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來為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優秀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計劃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新農合工作開展情況及工作計劃匯報材料篇一
- 新農合工作總結 推薦度:
- 工作開展情況匯報材料 推薦度:
- 工作開展情況 推薦度:
- 工作開展情況報告 推薦度:
- 新農保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新農合受益面進一步擴大:全縣新農合補償受益1842201人次。其中,住院受益124395人次,門診受益1618806人次。新農合基金總支出為47106.18萬元,其中住院支出40034.7萬元,門診支出7071.47萬元。住院實際補償比64.44%,位居全省第八。
按病種付費范圍進一步擴大:2018年縣醫院病種范圍擴大到164組,比2016年增加80組。合理拉開不同級別醫療機構起付線和報銷比例的差距,引導參合農民合理就醫;加大處罰力度,對按病種付費開展過程中出現的違規行為,處罰到醫院,落實到個人。
大病保險平穩運行:2018年繼續由商業保險機構經辦新農合大病保險,提高大病保險享受對象的補償待遇。尤其是提高建檔立卡貧困戶、五保戶、計生特困戶等困難群體的補償待遇,對此類人群實行大病保險起付線降至5000元,分段報補比例提高5%的優惠政策。加大對承保單位的監管力度,實行月考核,季獎懲制度,全年對保險公司開展督導、考核12次。新農合大病保險業務平穩、有序開展。2018年度大病保險補償4960人次,補償金額2548.71萬元,大病保險基金使用率101.68%。
健康脫貧政策惠及貧困人口:2018年全縣貧困人口補償50.1萬人次,總費用18192.71萬元,補償1649710.66萬元,實際補償比96.01%(含政府兜底);住院補償人次28394人次,補償金額8968.97萬元,住院實際補償比97.12%;貧困人口享受大病保險補償4951次,大病保險補償費用1192.99萬元。這些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貧困人員“因病致貧、因病緩貧”現象發生。
跨省異地結報方便參合群眾:2018年度xx共計11人通過國家轉診平臺成功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結報服務,總費用206268.95元,報補76360.01元。
補充醫療保險減輕非貧困人口就醫負擔:為縮小貧困人口和非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差距,切實減輕非貧困人口就醫負擔。xx財政投入1900萬為當地參加基本醫保的非貧困人口制訂了“1579”醫療補充保險政策。
2018年度縣農合中心通過系統篩選出符合享受醫療補充保險條件的患者進行費用追補,共有2155名新農合非貧困人口享受到醫療補充保險這項惠民政策,補充醫保金額1143.65萬元。該項政策的實行精準的'緩解了非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難題。
(一)住院率過高、貧困人口住院占比較高。
2018年度xx住院率15.1%,較全省均值高3.14%(全省均值11.96%)。
住院補償共計124377人次,其中貧困人口26930人次,貧困人口住院占比高達21.65%。
(二)基金使用進度過快。
基金支出占累計基金比例80.81%,較全省均值高10.83%(全省均值69.98%)。基金支出占當年應籌總額比例99.42%,較全省均值高4.96%(全省均值94.46%)。
(三)定點醫療機構民生工程政策宣傳不到位。
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民生工程宣傳力度不強,宣傳方式單一,宣傳標識不明顯。
(一)積極做好城鄉居民醫保整合籌備工作。
按照《國務院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6〕3號)、《關于印發<安徽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六統一”分項方案>的通知》(皖醫改辦〔2018〕1號)文件精神為指導,積極與各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力求實現相關政策措施的銜接和平穩過渡,推動早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一覆蓋范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的“六統一”。
(二)加強新農合基金監管,確保新農合、醫共體互促共贏。
1、遵循“超支不補,結余留用”原則,做好“按人頭付費”及“按總額付費”工作,積極探索符合xx實際支付方式改革途徑;
2、督促兩家醫共體牽頭單位出臺、落實相關監管方案;
3、加大新農合監管力度,主動與醫共體牽頭單位共同稽核縣內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定期通報轄區內新農合定點機構及醫共體運行情況。
每月通報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相關數據,及時提醒醫共體牽頭單位及相關單位。
每季度通報轄區內縣級、鄉鎮級、民營定點醫療機構新農合運行情況及醫共體運行情況。認真統計總結、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加強信息統計工作,強化數據應用。
(四)加強醫療機構監管。
繼續組織專家開展醫療機構督察,完善醫療機構“三費”、次均費用及醫保可報費用等指標管理機制,“三費”及“次均費用”上漲分別不超過上年度同期5%、10%。每季度組織一次病歷評審工作,加大問題病歷的處罰力度。加強對零起付線及貧困人口的住院病歷的評審。
(五)開展按病種付費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
進一步完善按病種付費政策措施,繼續開展實施省、市級醫院常見病(是指縣級醫院完全有能力診治的常見病種)臨床路徑下的按病種付費,進一步擴大按病種付費病種范圍和醫療機構范圍,逐步提高按病種付費出院病例占參合住院患者的比例。力爭2019年縣級二級公立醫院按病種付費執行率達到70%以上。
s("content_relate");【新農合工作開展情況及工作計劃匯報】相關文章:
新農合工作情況匯報09-23醫院新農合工作情況匯報04-24鄉鎮新農合工作匯報09-20新農合工作匯報材料09-23醫院新農合匯報材料09-24新農合審計匯報材料09-262017年新農合透支分析工作情況匯報05-09新農合情況匯報09-27新農合個人月工作匯報01-13