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將方法呈于案前,即為“方案”。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方案應該怎么去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醫院三八活動方案篇一
20xx年x月x日
xxxxxxxxxxxxx
區屬各單位的婦女,社區婦女以辦事處為單位,各參賽單位所參加的項目最多可報兩組人員參加。
1、拔河(每隊10人)
比賽開始后,繩子兩邊的運動員同時發力,將對方拉過賽場規定的河界線為贏。
規則:比賽采取3輪次、積分循環制。每輪次一局勝,每輪次比賽時間最多2分鐘,2分鐘內不能決出勝負者本局比賽結束。
2、雙腿夾球接力
將球放在兩膝上方用勁夾住,走到對面終點處,將球交給對面隊友,循環反復至全隊結束,時間最短者為勝。
規則:
(1)必須從起點線后起步。
(2)如中途皮球脫離須在原地把球揀起夾好后繼續比賽。
(3)雙手必須放至身體兩側,不可用手扶球。
(4)每隊限報4人。
3、蹲跳接力(每隊8人)
出發時的姿式:運動員應面向跑道,背靠背挽住手臂蹲在起點線。
規則:
(1)聽到發令后,第一組由起點向終點線蹲跳。
(2)兩人都跳過終點線后,再跳回到起點線,然后第二組進行,依次類推。
(3)比賽途中,兩人挽臂不可分開,如分開,則必須挽好后才能繼續比賽。計時與名次:以最后一組返回起點計時。用時少者勝出。
4、穿針引線。
方法:若干人一組站在起跑線后,聽到口令快速跑出到中點拿起線穿過五個針孔,快速返回起點以時間多少排定名次,規劃方案
規則:
(1)必須用一條線穿過五個針孔,否則成績無效。
(2)必須在自己跑道完成,如影響他人成績無效。
(3)距離為30米。
比賽設集體獎:團體取前六名,團體獎以四項積分的多少來定,報名組數加一為最高分。
比賽設個人獎:每一項活動取前三名。
醫院三八活動方案篇二
大班孩子已經在園參加了兩次慶祝”三.八“節的活動,以前我們以親子游戲的形式開展了家園互動活動,讓孩子們感受與媽媽在一起的濃濃親情,激發幼兒熱愛媽媽的情感。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認知水平的發展,他們對媽媽的情感不再停留在最初的依戀上了,他們往往談得較多的是我媽媽在哪兒工作,我媽媽的本領可大了,我媽媽有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有的還認為媽媽打麻將賺錢本領大。有時爭論得需要老師的調解。為了讓孩子在感受節日文化氣息的同時,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媽媽,感受媽媽的辛苦和能干,并產生為有這樣的媽媽而自豪的情感,我們圍繞“三.八”婦女節在班里生成了“我的媽媽真棒“的主題活動。
1.通過談話、討論、調查等活動,初步了解媽媽們的生活、工作,增強幼兒對媽媽的自豪感。
2.能夠與同伴大膽交流并進行演講,進一步激發幼兒熱愛媽媽的情感。
3.在設計的娛樂活動中為媽媽們打分,評選愛心媽媽、智慧媽媽、巧手媽媽、才藝媽媽,培養幼兒的判斷力和表現力。
主題活動流程
信息活動:婦女節的小精靈調查訪問:我們的媽媽圖片和實物展:媽媽的作品交流演講:我的媽媽本領大娛樂活動評選“真棒媽媽“
活動方案舉例
信息活動:婦女節的小精靈
婦女節快到了,幼兒能自發組成小組并選擇某個主題進行商討,培養幼兒的表述能力和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 為幼兒準備各種顏色的記者證。
2、 記號筆若干。
一.師提出活動主題:婦女節快到了,作為小記者,你有什么打算呢?
二.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
效果分析:根據平時的了解,孩子們的想法太多了。
話題有:
1.采訪媽媽,了解媽媽的有關信息,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
2.采訪家中的人,了解他們眼中的媽媽。
3.采訪整個大班的媽媽,統計在媽媽在全國某地工作的情況。
4.采訪媽媽的工作,并對相同工作進行統計。
5.采訪小朋友,了解小朋友眼中的媽媽。
6.統計婦女節孩子想送給媽媽的禮物和最想做的事。
7.采訪并統計孩子最喜歡的媽媽。
三.幼兒分組商討采訪話題,并選擇佩帶記者證。
1.給話題分類。工作類、生活類、感情類。
2.幼兒自由組合,分組并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話題。
小精靈們開始行動了。
娛樂活動:評選“真棒媽媽”
在各項娛樂活動中讓幼兒給媽媽們打分,培養幼兒初步的判斷力和表現力,進一步激發幼兒熱愛媽媽的情感,提高幼兒對媽媽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節日環境的布置、知識搶答題、開鎖游戲、家的場景、各種材料的紙、氣球、音樂等。
1、在幼兒《只要媽媽露笑臉》的歌聲中,主持人宣布媽媽們進場,宣布幼兒評委方陣。
2、具體活動:
智慧媽媽選拔闖關:知識搶答,猜猜做做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愛心媽媽場景表演:收拾家庭做家務,做菜介紹菜名。
巧手媽媽打扮孩子;利用廢舊材料裝扮自己的孩子,隨音樂母女模特表演。
才藝媽媽露一手:唱歌、跳舞、運動、編織等。
3、頒獎活動:園長頒發獎狀。孩子們獻上自己做的禮物,說一句祝福媽媽的.話,在音樂聲中一起說“我們的媽媽真棒”結束活動。
主題活動教育設計方案:怎樣過新年
集體活動名稱:談話活動:怎樣過新年
1.通過活動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大膽的創新精神。
2.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要求幼兒能夠用較為流利的語言描述情景,并能夠使用豐富的詞匯來形容新年的快樂和自己愉悅的心情。
環境與材料:
各種與新年有關的圖片或者物品
1、談話導題:“新年就要來到了,大家都很高興,讓我們來想一想,怎樣過新年才快樂呢?”幼兒自由討論,請想好了的小朋友來講一講,他準備怎樣過新年?去年的時候是什么過的?心情怎么樣?
1、出示各種與新年有關的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上面都有些什么,人們在做什么?他們的表情看起來怎么樣?你覺得他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為什么?
2、回憶去年小朋友給其他的班小朋友拜年的情景,請幼兒想一想當時的情景是怎么樣的?我們在拜年的時候說了些什么?引導幼兒回憶《拜年》這首兒歌,全班一起來背誦,激發幼兒對新年的向往。
1、告訴小朋友,新年是一年的新開始,小朋友又大了一歲了。提問:你在新的一年里有些什么打算,有什么愿望,應該怎樣做?
2、教師小結:我們不僅自己要快樂的過新年,而且還有給身邊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我們已經學會了很多拜年的話,還可以把自己的祝福畫出來,做成賀年卡,送給自己最喜歡的人,好嗎?
醫院三八活動方案篇三
三八節即將到來,為了引導幼兒學會感恩,表達自己對媽媽或長輩的愛,為了讓幼兒有機會陪媽媽過個溫馨、快樂的節日,特意為大班幼兒設計了“三八節活動方案”,引導幼兒為媽媽送上暖暖的祝福,感受濃濃的親子之情,并體驗親子互動的快樂。
活動策劃:陳蘭、方露、高靜楠、孫仲芳
活動主持:各班主班
活動對象:大班幼兒、大班女性家長、大班全體老師
活動時間:20xx年3月6日星期五下午3:00——4:30
活動地點:各班教室
活動形式:親子活動
活動準備:
1、3月2日召開年級組會議進行策劃,出方案了解活動流程,同時進行人員分工與布置。
(負責人:陳蘭)
2、3月3日帶領幼兒學習歌曲表演:《感恩的心》(負責人:各班配班老師)
3、3月4日向家長進行宣傳,邀請參加活動。(負責人:各班主班老師)
4、3月5日各班準備化妝品及活動用具:如化妝品、皮筋等。(負責人:陳蘭)
5、音樂二首(化妝活動中與走秀時播放)、《感恩的心》一首。(負責人:各班主班老師) 6、3月6日各班準備好小毛巾、臉盆等。(負責人:各班保育老師)
7、活動進行中拍照留念。(負責人:班級老師)
活動流程:
一、導入活動 向幼兒宣傳三八節的意義,讓幼兒了解三八節是媽媽、奶奶的節日。
二、親子互動
1、分組擰毛巾為媽媽洗臉,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2、用化妝品為媽媽化妝、擦口紅、扎辮子等感受濃濃的親子之情。
3、手牽媽媽走t臺秀展示化妝效果,并送上擁抱與香吻感受暖暖的祝福。
三、全體幼兒歌曲表演:《感恩的心》
四、結束活動
1、請家長針對本次活動寫下自己的感動 ,并附上親子互動照片交給班級老師。
2、制作“三八”節活動展板
醫院三八活動方案篇四
三八節即將到來,為了引導幼兒學會感恩,表達自己對媽媽或長輩的愛,為了讓幼兒有機會陪媽媽過個溫馨、快樂的節日,特意為大班幼兒設計了“三八節活動方案”,引導幼兒為媽媽送上暖暖的祝福,感受濃濃的親子之情,并體驗親子互動的快樂。
陳蘭、方露、高靜楠、孫仲芳
各班主班
大班幼兒、大班女性家長、大班全體老師
20xx年3月6日星期五下午3:00——4:30
各班教室
親子活動
1、3月2日召開年級組會議進行策劃,出方案了解活動流程,同時進行人員分工與布置。
(負責人:陳蘭)
2、3月3日帶領幼兒學習歌曲表演:《感恩的心》(負責人:各班配班老師)
3、3月4日向家長進行宣傳,邀請參加活動。(負責人:各班主班老師)
4、3月5日各班準備化妝品及活動用具:如化妝品、皮筋等。(負責人:陳蘭)
5、音樂二首(化妝活動中與走秀時播放)、《感恩的心》一首。(負責人:各班主班老師) 6、3月6日各班準備好小毛巾、臉盆等。(負責人:各班保育老師)
7、活動進行中拍照留念。(負責人:班級老師)
一、導入活動 向幼兒宣傳三八節的意義,讓幼兒了解三八節是媽媽、奶奶的節日。
二、親子互動
1、分組擰毛巾為媽媽洗臉,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2、用化妝品為媽媽化妝、擦口紅、扎辮子等感受濃濃的親子之情。
3、手牽媽媽走t臺秀展示化妝效果,并送上擁抱與香吻感受暖暖的祝福。
三、全體幼兒歌曲表演:《感恩的心》
四、結束活動
1、請家長針對本次活動寫下自己的感動 ,并附上親子互動照片交給班級老師。
2、制作“三八”節活動展板
醫院三八活動方案篇五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老師、和身邊的親人都毫無保留地給予了他們關愛,實施“感恩” 教育,全力營造“感恩”文化,能讓孩子們在“知恩、感恩、報恩”的系列活動中養成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心他人、熱愛學校、回報社會的崇高道德風尚。
感恩親情,爭做孝心好少年
3月7日———3月20日
1、利用班隊會對全校學生發出感恩活動倡議,對全體同學進行感恩教育,讓孩子真正體會到父母的辛苦與勞累,從而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
2、感恩作業:開展孝心活動,幫媽媽做家務,給媽媽一個擁抱、一個吻,給媽媽畫一幅自畫像,并寫上“你想對媽媽說”和“媽媽想對你說”。
1、各中隊做好宣傳,鼓勵隊員參照活動建議全員參與。
2、鼓勵隊員能根據情況自己設計有真情,有創意的行動。
3、隊員認真完成活動,并能在主題班會上與同學們共同分享和交流真實感受與心得。
醫院三八活動方案篇六
一、為了迎接三八婦女節的到來,讓幼兒感受媽媽愛的同時,也學會表達愛的情感,增進母子親情,我們準備了一次“三八”親子活動,設計一了一些小節目,讓家長和孩子在說說、笑笑、玩玩中一起度過愉快的時光。
在活動之前為了讓寶寶更了解自己的媽媽,我們設計了一份問卷讓寶寶帶回家和媽媽一起做,讓寶寶知道媽媽喜歡的顏色、喜歡的食物、媽媽的生肖、媽媽的生日……,我們還建議寶寶和媽媽在一起做的時候能盡量讓寶寶來寫答案,用簡單的圖畫、數字來表達意思。通過這一環節,可以反映出很多家長讓寶寶自己動手的意識還不是很強,寶寶都很被動,問卷上面的答案都是媽媽自己寫的,有三分之一的媽媽會試著讓寶寶自己來畫媽媽喜歡吃的食物,自己寫媽媽生日,從寶寶那歪歪扭扭的筆跡就可以清楚看出。在活動中,孩子最開心就是把自己給媽媽的禮物拿出來給媽媽看,不僅有關于媽媽的簡單資料,有寶寶為媽媽折的小杯子、小椅子,還有一張小嘴巴,還有寶寶畫了自己的媽媽,有穿高跟鞋的媽媽,有方便面頭發的媽媽。媽媽拿在手里都很開心的看,特別是媽媽在看寶寶為自己畫的畫時都在問:“媽媽是這個樣子的嗎?”“畫的很好看”寶寶也會問媽媽:“媽媽,我畫的好嗎?”這份小書大家一起翻閱了很久,很多家長要求帶回家,因為這是媽媽和寶寶共同完成的!
在寶寶表演節目時,媽媽都在認真關注自己的寶寶,在結束時給了寶寶熱烈的掌聲,有的還擁抱、親吻了自己的寶寶,這是在平時家里不太有的,這時候就更能激發媽媽對自己寶寶的那份愛。而寶寶也會顯的特興奮,很賣力的在那里唱啊跳啊,想要展示給媽媽看自己多棒!
請媽媽代表講話時,旁邊的媽媽都很認真的在聽,不時發出認同的聲音:“是啊我們寶寶也會這樣的。”
講話的媽媽都把自己孩子小時候的一些事情說說,也談了自己在教養孩子時的一些想法,媽媽們在活動后段時間里都在互相交流,很好的促進家長之間的互動。
在游戲活動中,很多媽媽都很放不開,不好意思上來做游戲,反而是寶寶拉著媽媽來做游戲。
在整個活動中,媽媽會試著讓寶寶來服務與媽媽,鼓勵寶寶動手,有的外婆、奶奶仍舊樣樣幫忙,給寶寶剝橘子,給寶寶喂蛋糕。但活動氣氛一直很熱鬧,家長很寶寶都很投入,許多家長在活動結束后紛紛反應喜歡這樣的活動,希望能經常搞這樣的親子活動!
二、我在社會教育活動中經常應用的幾種教育方法:
1.調查法,讓幼兒通過調查對社會生活感性和較為具體的認識。
2.實踐練習法。通過真實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況,培養幼兒的基本社會生活能力和技能,并增進幼兒的相關知識,激發幼兒社會情感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充分利用現實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讓幼兒練習、實踐、形成和鞏固或改變幼兒基本的社會行為。我給媽媽洗腳。
3.參觀法,此方法讓幼兒身臨其境,耳目共睹,接觸社會,接受教育。
4.表演法,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幼兒通過形態動作,語言和表情去體驗、感受一定角色的情感和行為,從而達到社會情感發展的目的。
5.談話法,在日常生活中。和幼兒密切交談,讓幼兒理解那些行為是好的,那些是錯的,我們應該怎么做。
6.講解法,通過此方法,讓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道理,了解規則和基本意義,能判斷事物的基本標準,比如,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
7.討論法,這種方法在大班教學中經常應用,例如在玩“三足游戲”,讓他們討論怎樣才能跑得快,跑得穩。我走失以后怎么辦?
以上幾種方法在教學中,不是單一的,常常是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我們要靈活應用。
三、我在社會活動中經常應用的活動模式是:
1.實踐練習法。通過真實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養幼兒的基本社會生活能力和技能,并增進幼兒的相關知識,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
2.調查法,教師引導和啟發幼兒針對社會環境,社會事務,以及社會現象的相關問題,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收集相關材料,并對材料進行思考分析,從而發現社會現象存在的狀態,主要是解決時怎樣,它為什么是這樣的。
3.參觀法。幼兒進入到一定的現實社會場景,通過多種感官感知社會現象的狀態。讓幼兒通過實際生活,接受社會,接受教育。
4.表演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幼兒,通過形態動作,語言及表情去體驗,感受一定角色的情感行為,從而達到社會情感發展的目的。
5.講解法。講解法是向幼兒說明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道理,讓幼兒了解規則及意義,使幼兒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實,知道判斷事物的基本標準,即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應該怎樣,為什么要這么做。依靠幼兒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很難把握事實道理或規則的本質。教師的講解,有助于降低幼兒理解的難度。在講解時,應該是感性的、生動的,具體的。關注幼兒興趣和已有經驗的。
6.談話法。談話法是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圍繞某個話題,某個問題進行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語言交流時其核心的表現形式。談話法有助于幼兒表達對社會事物和現象的經驗,有助于幼兒形成一些正確的觀念。
7.討論法。討論法是指教師和幼兒圍繞某個問題進行的思想碰撞和思想發散。以上幾種是我社會教育活動中經常應用的活動模式。幾種方法互相不可分割,教師應靈活應用,已達到不同年齡段的社會教育。
醫院三八活動方案篇七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培養幼兒的基本道德觀念和社會責任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 “三八”婦女節之際,特舉辦本次主題活動。旨在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充分了解母親,真正從內心感到母親對家庭的付出,對自己的關愛,培養孩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以及關心他人、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媽媽,您辛苦了
(一)活動組織
為了把這次主題活動真正搞出成效,我們年級組以各班為單位展開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二)活動宣傳
1、發布活動通告。
2、每班收集一名身邊的優秀媽媽的優秀事跡,并請她們帶好照片。
(三)活動準備
1、三月一日布置幼兒觀察媽媽每天都在做些什么?(有條件的可到媽媽單位去看一看,了解她們的工作環境和工作量,體會其中的辛苦。)
2、開展“媽媽,您辛苦了”主題活動。()讓學生通過想、看、找、做,真正理解媽媽,體諒媽媽,主動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一看:媽媽從早到晚都在做哪些家務,或到媽媽單位看一看。
二想:這么多年來,媽媽都為你做了些什么?哪些事令你最感動?
三找:自己平時是怎樣對待媽媽的?是否尊敬她?是否替她分擔了家務……找出不足及改正的辦法。
四查:查閱有關資料,了解歷史上典型的母愛子、子敬母的事例。
五做:主動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碗、疊被子……將孝敬父母落實在行動上。
3、將以上要求整理成材料,準備在主題班會上交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