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從企業的特點出發,從自身分管的工作出發,堅持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體現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堅持辦實事、講實話、報實情,營造求真務實的良好氛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觀看《榜樣7》專題片心得體會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看電視劇《榜樣7》心得體會1
讀懂《榜樣7》中的“數字涵義”
近日,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榜樣7》專題節目熱播,講述了8位黨的xx大代表的先進事跡,生動展現出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精神風范。黨員干部要以他們為榜樣,深思透悟“183天、175萬戶、50年、39.584秒”這些“數字”背后的涵義,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在強國復興的康莊大道上,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
“183天的太空之旅”,追夢征星河。航天員王亞平十載兩次圓夢太空,創造多項紀錄,成為我國第一位出艙的女航天員、首位進駐中國空間站的女航天員,目前在軌時間最長的中國女航天員。183天的太空之旅,面對復雜艱巨的各種挑戰,完成多項科學實驗。背后是對夢想的執著追求,是永不言棄的追夢精神。面對超負荷的“魔鬼訓練”,呼吸困難,面部扭曲,超高體能消耗,王亞平都沒有放棄。她堅信:“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觸摸得到”,“每練完一次,技術上又進步了,離夢想又近了一步”。黨員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為夢想插上翅膀,要鍛造過硬本領,汲取起飛的力量,要不斷突破創新,讓夢想之翼飛得更久更遠。追隨“摘星星的媽媽”王亞平的足跡,用信心、耐心、決心書寫忠心,一往無前奔赴星辰大海。
“寧夏的175萬戶農牧民脫貧致富”,守心赴山海。堅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寫在農民的錢袋里”的農林專家林占熺,勇挑重擔,投身西部大開發,奔走在精準扶貧第一線。xx多年的對口幫扶,將菌草技術推廣到寧夏的13個縣(市),使175萬戶農牧民脫貧致富。背后是永不褪色的初心,是鐫刻在祖國大地上的錚錚誓言。 提出“使菌草技術成為造福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幸福草’”,為菌草事業指明新的發展方向,林占熺主動挑起新的使命再出發,繼續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黨員干部要堅守初心,樹牢“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始終把人民放在“心尖上”,篤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讓人民群眾成為發展成果的真正受益者。追隨“點草成金”的林占熺的步伐,向民而行,取信于民,為民解憂,共赴新時代的“山海之情”。
“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奉獻綻芳華。扎根黃土高原的兒科醫生路生梅,在正值青春年華時從北京來到陜西佳縣,面對艱苦的生活條件,她立下了樸素的誓言:“這里的群眾需要我,我要在這里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直至今日成為耄耋老人,依然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當時的莊嚴承諾。背后是甘于奉獻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這“三牛精神”,是醫者仁心的人間大愛。路生梅堅守“作為黨員,為黨工作沒有退休年齡;作為醫生,為病人解除病痛也沒有退休年齡。”現在她仍在“超期服役”,用精湛的醫術守護著百姓的健康。黨員干部要堅持無私的奉獻精神,到人民群眾最需要的一線去,以“三牛精神”開辟事業,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勇毅踐行責任。追隨“退而不休”路生梅的腳印,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腳踏實地,揮灑熱血,綻放芳華。
“以39.584秒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奮斗書答卷。短道速滑運動員武大靖,這顆冬奧會閃亮的星,十年磨一劍,為祖國榮譽而戰,不斷向前沖鋒,平昌冬奧會一戰成名,以39.584秒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為中國拿下了當時唯一一枚金牌。背后是艱苦卓絕的拼搏精神,是擔當作為的奮斗精神。“20多歲的年齡,卻有著50多歲的腳。”這雙讓人心疼,嚴重變形,處處留著被冰刀損傷痕跡的雙腳,是武大靖這些年為短道速滑傾盡所有的最好證明。黨員干部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以“跳起腳來摘桃子”的干勁,以“讓我來、跟我上”的闖勁,以“一茬接著一茬干”的韌勁,敲響“奮斗鑼”、擂動“拼搏鼓”。“黨員不僅僅是一個身份,更代表一種精神、一種責任,一份使命、一份擔當。”追隨“沖刺之王”武大靖的“冰刀鞋”,愈是艱險愈向前,踔厲奮發,矢志不渝,爭當優秀“答卷人”。
觀看電視劇《榜樣7》心得體會2
讀懂榜樣的“動人之處”
3月25日晚,由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榜樣7》專題節目如約而至,節目邀請了8位黨的xx大代表,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精神風范。細微之處最動人,點滴小事見真情,廣大青年干部要學習榜樣身上蘊含的精神,忠誠前行、實干托底、不懈奮斗,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譜寫新篇章。
“動人之處”在于心無旁騖、埋頭苦干的忠誠。 指出,“共產黨人就要為民辦事、為民造福,要扎扎實實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30年前,林占熺教授給自己定的使命,發展菌草業,造福全人類。然而“菌草”研究之路并不順利,上萬次試驗失敗、巨額的負債、親弟的意外離世,卻從不提“放棄”二字。因為林占熺心無旁騖、埋頭苦干,菌草技術在全國31個省得到了推廣應用,給數百萬戶的農牧民提供了脫貧致富的精準方案。正是,無數先鋒模范以血肉之軀,在基層一線留“泥土香”,踏“萬里路”,傾情鄉村振興,拼出歲月靜好。“式敷民德,永肩一心”,青年干部要時刻高舉熾熱鮮亮的思想火炬,擁護黨的領導,摒棄躺平思想,做到與黨同心同向同步,不斷錘煉敢想敢為、善作善成的“鐵肩膀”。
“動人之處”在于求知若渴、學而不厭的實干。“站崗打手勢,是交警的基本功,練好了是一輩子的事,練不好也是一輩子的事,但你執勤的位置不允許練不好,你必須是最優秀的。”這是孟昆玉的口頭禪。孟昆玉一直扎根一線,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不管是驕陽似火還是大雨滂沱,不管盛夏炎炎還是雪天,一崗三小時,900多次指揮動作,上百次指路答疑,孟昆玉當了21年的交警,大半的時間都在路上執勤站崗。榜樣為我們展示了什么叫“才從苦中來、功從苦中建”。“舟循川則游速”,河流不都是直的,彎彎曲曲才是常態。青年干部身上大多存在能力不足等問題,要把學習當作一種習慣、一種需求,主動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先進學、向群眾學,“有針對性地吃苦”,使自己在今后的道路上少走彎路,讓榜樣精神閃耀“求知光芒”。
“動人之處”在于真抓實干、勇挑大梁的奮斗。“當好群眾的領路人,贏得群眾好口碑。”王傳喜放棄高薪職業,一心扎根農村,用10年時間完成了舊村改造,將一個當初亂、窮、臟的薄弱村、渙散村,蛻變成為村民人均純收入6.8萬元的先進村、明星村,他用肩膀扛起責任,用矢志不渝的信念守護群眾的紅火日子。正是有像王傳喜心中始終把群眾的“小事”時刻裝在心里,用真心換真情,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初心,才有了我們如今鄉村振興奮發向上的美好局面。“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青年干部頭腦靈活、思維開闊、“靈氣”充足,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偉業中,更要向榜樣看齊,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第一職責、第一目標,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第一目標,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觀看電視劇《榜樣7》心得體會3
從“遠近高低”處詮釋榜樣本色 汲取榜樣力量
榜樣是標桿、是旗幟,標注著奮進新征程的時代風采,詮釋著為民服務的公仆情懷。近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的《榜樣7》專題節目,通過事跡再現、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以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形象、一份份鏗鏘的誓言,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志存高遠、平易近人、高風亮節、低調有為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引發了全社會學習榜樣、爭做榜樣的熱潮。
志存高“遠”,樹鴻鵠之志,永遠站立在“為夢遠征”的初心臺上。“心有翼,自飛云宇天際;夢無垠,當征星辰大海”,從中國首位“太空教師”,到在軌時間最長的中國女航天員,王亞平的心始終在星辰大海上。她說:“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總有一天你能觸摸到它。”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爭做披甲執劍的勇士,昂揚“敢于追夢”的斗志,堅定“敢于有夢”的信心、錘礪“勇于追夢”的底氣、激發“勤于圓夢”的毅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時刻做到心中有夢、眼里有光。
平易“近”人,傳薪火之棒,永遠領跑在“授業解惑”的振興道上。“作為一個大國工匠,一個老共產黨員,做好傳幫帶,多帶徒弟是責任。”這不僅是艾愛國的莊嚴承諾,也是他的“行動指南”。在工作中,他如師如父,不僅將技能水平傳授給年輕人,還會持續發揮老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把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教授給年輕人。我們黨向來有著“傳幫帶”的優良傳統,黨員干部要繼續要用好“傳幫帶”這個“法寶”,發揮“傳經送寶”的作用,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的熱烈氛圍和生動局面,為“強國建設,民族振興”建設更為堅強有力的“生力軍”。
“高”風亮節,懷為民之情,永遠駐足在“扶危濟困”的民生事上。“在佳縣,我就像一個風箏,線都放在病人和佳縣人民手中。”只因人民有需要,國家有召喚,便義無反顧扎根黃土高坡54載,從青絲烏發到鬢染霜花,路生梅用自己的仁心大愛踐行了“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的莊嚴承諾。黨員干部要發揚她“不知老已至”的奉獻精神,沖鋒在前、挺膺擔當,從群眾需求和實際情況出發,著力補齊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難題,辦好民生實事,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把為民造福的事業向前推進。
“低”調有為,踐勤奮之履,永遠奔走在“民族復興”的奮進路上。“鄉村振興領頭雁”王傳喜、“扁擔校長”張玉滾、“菌草之父”林占熺、“京城最帥交警”孟昆玉……他們行業不同,經歷不同,事跡不同,但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成為了我們學習的生動教材。黨員干部當“收心歸位”,立足崗位職責,錨定“實干坐標”,以敢作敢為、善作善成的沖鋒姿態,融入復興征程,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經濟建設等領域成長為“行家里手”“業務精兵”,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譜寫更絢麗的新篇章。
觀看電視劇《榜樣7》心得體會4
黨員干部當如何“追星”“摘星”
近期,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榜樣7》專題節目熱播,王亞平等8位黨的xx大代表參加錄制。其中,航天員王亞平二度問鼎天宮、只手摘取星辰的“摘星”事跡廣為傳頌,成為圈粉無數的“航天明星”。新征程上,追什么“星”、摘什么“星”,決定了黨員干部干出什么事業、展現什么面貌。這里的“星”,既是榜樣,也是理想、能力、追求。廣大黨員干部要讀懂榜樣“明星”的“熠熠星光”,在立大志“摘星”、跳起來“摘桃”、俯下身“摘茶”中,爭做新時代的“追星人”,將“明星”榜樣的“閃閃星光”匯聚成奉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片片星海”。
對標“追風趕月莫停留”的“志氣明星”,立大志“摘星”。星辰雖遠,夢想可及。從農家女孩到飛行員,從航天員到“最美太空教師”,正是因為凌云夢想的驅動,王亞平才能在嚴苛枯燥的太空實驗、行走、授課訓練中,破繭成蝶、脫穎而出,兩度飛天圓夢、三上“太空講臺”,成就“心有翼,自飛云宇天際;夢無垠,當征星辰大海”的“摘星”圓夢人生。廣大黨員干部應對標以航天英雄王亞平為代表的“志氣明星”,志存高遠、志當凌云,既要早立志,又要立大志、立長志、立遠志,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在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中,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要在仰望星空的同時腳踏實地,摒棄“一夜成名”“一舉奪冠”的“功利心”,拒絕“眾星捧月”“前呼后擁”的“名利場”,在甘坐“冷板凳”、錘煉“真本領”中,緊盯凌云摘星之志,苦練追風逐月之功,直插云霄,摘星攬月,創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新的歷史偉業。
對標“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攻堅明星”,跳起來“摘桃”。跳起來摘桃子,跑起來奔目標。艾愛國憑借“好鉆頭”技術和“鉆研勁”精神,在焊工崗位上工作50多年,攻克焊接技術難關400多個,改進工藝100多項,多次參與我國重大項目焊接技術攻關和特種鋼材焊接性能試驗,在一次次攻堅克難中,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國工匠”。廣大黨員干部應對標以大國工匠艾愛國為代表的“攻堅明星”,發揚斗爭精神,掌握戰略主動,面對難題時“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面對新題時“殺出一條血路來”,在迎難而上、敢戰能勝中,開辟事業發展新境界。要認識和把握規律,緊抓新時代事業發展“風口期”,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推進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規劃,在知重負重、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中,變“不可能”為“可能”,確保始終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
對標“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明星”,俯下身“摘茶”。一言一行系民生,一點一滴見初心。王傳喜放棄在蘭陵縣第二建筑公司擔任經理的機會,埋頭回到代村一干就是24年,他大力推動動土均地、土地流轉、集體經營,帶動農民脫貧增收致富,變上訪村、落后村為鄉村振興模范村、示范村,用為民行動交上了一張合格的“初心答卷”。廣大黨員干部應對標以王傳喜為代表的“為民明星”,始終牢記“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要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策于民,多算“長遠賬”“民心賬”,打好“便民牌”“富民牌”,不斷結合新的實際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服務群眾,把人民群眾最廣泛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形成黨群一心、同責共擔、同舟共濟、同甘共苦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