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石縫間的生命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目的】
1、整體把握文章,理解思路。
2、據語境揣摩語言的含義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整體把握文意、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
難點:揣摩語言,要求在總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基礎上,對關鍵詞語,句子加以揣摩,領會其內涵和表達作用,加深對語言運用的理解,不斷增強語感。
【教學方法:講述、點評相結合】
【教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師通過引導學生對初中課文《種子的力》的回顧,導入新課。
老師講述: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種子的力》這篇散文,講到了一顆種子具有常人難以想象的力量,它能在各種各樣艱苦的環境中茁壯成長。今天,讓我來學習同樣是一篇贊美生命的力量的文章。
潸(shān)然淚下 凄凄艾艾(yì) 困厄(è) 春綠秋黃
吮(shǔn)吸 扼(è)制 犀(xī)利盤根錯節
生用5分鐘快速閱讀課文并思考回答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①文章第一句話“石縫間倔強的生命,常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根據全文,其作用何在?原因何在?
②文中對題目作出概括性詮釋和理解的應是哪一語段?
③高爾基曾經說過,思想是無處不在的,只要你愿意,即使在石縫里也可以發現思想。根據本文,你是否能談談“石頭縫里的思想”與“石頭縫里的生命”在含義上有什么不同?
④試劃分本文層次,并概括大意。
師根據學生回答,作小結歸納:
① 作用:這句話在文中起了“開門見山”的作用。其中“石縫間倔強的生命”起開篇點題的作用,形容詞“倔強”表明了作者對石縫間的生命的總的看法和態度;同時也是產生“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的原因。“常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則是作者寫作本文的一個要本原因所在。可以說,這句話是文章的文眼。
② 應是第9自然段,其重心在第2句話上。
③ 高爾基所說的“石縫里的思想”和本文的“石頭縫里的生命”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都是用來形容極其不尋常的條件下涌現出的力量的'精神。不同之處在于,“石頭縫里的思想”實際上是人對石頭縫里的生命或價值的發現。而“石頭縫里的使命”側重的是否頭縫里的種子所體現出來的倔強的精神品質。
④ 本文可分為三部分:(板書)
一(1):總寫——點題和寫作緣起。
正面:石縫間倔強的生命。
二(2—8):分寫、說明原因{反面:表明其貢獻,突出其精神
概述:進一步點明感動的原因。
三(9、10):總寫——詮釋和理解“石縫間的生命”
1、生齊讀課文第4自然段,然后師提出“生命有權自認為輝煌壯麗,生機竟是這樣的不可扼制”。然后問:聯系上下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認為“生命有權自認為輝煌壯麗”?全句話應該怎樣理解?
生答然后師作小結:①因為“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貴”,所以“生命自認為輝煌壯麗”。②這句話的含義是:任何生命都應該堅信自己有無窮的力量,它是任何惡劣的環境都無法從根本上阻擋的。
2、生齊讀第5段,然后師指出“生命就是這樣地被環境規定著,又被環境改變著”,提問:如何理解“規定”和“改變”兩詞不同的含義?
生答師小結:“規定”是指環境對生命成長起著的限制,約束和促進作用;“改變”說明環境可以從外部來改變和影響生命的發展。
3、齊讀8-10自然段,然后師提問:
(1)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鍛煉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中,“發現”、“認識”、“鍛煉”和“升華”四個詞語有何關系?說明了什么?
生答師小結:四個詞是有層層遞進的邏輯關系,說明了生命適應環境并改造自身的一般規律。
(2) 理解第9自然段中兩句話的含義。
生答師小結:a“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學的,又是哲學的,又是生物學和哲學的統一。”這句話的含義是:生命既有自然的屬性,又有社會的屬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兩者缺一不可。b第二句話的含義表明,在自然性和社會性統一的生命個體中,當它具備了頑強的精神后,它就會表現出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美的崇高品格來,就具備了美學的性質。
(3) 領會第10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的關系。
生答師作小結:是因果關系。作者之所以“潸然淚下”,是因為“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懾人們心靈的情感力量,它使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星球變得神輝煌。”由此,文章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1、小結:本文通過對“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縫間的生命的描述,贊美了石縫間的生命的那種倔強和崇高的品格,抒發了作者極度感動的情緒,表達了美好的愿望。
2、隨堂作業(投影顯示)
①下列詞語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潸(shān)然淚下 凄凄艾艾(yì)
b、困厄(è)吮(shǔn)吸
c、扼(è)制 犀(xī)利
d、盤根錯節采擷(xié)
②下面句子中所缺詞語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自己,自己,從而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
a、認識發現錘煉升華
b、認識發現升華錘煉
c、發現認識錘煉升華
d、發現認識升華錘煉
【板書設計】
正面:石縫間倔強的生命首
反面:表明其貢獻,突出其精神尾
三(9-10)總寫——詮釋和理解“石縫間的生命”。
s("content_relate");【《石縫間的生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06-14《生命生命》教學設計10-19熱愛生命教學設計10-21《再塑生命》教學設計06-25《談生命》教學設計15篇06-09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6篇11-12《挑山工》的教學設計06-19《母雞》的教學設計05-23《關雎》的教學設計11-25《絕招》的教學設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