小男孩在后面“哥哥哥哥”的叫我。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便站在那里等他,看著他一腦門子熱汗珠兒地跑到我的面前,我問他有事嗎,他氣喘吁吁地說:“我剛才忘了跟你說聲謝謝了。媽媽問我說謝謝了嗎?我說忘了,媽媽讓我追你?!蔽也粫浤莻€孩子和那位母親,他們讓我永遠不要忘記學會感謝,對世界上不管什么人給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幫助和關懷,也不要忘記了感恩。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嫌煩呢。其實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备螞r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因為,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托。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著我們的,還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面,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難做到。
我們也許會記得感謝在人生道路上幫助過我們的朋友,也許會記得感謝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是的,他們當然是我們要感謝的,可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